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科普

20231211 1

”知癌抗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 第87集首播公告:癌症治療產生的皮膚副作用 要如何處理?

”知癌抗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 第087集 陳駿逸醫師YouTube首播公告: 癌症治療產生的皮膚副作用 要如何處理?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W0DpjvgtjKc  

”知癌抗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 第87集首播公告:癌症治療產生的皮膚副作用 要如何處理? 閱讀全文 »

20240302 1

”知癌抗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 第86集首播公告:早發性癌症發生率爆增8成, 40歲的你們影響是最大的

”知癌抗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 第086集 陳駿逸醫師YouTube首播公告: 早發性癌症發生率爆增8成, 40歲的你們影響是最大的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e46XDo1ImRU 2024年03月02日晚上20:00  開始     早發性癌症,指的是初診斷為癌症的患者年齡小於50歲。   早發性癌症的發病率這幾年來正在逐漸上升。2023年9月初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腫瘤學》(BMJ Oncology)上的一項研究,該研究提供了有關證明,顯示癌症發病年齡正在逐漸年輕化,過去30年來,全球50歲以下的早發性癌症新發病例增加了79%,因為早發性癌症而死亡的人數增加了27.7%。該研究預測,到2030年,全球早發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人數將分別增加31%和21%,其中以40歲至50歲的族群的風險最大。

”知癌抗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 第86集首播公告:早發性癌症發生率爆增8成, 40歲的你們影響是最大的 閱讀全文 »

20231123 1

癌症治療新知戰情室 第25集首播公告: FLAURA2研究證實 Osimertinib合併化療有望成為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的新選擇

癌症治療新知戰情室 第25集YouTube首播公告: 題目: FLAURA2研究證實 Osimertinib合併化療有望成為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的新選擇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WvX572nf9GA 2023年11月23日晚上20:00  開始 EGFR-標靶藥物是EGFR突變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第一線標準治療,主要是因為FLAURA臨床試驗的研究結果證實,相較於第一代EGFR-標靶藥物, 第3代EGFR-標靶藥物Osimertinib (Tagrisso,泰格莎,奧希替尼)更可以顯著改善EGFR突變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預後,確立了Osimertinib為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的首選地位。但是過去的研究提示,合併化療可以增強第一代EGFR-標靶藥物療效,而一項第二期OPAL臨床試驗的單臂研究也證實化療或可以增強第3代EGFR-標靶藥物Osimertinib的療效。然而第3代EGFR標靶藥物Osimertinib合併化療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尚未在隨機對照性的大規模試驗中進行研究驗證。為此,研究者設計了三期臨床試驗FLAURA2的研究評估Osimertinib合併化療對比於Osimertinib單藥用於EGFR突變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及安全性,並在2023年9月11日世界肺癌大會(WCLC)會議上公佈了最新分析結果。FLAURA2三期臨床試驗的結果在2023年WCLC大會上,由美國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的Pasi A.Jänne教授公佈了FLAURA2的研究最新結果。     FLAURA2是一項隨機對照、開放標籤、全球多中心的三期臨床試驗,收錄587位局部晚期或轉移性EGFR突變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按照1:1比例、隨機入組接受Osimertinib合併化療(含鉑雙藥化療)或Osimertinib單藥治療。主要終點為研究者評估的中位疾病控制時間(PFS),次要終點包括整體存活時間(OS)、治療有效率(ORR)、腫瘤緩解持續時間(DoR) 等。   FLAURA2三期臨床試驗的結果顯示,研究者評估的Osimertinib合併化療組中位PFS比起單藥治療組,可以顯著延長8.8個月(從16.7月增加至 25.5月; 風險比為0.62),兩組間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達到了FLAURA2的主要研究終點。獨立評審委員會評估的PFS觀察到相似程度的改善(延

癌症治療新知戰情室 第25集首播公告: FLAURA2研究證實 Osimertinib合併化療有望成為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的新選擇 閱讀全文 »

