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抗癌

—Pngtree—chinese medicine related to health 5472918 1

中醫師陳駿逸針對癌症治療所引起之口腔黏膜發炎副作用的治療整理

口腔黏膜炎是癌症藥物的常見副作用,其症狀為口腔黏膜潰瘍、嚴重時局部會劇烈疼痛。口腔黏膜炎好發於軟顎、舌頭、齒齦、口底、頰黏膜、甚至咽喉等部位,嚴重的口腔黏膜炎會影響患者進食、甚至引起脫水。 口腔黏膜炎屬於中醫學中“口瘡”的領域,中醫認為口腔黏膜炎的主要致病機轉為心脾積熱、陰虛火旺。中醫認為口為脾之竅,舌為心之苗,當心脾積熱,腎陰虧虛,相火無制之時,火熱因而上炎於口舌,導致口腔黏膜的潰瘍。 中醫對其的治療原則為:養陰清熱,清心瀉火。中醫師陳駿逸臨床上會以甘露飲為基礎方作加減。甘露飲出自於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其組成有生地黃、熟地黃、天門冬、黃芩、麥門冬、枳殼、茵陳蒿、炙甘草、石斛、枇杷葉。 合併出現熱盛傷陰者,可以酌加知母、黃柏、玄參、天花粉、北沙參。

中醫師陳駿逸針對癌症治療所引起之口腔黏膜發炎副作用的治療整理 閱讀全文 »

—Pngtree—ink and wash chinese medicine 5919068 1

陳駿逸醫師帶你認識中醫對肺癌的辯證分型與治療

 中醫認為氣滯、痰濕、血瘀等病理因素可影響肺癌的發病。而“虛”、“痰”、“瘀”、“毒” 中醫認為是肺癌的四大致病要素,貫穿肺癌的整個發病過程。肺癌病位在肺,與肺、脾、腎三個臟器的功能失調密切相關,而肺脾氣虛是肺癌發病的內在根本原因。 所以中醫對肺癌的治療是在扶正的同時,還需兼顧祛邪。 中醫辨證論治的主要依據。臨床上肺癌是虛實夾雜,常分為以下5個基本證型:肺鬱痰瘀型、脾虛痰濕型、陰虛痰熱型、氣陰兩虛型、腎陽虧虛型。 1、肺鬱痰瘀型 主症:咳嗽不暢,痰中帶血,胸脅痛或胸悶氣急,唇紫,口幹,便秘,舌暗紅,有瘀斑或瘀點,苔白或黃,脈弦滑。 中醫治法:宣肺理氣,化瘀除痰。 中醫推薦方藥:千金葦莖湯(《外台秘要》)加減。 加減: 胸脅脹疼者,加莪朮、延胡索 咯血者,重用白茅根、仙鶴草、旱蓮草

陳駿逸醫師帶你認識中醫對肺癌的辯證分型與治療 閱讀全文 »

—Pngtree—ancient characters q version of 5469750 1

癌症患者胃口差 中藥六君子湯有助緩解

 癌症患者胃口差,主要原因之一是癌因性厭食症和放療、化療等癌症治療所引起的厭食症,食慾不振會嚴重影響癌症患者的生活品質,臨床上可以用人工合成黃體素來治療。而中醫藥方劑的六君子湯,可以說是中醫著名的腸胃滋補良方,六君子湯於現代醫學的研究中發現其可以減輕癌症治療的富作用,例如厭食症、患者胃口差。 胃口差、厭食是晚期癌症患者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也是抗癌藥物治療最常見的副作用之一。 腫瘤相關性厭食症主要原因之一是癌症本身引起的癌因性厭食症和放療、化療等癌症治療所引起的厭食症,兩者皆會導致患者飲食量減少、體重下降等負面效果,進而影響癌症的治療效果。 目前,腫瘤相關性厭食症臨床上常用治療藥物的效果不太理想。而人工合成黃體素來治療在臨床實務中經常用於預防和治療癌症的惡病質。 該藥除了具有抑制癌症的功效外,本身還具有促進食慾、改善厭食的功效,但可能會導致靜脈血栓形成、鈉與水瀦留、子宮出血、腎功能不全等副作用。 鑒於臨床實務上仍然有需要治療癌症相關性厭食症的其他替代之有效藥物,而 六君子湯是否有其角色。六君子湯源于明代《易學正傳》,為中醫經典的補氣劑。六君子湯為四君子湯基礎上加入陳皮、半夏。而六君子湯中人參、茯苓、白朮、甘草、即四君子湯,為補氣之要方,能振奮胃腸機能加強吸收;陳皮、半夏即二陳湯,用以燥濕化痰、並去胃腸內停水,兩方合用,共奏益氣健脾,理氣和中化痰之功,主治脾虛痰濕。

