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靶藥物

2022112901

標靶藥物CDK4/6抑制劑體制外的作用之二: 抗腫瘤的免疫反應

CDK4/6抑制劑可以透過對癌細胞的直接作用,以及對腫瘤免疫微環境的影響來調節身體的抗腫瘤免疫反應。 在乳癌研究中,CDK4/6抑制劑的abemaciclib能够活化癌細胞的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元件,進而刺激干擾素的生産,並有助於提高腫瘤抗原的呈遞現象。因此,CDK4/6抑制劑通可以獲得免疫反應,幫助身體對抗癌症。另外,抑制CDK4/6的活性,會進而阻礙CD4陽性FOXP3陽性調節性T細胞(Treg)的增殖,對身體免疫系統産生影響。一般來說,Tregs通常會表現出抑制抗腫瘤的免疫反應。反而CD8陽性的細胞毒殺性T細胞受到CDK4/6抑制劑的影響比較小,有研究指出,abemaciclib可以降低腫瘤內Treg與 CD8陽性的細胞毒殺性細胞的比率,從而促進CD8陽性的細胞毒殺性去破壞癌細胞。再者,CDK4/6抑制劑經由抑制CDK4/6的活性後,藉由抑制NFAT媒介的訊號通路去活化作用型的T細胞,進而促進作用型的T細胞對浸潤於腫瘤內,並且導致腫瘤細胞PD-L1蛋白的表達上調,營造有利於PD-1/PD-L1免疫藥物發揮抗癌作用的有利環境。 另外有學者嘗試在三陰性乳癌使用CDK4/6抑制劑併用標靶藥物PI3K抑制劑,如此能够上調癌細胞中的免疫相關訊號通路,包括活化抗原呈遞相關的蛋白,從而提高腫瘤的免疫抗原性。 其實標靶藥物CDK4/6抑制劑體制外的作用之二: 抗腫瘤的免疫反應,主要是CDK4/6抑制劑可以將“冷”腫瘤轉變爲“熱”腫瘤。所以目前已經有臨床試驗在研究這個區塊,已經有多款的CDK4/6抑制劑目前在臨床試驗中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聯合使用,探討其治療不同類型的癌症之可能性。   #標靶藥物 #CDK4/6抑制劑 #免疫治療 #乳癌 #陳駿逸醫師的話聊俱樂部 #abemaciclib  #陳駿逸醫師 #與你癌歸於好 #知癌抗癌翻轉人生小學堂

標靶藥物CDK4/6抑制劑體制外的作用之二: 抗腫瘤的免疫反應 閱讀全文 »

2022112823

從標靶藥物PARP抑制劑 看如何藉此發展新穎的抗癌治療?

目前為止,癌症還是一種很複雜的疾病。 癌細胞往往可以重新規劃它們的部分生理功能,讓他們能夠在更惡劣的環境條件下生存,逃避醫師給予的各類治療方法所對其他們的傷害。但屌軌的是,一些使它們在更惡劣的環境條件下生存之衍生的調適性改變,卻反而讓它們變成被攻擊的罩門。 在過去幾年,醫界已經開發了一種針對特定癌細胞修復機制干擾的全新抗癌治療方法,也就是“合成致死”的概念,細胞單獨發生的基因突變並不會不影響癌細胞存活,但當多種突變同時存在時後,則會導致細胞的死亡。。根據這個概念,發展出了第一類被FDA核准的合成致死類藥物,醫界簡稱PARP抑制劑,亦即是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PARP)的抑制劑,主要針對定癌細胞的DNA修復機制進行干擾。 英國紐卡斯爾大學教授Ruth Plummer博士指出,發現合成致死可能可以應用于癌症治療是出于偶然。最初開發DNA損傷修復抑制劑的目的,本來是想增强化療和放療的DNA損傷之抗癌治療療效,因為破壞細胞修復DNA的能力在當時被認爲可以增强治療效果。當初PARP抑制劑首創的新藥rucaparib於2003年就投入臨床的治療,當初就是與化療合併使用。 然而在2005年,兩項深具開創性的研究發現,抑制PARP可選擇性殺死BRCA1/2基因突變的癌細胞,這也提示了作爲PARP抑制劑單用可以對於特定的病人需要使用PARP抑制劑。目前研究人員也正在探索其他可能的合成致死通路,希望能夠開發新一代的抗癌藥物,且已經有部分藥物進入臨床開發階段。 以干擾DNA損傷修復機制作爲抗癌治療方法的基礎 正常細胞具有多種檢測和修復DNA損傷的機制,這些機制被精細地編排以保護基因組的完整性。癌細胞也是如此。對於不同的DNA損傷反應(DNA damage response,DDR),有其主要DDR修復的途徑,而DDR修復的途徑之間的相互作用,且呈現依賴性的存在,因此當癌細胞中部分的DDR修復的途徑上的組件如果功能出現喪失,將會導致DNA損傷發生,此後癌細胞的生存就必需依賴其他的DDR配套機制。 首先,同源重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是主要的DNA損傷反應的修復途徑之一,同源重組主要用於DNA雙鏈斷裂的修復。而具有BRCA1/2突變的腫瘤細胞,由於存在了HR的缺陷,因此只要額外阻斷其他配套的由PA

