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療新知

—Pngtree—liver icons set 5310957 1

轉移性膽道癌症的新HER2標靶治療

膽道癌症是發生于膽道系統的惡性腫瘤,約占所有消化系惡性腫瘤的3%,特色是癌症侵犯力强,5年存活率更是低于5%,大部分患者發現時已屬於晚期的膽道癌症,失去了手術切除的機會。 目前針對轉移性或是晚期的膽道癌症患者,大多只能給予全身性治療,化療藥物gemcitabine合併鉑類通常是第一線的標準治療,然而當首波治療失敗後,除了積極的症狀控制之外,其他可以選擇的治療非常有限。即使第二線體能上可接受化療,這些治療方案的平均有效率大多低於1成,且具有明顯的副作用和不顯著的治療療效。

轉移性膽道癌症的新HER2標靶治療 閱讀全文 »

—Pngtree—airplane clipart plane taking off 5564333

RET基因融合陽性的非小細胞肺癌之新標靶藥物-selpercatinib(銳癌寧)

2022年9月21日,美國FDA常規核准口服RET標靶藥物-selpercatinib(LOXO-292、銳癌寧、塞爾帕替尼,Retevmo)治療RET融合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成年患者;同時還核准了Oncomine Dx Target(ODxT)Test(Thermo Fisher Scientific)作為selpercatinib的伴隨診斷試劑。 銳癌寧(selpercatinib)建議口服使用劑量為: 體重<50kg:早晚口服120mg ; 體重≥50 kg:早晚口服160 mg bid,。 目前台灣核准的適應症為: 1.RET 基因融合陽性非小細胞肺癌 銳癌寧(selpercatinib)適用於治療晚期或轉移性 RET 基因融合陽性非小細胞肺 癌的成人病人。本適應症係依據整體反應率及反應持續時間獲得加速核准。此適應症仍須執行確認性試驗以證實其臨床效益。註:2022年9月21日,美國FDA已經常規核准銳癌寧(selpercatinib) 用於治療晚期或轉移性 RET 基因融合陽性非小細胞肺癌的成人病人。 2.RET 基因突變甲狀腺髓質癌 銳癌寧適用於治療需要接受全身性療法之晚期或轉移性 RET 基因突變甲狀腺髓質癌(MTC)的成人病人。本適應症係依據整體反應率及反應持續時間獲得加速核准。此適應症仍須執行確認性試驗以證實其臨 床效益。 3.RET 基因融合陽性甲狀腺癌 銳癌寧(selpercatinib)適用於治療需要接受全身性療法且以放射性碘治療無效 (若適合接受放射性碘)之晚期或轉移性 RET 基因融合陽性甲狀腺癌的成人病人。本適應症係依據整體反應率及反應持續時間獲得加速核准。此適應症仍須執行確認性試驗以證實其臨床效益。 此前,美國FDA根據多中心、開放標籤、多隊列的臨床試驗LIBRETTO-001(NCT03157128),研究收錄了144例患者,銳癌寧(selpercatinib)的初始總體反應率(ORR)和反應持續時間(DoR)結果,於2020年5月8日加速核准了selpercatinib 用於肺癌的適應症;此次改為常規核准銳癌寧(selpercatinib),則是根據另外172例患者18個月的持續追蹤治療反應的資料。 LIBRETTO-001的研究,總計收錄了316例RET融合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療

RET基因融合陽性的非小細胞肺癌之新標靶藥物-selpercatinib(銳癌寧) 閱讀全文 »

