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靶藥物

2022120501 1

MET標靶藥物Capmatinib (Tabrecta)使用需知

口服吞下整個藥片。不要壓碎、折斷或咀嚼它。您可以在有或沒有食物的情況下服用該藥。 劑量 對於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 成人 — 400 毫克 (mg),每天 2 次。您的醫生可能會根據需要和耐受程度調整您的劑量。 兒童——使用和劑量必須由您的醫生決定。 漏服 如果您錯過了一次該藥的劑量,請跳過錯過的劑量並返回到您的常規給藥時間表。不要加倍劑量。 如果您在服藥後嘔吐,請勿服用額外的劑量。 貯存 在室溫下將藥物儲存在密閉容器中,遠離熱源、濕氣和直射光。防止凍結。 放在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 注意事項 懷孕期間使用該藥可能會傷害未出生的嬰兒。如果您是可以生育的女性,您的醫生可能會在您開始使用該藥之前對您進行妊娠試驗,以確保您沒有懷孕。在治療期間和最後一次給藥後至少 1 週內使用有效的避孕措施。有能夠懷孕的女性伴侶的男性應在治療期間和最後一次給藥後至少 1 週內使用有效的避孕措施。如果您認為自己懷孕了,請立即告訴您的醫生。 該藥物可能導致肺部腫脹(肺炎)或間質性肺病。這些都是危及生命的情況,需要立即就醫。這些症狀可能類似於肺癌的症狀。如果您有新的或惡化的咳嗽、發燒或呼吸困難,請立即與您的醫生聯繫。 如果您有上腹部疼痛或壓痛、大便蒼白、尿色深、食慾不振、噁心、異常疲倦或虛弱,或者眼睛或皮膚發黃,請立即諮詢您的醫生。這些可能是嚴重肝臟問題的症狀。 這種藥可能會引起胰腺問題。如果您有腹脹、發冷、便秘、尿液變黑、心跳加快、發燒、消化不良、食慾不振、噁心、胃部、側面或腹部疼痛,可能會放射到背部、嘔吐或黃色的眼睛或皮膚。

MET標靶藥物Capmatinib (Tabrecta)使用需知 閱讀全文 »

2022113017 1

跨界合作 標靶藥物lenvatinib搭配肝動脈化學栓塞治療晚期肝癌

樂衛瑪®(甲磺酸侖伐替尼膠囊,lenvatinib)是日本衛材(Eisai)公司研發幷生産的一種多靶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可抑制多條影響血管生成和細胞增殖的重要分子通路,包括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1~3、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FGFR)1~4、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受體α 及原癌基因RET和KIT。這些信號通路已在之前的研究中被證實與多種惡性腫瘤的發生發展及不良預後相關,標靶藥物lenvatinib可以通過阻斷以上抗血管新生相關通路發揮抑制腫瘤生長的作用。在目前臨床所使用的已知的激酶抑制劑中, lenvatinib是唯一同時對VEGFR和FGFR有抑制作用的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且是肝癌藥物。 肝細胞癌是預後最差的惡性腫瘤之一,肝動脈栓塞化學療法(TACE) 是治療肝癌的一種療法。 透過阻斷血液供給腫瘤 (癌症)達到治療效果。 阻斷血液供給後(栓塞),將化療藥物直接注入腫瘤 (癌症)。 TACE用來治療無法通過手術治療或對其他療法沒反應的肝癌。 2022年1月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美國臨床腫瘤學會胃腸道腫瘤研討會(ASCO-GI),發表了一項第三期、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的研究結果,顯示lenvatinib搭配經肝動脉化學栓塞可以改善晚期肝細胞癌患者的臨床結局,這項發現或許將來可以爲晚期肝細胞癌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關於該項名為”LAUNCH”臨床試驗的研究背景: LAUNCH是一項多中心、隨機化、開放標簽式的第三期試驗,目的在評估lenvatinib搭配經肝動脉化學栓塞與lenvatinib單一藥之比較,用於第一線治療晚期肝細胞癌(HCC)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

跨界合作 標靶藥物lenvatinib搭配肝動脈化學栓塞治療晚期肝癌 閱讀全文 »

2022113011

抗血管新生與EGFR雙標靶藥物用於非小細胞肺癌成效如何??