從標靶藥物PARP抑制劑 看如何藉此發展新穎的抗癌治療? 閱讀全文 »

2022112815

陳駿逸醫師告訴你 回首10年有哪些新藥改變了乳癌的治療?

十年之前 我不認識你 你不屬於我 我們還是一樣 陪在一個陌生人左右 走過漸漸熟悉的街頭 十年之後 我們是朋友 這是歌王陳奕迅演唱的一首歌曲《十年》的歌詞,相信許多人都可以朗朗上口。 我們經常以十作為一個輪迴的數字,因此俗話常說:「十年河東,十年河西。」 以十年作為一個輪迴。 十也常作為一個階段的總結,所以我們常聽人說:「十年有成」,就是這個意思。 新創事業已經成立十年了,為了表示祝賀,我們常常套用一句世俗的讚美語:「十年有成。」醫學上的新進展,讓陳醫師帶領大家來個10年的回顧,來鑑古知今。乳癌這10年來有許多新藥物進入臨床實務,豐富了乳癌的治療,也帶給乳癌治療成績的大步進展,更讓許多乳癌患者受惠於這些新的藥物。 2021年,美國大約有28.4萬個乳癌新發個案和近5萬個導管原位癌(DCIS)的新發病例,同時,也2021年大約有 4.4萬例患者因乳癌而死亡。 總括來說,美國FDA在這10年來分別針對乳癌核准了30 項新的治療方案。其中26項是針對晚期乳癌,4項適用于早期乳癌治療。而在這30項方案中,23項獲得了美國FDA常規的核准,7項獲得美國FDA加速核准, 首先是針對荷爾蒙受體陽性/人類表皮生長因子第二型受體陰性乳癌部分進行這10年來的回顧,這類分子亞型是最常見的一種乳癌亞型,大約占60%~70%。近幾年,隨著各項荷爾蒙plus 標靶的治療之臨床研究數據陸續的公布,這類患者的治療模式逐步由單一荷爾蒙治療轉向荷爾蒙plus 標靶的治療為第一線治療,也就是CDK4/6抑制劑加上傳統荷爾蒙治療治療已經成爲荷爾蒙受體陽性/人類表皮生長因子第二型受體陰性的晚期乳癌患者的第一線、與第二線治療新的標準,包括palbociclib、ribociclib與abemaciclib。而PIK3CA標靶藥物alpelisib在具備有PIK3CA 基因突變的荷爾蒙受體陽性/人類表皮生長因子第二型受體陰性的晚期乳癌患者的第二線及其以後的治療,可以改善了此部分的乳癌患者的疾病控制時間,也成爲第一個被FDA核准用于乳癌治療的磷酸肌醇 3-激酶 (PI3K) 的抑制劑。 2015年,CDK4/6標靶藥物palbociclib藉由開創性臨床試驗PALOMA-1 的研究中,palbociclib合併letrozole相效於letrozole單藥而言,CDK4/6標靶藥物的加入可以顯著改善停經後荷爾蒙受