—Pngtree—strategic strategic objectives 3075087

胰臟癌標靶與免疫治療的2022年新思維

本文指的胰臟癌是胰臟導管腺癌,蘋果電腦執行長賈伯斯(Steve Jobs)的胰臟癌是屬於較少見的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跟一般常見的胰臟腺癌不同,存活率較高,讓他得以抗癌七年仍存活。而本文的胰臟導管腺癌則是惡性程度極高,5年總生存(OS)率僅僅只有11%。儘管最新的化療方案FOLFIRINOX已經呈現改善了可切除性胰臟導管腺癌預後的局面,然而80%的胰臟導管腺癌患者確診時已經是處於晚期胰臟導管腺癌,無法接受根治性手術。 這些年來隨著對胰臟導管腺癌生物學和遺傳科學研究的提升,相關基礎研究與臨床試驗推動了胰臟導管腺癌(以下簡稱胰臟癌)關於胰臟癌標靶與免疫治療的新思維。 胰臟癌基因的突變概況 將可以手術切除的早期胰臟癌進行二代基因測序(NGS)發現,以KRAS、TP53、CDKN2A和SMAD4是最常見的突變的基因,頻率有超過90%的胰臟癌都攜帶有致癌KRAS基因的突變。此外,根據癌症基因組圖譜(TCGA)報告,胰臟癌尚有20個頻率低於10%的突變基因,包括: 染色質修飾的基因,例如:ARID1A、KMT2D和KMT2 C、

胰臟癌標靶與免疫治療的2022年新思維 閱讀全文 »

—Pngtree—you know you understand that 3800085 1

癌友們 你必需要知道關於放療與化療的止吐藥物的事

嘔吐是由大腦控制的多步驟反射通路的刺激所引起的。 感知嘔吐的衝動會先傳入至位於髓質的嘔吐中心,然後傳送到大腦皮層;而這衝動是來自化學感受器觸發區(醫學簡稱CTZ區)、咽喉和胃腸道(通過迷走神經傳入纖維)所觸發 當起動嘔吐的衝動傳出從大腦皮層至嘔吐中樞,之後傳送到唾液中樞、腹肌、呼吸中樞和顱神經時,就會產生嘔吐的反應。 化學感受器觸發區、嘔吐中心和胃腸道都有許多神經傳導物質的受體。當化療藥物或其代謝物刺激了這些受體,目前認為這可能是抗癌藥物誘導的嘔吐的主要原因。而參與急性嘔吐的催吐反應之主要神經傳導物質的受體有:血清素受體(醫學上簡稱5-HT3受體)和多巴胺受體。 5-HT3 受體藉由周邊的途徑。而與嘔吐有關的其他神經傳導物質的受體包括乙酰膽鹼、皮質類固醇、組織胺、大麻素、鴉片樣物質和神經激肽-1的受體(醫學簡稱NK1受體,主要位於腦部的嘔吐和前庭中心)。其中以NK1 受體之中樞途徑與延遲性嘔吐最有關聯。 甚麼是延遲性嘔吐?甚麼又是急性嘔吐? 由抗癌劑引起的噁心和/或嘔吐傳統上被稱為化療引起的噁心和/或嘔吐(醫學上簡稱CINV)。CINV通常分為急性、延遲、預期、突破性或難治性的CINV。

癌友們 你必需要知道關於放療與化療的止吐藥物的事 閱讀全文 »

