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體內白色脂肪細胞進行基因改造 可以餓死乳癌細胞
血液腫瘤科/癌症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2025年2月《自然生物技術》醫學期刊上發表了美國加州大學的一篇研究報告,指出透過基因編輯技術(CRISPER)將儲存能量的白色脂肪細胞(white adipocyte) 褐化,改造為產生熱量的類褐色脂肪細胞(beige adipocyte),即使在沒有寒冷的情況下,也能不斷地搶奪癌細胞的葡萄糖,持續抑制乳癌等惡性腫瘤生長 。 人類體內脂肪分為三類: 白色脂肪細胞最多,主要來自纖維細胞,分佈于內臟和皮下,可以儲存能量、保溫、緩衝撞擊,過多時會引起肥胖;類褐色脂肪細胞較少,在運動或寒冷時由白色脂肪細胞轉化而來,分佈廣泛,可以產生熱量;而褐色脂肪細胞(brown adipocyte)在人類出生時和動物冬眠時最多,與骨骼肌來源相同,主要分佈於頸部、肩膀、鎖骨、脊椎,可以產生熱量。 2022年,科學家發現可以透過寒冷來改變全身代謝、啟動褐色脂肪細胞產生熱量,可以顯著降低血糖,並阻礙癌細胞的糖酵解代謝,進而抑制乳癌等惡性腫瘤生長。不過, 讓癌症患者長時間處於寒冷環境顯然是不太人道,而且隨著年齡增長,褐色脂肪細胞會越來越少,尤其老年患者。 2025年2月《自然生物技術》醫學期刊上發表的研究,首先通過基因編輯技術提高 UCP1等,提高褐色脂肪細胞產生熱量關鍵蛋白質編碼基因表達的水準,將白色脂肪細胞轉化為類褐色脂肪細胞,這些細胞的葡萄糖攝取能力和脂肪酸氧化能力都因此大大提高。隨後將這些類褐色脂肪細胞與人類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三陰性乳癌、大腸癌、胰臟癌、前列腺癌等癌細胞一起培養,結果發現癌細胞會顯著減少,還能提高全身能量消耗和胰島素敏感性。如果飲食中增加脂肪或葡萄糖的水平,上述類褐色脂肪細胞抑制腫瘤的效果會因而顯著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