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同位素治療

2025052304 1

Belzutifan(商品名Welireg):治療嗜鉻細胞瘤和副神經節瘤新希望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Belzutifan是一種口服標靶藥物,是一種HIF-2α抑制劑,可以阻斷血管生成和腫瘤生長。用來治療von Hippel-Lindau (VHL)疾病相關的腎細胞癌治療、von Hippel-Lindau (VHL)疾病相關的腦部及脊髓腫瘤(hemangioblastomas)、 VHL疾病患者的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pNET)。   於2025年5月14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又核准belzutifan(商品名Welireg)可用於治療局部晚期、不可以手術切除或轉移性的嗜鉻細胞瘤和副神經節瘤之成人和12歲及以上兒童患者。這是FDA首次核准用於嗜鉻細胞瘤和副神經節瘤的口服藥物療法。   該藥物的療效在一項開放標籤、多對列的臨床試驗LITESPARK-015(NCT04924075)中得到評估。收錄了72位局部晚期、不可以手術切除或轉移性的嗜鉻細胞瘤和副神經節瘤之成人和12歲及以上兒童患者,且合併高血壓、且血壓得到充分控制的患者,在研究開始前至少2周內其抗高血壓藥物不得有變動。患有癌性腦膜炎的患者則被排除在外。   主要療效終點指標是經過獨立評審委員會,採用RECIST  1.1版標準評估的總體腫瘤緩解率。其他療效終點指標包括腫瘤緩解的持續時間,以及至少一種抗高血壓藥物用量減少至少50%、並維持至少六個月的患者數量。研究發現belzutifan的總體腫瘤緩解率為26%。中位腫瘤緩解的持續時間為20.4個月在基線時使用抗高血壓藥物的60例患者中,有19例患者至少一種抗高血壓藥物用量減少了至少50%,並維持了至少六個月。  

Belzutifan(商品名Welireg):治療嗜鉻細胞瘤和副神經節瘤新希望 閱讀全文 »

2025022001 1

Cabozantinib可以作為晚期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新的治療選擇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神經內分泌腫瘤(NET)是一組具有異質性的惡性腫瘤,胃腸道、肺和胰臟為其最常出現的部位。在現有晚期神經內分泌腫瘤的治療下,多數患者最終會出現病情惡化。過去15年間,晚期神經內分泌腫瘤的治療格局確實是有所進展,然而疾病在這些藥物的作用下仍會最終進展,因此還需其他晚期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療法。   一項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第三期、名為CABINET的臨床試驗,研究了標靶藥物Cabozantinib(癌必定/Cabometyx/卡博替尼)對晚期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療效。評估Cabozantinib對於先前接受過Lu-177 DOTATATE和/或標靶藥物治療後,病情仍然失控的胰臟外或胰臟之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的療效,其結果發現Cabozantinib可以顯著改善晚期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無進展生存期,治療效果的提升為晚期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提供新的治療選擇。   CABINET試驗收錄的患者按2:1的比例,隨機分配接受Cabozantinib或安慰劑的治療。研究之主要終點為無進展生存期,次要終點包括腫瘤客觀緩解率、總生存期和安全性。CABINET臨床試驗的研究設計為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並設有獨立的資料安全監測委員會(DSMB)進行監督。由於中期分析顯示 組Cabozantinib治療組的療效明顯優於安慰劑組,DSMB建議提前終止試驗,並允許安慰劑組患者交叉接受Cabozantinib。   在2018年10月至2023年8月期間,美國62個研究中心共招募了298名患者,其中203名被隨機分配到胰臟外之神經內分泌腫瘤組,95名被隨機分配到胰臟之神經內分泌腫瘤組。兩組患者在基線人口統計學和疾病特徵方面基本平衡。在到胰臟外之神經內分泌腫瘤組中,患者既往接受過中位數為2種之治療,包括Lu-177 dotatate和everolimus;在胰臟之神經內分泌腫瘤組中,患者既往接受過中位數為2~3種之治療,包括Lu-177 dotatate、everolimus和Temozolomide。截至資料截止日期,仍有部分患者在接受研究的治療,最常見的停止治療原因是疾病出現惡化。   在胰臟外之神經內分泌腫瘤組中,接受Cabozantinib治療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為8.4個月,而安慰劑組為3.9個月,疾病出現惡化或死亡風險降低62%,腫瘤緩解率為5%,

