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益生菌

20241114 1

從展望胰臟癌的免疫治療未來 看CIK細胞治療何去何從

高禾醫院血液腫瘤科 陳駿逸醫師   癌症免疫治療是藉由活化人體的固有免疫系統來識別和消除癌細胞。   但癌細胞會產生抑制蛋白來減輕免疫反應並逃避免疫監視。免疫療法藥物具有阻斷這些蛋白質的能力,從而促進免疫系統有效識別和消除癌細胞。腫瘤免疫療法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其能夠利用免疫系統的巨大潛力來摧毀癌細胞。與化學療法和放射療法等不加區別地傷害正常細胞和癌細胞的傳統癌症治療不同,免疫療法選擇性地針對癌細胞,並使正常細胞免受傷害。因此,這癌症免疫治療有望成為癌症患者更有效、毒性更小的治療方式。在過去的十年中,許多的臨床前研究和臨床試驗的重點都在強調了適應性和先天免疫系統在胰臟癌免疫治療中的關鍵作用。   雖然免疫治療中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 )徹底改變了部分癌症的治療,但它們在胰臟癌中的療效仍然受到胰臟癌本身特殊的免疫抑制和難以突破的胰臟癌的腫瘤免疫微環境之限制。目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在胰臟癌中的臨床效益很大程度上僅能夠受惠於具有 dMMR、MSI-H 和 TMB 升高的一小部分胰臟癌患者。   而大多數胰臟癌患者對免疫治療缺乏反應的根本原因仍然難以捉摸。目前的看法,單一機制的免疫療法不足以對抗胰臟癌,但透過合理的免疫療法的組合,可以優化現有針對胰臟癌的治療策略,相信可以為胰臟癌患者帶來更大的益處。   最近的生物技術進步導致了直接或間接針對胰臟癌致癌基因 KRAS 有前途的新導向療法出現,包括KRAS小分子抑制劑、針對 KRAS 突變的工程化 TCR之T 細胞和個人化 mRNA 疫苗,已有部分顯示出令人鼓舞的結果。

從展望胰臟癌的免疫治療未來 看CIK細胞治療何去何從 閱讀全文 »

2024103001

中藥⽩花蛇⾆草有效強化癌症細胞療法中CIK抗腫瘤效應

高禾醫院血液腫瘤科 陳駿逸醫師   癌症免疫治療是藉由活化人體的固有免疫系統來識別和消除癌細胞。   但癌細胞會產生抑制蛋白來減輕免疫反應並逃避免疫監視。免疫療法藥物具有阻斷這些蛋白質的能力,從而促進免疫系統有效識別和消除癌細胞。腫瘤免疫療法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其能夠利用免疫系統的巨大潛力來摧毀癌細胞。與化學療法和放射療法等不加區別地傷害正常細胞和癌細胞的傳統癌症治療不同,免疫療法選擇性地針對癌細胞,並使正常細胞免受傷害。因此,這癌症免疫治療有望成為癌症患者更有效、毒性更小的治療方式。     癌症免疫治療包括免疫藥物療法及免疫細胞療法,在治療多種癌症類型(包括黑色素瘤、肺癌和膀胱癌)方面都顯示出有希望的成果。   過繼性細胞療法(ACT,Adoptive cell therapy)是一種癌症治療方法,可以可以用在癌友完成手術後,於輔助性化療/放療期間、甚至之後,使用抗腫瘤免疫細胞來靶向患者的殘留疾病。   與癌症免疫療法中的其他方法相比,ACT 有幾個優點,包括細胞療法在選擇過繼轉移之前在體外特異性擴增效應細胞的能力,用以增強細胞療法識別和殺死癌細胞的能力。 ACT 在癌症臨床試驗中取得成功,但臨床上主要挑戰之一是如何鑑定和生產具有高腫瘤識別親和力的抗腫瘤效應細胞。細胞療法中的細胞激素誘導的殺手細胞(含有自然殺手細胞、自然殺手T 細胞),他們都是在癌症免疫監視中扮演關鍵的先天或先天樣效應細胞,可以在人體的先天免疫和適應性免疫之間發揮作用,對抗癌的免疫效應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中藥⽩花蛇⾆草有效強化癌症細胞療法中CIK抗腫瘤效應 閱讀全文 »

