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肝癌術後輔助免疫治療之發展現況 CIK細胞療法有亮點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肝細胞癌(簡稱肝癌)是台灣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死亡率高且嚴重威脅著台灣人的健康。儘管手術切除是目前治療肝癌的主要手段,但手術後的復發會影響到患者的預後。 對於肝癌術後進行輔助治療,希望藉此降低肝癌復發的風險,提高治癒率。近年來,隨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等新型抗癌藥物的上市,更讓肝癌術後輔助免疫治療領域取得了重大的進展,為改善患者之預後帶來了新的希望。接下來會整理關於肝癌術後輔助免疫治療之發展現況。 術後進行輔助治療是一種輔助性治療手段,希望能於手術後進行輔助治療用來防止肝癌術後的復發。透過降低肝癌術後疾病復發的風險來提高治癒率,並降低患者的無肝癌復發率和提高總體的生存期。在理想情況下,所有癌症患者都能夠從輔助治療中受惠,但臨床實務上卻經常看到,即使接受了輔助術後治療,許多患者仍會面臨癌症復發的風險。這意味著僅僅只有一部分患者,尤其是那些具有高復發風險的患者,可能可以從術後輔助治療中獲得更多的幫忙。 然而,術後輔助的治療經常是獲益與風險並存。在制定術後輔助治療方案時,有必要仔細權衡患者可以耐受的副作用,以及探討給病患實質上的助益又是為何。 近年來,肝癌術後輔助治療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進展。最具代表性的研究就是STORM,肝癌手術切除或消融後輔助性給予sorafenib的治療,這是首個評估肝癌輔助性給予sorafenib的治療的大型3期臨床試驗, sorafenib作為一種多靶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研究結果在肝癌手術切除或消融後輔助性的治療中取得了初步的成功,為肝癌手術切除或消融後輔助性治療提供了有價值的資料。在該試驗中,研究者將高復發風險之肝癌患者定義為腫瘤為多發、微血管侵犯、分化差等患者,並發現該類患者在接受肝癌手術切除或消融後輔助性給予sorafenib的治療後,雖然癌症復發率會有所改善,但並未顯著提高總體的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