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治療

—Pngtree—green covid 19 vaccine reagent 5737277

認識肺炎鏈球菌疫苗 (Pneumococcal Vaccine)

疾病簡介 肺炎鏈球菌是一種革蘭氏陽性的鏈球菌,細菌表面的莢膜多醣(capsular polysaccharide)與致病力有關,到目前為止,一共發現了90種血清型。 這種病菌常潛伏在人類鼻腔內,並且可以透過飛沫傳播,一旦感冒或是免疫力降低,快速複製的肺炎鏈球菌可侵入呼吸道或血液中而引發肺炎、菌血症、腦膜炎等嚴重病症,稱為侵襲性肺炎鏈球菌疾病感染症(IPD),肺炎鏈球菌也是幼兒中耳炎、鼻竇炎最常見的病原。 其中又以5歲以下幼童及65歲以上老人為肺炎鏈球菌的2大高罹病率族群,其他狀況不論年齡均亦列為肺炎鏈球菌的高危險群的包括: (1)脾臟功能缺損或脾臟切除、 (2) 先天或後天免疫功能不全(含括愛滋病毒感染者)、 (3)人工耳植入者、 (4)慢性疾病:慢性腎病變、慢性心臟疾病、慢性肺臟病、糖尿病、慢性肝病與肝硬化患者、酒癮者、菸癮者等、 (5)腦脊髓液滲漏者、 (6)接受免疫抑制劑或放射治療的惡性腫瘤者或器官移植者。 ◎認識肺炎鏈球菌疫苗 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是一種不活化疫苗,內含13種血清型(1、3、4、5、6A、6B、7F、9V、14、18C、19A、19F、23F) ,適用於出生滿6週以上幼兒、青少年、成人與長者。 23價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PPV23)是一種不活化的疫苗,內含23種血清型(1、2、3、4、5、6B、7F、8、9N、9V、10A、11A、12F、14、15B、17F、18C、19F、19A、20、22F、23F、33F),適用於一般成人與兩歲以上兒童。 ◎自費接種建議 一、青少年高危險群: 接種建議如下 未曾接種PCV13或PPV23者:接種1劑PCV13,間隔至少8週再接種1劑PPV23。 曾接種PCV13者:接種1 劑PPV23,與前劑PCV13 應間隔至少8週。 曾接種PPV23者:接種1 劑PCV13,與前劑PPV23 應間隔至少8週。 ※※如可能應先接種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再接種多醣體肺炎鏈球菌疫苗(PPV23)。 ※完成上述接種之高危險群,5 年後可經醫師評估再追加1 劑PPV23。

認識肺炎鏈球菌疫苗 (Pneumococcal Vaccine) 閱讀全文 »

—Pngtree—vaccine protect you blue and 6462551 1

認識破傷風、白喉、百日咳相關疫苗(Td/Tdap)

破傷風、減量白喉混合疫苗(Td)是將白喉疫苗的劑量降低,以減低副作用,使用在6歲以上的小孩,做為預防白喉和破傷風的輔助免疫。一般完成DTP/DTaP疫苗接種的小孩,95%可以維持10年左右的破傷風、白喉預防效果,最好每隔10年追加一劑Td疫苗。 減量破傷風白喉非細胞性百日咳混合疫苗(Tdap),也就是Bootrix(商品名:補施追)是利用破傷風和白喉桿菌所分泌出來的外毒素,經減毒後製成類毒素,與經過純化的百日咳抗原成份混合製成,主要用於青少年或成人的追加接種或補種,可同時提升該等對象對於破傷風、白喉及百日咳的免疫力;除保護個人,亦可降低罹患百日咳傳染幼童,造成嚴重併發症之機率。 ◎台灣疾管署自費接種的建議 青少年:建議未曾接種者(尤其家中有嬰兒或孕婦),自費接種1劑減量破傷風白喉百日咳混合疫苗(Tdap)。 成人: 對自身破傷風、白喉或百日咳相關的疫苗接種史不清楚,或是未完成基礎接種時,建議應先完成3劑的破傷風、減量白喉混合疫苗(Td)。前兩劑至少間隔4週,第三劑與第二劑至少間隔6個月。成人可使用Tdap取代其中任1劑Td。目前國內外尚無接種第二劑Tdap之建議。 若距離最後一次破傷風疫苗接種超過10年,可依建議每10年追加1劑Td,而其中高危險群,例如醫療照護人員、孕前婦女、嬰兒照顧者應優先以Tdap疫苗接種1劑。 若考量風險需要,Tdap與前一次破傷風相關疫苗不需有間隔上的考量,可隨時施打。