陳駿逸醫師告訴你 回首10年有哪些新藥改變了乳癌的治療? 閱讀全文 »

2024050101 1

Darolutamide(商品名Nubeqa/達羅他胺/諾博戈)將成為轉移性荷爾蒙敏感型攝護腺癌的新標準治療

口服新一代雄性激素受體抑制劑(ARi)-darolutamide,達羅他胺(商品名Nubeqa、諾倍戈、諾博戈)。台灣健保核准該藥物可以用在治療高風險非轉移性去勢抗性前列腺癌 ( (high risk nmCRPC) ,或稱之為攝護腺癌的成年男性。 2019年7月31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 根據第三期的臨床試驗(ARAMIS)結果,核准了藥物darolutamide可以用於治療非轉移性去勢療法抗性的攝護腺癌。 Darolutamide是一種口服雄激素受體拮抗劑,於2019年2月14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發表的研究成果,並於2019年4月29日獲得 FDA 的優先審查認定。2019年7月31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 根據第三期的臨床試驗(ARAMIS)結果,核准了藥物darolutamide可以用於治療非轉移性去勢療法抗性的攝護腺癌 ,為患者提供了一種新的治療選擇,帶來了新希望。 ARAMIS臨床試驗將非轉移性去勢療法抗性的攝護腺癌(nmCRPC)之受試者分為darolutamide加上雄激素剝奪療法 (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 ADT)治療組與單獨雄激素剝奪療法的對照組,試驗結果發現,與過往常規使用之單獨雄激素剝奪療法相比,darolutamide加上雄激素剝奪療法確實可以顯著改善了無轉移存活期 (metastasis-free surviva, MSF),由原先的 18.4 個月,增加至 40.4 個月,大幅降低了 59% 的癌症轉移與死亡風險。 雄激素剝奪療法(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 之後簡稱ADT) 為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療之ㄧ,可藉由⼿術或是藥物治療來降低體內雄性激素(稱爲雄激素)的水平,或阻止它們影響前列腺癌細胞。

Darolutamide(商品名Nubeqa/達羅他胺/諾博戈)將成為轉移性荷爾蒙敏感型攝護腺癌的新標準治療 閱讀全文 »

2022112809

HRR突變的去勢抗性轉移性攝護腺癌 niraparib截永樂加入PARP標靶治療生力軍

攝護腺癌又稱為前列腺癌,絕對是男性特有的癌症,其發生率與死亡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一般而言,五十歲以前男性鮮少有人有攝護腺的問題,但六十歲之後,其發生率便急劇升高。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統計,近十年來,攝護腺癌發生率從2000年的每十萬人口中有16.57人上升到2009年的34.49人,使得攝護腺癌已成為男性十大癌症第五位。由於攝護腺與睪固酮息息相關,因此對於轉移性攝護腺 (metastatic prostate cancer) 的病患來說,最主要的治療是荷爾蒙療法,但當血清中睪固酮濃度低到去勢標準 (<50 ng/dL) 而攝護腺癌症仍持續發展,此時則定義為去勢抗性的轉移性攝護腺癌 (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mCRPC),根據統計,多數轉移性攝護腺癌病人在荷爾蒙治療18-24個月後會進展成轉移性去勢抵抗性攝護腺癌。 去勢抗性的轉移性攝護腺癌 (mCRPC) PARP治療捎來了初露的曙光 當進入轉移性去勢抵抗性攝護腺癌(以下簡稱為mCRPC)的階段,目前第一線的治療不盡理想,臨床的需求未被滿足,亟待出現有更好的治療方案。機制上,PARP抑制劑olaparib和abiraterone acetate併用後則具有協同抗腫瘤作用。第二期臨床研究Study08 安全性研究族群的藥物代謝動力學的研究,未發現兩藥物相互作用和藥物劑量限制毒性,兩藥物推薦可以使用全劑量進入後續研究。 而abiraterone acetate(商品名Zytiga、 澤珂,俗名「阿比特龍」,其藥品作用機轉乃是一種新一代的口服抗荷爾蒙藥物,可以抑制癌細胞合成所需要的生長因子 (雄性素),達到抑制攝護腺癌細胞生長的目的。該藥物使用的方法: 建議清晨起床後,立即空腹口服4顆澤珂(每顆250毫克,共1,000毫克),服用1小時後,再用早餐。若忘記先吃藥,不慎吃了早餐,請早餐2小時後再吃藥。此外,澤珂治療時,必須與低劑量類固醇並用,因此早餐及晚餐後,要各服用1顆5 mg類固醇(prednisolone)。 mCRPC中大約有20-30%的患者是具備有同源重組修復(HRR)基因的突變,當中有大約12%的mCRPC 患者是具備了病態性生殖系或體細胞的BRCA1或BRCA2基因突變。當同源重組修復(HRR)基因的缺陷,又稱為HRD,

