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藥書坊

2024121903 1

糖尿病藥物與癌症風險的關係 是敵是友?

血液腫瘤科 陳駿逸醫師   糖尿病藥物對癌症的風險和結果的影響,是需要仔細考慮的複雜及全面的層次。例如:二甲雙胍(metformin)在降低癌症風險和提高各種癌症的生存率方面,雖然有許多正面的結果,但陸續還是有些不支持的臨床數據。一項針對 3649 名接受治療五年的女性進行的大型 3 期隨機性臨床試驗發現,二甲雙胍作為乳癌的輔助治療在無疾病存活率或總存活率方面沒有顯著獲益。   糖尿病藥物對癌症的風險和結果的影響,很大程度上呈現出不一致的研究結果,這可能受到劑量、治療持續時間和個別患者特徵等因素所影響,所以對這些結果的解釋需要深思熟慮的分析,因為觀察性研究和薈萃分析通常表現出很高的變異性,並且容易受到偏差所影響,這可能會扭曲結果。   雖然有證據顯示高胰島素血症是癌症的發生與發展的潛在危險因素,但研究結果至今仍然是互相矛盾。這種不確定性可能源自於外源性胰島素的治療,與胰島素阻抗中觀察到的內源性過度產生之間,是存在有差異的。外源性胰島素治療的目的是維持血糖正常,從而減輕高血糖的有害影響,例如發炎、免疫功能障礙和腫瘤促進。此外,口服胰島素的促分泌劑(例如硫醯基尿素類藥物)等治療方法對某些癌症的治療上,卻顯示出有益的影響,凸顯出胰島素在癌症動力學中複雜且高度依賴環境的作用。   此外,Pioglitazone與癌症之間的關聯性,目前仍然有所爭議,其中膀胱癌是關注最多的議題。最近的研究對這種關聯提出了澄清,但仍然建議要謹慎使用Pioglitazone,特別是對於有血尿或膀胱癌病史的患者。

糖尿病藥物與癌症風險的關係 是敵是友? 閱讀全文 »

2024121901 1

降糖保心的GLP-1受體促效劑(GLP-1RA) 會增加罹癌的風險嗎?

血液腫瘤科 陳駿逸醫師   在我們體內,小腸會分泌一些激素協助我們控制血糖,我們通常稱之為腸泌素(incretins),其中和血糖最有相關的兩個為GLP-1 (glucagon-like-peptide-1,類生糖素胜肽-1)及GIP (glucose-dependent-insulinotropic polypeptide,葡萄糖依賴性胰島素刺激多肽)。正常情況下,進餐後腸泌素會促進胰島素(insulin)大量分泌,同時又可降低胃排空的速度、抑制升糖素(glucagon)分泌。然而DPP-4(dipeptidyl peptidase 4,二肽基肽酶4)會水解這兩種腸泌素,使GLP-1 及 GIP 迅速被水解成無活性產物。糖尿病用藥之GLP-1受體促效劑(GLP-1RA),則會幫助病人控制血糖還可以降低體重,第二型糖尿病病人身上GLP-1的量比較少,因此可利用增加GLP-1來治療糖尿病。GLP-1受體促進劑(GLP-1RA),除了有良好的降血糖效果,也有降低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的發生率及減輕體重的效果。   目前台灣核准上市GLP-1注射劑共有四種主要成分,分別為: Exenatide(Byetta 降爾糖和Bydureon 穩爾糖) Liraglutide(胰妥善) Lixisenatide(俐速美) Dulaglutide(易週糖) Semaglutide(Ozempic/ Rybelsus/胰妥讚/善纖達)   過去幾年,人們開始擔心 GLP-1RA 與甲狀腺癌(尤其是髓性甲狀腺癌)發展之間的潛在關聯。儘管有這些憂慮,但一些隨機性的對照試驗病未能證實,接受 GLP-1RA 治療的患者降其鈣素水平會顯著升高,或是髓性甲狀腺癌的風險會增加。   然而,回顧性的觀察研究和藥物警戒的報告則顯示 GLP-1RA 的使用與甲狀腺惡性腫瘤之間可能存在關聯,這使得GLP-1RA之臨床安全性數據的解釋變得複雜。如前所述,臨床前研究證實,GLP-1受體在甲狀腺的C細胞中有表達,並且GLP-1RA的使用,是會促進囓齒動物模型中C細胞的增生和惡性腫瘤發生,但這些影響在人類中似乎不太明顯。  