癌症患者胃口差 中藥六君子湯有助緩解 閱讀全文 »

—Pngtree—hand painted colorful ingredients tangerine peel 4622713 1

中西醫結合 中草藥助攻胃癌Oxaliplatin化療

 目前晚期胃癌的5年存活率不佳,大約是低於10%。目前,化療是晚期胃癌的主要治療方法,目前Oxaliplatin( 歐力普,奧沙利鉑)是晚期胃癌常用化療方案的重要組成。 已經有許多隨機性臨床試驗證實中草藥搭配晚期胃癌的 Oxaliplatin為基礎的化療,可以提高治療客觀緩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也可以減少化療的毒副作用。 但目前缺乏對實證的系統評估,以解釋中草藥搭配Oxaliplatin為基礎的化療在晚期胃癌的中的療效和安全性。發表於2022年醫學期刊上的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研究,學者對於醫學文獻資料庫之研究進行全面檢索,針對中草藥成分進行了敏感性的分析,以探索中藥單藥和複方的其潛在的抗胃癌之功效。 該研究於醫學文獻資料庫收錄了40項試驗,共計3,029例患者。薈萃分析證實,與僅使用Oxaliplatin為基礎的化療相比,中草藥搭配Oxaliplatin為基礎的化療在晚期胃癌,可以將治療客觀緩解率提高35%,疾病控制率可以因此提高12%。分組分析表明,與僅使用Oxaliplatin為基礎的化療方案-SOX、FOLFOX和XELOX相比,中草藥搭配Oxaliplatin為基礎的化療方案-SOX、、FOLFOX、XELOX,都可以顯著增加化療療效。

中西醫結合 中草藥助攻胃癌Oxaliplatin化療 閱讀全文 »

—Pngtree—chinese herbal medicine 5406732 1

中藥方劑是否可以協助腸胃道癌症病患抗癌?從腸道菌群調節的角度來審視

人體內外有很多細菌存在,這些細菌數目超過我們的細胞數,有數萬億的微生物細胞在人體表面,腸胃道內也有。 而腸道菌群在免疫系統中起著重要作用,健康的腸道菌群是癌症諸多治療所需要的神隊有,因為其可以提高機體對腫瘤的免疫反應。近半年來,醫學界開始思考與嘗試,是否可以利用腸道菌群的移植,來增加免疫治療的療效,或是逆轉癌症治療的抗藥性。 發表於2022年醫學期刊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的一篇研究,彙總了53個關於中藥方劑使用於腸胃道癌症治療 隨機對照的臨床試驗、共計4478位患者的研究數據,分析發現七種中醫的方劑(參苓白朮散、大建中湯、當歸補血湯、葛根芩連湯、六君子湯、祛邪膠囊、四君子湯),可以調節腸胃道癌症病患的腸道菌群中之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乳桿菌(Lactobacillus)、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擬桿菌(Bacteroides)和糞腸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的腸道菌群。並發現這些方劑在癌症治療的不同階段,藉由調整腸道菌群的機制,來協助腸胃道癌症病患對抗癌魔。 在癌症手術期間,具有腸道菌群調節功能的上述中醫方劑,與常規癌症手術治療相結合,可以協助胃癌癌友縮短腸道蠕動的恢復時間約1.63小時,以及首次排氣的時間縮短9.69小時,住院時間縮短了2.91天。而在大腸直腸患者的胃腸功能恢復和併發症的改善方面,具有腸道菌群調節功能的上述中醫方劑,則沒有顯著的功效。 對於術後需要輔助性化療降地復發風險的胃癌患者,具有腸道菌群調節功能的上述中醫方劑,可以降低胃癌癌友患者因化療所引起的腹瀉、噁心、嘔吐、厭食和周邊神經毒性副作用的發生率,提高體能能狀態;並且可以降低腸癌癌友患者因化療所引起的白血球減少、噁心和嘔吐的發生率。 對於晚期癌症的患者,具有腸道菌群調節功能的上述中醫方劑,可以顯著提高胃癌癌友患者抗癌治療藥物的客觀有效率以及疾病控制率,並且可以提高體能能狀態,且可以降低因化療所引起的白血球減少、貧血、噁心嘔吐,腹瀉和疲勞等副作用的發生率。具有腸道菌群調節功能的上述中醫方劑,可以顯著降低腸癌癌友患者因化療所引起的骨髓抑制、噁心、嘔吐、腹瀉以及肝腎功能障礙的發生率。 根據這項彙總分析的研究證實,具備有可以調節腸道菌群成分和比例的中醫方劑,在腸