認識破傷風、白喉、百日咳相關疫苗(Td/Tdap) 閱讀全文 »

—Pngtree—approved rubber stamp set vector 6935068 1

手術可切除的非小細胞肺癌 FDA建議術前加用免疫治療更添佳績

目前關於肺癌的篩檢正在如火如荼地推廣,所以有越來越多的肺癌被早期發現。 當非小細胞肺癌被發現的時候,是屬於手術可切除的非小細胞肺癌,這意味著你的肺癌是潛在有可能治癒性的疾病。目前知道,儘管外科手術的治療仍然是手術可切除的非小細胞肺癌的主要治療手段,但是有部分的患者在手術之後仍然會出現局部癌症的復發和遠端地轉移。因此,如何術前或是術後採取手術之外的輔助治療,來改善手術可切除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長期生存,是有其需要的急迫性,特別是在空氣污然日益嚴重,肺癌已經成為台灣的新國病。 然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也有人簡稱免疫藥物治療)目前已經臨床試驗證實其癌症治療的效果,目前已經被核准使用於部分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的第一或二線使用或部分第三期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以及部分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術後輔助治療。然而免疫治療在晚期肺癌的顯著療效,使得研究者開始關注免疫治療是否也可以推廣於手術可切除的非小細胞肺癌的手術之前的”新輔助治療(neo-adjuvant)”。 猶記得2013年世界肺癌大會及2014年歐洲肺癌大會都提出了免疫治療將開啓肺癌治療的新時代。最初的研究發現免疫治療用於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和黑色素瘤,真的可以顯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時間。CA209-003臨床的研究結果告訴我們,對於已接受治療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的患者中應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nivolumab的治療,其2年生存率爲23%-29%,5年總生存率爲16%,這是劃時代的大突破。 而針對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的治療,過去僅能使用根治性同步放化療。近期公布的PACIFIC研究顯示當根治性同步放化療後,加上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之一的durvalumab作為免疫鞏固治療後,患者中位疾病控制時間可以延長了11.2個月,從根治性同步放化療成績5.6個月,因為這種新模式而延長到16.8個月,明顯延長患者的整體存活時間。 目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已經成爲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重要治療方法。在美國國立綜合癌症網絡(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指南建議,對於程序性死亡受體-配體1 (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 簡稱PD-L1)蛋白呈現陽性表達(水平≥ 1%)、且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

手術可切除的非小細胞肺癌 FDA建議術前加用免疫治療更添佳績 閱讀全文 »

—Pngtree—vector port silhouette 3111927

認識癌症化學治療的好幫手﹣植入式人工血管注射座 Port-A

在生活水準日益提昇,平均壽命也漸漸延長的現代社會,惡性腫瘤取代了感染性疾病而成為當今社會大眾最大的健康隱憂。在人人談癌色變的今天,大部份民眾總以為惡性腫瘤就是絕症,其實隨著醫療水準的進步,許多的惡性腫瘤都己經可以用各種治療方法來達到一定的治療效果。而化學治療,對於許多的惡性腫瘤,更是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由於進行化療時往往須要定期地由靜脈注射化學治療藥物,醫學界特別設計了植入式人工血管注射座來取代一般的中央靜脈導管注射或是週邊靜脈注射來作為化學治療的投藥途徑。 所謂的植入式人工血管(Port A)就是完全植入人體內,可以作為長期且多次中央靜脈注射用的人工血管及注射座。主要是可以避免病人注射藥物時重覆受靜脈穿刺之苦。它的應用範圍包括了須長期化學治療注射的腫瘤患者,須長期靜脈營養注射的患者以及長期輸血或其它須連續且長期性藥物注射的病人等。這些病人皆可考慮植入人工血管注射座以利治療。而對於接受化學治療的病患而言,使用人工血管注射座有些什麼好處? 埋在皮下的人工血管注射座容易定位下針,每次進行治療時不用重覆注射靜脈,病人接受治療方便輕鬆。 由於藥物可以直接進入中央大靜脈,可很快將藥物稀釋,可避免一般注射的血管硬化及藥物外漏組織壞死的危險。 由於注射座完全置於皮下,可以避免日後感染的危險。 或許有人會問,在人體內裝置人工血管會影響到日常生活嗎?