降糖保心的GLP-1受體促效劑(GLP-1RA) 會增加罹癌的風險嗎? 閱讀全文 »

2024121807 1

降糖保心的SGLT-2 抑制劑 會增加罹癌的風險嗎?

血液腫瘤科 陳駿逸醫師 正常人體的腎臟每日可藉由腎小管回收大約160-180公克的葡萄糖。糖尿病病友代謝葡萄糖失衡,使體內血糖超過腎臟回收葡萄糖的能力,因此多餘的葡萄糖就會出現在尿液中。而第二型鈉-葡萄糖轉運通道抑制劑(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 inhibitor, 簡稱SGLT2抑制劑)」這一大類的糖尿病藥品,則是藉由抑制腎小管回收葡萄糖的作用,幫助糖尿病病友把更多的糖排出體外,達到「排糖」效果。除此之外,該類藥品不僅沒有增加潛在的心血管風險,反而提供心血管與腎臟不同程度的好處;目前部分的SGLT2抑制劑也逐步納入治療心衰竭的準則中   屬於SGLT2抑制劑藥物,有:Dapagliflozin(其中文名稱:安達唐(大陸地區)、福適佳(台灣地區), 英文品牌名: Forxiga )、 Empagliflozin、Canagliflozin。   SGLT-2 抑制劑雖有充分證據可以參考的保護心臟和腎臟作用相反,但逐漸有人開始擔心GLT-2 抑制劑潛在的癌症風險,特別是乳癌和膀胱癌。   導因於Dapagliflozin早期的臨床前研究,引發了人們的擔憂,觀察到女性乳癌的發病率和男性膀胱癌的發病率有增加,儘管統計學上並沒有達到顯著差異。且這些考慮因素推遲達了dapagliflozin在 2012 年獲得美國 FDA 的批准,強調需要進一步調查這些風險是否會轉化為臨床結果。   一項追蹤平均 2.2 年,收錄了2154 例乳癌病例的大規模研究發現,無論患者年齡或用藥時間長短,SGLT-2 抑制劑與乳癌風險之間並沒有顯著的關聯。研究包括與 DPP-4 抑制劑的比較,在乳癌方面有類似的中性發現。   此外,對60,112 名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進行的研究分析, Dapagliflozin的使用,反而讓乳癌風險會顯著降低,這只是早期追蹤的發現,可能是由於檢測的偏差,而不是實際發病率增加所致。儘管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Dapagliflozin對於癌症,是具有中性、甚至有保護的作用,但長期研究數據則充分確認Dapagliflozin不存在有致癌的風險。

降糖保心的SGLT-2 抑制劑 會增加罹癌的風險嗎? 閱讀全文 »

2024121805 1

胰島素、Pioglitazone會增加罹癌的風險嗎?