在FLAURA研究中,與第一代EGFR標靶藥物-gefitinib與erlotinib相比,第三代EGFR標靶藥物-泰格莎Tagrisso® (osimertinib, AZD9291) 的治療更能得到了更好的疾病控制時間和總生存期。因此,泰格莎Tagrisso® (osimertinib, AZD9291) 被作為晚期EGFR突變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標準一線治療。然而,泰格莎Tagrisso®治療失敗後疾病惡化之時,目前還沒有標準的治療方案,患者通常接受細胞毒性化療和免疫治療,但效果不是太好。 EGFR標靶藥物聯合其他藥物的治療是改善這些患者預後的有吸引力的選擇。其中當以EGFR標靶藥物聯合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癌思停注射劑(Bevacizumab) 最具有希望, Bevacizumab是一種抗血管生成的單株抗體,靶向血管內皮生長因數(VEGF)信號通路,可抑制腫瘤血管生成,通過血管正常化改善EGFR 標靶藥物的傳送,並且可以減輕免疫抑制,並通過效應免疫細胞促進有效的腫瘤浸潤。 EGFR標靶藥物聯合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癌思停的第一項的第三期研究是BeTa試驗,比較了第一代EGFR標靶藥物erlotinib聯合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癌思停與erlotinib 單藥,在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患(未按EGFR突變狀態分層)中的療效,雖然兩組之間的總生存期沒有顯著差異,但次族群分析表明,聯合治療為EGFR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提供了延長總生存期的益處。且erlotinib聯合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癌思停組的疾病控制時間,明顯長於erlotinib單一藥物組。疾病控制時間分別是17.1個月與 9.7個月。 而JO25567研究是一項隨機、多中心的2期臨床試驗,收錄了154名日本晚期EGFR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同樣也是比較了erlotinib聯合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癌思停與erlotinib單一藥物分別作為第一線治療時的療效。與erlotinib單一藥物治療相比,加上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癌思停可以顯著延長疾病控制時間從9.7個月至16.0個月,降低疾病惡化風險46% 。而NEJ026研究則是一項隨機、多中心的3期臨床試驗,目的在探討erlotinib聯合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癌思停的治療相對於erlotinib單一藥物的治療在療效上的獲益。截止至2017年9月21日的中期分析結果顯示,加上抗血

抗血管新生與EGFR雙標靶藥物用於非小細胞肺癌成效如何?? 閱讀全文 »

