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ritinib(如Zykadia)健保给付规定自2022年8月1日生效
Ceritinib(如Zykadia): 1.適用於ALK陽性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第一線治療。(108/7/1、111/8/1) 2.須經事前審查核准後使用: (1)每次申請事前審查之療程以三個月為限,每三個月需再次申請。
Ceritinib(如Zykadia): 1.適用於ALK陽性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第一線治療。(108/7/1、111/8/1) 2.須經事前審查核准後使用: (1)每次申請事前審查之療程以三個月為限,每三個月需再次申請。
Alectinib(如Alecensa) 1.適用於ALK陽性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第一線治療。 2.須經事前審查核准後使用: (1)每次申請事前審查之療程以三個月為限,每三個月需再次申請。 (2)初次申請時需檢具確實患有非小細胞肺癌之病理或細胞檢查報告,以及符合本保險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伴隨式診斷編號30105B規定之ALK突變檢測報告。
Brigatinib(如Alunbrig): 1.適用於ALK陽性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第一線治療。 (1)需經事前審查核准後使用: Ⅰ. 每次申請事前審查之療程以3個月為限,每3個月需再次申請。 Ⅱ. 初次申請時需檢具確實患有非小細胞肺癌之病理或細胞檢查報告,以及符合本保險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伴隨式診斷編號30105B規定之ALK突變檢測報告。
Dacomitinib (如Vizimpro): 限單獨使用具有EGFR-TK Exon 19 Del或Exon 21 L858R點突變,且無腦轉移(non-CNS)之局部侵犯性或轉移性(即第ⅢB、ⅢC或第Ⅳ期)之肺腺癌病患之第一線治療,需檢附依全民健康保險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伴隨式診斷編號30101B或30102B規定之認證實驗室以體外診斷醫療器材檢測(IVD)或實驗室自行研發檢測(LDT)檢驗之EGFR基因檢測結果報告。 2.使用注意事項 (1)病歷應留存確實患有肺腺癌之病理或細胞檢查報告,及 EGFR-TK 基因突變檢測報告。 (2)每次處方以 4 週為限,再次處方時需於病歷記錄治療後相關臨床資料,如每 4 週需追蹤胸部 X 光或電腦斷層等影像檢查,每 8 至 12 週需進行完整療效評估(如胸部 X 光或電腦斷層)。
Bevacizumab合併標準的化學治療用於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第一線治療,有關台灣地區的開放試驗之結果。 Bevacizumab是到目前為止惟一經過臨床試驗證實在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第一線、第二線治療,可以改善病患存活時間的生物製劑,相較於另外一個生物製劑cetuximab則必須受到K-ras基因型式為野生型的限制,Bevacizumab則沒有使用上的限制,而且不管K-ras基因型式為何,都具有延長病患存活時間的的意義。所 Bevacizumab合併標準的化學治療用於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第一線治療—台灣地區的開放試驗之結果,其研究的主要目的在評估Bevacizumab使用上的安全性,主要觀察的副作用包括蛋白尿、腸胃道穿孔、高血壓、傷口癒合的併發症、血栓與出血的情形。接下來要觀察的是藥物的有效性,包括疾病惡化的時間、整體存活的時間、腫瘤的反應率。 在研究的觀察當中,並沒有動脈栓塞的病例出現,有出血情況的大概只有15%,大多數的病人是一早上起床後有流鼻血的現象來表現。而腸胃道穿孔的問題則沒有發現。高血壓的問題大概只有百分之十左右,而且程度非常輕微。出生蛋白尿的比例只有百分之五,程度也非常輕。其中一個人曾經出現靜脈栓塞的個案則於研究當中出現血較為嚴重的下肢靜脈栓塞的情況,另外有百分之五的個案出現了程度輕微的傷口癒合的併發症。 