HRR突變的去勢抗性轉移性攝護腺癌 niraparib截永樂加入PARP標靶治療生力軍 閱讀全文 »

2022112807

2022年去勢抗性的轉移性攝護腺癌報喜訊 阿比特龍攜手olaparib再下一城

2022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泌尿生殖系統癌症研討會,醫界都稱之為ASCO-GU,今年會議於2月17至19日在舊金山舉行,今年會議的亮點絕對是攝護腺癌的突破。其中以PROpel研究的結果最為吸睛。 攝護腺癌又稱為前列腺癌,絕對是男性特有的癌症,其發生率與死亡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一般而言,五十歲以前男性鮮少有人有攝護腺的問題,但六十歲之後,其發生率便急劇升高。 科普一下 去勢抗性的轉移性攝護腺癌 (mCRPC)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統計,近十年來,攝護腺癌發生率從2000年的每十萬人口中有16.57人上升到2009年的34.49人,使得攝護腺癌已成為男性十大癌症第五位。由於攝護腺與睪固酮息息相關,因此對於轉移性攝護腺 (metastatic prostate cancer) 的病患來說,最主要的治療是荷爾蒙療法,但當血清中睪固酮濃度低到去勢標準 (<50 ng/dL) 而攝護腺癌症仍持續發展,此時則定義為去勢抗性的轉移性攝護腺癌 (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mCRPC),根據統計,多數轉移性攝護腺癌病人在荷爾蒙治療18-24個月後會進展成轉移性去勢抵抗性攝護腺癌。 去勢抗性的轉移性攝護腺癌 (mCRPC) PARP治療捎來了初露的曙光 當進入轉移性去勢抵抗性攝護腺癌(以下簡稱為mCRPC)的階段,目前第一線的治療不盡理想,臨床的需求未被滿足,亟待出現有更好的治療方案。機制上,PARP抑制劑olaparib和abiraterone acetate併用後則具有協同抗腫瘤作用。第二期臨床研究Study08 安全性研究族群的藥物代謝動力學的研究,未發現兩藥物相互作用和藥物劑量限制毒性,兩藥物推薦可以使用全劑量進入後續研究。

2022年去勢抗性的轉移性攝護腺癌報喜訊 阿比特龍攜手olaparib再下一城 閱讀全文 »