2022113007

乳癌標靶藥物CDK4/6抑制劑 存活時間的最新數據

造成癌症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是細胞週期的失調,進而導致抑制細胞增生的控制喪失。細胞週期的失調是常見於乳癌患者,而癌細胞的增生及失調是透過 Cyclin D1、CDK4、CDK6 及 Rb1 之間的調控路徑 。約 15%的荷爾蒙受體陽性的管腔癌症患者,其 CCND1 增生(amplication),導致其 Cyclin D1 常過分表現。過 分 的 表 現 會 活 化 CDK4 及 CDK6, 所 以 抑制 CDK4 及 CDK6 會減少荷爾蒙受體陽性的管腔癌細胞 。在體外的實驗中發現,荷爾蒙治療後產生抗藥性的癌細胞其 CDK4 及 CDK6 會持續維持癌細胞的增生,因此抑制 CDK4 及 CDK6,可能是對抗藥性患者一種新的治療方式 。 目前乳癌標靶藥物CDK4/6抑制劑(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4/6抑制劑)所進行的MONALEESA、PALOMA、MONARCH等系列的臨床試驗,研究證明與傳統荷爾蒙治療單一藥物相比較,CDK4/6抑制劑聯合傳統荷爾蒙治療確實可以顯著延長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晚期乳癌的疾病控制時間和/或生存時間,乳癌標靶藥物CDK4/6抑制劑治療方案已經作爲該類患者首波及第二綫的首選治療方案。 臨床試驗MONALEESA-2是一項比乳癌標靶藥物CDK4/6抑制劑Ribociclib與傳統荷爾蒙治療letrozole與傳統荷爾蒙治療letrozole單一藥物,相比較用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晚期的停經後乳癌的第一線治療隨機化第三期臨床試驗。 臨床試驗MONALEESA-2研究經歷了近7年追蹤,2021 ESMO年會上公布其研究成果,CDK4/6抑制劑Ribociclib與傳統荷爾蒙治療letrozole,第一線治療使用後,可以顯著改善停經後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晚期停經後乳癌的總生存期達12個月以上,這是迄今爲止所有CDK4/6抑制劑用在第一線治療,首次報告有獲得生存時間延長的重大進展。

乳癌標靶藥物CDK4/6抑制劑 存活時間的最新數據 閱讀全文 »

2022112907

晚期攝護腺癌的GnRH拮抗劑 終於有針劑外的另類選擇:口服藥物Relugolix

許多攝護腺癌患者在初次確診時就已經出現遠端轉移,抗荷爾蒙藥物(也稱為雄性素剝奪治療,ADT)則是對於雄性素依賴型之攝護腺癌的療效明確的治療。 Relugolix (商品名Relumina)是一種口服新型的非胜肽類之活性促性腺激素釋放荷爾蒙(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的拮抗劑藥物。 促性腺激素釋放荷爾蒙(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的激動劑(如Leuprorelin Acetate)是目前台灣攝護腺癌患者用於雄性素剝奪治療時候的標準藥物,但該藥存在著初期會造成睾固酮激增和療效延遲的問題。而口服新型促性腺激素釋放荷爾蒙之拮抗劑relugolix,與Leuprorelin Acetate相比的療效和安全性目前尚不明確。 2020年06月份《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發表了HERO研究,該研究在探討Relugolix與Leuprorelin Acetate用於治療晚期攝護腺癌的對比,該研究是一項多中心、開放標籤、隨機、對照性的第三期臨床試驗。 長效型注射劑型之促性腺激素釋放荷爾蒙(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的激動劑用於治療晚期攝護腺癌時,通常用來去除體內雄性素,以達到化學去勢目的。應用該類激動劑初期會引起睾固酮分泌激增,可能導致骨頭疼痛、尿路梗阻或脊髓壓迫等臨床症狀,應用數周後也會引起黃體生成素-性腺分泌軸的脫敏和作用下調,從而造成抑制睾固酮水平的效應發生延遲。

晚期攝護腺癌的GnRH拮抗劑 終於有針劑外的另類選擇:口服藥物Relugolix 閱讀全文 »