血液腫瘤科 陳駿逸醫師 胰島素、口服腸泌素的促分泌劑和癌症風險之間的關聯性,一直是研究的重要焦點。高胰島素血症可能會促進癌症的發生,目前有大量臨床研究在探討了提高胰島素水平的療法,反而會導致糖尿病患者的癌症發生增加。   研究發現,與非糖尿病個體相比,糖尿病個體之癌症發生率明顯增加了 20%,特別是在接受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者,以肝癌、胰臟癌和膀胱癌的發生率增加尤其明顯。值得注意的是,一型糖尿病患者也表現出了較高的膀胱癌風險,這表明胰島素治療的致癌潛力可能超出二型糖尿病患者的族群。   進一步的研究檢視了不同胰島素促分泌劑所誘發之相關的癌症風險。台灣國家健康保險資料庫中分析了 8000 多例的的二型糖尿病的癌症患者,而胰島素的使用與總體癌症風險的降低是有相關。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第一代和第二代胰島素的使用與癌症風險會適度增加,但第三代胰島素藥物並未發現其與癌症的顯著相關性。   Pioglitazone(Actos/順醣錠)屬於thiazolidinedione類(TZDs)之第二型糖尿病治療藥物,其作用機轉是活化細胞核上的PPAR-γ,來增加肌肉、脂肪和肝臟對胰島素的敏感度,可減少體內胰島素阻抗性,增強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使身體能夠充分利用現有的胰島素,而達到降低血糖的目的。而除了降血糖的功能外,Pioglitazone 也有助於增加HDL-C並且減少油質脂肪酸,對於心血管也有很好的保護作用。   Pioglitazone會增加罹患膀胱癌的風險,而這種風險似乎與Pioglitazone的劑量和使用時間有關係。而PROactive 試驗引起了期關注,這是一項關於Pioglitazone的關鍵研究,該試驗報告稱,與安慰劑組相比,Pioglitazone組的膀胱癌發病率較高,儘管惡性腫瘤的總體發病率沒有觀察到顯著差異。然而,新興研究對這種關聯的有效性提出了質疑,一些研究報告稱,即使在不同種族的人群中,Pioglitazone的使用與膀胱癌發生之間也沒有顯著聯繫。例如,最近一項涉及 6,440 名亞裔印度之二型糖尿病患者的病例對照研究發現,Pioglitazone使用者的膀胱癌發生率並未增加。儘管有這些發現,研究的作者建議謹慎還是要行事,尤其是有血尿史的患者,並確定 58 歲以上是膀胱癌的一個重要危險因子。鑑於這些爭論,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 (FDA) 繼續建議有血尿或膀

胰島素、Pioglitazone會增加罹癌的風險嗎? 閱讀全文 »

2024120903 1

降糖減重藥物Mounjaro (tirzepatide/替澤帕肽) 會增加罹癌的風險嗎?

血液腫瘤科 陳駿逸醫師 目前關於Tirzepatide在癌症發生與發展中的作用,證據仍然有限且尚無定論。   最近一項針對 2 期和 3 期的隨機對照試驗進行的統合性分析發現,使用Tirzepatide治療第二型的糖尿病患者,並未有顯著增加罹癌的風險。這項統合分析包括九個隨機對照試驗,無論是主要結果或次要結果,都沒有發現任何類型癌症的發生率有統計學上的顯著增加。然而,本研究有局限性,包括樣本量小、持續時間相對較短(36 至 72 週)以及報告的癌症事件數量有限。這些限制讓我們需要對研究結果進行謹慎的解釋,因為相對較短的追蹤期可能無法捕捉許多癌症的完整潛伏期。   此外,來自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之不良事件報告系統 (FAERS) 的數據,引發了有關Tirzepatide與罹患髓性甲狀腺癌風險增加之間,是否有潛在關聯的問題。具體而言,與其他糖尿病藥物治療的患者相比,接受Tirzepatide治療的患者發生髓性甲狀腺癌病例的可能性,確實高出 了13.67 倍。   雖然這項訊號值得關注,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良事件報告資料庫會受到各種偏見和混雜因素給影響,並且無法建立因的果關係。   Tirzepatide的整體安全性似乎與其他 GLP-1RA 相似,除了潛在的甲狀腺癌風險可能增加之外,Tirzepatide與癌症風險之關係,似乎與現有的同類療法應該是一致的。  

降糖減重藥物Mounjaro (tirzepatide/替澤帕肽) 會增加罹癌的風險嗎? 閱讀全文 »