認識癌症化學治療的好幫手﹣植入式人工血管注射座 Port-A 閱讀全文 »

—Pngtree—clinic vaccine injectory 6263611

新型破傷風疫苗 兼顧預防白喉百日咳 10年需追加一劑

破傷風可以透過傷口傳染! 一旦感染破傷風菌,隨時影響神經系統甚至致命 了解破傷風的治療與預防方法;以及破傷風的成因、症狀和傳播方法, 如何正確處理傷口好預防破傷! 破傷風是一種嚴重的疾病,由破傷風梭狀芽胞桿菌引起,此病菌常存在於泥土、灰塵、動物和人的糞便中。當破傷風菌經由穿刺傷口而入,也可能透過撕裂傷、燒傷、動物咬傷及一般傷口引起進入身體後,例如:被鐵釘扎了以後的傷口大多都是深而窄的,深處的缺氧環境利於破傷風芽孢「甦醒發芽」,破傷風梭狀芽胞桿菌可能就會分泌毒素影響你的神經系統,導致肌肉僵硬及抽筋,甚至呼吸困難及死亡,但此病菌並不會人傳人。 當感染到破傷風,肌肉會因為攣縮而感到痛楚,初期一般出現在上下顎及頸部,其後身軀都會受影響。病發時會出現緊握拳頭、弓背、兩腿伸直等肌肉痙攣的症狀。嚴重的話,病人會無法吞嚥或張嘴,一旦影響呼吸道的肌肉組織,則可能會因呼吸困難而死亡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以下的傷口類型導致破傷風的風險較高,最好前往專責傷口照護醫療院所: 包括燒燙傷、凍傷在內,需要接受外科處理、但超過 6 小時沒有處理的傷口 人或動物咬傷 深而窄的穿刺傷 開放性骨折(骨頭碰觸到體外) 外傷伴有血壓下降等敗血症表現 傷口含有鐵鏽 破傷風的潛伏期 破傷風潛伏期一般為 3 至 21 日,大多數患者會在受感染後 14 天內病發。 破傷風的治療方法

新型破傷風疫苗 兼顧預防白喉百日咳 10年需追加一劑 閱讀全文 »

—Pngtree—medical science of human tissues 6692338 1

腎癌術後給予輔助免疫治療 降低復發

腎細胞癌患者,特別是透明細胞癌型態,在進行腎臟腫瘤切除手術後,需要進行術後輔助Pembrolizumab的免疫治療,這是目前公認可以降低癌症復發風險的標準治療。 KEYNOTE-564臨床試驗是一項多中心、隨機性、雙盲、安慰劑對照的3 期試驗,試驗設計在於探討Pembrolizumab 與安慰劑作為透明細胞腎細胞癌進行腎臟腫瘤切除手術後的輔助治療,術後輔助免疫治療可否降低癌症復發的風險? 根據KEYNOTE-564的 30 個月追蹤分析結果,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FDA) 於2021 年 11 月 17 日核准pembrolizumab可以用於腎細胞癌進行腎臟腫瘤切除手術後或腎切除術,以及轉移性腎癌進行腎切除術與轉移腫瘤切除術後,復發風險判定為中度或高度的透明細胞腎細胞癌的標準術後輔助治療。

腎癌術後給予輔助免疫治療 降低復發 閱讀全文 »