Cabozantinib可以作為晚期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新的治療選擇 閱讀全文 »

2024123003 1

神經內分泌腫瘤治療新曙光肽受體-放射性核素治療(PRRT) 鎦癌平(LUTATHERA)可治療胃腸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

血液腫瘤科 陳駿逸醫師 含有lutetium Lu-177 dotatate 成分的藥品,也稱為鎦-177 標靶核種治療,目前台灣上市的商品名稱鎦癌平(LUTATHERA),目前核准可以用於治療成人無法手術切除或轉移性之胃腸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並建議用於腫瘤分化成度良好(G1 及 G2)、經體抑素類似物(例如:Sandostatin LAR)治療後疾病仍持續惡化、但需要確認其體抑素受體(somatostatin receptor)為陽性。   也就LUTATHERA在台灣是核准用於治療罹患無法手術切除或轉移性、持續惡化、分化明確 (G1 和 G2) 且帶有體抑素受體的胃腸胰神經內分泌腫瘤 (GEP-NET) (包括前腸、中腸、後腸神經內分泌腫瘤) 成人患者。   Lutathera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藥物,透過與一種稱為生長激素抑制素受體的細胞結合而起作用,該生長抑素受體可能存在於神經內分泌腫瘤上。與受體結合後,藥物進入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細胞,通過輻射對腫瘤細胞造成損傷。   該項適應症是根據一項隨機臨床試驗中,229例患有晚期生長抑素受體陽性GEP-NET的患者。試驗中的患者聯合使用Lutathera和octreotide(奧曲肽)或者單獨服用octreotide。合併使用Lutathera和octreotide的患者與單獨使用octreotide的患者相比,存活時間更長。這意味著接受Lutathera和octreotide治療的患者,會比單獨接受octreotide治療的患者的腫瘤生長或病人死亡的風險較低。   另一項研究基於來自體抑素受體受體陽性神經內分泌的腫瘤,共計有1214名患者的資料,包括GEP-NETS,他們接受了Lutathera治療。在360名GEP-NET患者中,有16%的患者報告完全或部分腫瘤縮小。   Lutathera的常見副作用包括白血球減少(淋巴細胞減少症),肝功能異常,嘔吐,噁心,高血糖和低鉀血症,某些血液或骨髓癌(繼發性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和白血病)的發展,腎損傷(腎毒性),體內荷爾水平異常和不孕症。   Lutathera可能會對發育中的胎兒造成傷害; 應該告知女性對胎兒的潛在風險,並採取有效的避孕措施。使用Lutathera的患者接受輻射。其他患者、醫護人員和家庭成員受到的輻射應根據輻射安全規範加以限制。   而跨領域團隊 (MDT

神經內分泌腫瘤治療新曙光肽受體-放射性核素治療(PRRT) 鎦癌平(LUTATHERA)可治療胃腸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 閱讀全文 »

2024123001 1

肽受體-放射性核素治療(PRRT)之鎦癌平(LUTATHERA)治療胸腺瘤案例分享

血液腫瘤科 陳駿逸醫師   含有lutetium Lu-177 dotatate 成分的藥品,也稱為鎦-177 標靶核種治療,目前台灣上市的商品名稱Lutathera,目前核准可以用於治療成人無法手術切除或轉移性之胃腸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並建議用於腫瘤分化成度良好(G1 及 G2)、經體抑素類似物(例如:Sandostatin LAR)治療後疾病仍持續惡化、但需要確認其體抑素受體(somatostatin receptor)為陽性。   也就LUTATHERA在台灣是核准用於治療罹患無法手術切除或轉移性、持續惡化、分化明確 (G1 和 G2) 且帶有體抑素受體的胃腸胰神經內分泌腫瘤 (GEP-NET) (包括前腸、中腸、後腸神經內分泌腫瘤) 成人患者。   近年由於放射化學及藥學的進步,以及各項臨床試驗的進行,新式的治 療方式 「鎦-177 標靶核種治療(PRRT)」已經開始被廣泛運用於神經內分泌腫瘤與攝護腺癌的治療。在 2017 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Jonathan Strosberg 等人發表鎦-177DOTATATE 治療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第三期臨床試驗結果,在治療後第 20 個月時,接受鎦-177 標靶核種治療者之無惡化存活期比率有 65.2%,但未接受鎦-177 標靶核種治療患者僅有 10.8%,呈現極為明顯的差異 。同樣地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 2021 年 Oliver Sartor 等人,發表另一種的鎦-177 標靶核種治療-鎦-177 PSMA,其治療晚期攝護腺癌的第三期臨床試驗結果,接受鎦-177 標靶核種治療者呈現約5.3 個月的無惡化存活期,並且可以因為接受鎦-177 標靶核種治療而延長 4 個月的整體存活期。 一名 47 歲男性在化療失敗後出現前胸壁復發性之胸腺瘤,並且同時伴隨肋膜轉移。 核子醫學檢查體抑素受體呈陽性,他被轉診接受肽受體-放射性核素治療(PRRT) 之LUTATHERA。他接受了 4 次誘導性的LUTATHERA治療和 2 次LUTATHERA的維持性治療(總劑量,1000 mCi),並報告症狀顯著改善。而LUTATHERA用於在胸腺瘤治療的應用值得進一步研究。  