2024120901 1

腮腺的癌肉瘤伴隨腹部轉移

血液腫瘤科 陳駿逸醫師   腮腺的癌肉瘤是一種致命且極具侵襲性的惡性腫瘤,具有很高的局部復發和遠端轉移的可能性。診斷後 10 個月研究報告的中位數存活率為 63%。大多數 腮腺的癌肉瘤會轉移至肺部,偶爾有病例報告腹部轉移,接下來就是一例之腮腺的癌肉瘤伴隨腹部轉移。   一名 72 歲男性就診,發現右腮腺區有腫塊,腫塊在 2 個月內迅速地腫大。他過去的病史包括 20 年前因為胃潰瘍接受胃次全切除手術,以及 1 年前因為直腸中分化腺癌(第一期)接受低位前切除術。   於手術前電腦斷層掃描檢查發現右腮腺淺葉有相對清晰的異質性增強實質病變,伴隨鈣化,無區域淋巴結轉移跡象。   細針穿刺切片的標本顯示,腫瘤壞死背景上含有許多惡性上皮細胞簇和散在性之非典型的梭形細胞。由於懷疑患是惡性腫瘤,患者接受了腮腺全切除手術。   手術標本大體檢查發現一多灶性、邊界不清楚、灰白色、不均勻的實體腫瘤,伴隨有鈣化,尺寸為3 × 2.5 cm。顯微鏡下,腫瘤由兩種惡性成分組成-上皮癌症和肉瘤,在預先存在的多形性腺瘤的背景下,包膜和鄰近組織有多灶性的侵犯(> 1.5 mm)。該腫瘤的上皮癌症成分是鱗狀細胞癌和低分化腺癌組成,而肉瘤成分主要由骨肉瘤所組成。該癌肉瘤觀察到許多有絲分裂象和壞死病灶。外部手術切除邊緣顯示有腫瘤侵犯。  

腮腺的癌肉瘤伴隨腹部轉移 閱讀全文 »

20241209 1

罕見的腮腺癌肉瘤

血液腫瘤科 陳駿逸醫師   唾液腺的癌肉瘤是一種極為罕見的唾液腺惡性腫瘤,部分是起源於先前就已經存在的唾液腺良性腫瘤,也可能是一開始就是癌肉瘤。癌肉瘤是由惡性上皮和間質成分組成,是一種惡性混合瘤(malignant mixed tumor)。1951年首次被披露,唾液腺的癌肉瘤極為罕見,由 Kirklin 等人於 1951 年首次通報腮腺的癌肉瘤。而惡性混合瘤這一詞是由 King Jr 於 1976 年創造。   唾液腺的惡性混合瘤,可以分成三種不同的組織學實體:多形性腺瘤癌(為最常見)、轉移性混合瘤(metastasizing mixed tumor)和癌肉瘤(Carcinosarcoma)。唾液腺的惡性混合瘤有99%以上是源自於多形性腺瘤,只有0.2%是原發性癌肉瘤或是真正的惡性混合瘤。     迄今為止文獻報告的腮腺的癌肉瘤病例不到 100 例。癌肉瘤是高惡性度的癌症,具有侵犯性的臨床病程,54% 的病例會有遠端轉移。古普塔等人回顧了 1973-2015年之42 年來的66 例唾液腺癌肉瘤,發現最常見於60至七十歲,男性佔多數。腮腺是唾液腺的癌肉瘤最常見的部位(占比78%),其次是下頷腺 (19%) 和小唾液腺。唾液腺的癌肉瘤在上顎最常見。   而43.9% 的唾液腺的癌肉瘤病例就診時腫瘤的平均大小超過 4 厘米,並且會有實質外的擴展。腮腺癌肉瘤只佔所有唾液腺腫瘤的 0.05%,佔所有唾液腺惡性腫瘤的 0.1%,僅佔所有頭頸癌的 1-3%。根據研究,其發生率為每年每 100 萬人中有 3.9 至 4.7 例。     事實上癌肉瘤是一種臨床上具有高度復發風險的侵襲性疾病,目前關於多形性腺瘤癌肉瘤的治療仍然具有挑戰性,因為是罕見的癌症、腫瘤行為高度侵犯性以及與良性多形性腺瘤有一定的相似性。最常見的良性唾液腺腫瘤是多形性腺瘤。 6% 的病例會轉化為惡性腫瘤,即多形性腺瘤癌。   典型的患者其表現是腮腺區域臉部腫塊增大。全身症狀常常不存在。首次出現的時間從幾個月到幾年不等。身體檢查結果是腮腺區域腫脹和增大、顏面神經缺陷以及頸部可能性的淋巴結腫大。    