至於腫瘤的反應率,達到完全消失的有2.6%,高達五成的病人出現腫瘤縮小的情形。藥物的有效性方面,無論是oxaliplatin還是irinotecan為基礎的化學治療處方,Bevacizumab的加入都會讓腫瘤的反應率提高,而且沒有太大的差異。台灣地區的開放試驗之結果也發現沒有疾病惡化的時間可以高達十五個月,這點卻比國外研究當中的十一個月來說,多上4個月左右。然而整體存活時間也高達22.9個月,這點與國外結果差異不大。 #Bevacizumab #bevacizumab價格 #bevacizumab副作用 #癌思停副作用 #bevacizumab標靶 #癌思停可以打多久 #bevacizumab機轉 #bevacizumab健保 相關大腸直腸癌資訊請至: https://www.cancerinfotw.org/ 更多大腸直腸癌資訊 請至: https://mycancerfree.com/e-school-3/
台灣使用Bevacizumab於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第一線治療的經驗 閱讀全文 »
2022.06.08 文 / 台中醫院腫瘤內科醫師陳駿逸 採訪整理:李佳欣、洪郁雯 新冠確診,吃抗病毒藥物前,小心這些癌症用藥會有交互作用! 出處 / 癌症問康健 https://cancer.commonhealth.com.tw/article/312 國內新冠肺炎確診數持續上萬例,正在治療的癌友是重症的高危險群,醫師建議染疫後,即便輕症仍應服用抗新冠抗病毒藥物。但這些藥可能會跟癌症用藥產生交互作用,癌友應特別注意。腫瘤科醫師陳駿逸為病友彙整七大提醒。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重點: 重點 1:癌友若是輕症,也需要吃抗病毒藥物? 重點 2:抗病毒藥物有何不同?該怎麼選? 提醒 3 :新冠抗病毒藥物 Paxlovid 臨床表現較佳,但四類癌友不適合 重點 4:哪些常見抗癌藥物可能有交互作用? 重點 5:兩種西藥都不適用該怎麼辦? 重點 6:忘記吃藥時,該怎麼做? 重點 7:確診染疫後,怎麼樣避免變重症? 新冠肺炎 Omicron 疫情持續擴大,多數確診者屬輕症,只要吃退燒藥、多休息,幾乎幾天後就能逐漸痊癒。但正在治療階段的癌友們則大不同,若確診,是容易演變成中重症的高危險群。因此,癌症被列為口服抗病毒藥的 13 項適應症之一。(註:其他包括慢性腎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失能、先天性免疫不全等) 提醒 1:正處治療階段的癌友,染疫即便輕症,也應服用抗病毒藥物 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腫瘤內科醫師陳駿逸解釋,癌症是 Covid-19 的重症危險因子之一,癌友染疫後很有可能會變成中重症患者。因此,癌友在輕症時就服用抗病毒藥物,能有效減少未來變成中重症的風險。 尤其,若癌友曾做過骨髓移植,或年齡超過 65 歲、BMI 超過 30 以上、有其他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等狀況,輕症轉重症風險會更高,更需注意。 提醒 2:兩種抗病毒口服藥都能有效減少住院與死亡的風險 目前有兩種新冠口服抗病毒藥物,一個是輝瑞藥廠的「倍拉維」(Paxlovid),另一種為默沙東藥廠的「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 其中,輝瑞的倍拉維(Paxlovid)在臨床試驗中對癌症病人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研究顯示,在症狀開始的 3 天內服用 Paxlovid,可降低 89 % 因新冠肺炎而住院與死亡的風險;如果在症狀開始 5 天內開始吃 Paxlovid,也能降低 88 % 住院與死亡的風險。 至於莫納皮拉韋(M
新冠確診,吃抗病毒藥物前,小心這些癌症用藥會有交互作用! 閱讀全文 »