2022112803 1

標靶藥物CDK4/6抑制劑體制外的作用之一:調節癌細胞的新陳代謝

使用標靶藥物CDK4/6抑制劑治療胰臟癌細胞,會導致胰臟癌細胞的新陳代謝作用重新規劃,反而導致細胞中粒腺體的數目和溶酶體數目的增加,且因此活化mTOR訊號傳遞路徑,以及增加氧化磷酸化的速度。所以當抑制CDK4/6的活性可能會導致腫瘤細胞中溶酶體的數目增加,而此溶酶體數目的增加會讓某些CDK4/6抑制劑産生抗藥性,如此之作用可能會降低標靶藥物CDK4/6抑制劑的臨床療效。所以如果將CDK4/6抑制劑與另一種標靶藥物mTOR抑制劑聯和使用,可能會抑制胰臟癌細胞的增生。 而細胞周期蛋白D3和CDK6會促進細胞內的抗氧化劑NADPH和GSH的産生,如此之作用會中和活性氧分子(ROS)。所以當用CDK4/6抑制劑治療細胞周期蛋白D3和CDK6高度表達的癌症,例如:白血病,可能因此會導致細胞內的抗氧化劑NADPH和GSH的耗費,進而提高細胞內的ROS水平,而讓此類癌細胞産生凋亡的現象。 CDK4/6與代謝和癌症的另一個關係,是在肥胖或患有糖尿病的小鼠上觀察到細胞周期蛋白D1表達水平會有提高的。使用抗糖尿病藥物metformin可以降低肝臟細胞的周期蛋白D1水平,進而降低肥胖或患有糖尿病的小鼠罹患肝細胞癌發病率,所以也讓科學家思考合併使用糖尿病藥物和CDK4/6抑制劑,或許可能可以治療肥胖患者肝癌的可能性。   #標靶藥物 #CDK4/6抑制劑 #肝細胞癌 #乳癌 #陳駿逸醫師的話聊俱樂部  #陳駿逸醫師 #與你癌歸於好 #知癌抗癌翻轉人生小學堂

標靶藥物CDK4/6抑制劑體制外的作用之一:調節癌細胞的新陳代謝 閱讀全文 »

2022112901

標靶藥物CDK4/6抑制劑體制外的作用之二: 抗腫瘤的免疫反應

CDK4/6抑制劑可以透過對癌細胞的直接作用,以及對腫瘤免疫微環境的影響來調節身體的抗腫瘤免疫反應。 在乳癌研究中,CDK4/6抑制劑的abemaciclib能够活化癌細胞的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元件,進而刺激干擾素的生産,並有助於提高腫瘤抗原的呈遞現象。因此,CDK4/6抑制劑通可以獲得免疫反應,幫助身體對抗癌症。另外,抑制CDK4/6的活性,會進而阻礙CD4陽性FOXP3陽性調節性T細胞(Treg)的增殖,對身體免疫系統産生影響。一般來說,Tregs通常會表現出抑制抗腫瘤的免疫反應。反而CD8陽性的細胞毒殺性T細胞受到CDK4/6抑制劑的影響比較小,有研究指出,abemaciclib可以降低腫瘤內Treg與 CD8陽性的細胞毒殺性細胞的比率,從而促進CD8陽性的細胞毒殺性去破壞癌細胞。再者,CDK4/6抑制劑經由抑制CDK4/6的活性後,藉由抑制NFAT媒介的訊號通路去活化作用型的T細胞,進而促進作用型的T細胞對浸潤於腫瘤內,並且導致腫瘤細胞PD-L1蛋白的表達上調,營造有利於PD-1/PD-L1免疫藥物發揮抗癌作用的有利環境。 另外有學者嘗試在三陰性乳癌使用CDK4/6抑制劑併用標靶藥物PI3K抑制劑,如此能够上調癌細胞中的免疫相關訊號通路,包括活化抗原呈遞相關的蛋白,從而提高腫瘤的免疫抗原性。 其實標靶藥物CDK4/6抑制劑體制外的作用之二: 抗腫瘤的免疫反應,主要是CDK4/6抑制劑可以將“冷”腫瘤轉變爲“熱”腫瘤。所以目前已經有臨床試驗在研究這個區塊,已經有多款的CDK4/6抑制劑目前在臨床試驗中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聯合使用,探討其治療不同類型的癌症之可能性。   #標靶藥物 #CDK4/6抑制劑 #免疫治療 #乳癌 #陳駿逸醫師的話聊俱樂部 #abemaciclib  #陳駿逸醫師 #與你癌歸於好 #知癌抗癌翻轉人生小學堂

標靶藥物CDK4/6抑制劑體制外的作用之二: 抗腫瘤的免疫反應 閱讀全文 »

2022112823

從標靶藥物PARP抑制劑 看如何藉此發展新穎的抗癌治療?