—Pngtree—health care and time medications 3670176

依照抗癌藥物的導致嘔吐的特性予以歸類 而後按照分類給予止吐方案

抗癌劑引起的嘔吐頻率主要取決於癌友所使用的特定抗癌藥物其導致嘔吐的潛力。目前已經有幾種分類來定義抗癌劑的致吐性。然而,沒有一個被普遍接受。 Hesketh 及其同事開發了一種抗癌化療藥物的急性致吐性分類,並開發了一種算法來定義聯合化療方案的致吐性。 Grunberg 及其同事更新了分類;它根據未接受預防性止吐治療時出現急性嘔吐患者的百分比,將化療藥物分為四個等級。 該分類在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 NCCN)的止吐建議中使用,並且每年由 NCCN 專家組更新最近引入的藥物,按抗癌藥物的導致嘔吐的特性予以歸類。 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目前概述了使用之靜脈注射癌症治療藥物,按照導致嘔吐的潛力分成四大類: •高度嘔吐風險——超過 90% 的患者出現急性嘔吐; •中度嘔吐風險——超過 30% 到 90% 的患者出現急性嘔吐; •低度嘔吐風險——10% 到 30% 的患者會出現急性嘔吐; •最少嘔吐風險——只有不到 10% 的患者出現急性嘔吐。 此外,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試圖界定針對不同致吐性之抗癌藥物的止吐預防方案,讓此超前部署的方案可以涵蓋患者可能發生噁心和/或嘔吐風險的整段時間。 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建議臨床醫生應該避免過度使用止吐藥,尤其是在抗癌藥具有極小或低嘔吐風險的情況下,以避免患者暴露於止吐藥的不良反應,進而降低藥物-藥物可能的相互作用,並減少不必要的費用。 對於一些低度嘔吐風險的靜脈給予之抗癌藥物,或一些中度至高度嘔吐風險的口服連續給藥的抗癌藥物,可能不太需要常規的止吐預防用藥;但在部分情況下,個體化調整的作法是合適的。 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指出,如果臨床醫生能夠依據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規範之抗癌藥物的致吐分類,來進行相對應的預防性止吐方案,這將減少不必要的止吐藥處方,也能夠讓更多的癌友享受最有效的預防性止吐方案,因而免於嘔吐噁心的困擾。 更多陳駿逸醫師的癌症衛教影片請連接 https://mycancerfree.com/videos/ 更多腫瘤治療相關資訊請連接陳駿逸醫師 與你癌歸於好 https://mycancerfree.com 全方位癌症關懷協會 https://www.cancerinfotw.org/index.php

依照抗癌藥物的導致嘔吐的特性予以歸類 而後按照分類給予止吐方案 閱讀全文 »

—Pngtree—cartoon beauty egg red beauty 3903833 1

中醫針灸治療乳癌手術後的相關淋巴水腫

針灸是中醫學特有的治療方法,透過刺激經穴、經絡來激發人體經絡系統的自我調整作用,可調節體內氣血盛衰與臟腑功能,從而達到治療目的。針灸則是針法(針刺)和灸法(艾灸)的合稱。中醫採用針刺或艾灸人體穴位治療疾病,通過刺激穴位可以改善經絡的氣的流向。 針灸自古即廣泛應用於各種疾病,如現存最早的針灸專書《針灸甲乙經》就有針灸治療腫塊的記載。《甲乙經.卷八》:「腹中痛,積聚,默然嗜臥,怠惰不欲動,身常濕濕,心痛無可搖者,脾俞主之。…息賁時唾血,巨闕主之。…疝積胸中痛,不得窮屈,天容主之。…腹中積聚時切痛,商曲主之。臍下積疝瘕,胞中有血,四滿主之。…少腹積聚,勞宮主之。」 1997年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曾召開聽證會討論針灸的療效,並肯定針灸治療術後與化療引起的噁心、嘔吐、風濕疼痛等療效。現代醫學研究已證明針灸療法具有鎮痛、增強機體免疫和調節系統功能的作用,目前有近500篇關於中醫針灸治療癌症的論文發表。針灸輔助抗癌主要表現於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減少放療、化療副作用,緩解癌性疼痛及提高患者生活品質。 大約20%的乳癌患者會出現乳癌手術後的相關淋巴水腫,但是其發生應該不是機率問題,而是完全取決個人所接受的手術治療對於腋下淋巴循環的破壞之嚴重性來決定。目前的治療方法除了淋巴按摩循環儀器複健治療為主,搭配低彈性繃帶治療等,其實效果相當依賴操作者的經驗與專業。2013年紐約的斯隆凱特林癌症中心於cancer雜誌上發表一份共有37例單組的非隨機性、對照研究的相關初步報告,該研究發現針灸療法前後,患有淋巴水腫的上肢臂圍平均減少0.90公分。 2018年3月8日於《Breast Cancer Research and Treatment乳癌研究與治療》醫學雜誌上,紐約的斯隆凱特林癌症中心又發表了一份討論同樣主題的隨機對照試驗的研究報告,探討中醫針刺療法與傳統復健療法治療持續性乳癌相關淋巴水腫的療效比較。 該隨機對照研究於2013年1月~2016年6月進行,收錄了中等程度的乳癌相關淋巴水腫,且持續6個月以上的女性患者82例,將其隨機分配接受針刺療法或傳統複健療法。針刺療法每週2次,療程至少6周,操作者由斯隆凱特林癌症中心合格且針灸經驗至少5年的針灸師擔任,用細金屬針刺激特定穴位(肩髎TE14、肩髃LI15、尺澤LU5、中脘CV12、氣海CV3、合穀 LI4、足三裡ST36、三陰交SP-6)。 對於患