對於無法手術切除且只能用藥物治療的晚期肝癌,目前這類病患首波治療是標靶藥物bevacizumab搭配免疫藥物atezolizumab,然而醫學界對這塊領域投注了許多心血去研究,希望有更多、更大的突破。其中臨床試驗COSMIC-312就是眾多研究中的一個,希望再度複製過去的成功密碼,對於無法手術切除且只能用藥物治療的晚期肝癌病患,仍然使用標靶藥物搭配免疫藥物的模式,只是標靶藥物改成cabozantinib,而免疫藥物還是用 atezolizumab。 最近已經在醫學期刊Lancet Oncology公佈了臨床試驗COSMIC-312的中期研究結果,該項臨床研究結果達到了其中一項主要終點,即疾病控制時間確實因此有顯著的改善,然而在另一主要研究終點-總體生存期,雖然標靶藥物搭配免疫藥物(cabozantinib+atezolizumab)的模式組儘管顯示出了改善趨勢,但未達到統計學意義上的改善。 臨床試驗COSMIC-312是一項隨機、對照性的全球多中心的第三期關鍵性臨床試驗,在全球多達200個研究中心收錄了840名無法手術切除且只能用藥物治療的晚期肝癌患者。患者以大約 2:1:1 的比例隨機分配至以下三組之一:cabozantinib+ atezolizumab組、sorafenib組或是cabozantinib單一藥物治療組。兩個研究主要終點:按照RECIST 1.1評估的疾病控制時間以及總體生存期。次要研究終點分別是獨立評審委員會’根據RECIST 1.1評估的cabozantinib單一藥物治療組與sorafenib組的疾病控制時間。其他預先確定的終點包括治療客觀緩解率、緩解持續時間和安全性。 本次公佈了臨床試驗COSMIC-312的中期研究結果資料截止時(2021年3月8日)的分析,包括2018年12月7日至2020年8月27日期間隨機分配的前837例患者,分別接受cabozantinib+ atezolizumab組、sorafenib組或是cabozantinib單一藥物治療組。結果顯示cabozantinib+ atezolizumab治療組中位疾病控制時間為6.8個月,sorafenib組為4.2個月,採用標靶藥物搭配免疫藥物(cabozantinib+atezolizumab)治療模式,可以相較於過去肝癌的一線治療sorafenib,更能降低37%的
用cabozantinib與atezolizumab肝癌 於第1線治療的最新研究 閱讀全文 »
近十年來,胃癌標靶治療研發之路充滿荊棘,僅有trastuzumab。而Bemarituzumab是一種首創的選擇性結合FGFR2b的人類化IgG1單株抗體,抑制FGF結合到FGFR2b受體,並且引導出抗體依賴性細胞依賴性的細胞毒殺性作用。早期的臨床研究證實,Bemarituzumab單一藥物在實體癌中並無劑量限制性的毒性,並且對於難治性的FGFR2 beta陽性胃癌患者的該藥物之治療的腫瘤客觀緩解率有18%。 關於Bemarituzumab用於治療胃癌的FIGHT臨床試驗,該研究收錄了155個過去未接受任何治療的不可手術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胃腺癌/胃食管交界處腺癌的患者,按照比例1∶1隨機分配至試驗組,接受Bemarituzumab與化療處方mFOLFOX6,每2周爲一個療程,而對照組則是接受安慰劑+ mFOLFOX6,每2周爲爲一個療程。 早先該研究達到主要了研究終點,Bemarituzumab治療組和只用化療組的中位疾病控制時間分別爲9.5個月與7.4個月,接受Bemarituzumab與化療的合併治療,會相較於只有傳統化療,減少了32%的疾病惡化風險。該項研究同時也達到次要的研究終點,接受Bemarituzumab與化療的合併治療,會相較於只有傳統化療,減少了42%的疾病惡化風險。 在可以評估療效的患者中,接受Bemarituzumab與化療的合併治療,會相較於只有傳統化療,可以有更好的治療反應率,分別爲53% 與 40%。在探索性的分析,結果顯示,隨著腫瘤細胞的FGFR2b表達水平提高,療效會更有所改善。 該研究認為,在胃癌患者中,有FGFR2過度表達的比例高達60%以上,而FGFR2過度表達是預後不佳的因素。至於FGFR2b剪接式變異則占胃癌的2.5%~31.1%。 Bemarituzumab是一種首創的選擇性結合FGFR2b的人類化IgG1單株抗體,可以抑制FGFR2b與FGF7/10/22的結合,同時存在抗體依賴性細胞誘導的細胞毒殺效應(ADCC)。Bemarituzumab的加入會比單純化療FOLFOX更能顯著延長疾病控制時間與整體存活時間。 值得一提的是,Bemarituzumab組對比單純化療FOLFOX組的生存曲綫,高度類似免疫治療的生存曲綫,在Bemarituzumab治療半年後才明顯的分開。這與TOGA研究的HER2標靶藥物trastu
標靶藥物Bemarituzumab爲FGFR2陽性晚期胃癌提供第一線治療新選項 閱讀全文 »