目前為止,癌症還是一種很複雜的疾病。 癌細胞往往可以重新規劃它們的部分生理功能,讓他們能夠在更惡劣的環境條件下生存,逃避醫師給予的各類治療方法所對其他們的傷害。但屌軌的是,一些使它們在更惡劣的環境條件下生存之衍生的調適性改變,卻反而讓它們變成被攻擊的罩門。 在過去幾年,醫界已經開發了一種針對特定癌細胞修復機制干擾的全新抗癌治療方法,也就是“合成致死”的概念,細胞單獨發生的基因突變並不會不影響癌細胞存活,但當多種突變同時存在時後,則會導致細胞的死亡。。根據這個概念,發展出了第一類被FDA核准的合成致死類藥物,醫界簡稱PARP抑制劑,亦即是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PARP)的抑制劑,主要針對定癌細胞的DNA修復機制進行干擾。 英國紐卡斯爾大學教授Ruth Plummer博士指出,發現合成致死可能可以應用于癌症治療是出于偶然。最初開發DNA損傷修復抑制劑的目的,本來是想增强化療和放療的DNA損傷之抗癌治療療效,因為破壞細胞修復DNA的能力在當時被認爲可以增强治療效果。當初PARP抑制劑首創的新藥rucaparib於2003年就投入臨床的治療,當初就是與化療合併使用。 然而在2005年,兩項深具開創性的研究發現,抑制PARP可選擇性殺死BRCA1/2基因突變的癌細胞,這也提示了作爲PARP抑制劑單用可以對於特定的病人需要使用PARP抑制劑。目前研究人員也正在探索其他可能的合成致死通路,希望能夠開發新一代的抗癌藥物,且已經有部分藥物進入臨床開發階段。 以干擾DNA損傷修復機制作爲抗癌治療方法的基礎 正常細胞具有多種檢測和修復DNA損傷的機制,這些機制被精細地編排以保護基因組的完整性。癌細胞也是如此。對於不同的DNA損傷反應(DNA damage response,DDR),有其主要DDR修復的途徑,而DDR修復的途徑之間的相互作用,且呈現依賴性的存在,因此當癌細胞中部分的DDR修復的途徑上的組件如果功能出現喪失,將會導致DNA損傷發生,此後癌細胞的生存就必需依賴其他的DDR配套機制。 首先,同源重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是主要的DNA損傷反應的修復途徑之一,同源重組主要用於DNA雙鏈斷裂的修復。而具有BRCA1/2突變的腫瘤細胞,由於存在了HR的缺陷,因此只要額外阻斷其他配套的由PA

從標靶藥物PARP抑制劑 看如何藉此發展新穎的抗癌治療? 閱讀全文 »

2022112815

陳駿逸醫師告訴你 回首10年有哪些新藥改變了乳癌的治療?