2023092607 1

認識溶瘤病毒及其用於惡性腦膠質瘤治療的最新研究結果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病毒不是只會讓我們生病,你應該沒有想到,我們也可以利用病毒的特性來治病。而病毒療法指的是一種利用生物技術將病毒重新改造以治療疾病的方法。 目前的病毒療法有溶瘤病毒、病毒載體、病毒免疫療法等三個主要發展方向,可以藉由讓基因過度表達,或是基因的敲除、和自殺基因的傳遞等技術達到改變病毒特性的目的。而讓基因過度表達可以藉此去增加目標基因的表現量,基因的敲除則是利用RNA方法使致病基因靜默或是減少表達。至於自殺基因的傳遞引入了遺傳序列,該序列可以誘導細胞的凋亡反應,所以通常此舉會用於殺死癌細胞。   而溶瘤病毒(oncolytic virus)則是透過基因改良的病毒、或是減毒後無害的病毒。選擇性地在癌症細胞內複製,誘導癌症細胞死亡,且又能保存正常細胞。溶瘤病毒是一種利用病毒選擇性地破壞癌細胞的技術。   早在1950年代中期,就有醫師發現某些癌症患者,在感染另一種病毒後,原本的癌症竟奇蹟地出現改善的跡象,這類的機轉大多是因為病毒感染會產生干擾素及腫瘤壞死因子。有些研究者因此萌發了使用這種病毒來治療腫瘤的想法。而在1940年代和1950年代,在動物模型中進行了研究,以評估病毒在腫瘤治療中的使用。在1940到1950年代,開始了一些最早的溶瘤病毒人類臨床試驗。   溶瘤病毒的抗腫瘤作用機制主要透過兩個機制: 溶瘤病毒對於癌細胞所異常表達的細胞表面蛋白是具有天然的趨向性(tropism),所以能夠具有選擇性地在癌細胞內才發生病毒的複製,導致癌細胞受感染而造成癌細胞的破裂和溶解;爾後透過誘導癌細胞的壞死,改變腫瘤微環境,從而激發生物體內的免疫系統原本所負責的全身抗腫瘤的免疫反應。

認識溶瘤病毒及其用於惡性腦膠質瘤治療的最新研究結果 閱讀全文 »

20231124 1

癌症治療新知戰情室 第24集首播公告: 認識溶瘤病毒及其用於惡性腦膠質瘤治療的最新研究結果

癌症治療新知戰情室 第24集YouTube首播公告: 題目: 認識溶瘤病毒及其用於惡性腦膠質瘤治療的最新研究結果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ZMBx0Bd-8Ws 2023年11月24日晚上20:00  開始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病毒不是只會讓我們生病,你應該沒有想到,我們也可以利用病毒的特性來治病。而病毒療法指的是一種利用生物技術將病毒重新改造以治療疾病的方法。 目前的病毒療法有溶瘤病毒、病毒載體、病毒免疫療法等三個主要發展方向,可以藉由讓基因過度表達,或是基因的敲除、和自殺基因的傳遞等技術達到改變病毒特性的目的。而讓基因過度表達可以藉此去增加目標基因的表現量,基因的敲除則是利用RNA方法使致病基因靜默或是減少表達。至於自殺基因的傳遞引入了遺傳序列,該序列可以誘導細胞的凋亡反應,所以通常此舉會用於殺死癌細胞。   而溶瘤病毒(oncolytic virus)則是透過基因改良的病毒、或是減毒後無害的病毒。選擇性地在癌症細胞內複製,誘導癌症細胞死亡,且又能保存正常細胞。溶瘤病毒是一種利用病毒選擇性地破壞癌細胞的技術。   早在1950年代中期,就有醫師發現某些癌症患者,在感染另一種病毒後,原本的癌症竟奇蹟地出現改善的跡象,這類的機轉大多是因為病毒感染會產生干擾素及腫瘤壞死因子。有些研究者因此萌發了使用這種病毒來治療腫瘤的想法。而在1940年代和1950年代,在動物模型中進行了研究,以評估病毒在腫瘤治療中的使用。在1940到1950年代,開始了一些最早的溶瘤病毒人類臨床試驗。   溶瘤病毒的抗腫瘤作用機制主要透過兩個機制: 溶瘤病毒對於癌細胞所異常表達的細胞表面蛋白是具有天然的趨向性(tropism),所以能夠具有選擇性地在癌細胞內才發生病毒的複製,導致癌細胞受感染而造成癌細胞的破裂和溶解;爾後透過誘導癌細胞的壞死,改變腫瘤微環境,從而激發生物體內的免疫系統原本所負責的全身抗腫瘤的免疫反應。   溶瘤病毒的類型 臨床上通常使用經過人為基因改造的溶瘤病毒,可以藉此減弱病毒的致病性,增強免疫原性。目前常用的病毒株主要以腺病毒、牛痘病毒、皰疹病毒和細小病毒H1為代表。例如腺病毒(adenovirus)本身並不是溶瘤病毒,科學家們對其進行了基因改造,使其具有溶瘤病毒的特性,從而能夠用於溶瘤療法。   目前溶瘤病毒療法的給藥途徑有多種方式,選擇上主要依