肽受體-放射性核素治療(PRRT)之鎦癌平(LUTATHERA)治療胸腺瘤案例分享 閱讀全文 »

202411260401

靜脈雷射治療(ILIB) 實證醫學支持可以用來治療癌症治療引起的口腔黏膜發炎副作用

血液腫瘤科 陳駿逸醫師 靜脈雷射治療(Intravenous Laser Irradiation of Blood, ILIB) ,又叫做低能量生化雷射血管內照射治療,或是叫做低強度氦氖雷射血管內照射治療。高雄高禾醫院就有 ILIB的治療。ILIB 已經在 1999 年正式通過衛生福利部認證核可。   而ILIB 主要適應症為促進傷口癒合及減輕疼痛,另外也有促進血液循環和生理機能,提高新陳代謝和免疫能力,以及抗發炎和抗感染等功效,目前已有多篇研究論文發表於著名期刊。   其原理如下:ILIB 乃是將光波波長 632.8nm 的低能量雷射紅光,導入人體靜脈血管,類似讓血液做日光浴,進行細胞能量的轉換。選擇光波波長 632.8nm,主要是這個波長的光線,剛好落在紅血球的最佳吸收光譜,它能夠讓含氧血和非含氧血都能吸收,並能達到以最小能量,讓紅血球吸收最多,又不會不小心誤傷害到其它細胞或組織的目的。當低能量雷射光照射血液時,它可以啟動我們血液中的白血球、巨噬細胞等,讓細胞的粒腺體產生腺嘌呤 核苷三磷酸(ATP),使身體免受自由基和中分子物質的破壞,調控人體細胞分泌發炎物質、血管擴張素、血管收縮素、新陳代謝素等, 進而改善患者的疼痛反應;同時也 會使紅血球變形,順利通過細小微血管,增加血紅素攜帶氧氣的能力,可以使肌肉、腦部、心臟、神經等需要氧氣的生理組織,獲得足夠的營養供應,進而達到改善血液性質,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栓形成,預防心肌梗塞及中風,維持 血糖、血壓、血脂穩定,調整身體免疫力,強化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的協調功能,改善睡眠品質等。   ILIB可否治療癌症治療引起的口腔黏膜發炎?   發表於2019年Critical Reviews in Oncology/Hematology醫學期刊上的一篇系統性回顧與統合分析的研究,會找到答案。   接受放射治療的頭頸癌患者約有 65% 的黏膜炎發生率,接受骨髓移植、或是接受同步的化療和放射治療的患者其黏膜炎發生率更高,將近 85%。

靜脈雷射治療(ILIB) 實證醫學支持可以用來治療癌症治療引起的口腔黏膜發炎副作用 閱讀全文 »

20240202 1

癌症治療新知戰情室 第32集首播公告:Lu-177-PSMA(鎦-177-PSMA)治療攝護腺癌 2023年新進展(下集)

癌症治療新知戰情室 第32集YouTube首播公告: 題目: Lu-177-PSMA(鎦-177-PSMA)治療攝護腺癌 2023年新進展(下集)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pwEvaPoIcPc 2024年01月19日晚上12:00 開始

癌症治療新知戰情室 第32集首播公告:Lu-177-PSMA(鎦-177-PSMA)治療攝護腺癌 2023年新進展(下集) 閱讀全文 »