2022112805

轉移性荷爾蒙敏抵抗性的攝護腺癌治療 化療及Enzalutamide的再置入是一選項

攝護腺癌又稱為前列腺癌,絕對是男性特有的癌症,其發生率與死亡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一般而言,五十歲以前男性鮮少有人有攝護腺(或稱為前列腺)的問題,但六十歲之後,其發生率便急劇升高。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統計,近十年來,攝護腺癌發生率從2000年的每十萬人口中有16.57人上升到2009年的34.49人,使得攝護腺癌已成為男性十大癌症第五位。由於攝護腺與睪固酮息息相關,因此對於轉移性攝護腺 (metastatic prostate cancer) 的病患來說,特別是早期階段為轉移性荷爾蒙敏感型前列腺癌,最主要的治療是荷爾蒙療法,而雄性素剝奪療法(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 之後簡稱ADT) 為前列腺癌的荷爾蒙治療主要之ㄧ,可藉由術或是藥物治療來降低體內雄性激素(稱爲雄激素)的水平,或阻止它們影響攝護腺癌細胞。 然而,ADT 常⾒的副作⽤有體重減輕、疲勞、男性女乳症、熱潮紅、性慾低下、骨折和骨質疏鬆症、潮熱、糖尿病和冠狀動脈疾病。 認識Enzalutamide Enzalutamide (商品名: Xtandi,安可坦),Enzalutamide是口服強效雄性素受體(androgen receptor; AR)訊息傳遞抑制劑,阻斷雄性素受體訊息的傳遞路徑,競爭性抑制雄性素與雄性素受體的結合,抑制被活化受體轉入核內(nuclear translocation),並抑制被活化雄性素受體與 DNA 的結合。AFFIRM試驗中顯示Enzalutamide可以顯著延長整體存活期達4.8個月,超過半數病人可以獲得PSA下降超過50%的反應,此藥物病人耐受度較佳。PREVAL試驗,平均治療追蹤22個月後發現,Enzalutamide治療組死亡的風險降低29%,對於影像評估上的無疾病惡化生存期(rPFS)的惡化風險可以降低81%,且在發生疼痛、第一次骨骼相關事件的時間及生活品質上,Enzalutamide治療顯示有明顯的效益。PROSPER試驗結果顯示,與ADT療法相比,enzalutamide與ADT合併治療使無轉移存活期,Enzalutamide治療可以顯著延長了22個月。 目前台灣健保給付Enzalutamide治療於:

轉移性荷爾蒙敏抵抗性的攝護腺癌治療 化療及Enzalutamide的再置入是一選項 閱讀全文 »

—Pngtree—free and easy dance 3097410 1

乳癌治療 可否強強聯手? CDK4/6標靶藥物合併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行嗎?

細胞週期依賴性激酶4/6(CDK4/6)抑制劑,也就是CDK4/6標靶藥物,目前市面有palbociclib、ribociclib、abemaciclib,積極改變了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 陰性轉移性乳癌患者的臨床治療思路,而癌細胞逃避免疫的監視,也讓PD-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embrolizumab與化療聯合使用也可以用於PD-L1陽性轉移性三陰性乳癌的治療。 而細胞週期的失調與癌症的發生和進展有明確的關係。CDK4/6標靶藥物作用於細胞週期中過度活化的CDK4/6,恢復正常的細胞週期,且部分CDK4/6標靶藥物改變腫瘤微環境、可以觸發免疫監視能力等發揮免疫抗腫瘤作用。而CDK4/6標靶藥物中的abemaciclib單藥或合併荷爾蒙療法用於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 陰性轉移性乳癌患者的治療。臨床前研究的分析結果顯示,單藥的abemaciclib治療可以提高了腫瘤的免疫抗原性,並可以與PD-1免疫藥物協同增強抗腫瘤療效,所以CDK4/6抑制劑合併PD-1/PD-L1免疫藥物有否可以改善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 陰性轉移性乳癌患者的臨床預後。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海癌症中心的Hope S. Rugo教授近來開啟了一個相關的研究,其研究方法如下: 該項第1b期研究所收錄的患者均未接受過CDK4/6抑制劑治療,分成第1個cohort:收錄既往未接受過全身性荷爾蒙治療或化療的新確診患者,給予治療方案為“abemaciclib+免疫+傳統荷爾蒙治療”;第2個cohort則收錄了先前接受過多線治療(中位線數為3)的患者,治療方案為“abemaciclib+免疫治療”。 在第1個cohort中,共有23.1%的患者腫瘤呈現部分緩解、61.5%患者屬於疾病穩定。總體緩解率、臨床獲益率和疾病控制分別為23.1%、38.5%和84.6%。

乳癌治療 可否強強聯手? CDK4/6標靶藥物合併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行嗎? 閱讀全文 »

—Pngtree—world womens ovarian cancer day 6943446

當卵巢癌神藥PARP抑制劑治療失敗後的下一步棋 鉑類化療還能用嗎?