中藥方劑是否可以協助腸胃道癌症病患抗癌?從腸道菌群調節的角度來審視 閱讀全文 »

—Pngtree—chinese herbal medicine 6710656 1

從腫瘤微環境的觀點 看中醫藥可否於癌症治療上一展長才?

 腫瘤微環境(醫學簡稱微TME)是指癌細胞存在的周圍微環境,包括周圍的血管、免疫細胞、成纖維細胞、骨髓源性炎性細胞、各種信號分子和細胞外基質。 腫瘤和周圍環境密切相關,不斷進行交互作用,癌細胞可以透過釋放細胞信號分子影響腫瘤微環境,促進腫瘤的血管生成和誘導免疫耐受,而腫瘤微環境中的免疫細胞也可以影響癌細胞增長和發育。所以,腫瘤微環境的形成和動態變化經常會涉及許多不同類型的細胞和多種信號通路。而這些變化頗為類似於中藥對免疫系統中的多靶點調控和雙向的調節。 而探討中醫藥可否於癌症治療上一展長才,似乎應該從中醫藥與抗癌治療對於腫瘤微環境的關係和如何影響腫瘤微環境著眼。國際期刊Frontiers in Immunology於2021年發表的一篇研究,便是從腫瘤微環境的調控角度,去探討中醫藥如何與西醫抗癌結合應用,於癌症治療上一展長才。就讓我們來一窺究竟。 當前癌症的治療已經進入多專科整合的診治,舉凡診斷、手術、放療、化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化學治療、局部介入治療等多種癌症治療方法,依照患者的病況予以適當地組合和安排。 多專科整合治療不是將多種癌症治療方法的簡單疊加而已,而是綜合考量患者病況和腫瘤生物學的特點,採用實證與精準醫療兼具,進行有計劃、合理性的選擇與安排。讓病患可以最佳程度上地去延長存活期的同時,還提高患者的生活與生命品質。 多專科整合治療中,要如何適切地將中醫藥治療匯入其中,充分發揮1+1大於2的境界?研究數據證實,中藥可以顯著增強癌細胞對化療藥物的敏感性,減少抗藥性,增強機體對抗腫瘤的作用,更可以顯著改善癌因性疲憊、骨髓抑制等癌症治療的副作用,改善患者生活品質。 中醫藥結合當前癌症的治療,許多資料分析發現確實可以取得更為顯著的抗腫瘤效果,降低抗藥性。而近年來相當夯的CTLA-4、PD-1和PD-L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已在多種癌種的治療得到重大突破,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這種通過恢復機體的免疫能力來對抗癌症的機制,與中醫“扶正方能祛邪”或“補氣治癌”的觀念是如出一轍。然而,中醫藥在癌症治療中的應用,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和證實。

從腫瘤微環境的觀點 看中醫藥可否於癌症治療上一展長才? 閱讀全文 »

