腎細胞癌手術後輔助性樹突細胞合併細胞激素誘導的殺手細胞(DC-CIK)治療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發表於醫學期刊JBUON 2015; 20(2): 505-513的研究,可以讓我們一窺樹突細胞疫苗合併細胞激素誘導的殺手細胞(CIK)的免疫細胞治療,對於腎細胞癌手術後輔助性治療的角色。該研究之目的在觀察腎細胞癌手術後輔助性樹突細胞疫苗合併細胞激素誘導的殺手細胞(CIK)治療的療效及副作用。 該研究的方法: 體外製備以自體腫瘤細胞裂解物致敏的樹突細胞疫苗搭配CIK的免疫細胞治療。收錄了410位腎細胞癌患者,研究組給予輔助性樹突細胞疫苗合併細胞激素誘導的殺手細胞的(簡稱DCs-CIK)之免疫治療,對照組只給予干擾素α(IFN-α)的治療。 該研究入組之腎細胞癌受試者的一般臨床訊息 受試之腎細胞癌患者的轉移、復發與死亡概況 該研究的結果: 臨床屬於第一、第二期患者及高、中度惡性分化之腎癌患者中,兩組疾病惡化(指的是復發、轉移或死亡)發生率之差異,均有統計學上的意義(p<0.05),而於低度惡性的患者,DCs-CIK之免疫治療與只給予干擾素α(IFN-α)治療之兩組的疾病惡化率,差異並無統計學上的意義(p>0.05)。 DCs-CIK之免疫治療組的3年和5年總體存活率分別為96%和96%,與干擾素α組的3年和5年總體存活率分別為83%和74%,相比之下其差異有統計學上的意義(p<0.01)。DCs-CIK之免疫治療與只給予干擾素α(IFN-α)治療之兩組間的無疾病惡化存活期之比較,其差異有統計學上的意義(p<0.01)。且DCs-CIK治療組並未觀察到嚴重毒性反應。腫瘤分期和DCs-CIK治療都是影響腎細胞癌預後的獨立因素。 根據治療方法分析腎細胞癌手術後的整體存活率,兩組之間的差異有統計學上的意義(p<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