中醫針灸治療乳癌手術後的相關淋巴水腫 閱讀全文 »

—Pngtree—nausea symptomp of pregnancy vector 5140667 1

認識化療止吐藥物Palonosetron及其止吐方案的介紹

5-HT3類的止吐藥Palonosetron hydrochloride (商品名Aloxi、Stothu),主要阻斷5-HT3 受體達到止吐的作用。 嘔吐是由大腦控制的多步驟反射通路的刺激所引起的。 感知嘔吐的衝動會先傳入至位於髓質的嘔吐中心,然後傳送到大腦皮層;而這衝動是來自化學感受器觸發區(醫學簡稱CTZ區)、咽喉和胃腸道(通過迷走神經傳入纖維)所觸發 當起動嘔吐的衝動傳出從大腦皮層至嘔吐中樞,之後傳送到唾液中樞、腹肌、呼吸中樞和顱神經時,就會產生嘔吐的反應。 化學感受器觸發區、嘔吐中心和胃腸道都有許多神經傳導物質的受體。當化療藥物或其代謝物刺激了這些受體,目前認為這可能是抗癌藥物誘導的嘔吐的主要原因。而參與急性嘔吐的催吐反應之主要神經傳導物質的受體有:血清素受體(醫學上簡稱5-HT3受體)和多巴胺受體。 5-HT3 受體藉由周邊的途徑。而與嘔吐有關的其他神經傳導物質的受體包括乙酰膽鹼、皮質類固醇、組織胺、大麻素、鴉片樣物質和神經激肽-1的受體(醫學簡稱NK1受體,主要位於腦部的嘔吐和前庭中心)。其中以NK1 受體之中樞途徑與延遲性嘔吐最有關聯。 Palonosetron是一種 5-HT3 的拮抗劑,與ondansetron, granisetron,和dolasetron相比,其對 5-HT3 受體的結合親和力高出約 100 倍。 Palonosetron的半衰期約為 40 小時,明顯長於其他市售的 5-HT3 拮抗劑。數據表明Palonosetron可以對 5-HT3 受體的長期抑制,因此不同於其他市售的ondansetron, granisetron和dolasetron。 Palonosetron尚可以藉由透過抑制 5-HT3 和 NK1 信號通路之間的cross talk,因而可以間接抑制 “物質P”。所以於延遲性嘔吐的預防控制方面,Palonosetron也是不可或缺的止吐藥物。 幾項隨機性的 3 期試驗評估Palonosetron與其他 5-HT3 拮抗劑,互相比較在預防與高度致吐性化療和中度致吐性化療方案引發之相關的嘔吐方面的功效,特別是對於延遲性的嘔吐方面。在這些研究中,主要研究的療效終點是完全無嘔吐之情況,定義為沒有嘔吐及不需要拯救性的治療。 在一項對接受中度致吐性化療方案的563位患者的研究中,發現單一劑量Palonosetron(0.