癌症治療新知戰情室 第24集首播公告: 認識溶瘤病毒及其用於惡性腦膠質瘤治療的最新研究結果 閱讀全文 »

20231102 1

癌症治療新知戰情室 第23集首播公告: 解讀歐洲內科腫瘤學會胰臟癌2023年診治最新共識 (下集)

癌症治療新知戰情室 第23集YouTube首播公告: 題目: 解讀歐洲內科腫瘤學會胰臟癌2023年診治最新共識 (下集)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dhAa0vNSF6Y     針對局部晚期胰臟癌的治療 可以手術切除胰臟癌的治療 手術切除腫瘤是胰臟癌現有的根治性治療手段。經影像學評估後手術切除根治率高且腫瘤切緣為陰性(R0切除)機率高的患者,首選手術治療。手術期間建議對胰頸橫斷和膽總管橫斷邊緣進行冰凍切片的分析,且·應針對外科醫生確定的所有手術切緣都檢視其腫瘤清除率。而·位於胰體或胰尾的腫瘤,建議進行標準淋巴結切除術,並應切除超過16個淋巴結,以便對疾病進行充分的病理分期。   病理分析中應報告檢查的淋巴結總數和淋巴結陽性比率(受侵犯淋巴結的數量占檢查淋巴結數量的比例)。除非有禁忌症,接受手術的患者應接受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LMWH) 的圍手術期之血栓預防措施。若膽紅素水準超過2.5,有膽管發炎患者、可以先接受術前輔助治療,或手術延遲超過2周的患者,先進行膽汁的引流,但由於嚴謹的臨床實證,不建議對可以手術切除的胰臟癌都進行術前輔助治療,除了參與臨床試驗以外。

癌症治療新知戰情室 第23集首播公告: 解讀歐洲內科腫瘤學會胰臟癌2023年診治最新共識 (下集) 閱讀全文 »

20230929 2

癌症治療新知戰情室 第22集首播公告: 解讀歐洲內科腫瘤學會胰臟癌2023年診治最新共識 (上集)

癌症治療新知戰情室 第22集YouTube首播公告: 題目: 解讀歐洲內科腫瘤學會胰臟癌2023年診治最新共識 (上集)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_kpYRgN-ZO0     2023年09月29日晚上12:00 開始 強烈建議戒煙、限酒、減重至正常水準,藉以降低胰臟癌發病的風險 有胰臟癌家族史的高風險個體應接受遺傳性癌症諮詢,並考慮進行傳性癌症基因檢測; 胰臟癌高風險的個體之癌症篩查應在專業醫療中心進行,通常自50歲(或比親屬最年輕患病個體早10年)開始篩檢,以期早期發現胰臟癌; 胰臟癌首選篩查監測的方式,每年進行腹部超音波內鏡檢查(EUS)/胰臟核磁共振(MRI)檢查。   大約3/4的胰臟癌發生在胰頭,17%-26%發生在胰體和胰尾。胰臟癌的常見症狀包括黃疸(胰頭腫瘤)、腹痛、體重減輕、脂肪瀉以及新發糖尿病或惡化;有時可見十二指腸的阻塞。   影像學檢查