這些年來PARP抑制劑已經是治療卵巢癌的主要藥物,當PARP抑制劑治療卵巢癌一旦出現惡化後的後續治療目前並不是很清楚。2022 婦癌醫學會(SGO)年度會議有學者發表了鉑類化療用于PARP抑制劑治療後惡化的上皮性卵巢癌治療是否有效性的研究報告。 該研究結果支持了在 PARP抑制劑治療復發性卵巢癌惡化後,後續治療再度持續使用鉑類化療,因為初衷以為對PARP抑制劑出現抗藥性並不一定意味著也對鉑類化療的抗藥性。但研究報告出乎意料的結果,與沒有BRCA突變的復發性卵巢癌相比,具有RCA突變的復發性卵巢癌使用PARP抑制劑治療復發性卵巢癌惡化後,後續治療再度持續使用鉑類方案的無疾病惡化生存期較差,也就是療效不理想,支持了在 PARP抑制劑和鉑類化療出現的抗藥機制似乎不同的論點。 目前在復發性卵巢癌鉑類治療後有反應或穩定者的,以PARP抑制劑作爲後續性的維持治療,在無疾病惡化和總生存期方面都可以因此有顯著的改善,這種模式已經徹底改變了卵巢癌的治療方式。然而,目前對PARP抑制劑治療出現惡化後的後續治療知之甚少,包括6個月無鉑使用的間隔時期,是否可以作為PARP抑制劑治療出現惡化後的後續治療是否可以再度使用以含鉑爲基礎方案的合適標準。因此,2022 婦癌醫學會(SGO)年度會議學者做這份研究目的,就是在評估對於鉑類化療敏感性的復發性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當對PARP抑制劑治療出現惡化後,後續治療再度持續使用鉑類方案的療效會是如何。

當卵巢癌神藥PARP抑制劑治療失敗後的下一步棋 鉑類化療還能用嗎? 閱讀全文 »

—Pngtree—shooting target 5417281 1

癌症標靶藥物PI3K 抑制劑的抗藥機制

磷酸肌醇-3-激酶 (PI3K) 通路是人類癌症中最常被激活的訊號通路。因此,已經開發了許多針對該途徑的癌症標靶藥物PI3K 抑制劑。 然而,由於癌症標靶藥物PI3K 抑制劑,例如: Alpelisib(阿培利西)(商品名Piqray,愛克利)有一定的毒性,以及癌症標靶藥物PI3K 抑制劑無法有效地將途徑下調至治療腫瘤所需的水平,大多數的癌症標靶藥物PI3K 抑制劑都沒有開發成功。 導致部分癌症標靶藥物PI3K 抑制劑無法下調PI3K訊號通路的部分原因,是因圍內在的適應性反應,也稱為補償性機制或反饋循環,導致抑制PI3K訊號通路後又重新啟動PI3K訊號通路,讓這些化合物的有效性不佳。此外,癌細胞的可塑性於癌症標靶藥物PI3K 抑制劑抗藥性中有著潛在的作用。 PI3K訊號通路在調控癌細胞的生長、存活、增殖、運動和血管生成等生物過程中發揮核心作用。該通路的過度啟動與腫瘤進展有關,是人類癌症中最常見的訊號通路異常。茲將PI3K標靶藥物之抗藥性機制列舉如下:   癌細胞會透過維持或重新建立PI3K訊號通路的激活,或是透過誘導替代的信號通路,來逃避標靶藥物造成的PI3K訊號通路的下調。

癌症標靶藥物PI3K 抑制劑的抗藥機制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