—Pngtree—chinese herbal medicine 5406733 1

中藥可否助益癌症化療的療效?從抗藥機制方面著眼

目前雖然有標靶藥物、免疫治療藥物相繼投入癌症治療領域,但我們不得不說,化療仍然是目前大多數癌症可用的治療方法中最常用的臨床療法之一,例如:乳癌、大腸癌、卵巢癌、胃癌等等。而抗藥性是現今癌症化療失敗的機制中最具有挑戰之一。2022年一篇刊載於國際期刊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Oncology上的研究,從中藥可否助益癌症化療療效?從逆轉多重抗藥機制方面著眼中藥在癌症化療的作用。 癌症化療後為何會產生多重抗藥性(以下簡稱MDR)?其機制有哪些?中藥如何克服?   1.細胞膜轉運蛋白的異常 細胞膜轉運蛋白異常是癌症化療產生MDR最重要的機制之一。目前已知癌細胞的細胞膜上之三磷酸腺苷結合盒膜轉運蛋白(簡稱ABC轉運蛋白)的過度表達,會導致化療藥物在癌細胞中被排出,阻止化療藥物與其作用點的結合,從而誘導癌細胞出現MDR。目前已知P-糖蛋白(P-gp)、ABCB1、ABCG2和ABCC1是ABC蛋白家族的主要成分。這些轉運蛋白目前被認為是可以用作為逆轉癌症MDR的藥物靶點。   而中藥中具有調節ABC轉運蛋白機制,可能課以克服逆轉MDR的中藥有: 牛蒡子:可以抑制P-gp蛋白的表達,促進癌細胞對化療藥物doxorubicin的敏感性。 β-欖香烯: β-欖香烯是從薑黃中所萃取的,體外實驗發現其對肺癌和肝癌細胞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β-欖香烯注射液可以逆轉對於化療藥物”順鉑”有抗藥性的肺癌A549/DDP細胞,使其恢復對化療藥物順鉑的敏感性,與β-欖香烯可以降低、逆轉該肺癌細胞中P-gp蛋白的表達有關。 吳茱萸鹼:是從一種中草藥吳茱萸中所萃取的,吳茱萸鹼可以透過抑制ABC轉運蛋白中的ABCG2蛋白表達,來逆轉人類大腸癌HCT-116/L-OHP細胞對於化療藥物”oxaliplatin”的抗藥性。 片仔癀:也可以抑制ABC轉運蛋白中的ABCG2蛋白表達,來逆轉人類大腸癌HCT-8/5-FU細胞對於化療藥物”5-Fu”的抗藥性。 鉤藤生物鹼:是鉤藤提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可以使過度表達ABCB1的人類肝癌細胞HepG2/ADM和人類乳癌細胞MCF-7/ADR對化療藥物於vincrinstrine、doxorubicin和太平洋紫杉醇重新敏感化。 熊果酸:是一種存在于天然植物中的三萜類化合物,熊果酸是ABCC1蛋白的抑制劑,可以增加化療藥物在”順鉑”有抗藥性癌細

中藥可否助益癌症化療的療效?從抗藥機制方面著眼 閱讀全文 »

—Pngtree—medical needle 4637252 1

有哪些中醫的方法有助於緩和化療期間的噁心嘔吐?