罕見的腮腺癌肉瘤 閱讀全文 »

2024111904 1

乳癌HER-2標靶藥物Pertuzumab (如:Perjeta) 自2025年01月01日生效的規定

1.早期乳癌 (1)外科手術前後以pertuzumab與trastuzumab(限使用Ogivri、Herzuma、Eirgasun、Herceptin、Kanjinti)及化學療法(術前輔助治療或輔助治療)併用作為輔助性治療用藥,用於具HER2過度表現(IHC3+或FISH+)且具腋下淋巴結轉移但無遠處臟器轉移之早期乳癌病人,若使用於外科手術後,須達病理上緩解(pCR)。   (2)下列I~Ⅲ使用於外科手術前後之總療程合併計算,依藥品仿單記載以 18個療程為上限: I:pertuzumab與trastuzumab併用 Ⅱ:trastuzumab Ⅲ:pertuzumab與trastuzumab皮下注射複方製劑(如:Phesgo)   (3)須經事前審查核准後使用,核准後每18週須檢附療效評估資料再次申請,若疾病有惡化情形即不應再行申請。

乳癌HER-2標靶藥物Pertuzumab (如:Perjeta) 自2025年01月01日生效的規定 閱讀全文 »

2024111903 1

乳癌HER-2標靶藥物Trastuzumab (如:Herceptin) 自2025年01月01日生效的規定

1.早期乳癌 (1)外科手術前後、化學療法(術前輔助治療或輔助治療)治療後,具備有HER2過度表現(IHC3+或FISH+),且具腋下淋巴結轉移但無遠處臟器轉移之早期乳癌患者,作為輔助性治療用藥: i. 外科手術後達病理上腫瘤的完全緩解(pCR),下列I~Ⅲ使用於外科手術前後之總療程合併計算,依藥品仿單記載以18個療程為上限: i.本藥品 ii.pertuzumab與trastuzumab(限使用Ogivri、Herzuma、Eirgasun、Herceptin、Kanjinti)併用 iii.pertuzumab與trastuzumab皮下注射複方製劑(如Phesgo) Ⅱ.若外科手術後無法達病理上腫瘤的完全緩解(pCR),亦即(non-pCR),本藥品與trastuzumab emtansine使用於外科手術前後的總療程合併計算,依藥品仿單記載以全部18個療程為上限,其中trastuzumab emtansine以14個療程為上限。   (2) 外科手術前後、化學療法(術前輔助治療或輔助治療)治療後,符合下列所有條件之早期乳癌患者(限使用Ogivri、Herzuma、Eirgasun、Herceptin、Kanjinti)   2.轉移性乳癌

乳癌HER-2標靶藥物Trastuzumab (如:Herceptin) 自2025年01月01日生效的規定 閱讀全文 »

2024111902 1

健保給付Phesgo(賀雙妥皮下注射劑)自2025年05月01日生效的規定

健保給付Pertuzumab與trastuzumab皮下注射複方製劑-賀雙妥皮下注射劑(如Phesgo): 1.本藥品及化學療法併用於具HER2過度表現(IHC3+或FISH+),且具 腋下淋巴結轉移但無遠處臟器轉移之早期乳癌病人 使用於術前輔助治療,經外科手術後達病理上完全緩解者(pCR),得繼續使用至18個療程為上限。   若未接受術前輔助治療,即先行手術者,可給予術後輔助治療,以18個療程為使用上限。   下列I~Ⅲ使用於外科手術前後之總療程合併計算,依藥品仿單記載以18個療程為上限: I:本藥品 Ⅱ:trastuzumab Ⅲ:pertuzumab與trastuzumab併用  

健保給付Phesgo(賀雙妥皮下注射劑)自2025年05月01日生效的規定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