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壺腹癌之腫瘤基因突變的觀點及精準治療的意義
血液腫瘤科 陳駿逸醫師 組織學、免疫組織化學以及最近的基因組學之生物標記,已經被用來確定最有可能從全身性治療中受益的患者亞群,並希冀藉此改善預後。當代基因組學的評估揭示了基因和細胞訊號路徑的改變,對精準癌症的治療上有潛在的影響。 壺腹癌佔所有胃腸道惡性腫瘤的比例不到 1%,發生率約為每 100 萬人中有 6 例。傳統上使用組織學檢查和免疫組織化學將壺腹腫瘤分為腸亞型、胰膽亞型或混合亞型。儘管關於免疫形態學分類的預後價值的研究結果不一致,但腸亞型壺腹癌會比胰膽亞型壺腹癌,可能表現出更好的存活率。 1.簡介 壺腹腺癌是一種發生於壺腹的罕見惡性上皮性腫瘤。壺腹腫瘤佔所有胃腸道惡性腫瘤的 0.2%,佔所有壺腹周圍癌的 4-16%,佔所有胰十二指腸癌的 9-15%。根據流行病學的資料顯示,壺腹腺癌的年發生率約為每 100 萬人中有 6 例。 壺腹腫瘤是被稱為壺腹周圍腫瘤的一大類腫瘤的其中一部分。 壺腹周圍腫瘤包括壺腹部及其鄰近結構內所產生的腫瘤,包括十二指腸、胰內膽總管和胰頭。在臨床和病理學上很難確定壺腹周圍腫瘤的確切來源,特別是在腫瘤浸潤的情況下。雖然這些壺腹周圍之惡性腫瘤的手術治療(即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是相同的,但壺腹周圍區域腺癌之間的長期結果卻是差異很大。 超過80%的壺腹癌是可以手術切除的,5年存活率達30-50%以上,明顯高於膽管癌和胰臟癌的切除率和存活率。然而,儘管壺腹腺癌的手術可切除率較高,但大多數壺腹癌切除患者仍然會死於該疾病,基因檢測可能在改善預後和治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壺腹部的解剖 壺腹部是三種不同解剖結構的交叉點:膽管、主胰管(Wirsung)和十二指腸黏膜。通常,遠端膽管在十二指腸壁內與胰管匯合,形成公共通道(長度通常<3毫米),然後通過壺腹(肝胰壺腹)處的乳頭孔排空到十二指腸管腔。平滑肌纖維覆蓋十二指腸內遠端膽總管、胰管和共同通道,並調節流量。有時,遠端膽管和主胰管可分別經由不同的乳頭孔引流,或者經由共同的壺腹孔引流。此外,遠端膽管在進入十二指腸壁之前可以與主胰管匯合,從而形成一個長的公共通道。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個導管的十二指腸外匯合被認為是先天性異常,並與總膽管囊腫和膽囊癌的存在有關,可能是由於胰臟流出物回流到總膽管所導致。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分類,壺腹腫瘤的中心位於壺腹區域。如果 >75% 的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