根據2018年醫學期刊Curr Opin Support Palliat Care的研究指出,接受化療期間有助於緩和噁心嘔吐的中醫方劑有: 半夏瀉心湯 香砂六君子湯 旋覆代赭石湯 四君子湯 補中益氣湯 參苓白術散 枳實消痞丸 附子理中湯 加味半夏厚朴湯 小半夏湯 人參及其加工藥材紅參,經典的健脾益氣中草藥,具有補元氣的功效。最近,Kim 等人進行了一項比較性研究去測試人參的止吐作用。在這項研究中,以建立順鉑治療雪貂之噁心和嘔吐模型;用紅參提取物預處理,發現紅參以劑量依賴性方式可以顯著減少雪貂的嘔吐和噁心,表明人參可用止吐劑的可能潛力。其他研究證實了人參在順鉑誘導的大鼠異食癖模型中的止吐作用,幷確定人參皂甙和人參的非皂甙部分均具有顯著的止吐功效。 西洋參,是北美和亞洲地區的傳統草藥。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已發表的多項研究證實西洋參對於接受化療的癌症患者有止吐作用。Mehendale 等人證明西洋參漿果提取物和人參皂甙,即西洋參的抗氧化成分,可能是西洋參潛在的止吐有效部位。體外實驗進一步闡明了人參皂苷的止吐作用,包括總皂苷、人參二醇皂苷部分、人參三醇皂苷部分、人參皂苷Rb1和人參皂苷。西洋參的止吐作用已在大鼠異食癖模型和雪貂嘔吐模型中得到證實。但還需要在更多的動物模型和臨床試驗中進行進一步研究。 黃芩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材,常用於清熱利濕。最近,一些研究證明了黃芩對化療期間有助於緩和噁心嘔吐的作用。雖然黃芩的止吐作用已在大鼠異食癖模型中得到證實,但其潛在的止吐機制仍不清楚。 靈芝是一種常見的滋補中草藥,具有增強免疫力和抗腫瘤功效。 最近在順鉑誘導的大鼠異食癖模型中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靈芝對於化療誘發之噁心嘔吐具有良好的止吐作用。 此外,靈芝多醣對順鉑誘導的小鼠異食癖行為有顯著抑制作用,且抑制效果優於西醫的止吐藥。 儘管進行了動物研究,但仍需要進一步研究其止吐機制和臨床止吐功效。 葡萄籽 曾經是葡萄加工業的廢物,但最近的研究表明它對預防化療誘發之噁心嘔吐具有潛在的止吐作用。在順鉑誘導的大鼠異食癖模型中,證實了葡萄籽提取物(一種廣泛使用的抗氧化膳食補充劑)的止吐作用。在這項研究中,測試了三種葡萄籽提取物,其五種主要抗氧化成分的百分比組成不同,即沒食子酸、兒茶素、表兒茶素、原花青素 B2 和表兒茶素沒食子酸酯。與順鉑處理相比,所有三種葡萄籽提取物的給藥均在不同程度可以減輕順鉑誘導的

有哪些中醫的方法有助於緩和化療期間的噁心嘔吐? 閱讀全文 »

—Pngtree—peanut vector hd photo 1775555

中藥花生衣 為何可以緩解抗癌治療導致的血小板減少?

很多人知道化療會引起白血球、血小板低下;其實標靶治療、免疫治療、大範圍放射治療或是癌細胞進入骨髓,同樣也可能造成白血球和血小板低下。 其實不少中藥可以幫助提升白血球、血小板;例如補氣血的中藥,像北黃芪、黨參、人參、當歸、雞血藤、熟地等,病患可以商請專業的中西醫癌症都精通的專家,按照病情配合抗癌症治療的使用。另一方面,良好飲食也非常重要,不可輕視。 花生衣(Arachis hypogaea Linn.),又稱花生皮,指花生種子外表面的那層紅色(或黑色)種皮。花生是落花生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落花生的果實爲莢果,果殼的顏色多爲黃白色,也有黃褐色。花生果殼內的種子通稱爲花生米或花生仁,由種皮、子葉和胚三部分組成。種皮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花生衣的顏色爲淡褐色或淺紅色。 花生衣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並有止血、散瘀、消腫的功效,臨床上有廣泛的套用。食用方法以煮為佳。 中醫理論認為,“脾統血”,氣虛的人就容易出血,花生紅衣正是因為能夠補脾胃之氣,所以能達到養血止血的作用,這在中醫上講叫“補氣止血”。 花生紅衣能夠抑制纖維蛋白的溶解,增加血小板的含量,改善血小板的質量,改善凝血因子的缺陷,加強毛細血管的收縮機能,促進骨髓造血機能。 花生衣煲水可以提升血小板,是癌症病人之間口耳相傳的食療。但煲花生衣也有一點學問,花生衣不少有效成分都是水溶性和揮發性,若在煲之前浸洗太多,或煲的時間太久,有效成分會流失。所以,一般建議煲30分鐘已是上限。 而花生衣真能增加骨髓的血小板造血能力嗎? 真的能夠達到補脾胃之氣,養血止血的作用嗎?真的可以減少化療導致的血小板減少嗎? 一項發表於2017年的Th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之研究,或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這篇研究是由日本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研究生院細胞生理化學系所發表的。 研究者報告了花生皮的萃取物對血小板生成的新生化活性。 花生皮來源於 Arachis hypogaea L.,是一種用於治療慢性出血的中藥。過去研究已經證明口服花生皮的萃取物會增加小鼠的周邊血小板的水平。最近,研究團隊用一種液體培養系統,可用於研究人類 CD34+ 細胞的巨核細胞生成和血小板生成。在該液體培養系統中,花生皮的萃取物可以增強 CD41+/DAPI- 細胞(血小板)的形成,但對 CD41+/DAPI+ 細胞(巨核細胞)的形成或 DNA 含量沒有影響。