转移性胆道癌症的新治疗选择-HER2靶向药物Enhertu

膽道癌手術切除後輔助使用口服化療藥物Capecitabine 有助提高存活率

根據2022年發表在《臨床腫瘤學期刊》上的 BILCAP 臨床試驗的長期研究分析,在手術切除後輔助使用口服化療藥物Capecitabine,可以協助膽道癌患者提高總生存期。 根據第3 期 臨床試驗BILCAP ,該試驗在英國的 44 個中心進行,臨床試驗目的是去比較膽道癌手術切除後,使用口服化療藥物Capecitabine、或是只有觀察的差異性。 在 2006 年 3 月 15 日至 2014 年 12 月 4 日期間進行BILCAP 臨床試驗 ,該研究招募了 447 名接受根治性手術切除的膽道癌患者;術後按 1:1 隨機分配,223 例患者接受口服化療藥物Capecitabine(1250 mg/m,每天 2 次,第 1-14 天,每 21 天為一個療程,共 8 個療程),其餘 224 例患者僅接受觀察。 根據長期分析(數據截止日期,2021 年 1 月 21 日),中位追蹤時間為 106 個月時,接受口服化療藥物組有 65% 的患者和觀察組 有71% 的患者已經死亡。接受口服化療藥物組的中位總生存期為 49.6 個月,觀察組的總生存期為 36.1 個月(調整後的風險比,0.84;95% CI,0.67-1.06)。在調整切除狀態、體能狀態和疾病部位後,接受口服化療藥物組的中位無復發生存期為 24.3 個月,觀察組為 17.4 個月(調整後的風險比, 0.77;95% CI,0.61-0.97)。 在方案指定的敏感性分析中,在調整了幾個預後因素(包括淋巴結狀態、疾病等級、性別和最小化因素)的影響後,接受口服化療藥物可以降低26%的死亡風險。研究人員觀察到,不完全手術切除患者的生存率明顯低於完全手術切除者。 而對於淋巴結有擴散者,與淋巴結陰性相比,存活率較低。而低分化腫瘤與高分化相比,存活率較高。研究數據還顯示,女性患者的生存率高於男。 在觀察組中,與接受完全手術切除的患者相比,不完全手術切除患者僅發生局部復發的可能性更大。然而,在術後接受口服化療藥物組中,無論有無完全手術切除,其對局部癌症復發率沒有影響。該試驗結果證實了術後接受口服化療藥物可以作為膽道癌手術切除後輔助治療,而且確實對患者是有益處。 術後接受口服化療藥物Capecitabine治療的膽道癌患者,比只接受監測的患者,會更晚發生復發,存活率更高。且“無論次族群分類如何,口服化療藥物Capecitabi

膽道癌手術切除後輔助使用口服化療藥物Capecitabine 有助提高存活率 閱讀全文 »

—Pngtree—medical capsule drug illustration 4645001

7爺8爺襄助 城隍驅妖才有成 肺癌術後輔助性EGFR標靶更需要

許多台灣人應該都不陌生,歌手王夢麟在1980年的「廟會」這首歌,其中的歌詞… 歡鑼喜鼓咚得隆咚鏘 鈸鐃穿雲霄 范謝將軍站兩旁 叱吒想當年 歌詞寫到的范謝將軍,就是大名鼎鼎,令妖魔鬼怪聞風喪膽的黑白無常,也就是七爺八爺。七爺就是謝必安,八爺是矮爺范無救。七爺八爺是城隍爺的好助手,雖然黑白無常的形象看起來很「嚴肅」,但其實他們非常溫柔善良。七爺八爺跟著城隍爺掌管陰陽兩界。城隍爺就像市長,七爺八爺就像是實際執行”驅妖降魔”任務的警察。 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但一半以上的病人開刀後五年內會復發。手術後接受化學治療是為了降低復發的機會並延長生命。但早期的化學治療因藥物的毒性較大,病人常常會因為藥物的副作用影響,無法完成整個療程,造成治療效果不彰。新一代藥物如vinorelbine搭配cisplatin的雙效療法,病人的副作用降低,平均在五年內可以增加5%的存活率,有效延長病人的生命。 另外,在這些接受手術切除的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病人,只有第2A、2B期及第3A期病人,有足夠的臨床證據證實手術後要常規實行輔助性以cisplatin為主的化學治療。第1期的病人術後接受化療不能延長生命;唯有日本人第1B期肺腺癌手術後接受UFR兩年可以延長生命的文章,但因只侷限在日本肺腺癌病人,其他國家沒有類似的經驗,因此需要後續更多研究來釐清其效果。 許多台灣人應該都不陌生,歌手王夢麟在1980年的「廟會」這首歌,其中的歌詞… 歡鑼喜鼓咚得隆咚鏘 鈸鐃穿雲霄 范謝將軍站兩旁 叱吒想當年 歌詞寫到的范謝將軍,就是大名鼎鼎,令妖魔鬼怪聞風喪膽的黑白無常,也就是七爺八爺。七爺就是謝必安,八爺是矮爺范無救。七爺八爺是城隍爺的好助手,雖然黑白無常的形象看起來很「嚴肅」,但其實他們非常溫柔善良。七爺八爺跟著城隍爺掌管陰陽兩界。城隍爺就像市長,七爺八爺就像是實際執行”驅妖降魔”任務的警察。 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但一半以上的病人開刀後五年內會復發。手術後接受化學治療是為了降低復發的機會並延長生命。但早期的化學治療因藥物的毒性較大,病人常常會因為藥物的副作用影響,無法完成整個療程,造成治療效果不彰。新一代藥物如vinorelbine搭配cisplatin的雙效療法,病人的副作用降低,平均在五年內可以增加5%的存活率,有效延長病人的生命。

7爺8爺襄助 城隍驅妖才有成 肺癌術後輔助性EGFR標靶更需要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