20241022 1

精準使用中醫藥 有助促進免疫細胞治療癌症效果

高禾醫院血液腫瘤科 陳駿逸醫師   腫瘤免疫治療可以活化免疫系統來識別和消除癌細胞。因此,癌細胞會產生抑制蛋白來減輕免疫反應並逃避免疫監視。免疫療法藥物具有阻斷這些蛋白質的能力,從而促進免疫系統有效識別和消除癌細胞。腫瘤免疫療法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其能夠利用免疫系統的巨大潛力來摧毀癌細胞。與化學療法和放射療法等不加區別地傷害正常細胞和癌細胞的傳統癌症治療不同,免疫療法選擇性地針對癌細胞,並使正常細胞免受傷害。因此,這種方法有望成為癌症患者更有效、毒性更小的治療方式。此外,免疫藥物療法及免疫細胞療法在治療多種癌症類型(包括黑色素瘤、肺癌和膀胱癌)方面顯示出有希望的結果。   癌症是一種全身性的疾病,它會利用多種逃避機制來逃避身體固有的抗癌免疫機制,並顯著改變身體整個免疫系統的功能和組成。而臨床使用的抗癌免疫療法,已經發展了一百多年,抗癌免疫療法在消除癌細胞的同時,會最大限度地減少抗癌免疫療法對健康組織的損害。而且目前抗癌免疫療法的功效和特異性也不斷的提升。   免疫細胞療法作為一種革命性的治療方式,顯著改變了癌症治模式療。它是一種特殊形式的免疫療法,利用活免疫細胞作為治療癌症的治療藥劑。與傳統藥物不同,細胞療法也被認為是“活體藥物(living drug)”。免疫細胞療法。包括: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細胞療法、細胞激素誘導的殺手(CIK)細胞療法、樹突狀細胞(DC)疫苗和DC/CIK細胞療法,嵌合抗原受體-T(CAR-T)細胞、T細胞受體(TCR)-T、嵌合抗原受體-自然殺手細胞(CAR-NK)或CAR-巨噬細胞(CAR- M)。都是利用人體天然的免疫防禦機制來靶向和消除癌細胞。     儘管免疫細胞療法對癌症的控制上具有相當大的潛在幫助,但它也存在著一些局限性,需要密切注意和解決。一個主要的限制是觀察到在接受免疫治療的患者中有異質性的反應。雖然有些癌症患者對免疫細胞療法表現出了顯著且良好的反應,但其他人卻沒有體驗到免疫細胞療法任何明顯的好處。這種異質性可能源自於患者免疫系統的差異,以及其特定癌症的獨特特徵。   儘管與傳統癌症治療相比,免疫藥物療法通常表現出較低的毒性,但它仍然會引起免疫相關的副作用,例如發炎、疲勞和皮膚表現。在某些情況下,這些免疫相關副作用可能會嚴重顯現並且迫切需要處理。

精準使用中醫藥 有助促進免疫細胞治療癌症效果 閱讀全文 »