甲狀腺癌是頭頸部最爲常見的惡性腫瘤。甲狀腺癌其中有95%爲分化型甲狀腺癌(DTC),經治療後長期的預後極佳,20年存活率超過9成。 關於甲狀腺癌的分類: 原發性甲狀腺癌: 轉移性癌:轉移到甲狀腺的癌症主要來自腎臟癌、乳癌、或肺癌 茲就原發性甲狀腺癌各分型做介紹: 乳突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是最常見的甲狀腺癌,大約佔>80%,常盛行於「碘充足」的地區。 乳突癌起源於濾泡細胞,腫瘤常合併鈣化的纖維化,乳突癌通常腫瘤生長緩慢,但診斷時有高達30%的乳突癌在甲狀腺發現有多個病灶,約30~40%病人有頸部淋巴結轉移。超過70%的乳突癌可以攝取放射碘,因此,放射碘的掃描是治療策略的一大重要部分。 濾泡癌(Follicular Carcinoma): 濾泡癌佔原發性甲狀腺癌的10~20%,通常為單一顆腫瘤,發現時其癌症的進展程度通常比乳突癌高,濾泡癌更常浸潤到週邊的肌肉和血管構造。約1/3的濾泡癌病人在診斷是已有遠處的器官轉移,例如肺部、骨頭。但僅有約10%的濾泡癌病人有淋巴結轉移。超過80%的濾泡癌可以攝取放射碘。 Hurthle細胞癌(Hurthle Cell Carcinoma): 佔原發性甲狀腺癌約5%,其惡性度比乳突癌和濾泡癌還要高,更常會有淋巴結和遠處的轉移。僅僅約10%的Hurthle細胞癌會攝取放射碘,因此,完全的手術切除對Hurthle細胞癌尤顯重要。 髓質癌(Medullary Carcinoma): 髓質癌是由濾泡旁的C細胞癌變產生,佔所有甲狀腺癌的5~7%,其中20~25%的髓質癌病人有家族病史,含有RET致癌基因突變,屬於多發性內分泌瘤,髓質癌的惡性度較其它分化型甲狀腺癌高,髓質癌有時會轉移至肝、肺和骨頭。髓質癌會分泌降鈣素(calcitonin)及癌胚抗原(CEA),因此這兩者可作為腫瘤追踪的標記。髓質癌標準的手術方式為甲狀腺全切除術搭配頸部中間分區的淋巴結廓清術。髓質癌不攝取碘,對放射線和化學藥物治療的反應不良。 未分化癌(Anaplastic Carcinoma): 僅佔原發性甲狀腺癌的1~2%,較常發生於長期有甲腺腫(goiter)的老年人,甲狀腺未分化癌為最快速惡化、致命的癌症之一,導致了甲狀腺未分化癌被發現時經常已無法做根除性的手術。出現呼吸道窘迫的病患,則需兼做氣管造口術以保護呼吸道。化學藥
RET標靶藥物讓甲狀腺癌也登上了精準醫療的殿堂 閱讀全文 »
Encorafenib使用前 在決定使用某種藥物時,必須權衡服用Encorafenib的風險和其功效。這是您和您的醫生將做出的決定。對於這種藥物,應考慮以下幾點: 如果您對Encorafenib或任何其他藥物有任何異常或過敏反應,請告訴您的醫生。如果您有任何其他類型的過敏症,例如對食物、染料、防腐劑或動物,也請告訴您的醫療保健專業人員。對於非處方產品,請仔細閱讀標籤或包裝成分。 兒科 尚未對與Encorafenib在兒科年齡人群中的作用的關係進行適當的研究。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確定。 老年病 迄今為止進行的適當研究並未證明老年特異性問題會限制 encorafenib 在老年人中的有用性。 哺乳 沒有對女性進行足夠的研究來確定在母乳喂養期間使用這種藥物時嬰兒的風險。在母乳喂養期間服用這種藥物之前,權衡潛在的好處和潛在的風險。 藥物相互作用 儘管某些藥物根本不應一起使用,但在其他情況下,即使可能發生相互作用,也可以同時使用兩種不同的藥物。在這些情況下,您的醫生可能想要改變劑量,或者可能需要採取其他預防措施。當您服用該藥時,讓您的醫療保健專業人員知道您是否正在服用下列任何一種藥物尤為重要。以下相互作用是根據其潛在意義而選擇的,不一定是包羅萬象的。 不建議將此藥與以下任何一種藥物一起使用。您的醫生可能會決定不使用這種藥物治療您或改變您服用的其他一些藥物。 Abametapir Alfuzosin Amiodarone Amisulpride Amitriptyline Anagrelide Apalutamide Apomorphine Aprepitant Aripiprazole Aripiprazole Lauroxil Arsenic Trioxide Asenapine Astemizole Atazanavir Azithromycin Bedaquiline Boceprevir Bosentan Buprenorphine Buserelin Carbamazepine Cenobamate Ceritinib Chloroquine Chlorpromazine Ciprofloxacin Citalopram Clarithromycin Clofazimine Clomipramine Clozapine Cobicistat Conivaptan C
黑色素瘤/大腸直腸癌的標靶藥物之1:Encorafenib (迫癌癒/Braftovi)使用需知及副作用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