認識化療止吐藥物Palonosetron及其止吐方案的介紹 閱讀全文 »

—Pngtree—feeling sick emoji in 3d 5898015

關於化療前的預防性止吐藥物 你還需要知道的事

一般而言,為了最大限度地防止抗癌藥物所引起的嘔吐,應在使用抗癌藥物治療之前開始止吐的治療。而止吐治療的持續時間應與所用抗癌藥會持續引發噁心嘔吐的時間相同。但是,對於某些需要長期定期服用的抗癌藥物,例如具有中度/高度嘔吐風險的口服抗癌藥物,可能不建議每天使用某些止吐藥,例如dexamethasone。 預防性止吐劑可以通過口服、舌下、直腸、靜脈注射、肌內、皮下或經皮途徑給藥。 在適當劑量下使用口服和非腸道方式給予的 5-HT3 拮抗劑,口服與靜脈注射的療效是相當的。但是,granisetron的皮膚貼片、緩釋常笑劑型和靜脈注射granisetron彼此間是不可互換;granisetron皮下製劑也不應改為靜脈注射給藥,反之亦然。 注射用的Aprepitant乳劑和靜脈注射的fosaprepitant也不能互換。 儘管研究證明止吐藥可能在不同人群基礎上應該是同樣寮效,但是個別患者的反應可能還是有所不同。因此,部分患者的止吐藥物的選擇可能還是要根據患者的個人經驗。 如果患者同時接受抗癌藥物和預防性止吐方案,他們可能會面臨藥物與藥物交互作用的風險;臨床醫生應該平衡每位患者的利益和風險。 對於有化療嘔吐風險、或是因為噁心、嘔吐而無法吞嚥或消化藥錠的患者,建議使用非口服方式給予止吐藥。 臨床上處置化療嘔吐的原則如下: 嘔吐控制的目標是防止噁心和/或嘔吐。所以預防性止吐方案應該考量抗癌藥物方案中嘔吐風險最高的藥物、既往使用止吐藥的經驗以及患者特定的危險因子來選擇。 患者需要在整個風險期內得到保護,針對高度致吐性化療和中度致吐性化療方案的預防性止吐方案,應該於最後一劑的抗癌藥後至少在持續分別 3 天與 2 天的控制。除了使用止吐方案外,患者還可以調整他們的飲食習慣,並且採取其他可以緩解噁心和/或嘔吐的生活方式措施。包括以下的建議: 少量多餐、 採行容易入口的食物、 全流質食物和常溫食物; 避免讓他們感到噁心的食物。 在規劃預防性止吐方案時,必須考慮患者的健康教育程度以及社會文化差異。有效的醫患溝通可以提高患者對化療嘔吐預防方案的滿意度、依從性、安全性和結果。 臨床醫生需要考輛患者的識別語言和讀寫的障礙,患者也應該儘可能找尋適當的化療嘔吐衛教資料以提供自身的預防。 面對多日致吐性抗癌藥方案相關的噁心嘔吐 問問專家們該怎麼辦? 更多陳駿逸醫師的癌症衛教影片請連接 https://my

關於化療前的預防性止吐藥物 你還需要知道的事 閱讀全文 »

—Pngtree—yellow man disgusting expression 5915959 1

如果服用的是口服抗癌藥物 是否也該使用預防性的止吐藥呢??

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目前概述了使用之靜脈注射癌症治療藥物,按照導致嘔吐的潛力分成四大類: 高度嘔吐風險——超過 90% 的患者出現急性嘔吐; 中度嘔吐風險——超過 30% 到 90% 的患者出現急性嘔吐; 低度嘔吐風險——10% 到 30% 的患者會出現急性嘔吐; 最少嘔吐風險——只有不到 10% 的患者出現急性嘔吐。 此外,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試圖界定針對不同致吐性之抗癌藥物的止吐預防方案,讓此超前部署的方案可以涵蓋患者可能發生噁心和/或嘔吐風險的整段時間。 今天來各位談談對於接受高或中度嘔吐風險的口服抗癌藥物之癌症患者,該如何使用預防性止吐藥物呢? 首先,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於2022年認定之新型的高或中度嘔吐風險的口服抗癌藥物如下: altretamine, avapritinib, azacytidine, binimetinib, bosutinib (>400 mg/day), busulfan (≥4 mg/天), cabozantinib, ceritinib, crizotinib, cyclophosphamide (≥100 mg/m2/天), dabrafenib, enasidenib, encorafenib, estramustine, etoposide, fedratinib, imatinib (>400 mg/天), lenvatinib (>12 mg/天), lomustine (單日),midostaurin, mitotane, mobocertinib, niraparib, olaparib, procarbazine, rucaparib, selinexor, and temozolomide (>75 mg/m2/天 或與放療時和並且劑量≤75 mg/m2/天)。 眼尖的癌友,可能會發現你每日服用的口服標靶藥物,竟然是屬於高或中度嘔吐風險的口服抗癌藥物。難怪服用後會有明顯之噁心嘔吐的情形。那該怎麼辦呢? 對於高或中度嘔吐風險的口服抗癌藥,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推薦的預防止吐方案措施包括使用歸類為5HT3的止吐藥,例如ranisetron, ondansetron, 或dolasetron的單一藥物作為預防性的口服止吐治療。 而如果接受的是低度及輕微嘔吐風險的新型口服抗癌藥物,又該如何使用預防性止