2024102101

個人化益生菌 有效強化自然殺手細胞的毒殺癌症能力

高禾醫院血液腫瘤科 陳駿逸醫師     自然殺手細胞,又稱為NK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是人體先天免疫的第一道防線。   當人體出現了癌細胞,自然殺手細胞便會出手,在第一時間攻擊並清除它們。自然殺手細胞不僅可以直接殺死癌細胞,還可以分泌多種細胞激素,調節其他各種免疫細胞之功能,間接提高整體的抗癌能力。   如果體內自然殺手細胞的細胞數量較少,以及細胞毒殺能力狀態較差,就無法及時有效地清除癌變的細胞,讓癌細胞有機會猖狂;在體內作亂。   所以,是否可以透過腸道菌的基因檢測與分析,制定專屬的個人化益生菌,藉由每日攝取高 IFN-γ/IL-10 比例的益生菌,能否因此而有效強化自然殺手細胞的細胞毒殺能力呢?   為什麼需要個人化的益生菌? 所謂”吃對菌勝過吃一堆無益的菌”。當2005年人類基因體解碼,精準醫學的概念逐漸受到重視。考慮到個人體質的差異以及疾病異質性,我們更應該選擇經過精準醫學檢測後,所提出個人化益生菌,進行個人化配對的免疫調節方案。   自動化微流體生物晶片分析技術,建立了個人化益生菌的免疫調節方案。篩選副乾酪乳桿菌BRAP01、嗜酸乳桿菌AD300等6種益生菌中,其IFN-γ/IL-10或IL-10/IFN-γ值最高的益生菌。  

個人化益生菌 有效強化自然殺手細胞的毒殺癌症能力 閱讀全文 »

202403190201

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腸道微生物與防治癌症的關係

Omega-3不飽和脂肪酸屬於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由於人體無法自行合成,因此被稱為人體的必須脂肪酸,只能從飲食來源獲得。最常見的三種Omega-3脂肪酸: 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在人體主要產生化學物質類花生酸,有助於減少體內的發炎反應,此外還能減少抑鬱的症狀。 Docosahexaenoic acid (DHA):佔大腦重量的8%,因此對於腦部發育及大腦功能的影響相當重要。 α-次亞麻油酸:在人體中可轉換成EPA及DHA,但轉換率不高。在人體中可作為能量的來源。     Omega-3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omega-3 PUFA)是人類應從飲食中獲得的必需脂肪酸,對人類健康具有潛在益處。 含有較多Omega-3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油脂包括:魚油、海藻油、雞蛋黃油、磷蝦油、沙棘果油、亞麻籽油、核桃油、奇亞籽油、南美印加果油、大麻籽油等。       Omega-3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除了可以改變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外,Omega-3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中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二十碳五烯酸(EPA)、α-亞麻油酸(ALA) 和二十二碳五烯酸(DPA),對腸道免疫的維持性以及針對腸道微生物群的維持也有不同的影響。   與omega-3 PUFA 代謝變異相關的其他因素,例如肥胖和疾病(NAFLD、胃腸道癌症、細菌和病毒感染),可能會影響腸道中omega-3 PUFA-微生物組-免疫系統的相互作用,並且在調節腸道免疫方面也發揮了作用。   腸道微生物在維持腸道健康方面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而營養素對腸道微生物和腸道免疫力有深遠影響。 營養物質影響腸道微生物進而干擾腸道免疫力的作用。 Omega-3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本身參與了調節腸道免疫和維持腸道穩定狀態,而Omega-3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代謝會影響腸道微生物群,而與腸道是否健康有關。  

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腸道微生物與防治癌症的關係 閱讀全文 »