十年之前 我不認識你 你不屬於我 我們還是一樣 陪在一個陌生人左右 走過漸漸熟悉的街頭 十年之後 我們是朋友 這是歌王陳奕迅演唱的一首歌曲《十年》的歌詞,相信許多人都可以朗朗上口。 我們經常以十作為一個輪迴的數字,因此俗話常說:「十年河東,十年河西。」 以十年作為一個輪迴。 十也常作為一個階段的總結,所以我們常聽人說:「十年有成」,就是這個意思。 新創事業已經成立十年了,為了表示祝賀,我們常常套用一句世俗的讚美語:「十年有成。」醫學上的新進展,讓陳醫師帶領大家來個10年的回顧,來鑑古知今。乳癌這10年來有許多新藥物進入臨床實務,豐富了乳癌的治療,也帶給乳癌治療成績的大步進展,更讓許多乳癌患者受惠於這些新的藥物。 2021年,美國大約有28.4萬個乳癌新發個案和近5萬個導管原位癌(DCIS)的新發病例,同時,也2021年大約有 4.4萬例患者因乳癌而死亡。 總括來說,美國FDA在這10年來分別針對乳癌核准了30 項新的治療方案。其中26項是針對晚期乳癌,4項適用于早期乳癌治療。而在這30項方案中,23項獲得了美國FDA常規的核准,7項獲得美國FDA加速核准, 首先是針對荷爾蒙受體陽性/人類表皮生長因子第二型受體陰性乳癌部分進行這10年來的回顧,這類分子亞型是最常見的一種乳癌亞型,大約占60%~70%。近幾年,隨著各項荷爾蒙plus 標靶的治療之臨床研究數據陸續的公布,這類患者的治療模式逐步由單一荷爾蒙治療轉向荷爾蒙plus 標靶的治療為第一線治療,也就是CDK4/6抑制劑加上傳統荷爾蒙治療治療已經成爲荷爾蒙受體陽性/人類表皮生長因子第二型受體陰性的晚期乳癌患者的第一線、與第二線治療新的標準,包括palbociclib、ribociclib與abemaciclib。而PIK3CA標靶藥物alpelisib在具備有PIK3CA 基因突變的荷爾蒙受體陽性/人類表皮生長因子第二型受體陰性的晚期乳癌患者的第二線及其以後的治療,可以改善了此部分的乳癌患者的疾病控制時間,也成爲第一個被FDA核准用于乳癌治療的磷酸肌醇 3-激酶 (PI3K) 的抑制劑。 2015年,CDK4/6標靶藥物palbociclib藉由開創性臨床試驗PALOMA-1 的研究中,palbociclib合併letrozole相效於letrozole單藥而言,CDK4/6標靶藥物的加入可以顯著改善停經後荷爾蒙受

陳駿逸醫師告訴你 回首10年有哪些新藥改變了乳癌的治療? 閱讀全文 »

2024050101 1

Darolutamide(商品名Nubeqa/達羅他胺/諾博戈)將成為轉移性荷爾蒙敏感型攝護腺癌的新標準治療

口服新一代雄性激素受體抑制劑(ARi)-darolutamide,達羅他胺(商品名Nubeqa、諾倍戈、諾博戈)。台灣健保核准該藥物可以用在治療高風險非轉移性去勢抗性前列腺癌 ( (high risk nmCRPC) ,或稱之為攝護腺癌的成年男性。 2019年7月31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 根據第三期的臨床試驗(ARAMIS)結果,核准了藥物darolutamide可以用於治療非轉移性去勢療法抗性的攝護腺癌。 Darolutamide是一種口服雄激素受體拮抗劑,於2019年2月14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發表的研究成果,並於2019年4月29日獲得 FDA 的優先審查認定。2019年7月31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 根據第三期的臨床試驗(ARAMIS)結果,核准了藥物darolutamide可以用於治療非轉移性去勢療法抗性的攝護腺癌 ,為患者提供了一種新的治療選擇,帶來了新希望。 ARAMIS臨床試驗將非轉移性去勢療法抗性的攝護腺癌(nmCRPC)之受試者分為darolutamide加上雄激素剝奪療法 (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 ADT)治療組與單獨雄激素剝奪療法的對照組,試驗結果發現,與過往常規使用之單獨雄激素剝奪療法相比,darolutamide加上雄激素剝奪療法確實可以顯著改善了無轉移存活期 (metastasis-free surviva, MSF),由原先的 18.4 個月,增加至 40.4 個月,大幅降低了 59% 的癌症轉移與死亡風險。 雄激素剝奪療法(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 之後簡稱ADT) 為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療之ㄧ,可藉由⼿術或是藥物治療來降低體內雄性激素(稱爲雄激素)的水平,或阻止它們影響前列腺癌細胞。

Darolutamide(商品名Nubeqa/達羅他胺/諾博戈)將成為轉移性荷爾蒙敏感型攝護腺癌的新標準治療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