癌症治療新知戰情室 第22集首播公告: 解讀歐洲內科腫瘤學會胰臟癌2023年診治最新共識 (上集) 閱讀全文 »

20240113 1

”知癌抗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 第79集首播公告:到底目前晚期癌症的治療是第幾線?談談是如何計算的

”知癌抗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 第79集 陳駿逸醫師YouTube首播公告: 到底目前晚期癌症的治療是第幾線?談談是如何計算的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WVkAUVM9yVc          

”知癌抗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 第79集首播公告:到底目前晚期癌症的治療是第幾線?談談是如何計算的 閱讀全文 »

202308210401

癌症患者罹患帶狀皰疹的風險更高 新型帶狀皰疹疫苗 Shingrix可預防

帶狀皰疹(皮蛇)是一種伺機性感染,當潛伏的水痘帶狀皰疹病毒重新啟動並且人體的免疫系統無力對抗它時,就會發生帶狀皰疹。 造成這種情況的兩個主要原因是高齡(超過50歲)和免疫受到抑制情況(疾病或是藥物治療、生活作息不正常等導致的)。 癌症患者通常屬於後一類,並且當罹患帶狀皰疹時會經歷更嚴重的病況和出線併發症的風險更大。   《傳染病醫學雜誌》上發表了一項的研究,針對澳大利亞約 240,000 名成年人中多種癌症類型的癌症患者,其新診斷為癌症之前後帶狀皰疹的風險進行了調查。 研究人員發現,與未患癌症的人相比,新診斷為任何類型的癌症都會使其罹患帶狀皰疹的風險增加了大約 40%。罹患有血液癌症的患者發生帶狀皰疹的風險更是高出 3 倍以上,而罹患有實體瘤癌症的患者患帶狀皰疹的風險則是高出了 30%。   對於血液癌症,罹患帶狀皰疹風險的增加在診斷時和治療前的兩年內最為明顯; 對於實體癌症患者,罹患帶狀皰疹風險的增加似乎很大程度上與他們接受化療有關係,該研究的學者總結:帶狀皰疹疫苗接種,現在有望為癌症患者,特別是那些預計接受化療的患者,提供帶狀皰疹的積極預防策略。”

癌症患者罹患帶狀皰疹的風險更高 新型帶狀皰疹疫苗 Shingrix可預防 閱讀全文 »

2023082102 1

對於免疫功能低下的癌症患者 接種新型帶狀皰疹疫苗的建議

皮蛇或稱之為帶狀皰疹是由幼童時潛伏的水痘帶狀皰疹病毒重新激活所造成的,其特徵是沿著皮節在身體上出現單側局部、疼痛、水皰性皮疹。 帶狀皰疹疫苗的併發症之一帶狀皰疹後神經痛,可能很嚴重。   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功能受到抑制的個體,罹患帶狀皰疹及其後續併發症的風險會增加,包括: 帶狀皰疹後神經痛、播散性帶狀皰疹疾病(一種可能危及生命的帶狀皰疹疾病)。   新型帶狀皰疹疫苗Shingrix含有免疫佐劑的重組帶狀皰疹疫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 核准其可以用於預防18 歲以上成年人的帶狀皰疹,這些成年人因疾病或治療引起的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而患有或將面臨帶狀皰疹風險增加。

對於免疫功能低下的癌症患者 接種新型帶狀皰疹疫苗的建議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