1 1

知癌防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第29集 首播公告:益生菌Miyarisan有助癌症患者免疫治療療效的提升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現在已經成為癌症治療的新支柱,開啟了癌症治療的新紀元。 目前為了克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的抗藥性,已經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工作。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腸道微生物群會影響癌症患者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治療反應。 調節腸道微生物群,已在經臨床前的小鼠腫瘤模型和癌症患者中進行了研究。有趣的是,臨床研究報告稱,從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有反應的癌症患者身上所收集的糞便,透過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有效者的糞便微生物群,移植到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無效者,好來調整其腸道微生物群,反而會使晚期黑色素瘤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無效患者,抗藥性的逆轉。這些研究的發現在在都支持通過使用生物治療性的活細益生菌,來調節癌友的腸道微生物,進而可以克服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原發性和後天性的耐免疫抗藥性。 許多研究反覆的證明,抗生素會引起的腸道微生物組成產生不利人體的變化,醫學上稱為“菌群失調”,如此是會損害患者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治療反應,證明完整的腸道微生物群對於提高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療效是至關重要的。所以調整腸道微生物群已然成為癌症治療的一個有吸引力的治療靶點。 胃藥PPI是用於抑制胃酸產生、和治療胃食道逆流症和胃潰瘍等胃腸道疾病的藥物,目前認為其也會影響腸道微生物群的完整性,造成腸道生態失調。而PPI 在癌友的範圍內經常被過量的使用。 針對 PPI 使用者的糞便分析發現了,多種與癌症發展相關的口腔細菌。一些回顧性的研究報告也發現 PPI 之間可能與非小細胞肺癌 (NSCLC) 患者接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後總體生存期較差有關。然而,PPI 使用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療效不利影響之間關聯的潛在機制,目前尚未闡明 。此外,對於同時接受 PPI 或抗生素的癌症患者,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可以逆轉這兩類藥物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療效的降低。 在接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的癌症患者中,透過定植特定菌種來調節腸道微生物群的臨床價值,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未知的。而丁酸梭菌是一種產生丁酸鹽、形成孢子的厭氧菌,本來就存在於健康的人類和動物的腸道,以及包括土壤和蔬菜在內的環境中。且丁酸梭菌在腸道感染、大腸激躁症候群、發炎性腸病和代謝性疾病等腸道菌群生態失調相關的疾病中,具有潛在的保護作用,而且已經被研究且安全地在日本用於臨床輔助治療上已有數十年的歷史。 此外,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丁酸梭菌可以藉由短鏈脂肪酸 (SCFA)、丁酸鹽和乙酸

知癌防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第29集 首播公告:益生菌Miyarisan有助癌症患者免疫治療療效的提升 閱讀全文 »

20221226 1

益生菌Miyarisan( 宮入菌) 有助癌症患者免疫治療療效的提升

文:中西醫腫瘤專科 陳駿逸醫師 這是一篇2022年發表於腫瘤免疫學期刊的研究報告。 先告訴各位結論: 目前新的研究數據表明,常使用的胃藥之一的質子幫浦抑制劑(醫學上簡稱PPI),使用該類藥物會讓口腔微生物轉移到腸道,如此會讓癌症患者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免疫治療療效產生負面的影響。然而,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可以恢復因此所造成免疫治療的療效降低。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日本熊本大學的研究團隊回顧性分析了 118 名接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之免疫治療的晚期或複發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並通過 16S 巨觀基因組學得測序分析了其中 80 名肺癌患者的糞便樣本。 發現使用益生菌MIYARISAN (活性的益生菌,其成份為宮入菌-Clostridium butyricum, MIYAIRI 588,CBM588)的丁酸梭菌療法,證明了MIYARISAN確實可以提高免疫治療在肺癌的療效。 而日本熊本大學的研究團隊更進一步探討了MIYARISAN 到底是如何影響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治療療效,以及如何去影響接受 PPI 治療的肺癌患者其體內的腸道微生物群。 研究團隊發現PPI 治療確實會顯著降低了肺癌免疫治療的療效,然而,服用益生菌Miyarisan卻可以顯著恢復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被PPI藥物所降低的療效,並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此外,使用益生菌Miyarisan後反而會延長了同時接受 PPI 和抗生素治療的患者的總體生存期,因為過去該團隊也發現抗生素的使用也會降低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治療療效。 而肺癌患者的糞便分析表明,PPI 使用者其體內有害的口腔相關致病菌的豐度會比較高,而對於免疫治療有益的腸道細菌其豐度反而比較低。 相較之下,使用益生菌Miyarisan患者的腸道內潛在有害的口腔相關細菌其相對豐度因而會減少。 日本熊本大學研究團隊的研究表明,透過益生菌Miyarisan的定植可以增加共生的微生物群,可能能夠提高需要使用PPI 藥物的癌症患者的免疫治療的效果,突顯出了腸道內的口腔相關微生物群,似乎可以作為癌症免疫療法新治療靶點的潛力。 酪酸菌為人體腸道正常菌群之一,約有700多株,其中安全性高且具有治療效果的菌株編號為第588株,稱為宮入菌(CBM 588),也稱之為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丁酸梭菌是一種梭狀芽孢桿菌,也稱丁酸菌,在細菌學分類上歸屬於梭菌屬。