20240112 1 1

癌症治療新知戰情室 第30集首播公告:解讀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Lu-177-PSMA(鎦-177-PSMA)治療去勢療法抵抗性的轉移性攝護腺癌

癌症治療新知戰情室 第30集YouTube首播公告: 題目: 解讀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Lu-177-PSMA(鎦-177-PSMA)治療去勢療法抵抗性的轉移性攝護腺癌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j9J4uXOn18w 2024年01月12日晚上12:00 開始  

癌症治療新知戰情室 第30集首播公告:解讀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Lu-177-PSMA(鎦-177-PSMA)治療去勢療法抵抗性的轉移性攝護腺癌 閱讀全文 »

20240119 1

癌症治療新知戰情室 第29集首播公告:Lu-177-PSMA(鎦-177-PSMA)治療攝護腺癌 2023年新進展(上集)

癌症治療新知戰情室 第29集YouTube首播公告: 題目: Lu-177-PSMA(鎦-177-PSMA)治療攝護腺癌 2023年新進展(上集)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bRmoaMWAVPE 2024年01月19日晚上12:00 開始  

癌症治療新知戰情室 第29集首播公告:Lu-177-PSMA(鎦-177-PSMA)治療攝護腺癌 2023年新進展(上集) 閱讀全文 »

202307070301

離腎保輸注液(LysaKare)藥物介紹

一袋1,000 mL中含有25 g L-精氨酸鹽酸鹽(L-arginine hydrochloride)和25 g L-離氨酸鹽酸鹽(L-lysine hydrochloride)。pH值:5.1 – 6.1/滲透壓:420 – 480 mOsm/L   適應症 LysaKare用於減少成人使用lutetium (177Lu,鎦-177,鎦癌平注射液,Lutathera) oxodotreotide進行胜肽受體放射性核素療法(PRRT)期間的腎臟輻射暴露量。   用量與用法 LysaKare應與 lutetium (177Lu) oxodotreotide的PRRT同時使用,因此,只能由具PRRT使用經驗的醫療人員給予。     離腎保輸注液(LysaKare)的用量 成年人 建議在投與Lutetium(177Lu) oxodotreotide時,同時給予整袋LysaKare,不論PRRT劑量是否需要調降。 建議在開始LysaKare輸注前30分鐘先使用止吐藥,以減少噁心和嘔吐的發生率。   特殊族群使用離腎保輸注液(LysaKare)注意事項 腎功能不全 由於使用LysaKare可能引起與容積過載和血鉀上升相關的臨床併發症,因此肌酸酐清除率< 30 mL/min的病患不應使用此產品。 肌酸酐清除率在30至50 mL/min之間的病患應謹慎使用LysaKare。對於腎功能在30至50 mL/min之間的病患,不建議使用lutetium (177Lu) oxodotreotide治療,因此需要仔細權衡這些病患的受益風險,其中應包含暫時性高血鉀症風險提升的考量。   兒童族群 針對18歲以下兒童,LysaKare的安全性與療效尚未被建立。目前無資料。   離腎保輸注液(LysaKare)的給藥方式 用於靜脈輸注。 LysaKare應在施用lutetium (177Lu) oxodotreotide 30分鐘前,以4小時連續輸注(250 mL/小時)的方式開始給藥,以達到最佳的腎臟保護作用。   LysaKare和lutetium (177Lu) oxodotreotide必須經由各自獨立的輸液管給予。  

離腎保輸注液(LysaKare)藥物介紹 閱讀全文 »

20230707021

鎦癌平注射液(Lutathera)藥物介紹

適應症 用於治療成人無法手術切除或轉移性,分化良好(G1及G2)且經體抑素類似物(somatostatin analogue)治療無效之體抑素受體(somatostatin receptor)陽性的胃腸道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GEP-NETs)。   在大多數神經內分泌腫瘤細胞表面有一種「生長抑素受體」,我們可以將這個受體想像成為一個捕手手套,正常情形下捕手會接住投手投出來的球;所謂胜肽受體放射性核素療法(PRRT)治療,就是將帶有微量放射性的元素,如鎦-177,連結在能與此受體結合的標的物上面,當手套接住這種帶有放射線的球的時候,就會將放射性藥物導入腫瘤組織內,局部釋放高能量的β射線,有效殺滅腫瘤細胞,又能精準避免對人體其他組織器官造成傷害。  

鎦癌平注射液(Lutathera)藥物介紹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