中藥花生衣 為何可以緩解抗癌治療導致的血小板減少? 閱讀全文 »

结直肠癌术后辅助性化疗

2022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研究證實:想要避免大腸直腸癌術後輔助性化療無法達標 實證證明中醫藥調理有助益

術後輔助性化療能夠顯著減少第三期以及部份第二期大腸直腸癌術後患者的復發率,改善存活率,但輔助性化療有一定的副作用,導致患者在輔助性化療期間、甚至於結束化療後生活的品質因此下降,甚至有人因為嚴重的或是不可耐受的副作用,而無法完成化學治療。 中醫藥治療在第三期以及部份第二期大腸直腸癌術後輔助性化療中,是否有地位。 目前大量的臨床研究數據證實,中醫藥治療能夠改善第三期以及部份第二期大腸直腸癌術後輔助性化療患者的臨床症狀,提高患者對於化療的耐受性和完成率,減輕副作用。 在真實世界中,大腸直腸癌術後輔助性化學治療的完成率大約只有50%~60%,較低的治療強度會導致比較差的預後。目前臨床上採用中醫藥當中的健脾補腎方(JPBS),用於幫助大腸直腸癌患者減輕術後輔助性化學治療引起的副作用和改善化療完成率,臨床實證證據並不充足。 一年一度全球備受矚目的腫瘤學界盛會-2022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年會已於9月9日正式拉開帷幕。2022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年會上有一篇研究,透過對照性的臨床試驗,以中醫理論為指導,口服使用中藥複方-健脾補腎方(JPBS),配合大腸直腸癌術後輔助性化學治療,觀察此一健脾補腎方在大腸直腸癌術後患者輔助化學治療中的功效,評估該方是否可以改善大腸直腸癌術後輔助性化學治療的完成率、是否可以改善臨床症狀、是否可以提高其生活品質、減少化療副作用。 該對照性的臨床試驗於2018年10月至2021年11月在中國大陸的12個臨床中心,進行了隨機安慰劑的對照性臨床試驗。臨床試驗收錄標準為有接受根治性大腸直腸癌手術,並計畫於術後6周內接受輔助化療方案CAPOX。400例屬於第三期以及第二期大腸直腸癌患者按照1:1比例,於輔助化療期間,隨機分為使用健脾補腎方組和安慰劑組。主要研究終點為計畫性輔助化療全療程的完成率(由治療療程由醫師決定)。次要研究終點是化療相關副作用的發生率,例如化療引起之噁心和嘔吐(CINV)。 該研究結果如下: 最終符合研究分析者有376例患者(包括使用健脾補腎方組有189例,安慰劑組187例)。完成了所有計劃的化療比例: 使用健脾補腎方組和安慰劑組分別為63.0%與47.6%,兩者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亞組分析顯示,65歲以下患者的完成率(使用健脾補腎方組與安慰劑分別為66.9% 與48.8%,明顯較65歲以上患者的差異更顯著。 與安慰

2022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研究證實:想要避免大腸直腸癌術後輔助性化療無法達標 實證證明中醫藥調理有助益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