益生菌Miyarisan( 宮入菌) 有助癌症患者免疫治療療效的提升 閱讀全文 »

—Pngtree—dental check 613405 1

口腔衛生很重要 癌友如何遠離牙結石?

文:癌歸於好/中西醫腫瘤專科 陳駿逸醫師 什麼是牙結石? 晚上刷牙時記得張大嘴巴,看看自己下排牙齒的內面(舌側面),如果發現黃黃白白且硬硬摳不掉的物體,附著在牙齒跟牙肉的交界處,應該八九不離十就是牙結石了。   牙結石起源于牙菌斑和牙垢,牙結石一般呈乳白色附著在牙齒與牙齦的交界處,牙結石時間長了,他們在空氣中會鈣化變硬,顔色也會變爲黃色或咖啡色,之後牙結石就形成了,牙結石會導致一系列牙周疾病,所以癌友做治療期間要盡量遠離牙結石。   關於牙結石的“罪行” 牙結石會導致牙齦出血 菌斑與結石會把牙齦隔開了,且會一直刺激著牙齦組織,讓牙齦紅腫發炎,變得十分脆弱,所以一旦牙刷碰觸到牙齦或是輕微刺激,就容易造成牙齦出血。   牙結石會讓口腔味道難聞 牙結石是由牙菌斑和牙垢形成而來,主要成分是一些細菌與毒素,且牙齒周圍如果有未清潔乾淨的食物,久而久之在細菌作用下形成腐敗物質,會産生異味。

口腔衛生很重要 癌友如何遠離牙結石? 閱讀全文 »

2022120615 1

陳駿逸醫師談益生菌 (基礎篇)

文:中西醫腫瘤專科 陳駿逸醫師 什麼是益生菌? 益生菌就是許多人所說的“友善的細菌”或“好的細菌”。它們生活在人體內並幫助人體生理機能正常工作的細菌。   通常,益生菌有助於保護身體免於受到不友好細菌或其他細菌所引起的身體傷害。   一般益生菌經常會自行從外界進入您的身體,特別是飲食均衡的情況下。因此大多數的時候,您無需採取任何措施或服用任何額外益生菌,即可獲得益生菌的益處。但有些人服用含有益生菌的藥丸,因為他們認為這些號稱含有豐富的益生菌藥丸有助於保持健康。有些人甚至會服用“益生元”,益生元是一種含有益生菌喜歡的食物的藥丸形式。問題是,即使有很好的證據表明益生菌對人的身體有幫助,但仍然沒有很好的證據證明服用益生菌的補充物一定有好處。

陳駿逸醫師談益生菌 (基礎篇) 閱讀全文 »

2022120613 1

陳駿逸醫師談腸道微生物群變化與新世代癌症治療的關係 (觀念篇)

文:中西醫腫瘤專科 陳駿逸醫師 腸道微生物群變化與許多人類的病理性疾病有關,過去 5 年,癌友體內腸道微生物群的變化與疾病發生、治療介入的關係中已成為當今腫瘤學研究的重點。 正常的腸道微生物群在人體內的營養代謝、異生物質和藥物的代謝、維持腸道粘膜屏障結構的完整性、與免疫調節和抵禦病原體各個方面都具有特定功能。

陳駿逸醫師談腸道微生物群變化與新世代癌症治療的關係 (觀念篇)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