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Aplastic anemia 的中文是再生不良性貧血或再生障礙性貧血。 這是一種骨髓造血功能異常的疾病,導致骨髓無法產生足夠的新血球,患者會同時出現紅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數量都偏低的情況。 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治療可能包括單純支持性治療、免疫抑制治療或造血細胞移植。對於嚴重和極嚴重再生障礙性貧血(分別稱為 SAA 和 VSAA),如果單純只給予支持治療的情況下,死亡率超過 70%,因此屬於血液科急症。 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在感染期間以及接受抗胸腺球蛋白 (ATG) 或造血細胞移植等特定治療時可能需要住院治療。此外,長期輸血且血清鐵蛋白濃度升高至 1000 µg/L 以上的患者,可能需要鐵螯合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在移植後可以進行靜脈放血以降低鐵超負荷。 約三分之一的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對免疫抑制療法無反應。血小板生成素受體激動劑eltrombopag (Revolade/返利凝)可以用於治療免疫抑制療法療效不佳的重度再生不良性貧血患者。無論療效如何,該藥物的風險包括復發和遲發性克隆性疾病,例如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 (PNH)、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 (MDS) 或白血病。 患有再生障礙性貧血的孕婦復,其發風險高達 33%。應為這些患者提供支持性治療,盡可能將血小板計數維持在 20000 以上,並考慮使用環孢素(cyclosporine)。 請注意,不建議對新近診斷的患者使用造血生長因子(例如:重組人類促紅血球生成素 [rHuEPO]、白血球生成素 [G-CSF])的單一藥療法。 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需要定期門診追蹤,以監測血球計數和各種藥物的不良反應。門診患者可輸注濃縮紅血球和血小板。英國血液學標準委員會建議,在進行免疫抑制治療之前,應先行治療感染或無法控制的出血,包括已安排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患者。然而,如果存在嚴重感染,可能需要直接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以便為患者提供早期中性白血球恢復的最佳機會。 輸血 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需要輸血支持療法,直到確定診斷並可開始特異性治療。英國血液學標準委員會建議,血小板計數低於10000(出血或發燒時血小板計數低於20000)的患者,應該進行預防性輸血。然而,輸血應根據患者的臨床狀況、而非單純依賴輸血數量。避免接受家庭成員輸血非常重要,因為潛在捐贈者可能對非HLA(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