如果服用的是口服抗癌藥物 是否也該使用預防性的止吐藥呢?? 閱讀全文 »

—Pngtree—girl disgusting emoji pack 5910612 1

面對多日致吐性抗癌藥方案相關的噁心嘔吐 問問專家們該怎麼辦?

根據單個抗癌藥物的致吐潛力及其順序,接受多日抗癌劑的患者經常會有急性和延遲性噁心和/或嘔吐的風險。對此很難建議每天特定的一種止吐方案,特別是因為急性和延遲性嘔吐可能在治療療程的第一天到最後一天有重疊出現的情形。而且完成多日抗癌療程後的延遲性嘔吐的風險期,很大一部份還取決於具體方案和方案中最後施用的抗癌藥物的致吐潛力。 對於多日抗癌多藥方案,應該根據嘔吐風險最高的藥物選擇預防性止吐治療的方案。 目前缺乏支持每種臨床情況的證據。但還是該應針對每種化療方案和每位患者的過往反應,做出個體化的決定。 一項薈萃分析的研究報告指出,5-HT3與 NK1 類的止吐藥物和dexamethasone的三藥預防性止吐方案,可用於減少多日順鉑化療方案的嘔吐。 對於接受中、高度嘔吐風險抗癌藥的患者的預防性止吐方案中,應該每天早上口服或靜脈給予dexamethasone一次,對於可能會導致顯著延遲嘔吐的抗癌藥物方案,應持續 2 至 3 天的dexamethasone。 然而,當抗癌方案已經包含類固醇時,不應添加 dexamethasone。 對於接受多日之中、高度嘔吐風險抗癌藥的患者的預防性止吐方案,應在每天第一劑抗癌藥物之前給予 5-HT3 類的止吐藥物。靜脈注射長效劑型的止吐藥物可在三天抗癌方案之開始前就使用,而不是每天多次口服或靜脈注射的5-HT3類的止吐藥物。 在多日抗癌方案的情況下,5-HT3 類的止吐藥物Palonosetron hydrochloride (商品名Aloxi、Stothu)的每天最佳劑量尚不清楚。在一項研究中,接受高致吐性多日順鉑化療治療的睾丸癌患者,接受多日Palonosetron hydrochloride的給藥(第 1、3 和 5 天靜脈注射 0.25 mg),大多數患者可於第 1 至 5 天 和第 6 至 9 天 預防噁心和嘔吐;最常見的不良事件是輕度頭痛和便秘。 另一項研究發現, Palonosetron hydrochloride的方案似乎對多日抗癌治療比起其他5-HT3類的止吐藥物更有效;患者接受了第二劑Palonosetron hydrochloride還可以治療突破性嘔吐,這對 67% 有出現噁心或嘔吐的患者有效。 根據研究,使用Palonosetron hydrochloride (商品名Aloxi、Stothu) 0.25 mg 重複靜脈給

面對多日致吐性抗癌藥方案相關的噁心嘔吐 問問專家們該怎麼辦?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