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練功房

—Pngtree—chinese medicine health preserving silver needle 5930185 1

化療引起手腳痲 針灸治療有幫忙

文:癌歸於好/中西醫腫瘤專科 陳駿逸醫師 化療引起的周邊神經病變 (CIPN) 是乳癌患者於化療療程完成後最虛弱的長期副作用之一。周邊神經病變的症狀,包括傷害運動神經造成的肌肉無力;傷害感覺神經造成的麻木、異常感覺或異常疼痛;若傷害到自主神經,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 周邊神經病變所導致的麻木或肌肉無力。 大約有30%至 85.9 %癌症病人會發生化學治療引起之周邊神經病變,症狀會影響日常活動功能,產生情緒壓力,進而降低生活品質。接受神經毒性化療藥物如:紫杉醇類(taxanes)、鉑類(platinum)、長春花鹼類(vinca alkaloids)患者常見周邊神經病變副作用。  

化療引起手腳痲 針灸治療有幫忙 閱讀全文 »

—Pngtree—human organs and lungs 5419423 1 1

非小細胞肺癌 術後輔助免疫治療藥物atezolizumab(癌自禦,tencetriq)有助減少復發

文:癌歸於好/中西醫腫瘤專科 陳駿逸醫師 2022年歐洲肺癌大會(ELCC)年會上,Enriqueta Felip教授口頭報告了atezolizumab(癌自禦,tencetriq,阿替利珠單抗)與最佳支持療法,在PD-L1 高表達的第II-IIIA 期非小細胞肺癌術後輔助治療的來自關鍵研究中亞組分析的結果。     首先,總體來說,atezolizumab(癌自禦,tencetriq) 在PD-L1 高表達的第II-IIIA 期 非小細胞肺癌族群的耐受性與研究中的總體人群一致,顯示了atezolizumab癌術後輔助治療的積極的獲益-風險特徵。

非小細胞肺癌 術後輔助免疫治療藥物atezolizumab(癌自禦,tencetriq)有助減少復發 閱讀全文 »

—Pngtree—branches covered with new green 4650454 1

鈣錳福地吡(calmangafodipir /PledOx) 化療引起之周邊神經病變的新希望

文:癌歸於好/中西醫腫瘤專科 陳駿逸醫師 化療引起之周邊神經病變(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是由化療藥物沉積周邊神經後而直接損傷周圍神經系統所導致的一種神經毒性副作用。目前,尚無有效的方法來預防或治療,但卻帶給患者許多生活上與工作上、醫療上的不利影響。   首先在治療過程中,癌症患者往往由於化療引起之周邊神經病變的問題可能會減少化療藥物劑量,因此中止了可能治癒或是控制腫瘤的化療方案,甚至因而被迫改變治療方案。   對大多數化療引起之周邊神經病變的患者來說,剛開始的治療就是停用導致周邊神經病變的藥物,之後神經病變大多可能會改善或緩解。   但是,有時候化療很可能是一種延長該名患者生命的重要治療手段,因此在治療療程中停用化療藥物常常顯得異常困難。而且,臨床上患者可能會因為擔心因此失去了原有治療腫瘤的有效方法,而不向醫生陳述或報告其所發生的神經毒性症狀,甚至選擇默默地忍受周邊神經病變的症狀,天真地以為待抗癌成功後不久必能消失。  

鈣錳福地吡(calmangafodipir /PledOx) 化療引起之周邊神經病變的新希望 閱讀全文 »

—Pngtree—car car traffic cartoon car 3847398 1

CAR-T細胞療法的研究報告之1

文:癌歸於好/中西醫腫瘤專科 陳駿逸醫師 細胞療法的CAR-T細胞治療在血液腫瘤領域已有多年的臨床應用,且取得了令人欣喜的結果。然而由于實體癌症有高度異質性等原因的存在,導致CAR-T在實體癌症治療領域的發展一直緩慢。而最近幾年,幾款針對特定癌細胞表面蛋白抗原的CAR-T細胞療法,包括胃癌、膽胰癌在內的消化道癌症治療領域表現出一定的療效。 2021 ESMO歐洲腫瘤内科醫學會研究報告了CLDN 18.2 CAR-T細胞療法治療消化系統癌症的第一期臨床試驗的結果。 CLDN18.2是一種泛癌症的靶點,在消化系統癌症的治療領域極具有前景。目前針對CLDN18.2 CAR-T 細胞療法的CT041已經在臨床前研究與研究者發起的研究中表現出一定抗腫瘤活性(CT041-CG4003/NCT03159819)。基于這些結果,研究者開展了CT041在消化系統癌症的第一期臨床試驗,評估其 CT041 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有效性、藥代動力學等特徵。

CAR-T細胞療法的研究報告之1 閱讀全文 »

—Pngtree—vaccine covid 19 with injection 5832802 1

接種新冠疫苗 是否會影響癌友癌症治療藥物的療效?

文: 陳駿逸醫師 SARS-CoV2 疫苗與抗腫瘤療法會有交互作用的風險嗎?   先前我po文討論過柚子會影響部分癌藥的療效,那是因為柚子和葡萄柚類似,都含有豐富的「呋喃香豆素」,該成分會會抑制小腸中的一種細胞色素酵素 (Cytochrome P-450 3A4 ) 的作用,由於許多藥物皆由該酵素代謝,所以可能導致藥物血中濃度升高之情形,而增加發生不良反應(毒性)之機率,且特別注意的是,其抑制藥物代謝的作用可長達數小時甚至兩三天,即使間隔服藥也無法完全避免。  

接種新冠疫苗 是否會影響癌友癌症治療藥物的療效? 閱讀全文 »

—Pngtree—2 5d connected life technology 4112363 1

認識輔助抗癌老將 雲芝多醣體的前世今生

文:癌歸於好/中西醫腫瘤專科 陳駿逸醫師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最近的數據 ,癌症是世界上的第二大死亡原因,2018 年估計有 960 萬人因癌症而死亡。常見的癌症死因分別來自常見癌症,例如:肺癌、大腸直腸癌、胃癌、肝癌和乳癌,而其他常見癌症包括攝護腺癌和皮膚癌。   值得關注的,大約 70%的癌症死亡是發生在發展中國家或其他地區。這些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民眾不能廣泛獲得現代新穎的抗癌藥物。還有傳統的中醫藥抗癌藥物相對親民且可近性高,但是否於現代新穎的抗癌治療體系,例如免疫治療下,仍然有一席之地呢?讓我們來認識中醫抗癌藥物”一哥”-雲芝。     中醫抗癌藥物”一哥”:雲芝 雲芝(Trametes versicolor,前稱Coriolus versicolor或Polyporus versicolor),又稱彩雲革蓋菌或瓦菌,是多孔菌科植物雲芝的子實體或菌絲體。雲芝源自中國的原始森林,中國大陸的東南西北都有分佈,寄生於海拔三千公尺以上的闊葉樹和朽木上。 雲芝常見於溫帶亞洲、北美和歐洲,包括英國,所有地區均有記錄 。   雲芝在西方世界最常被稱作為Turkey Tail火雞尾,其獨特的形態特徵是菌蓋上側的同心彩色區域和下側帶有孢子的多孔,外貌像極了火雞的尾巴。   雲芝是一種大型珍貴的藥用真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多醣體、多醣肽及所有葡聚醣、三萜類、木質素、多種胺基酸及微量元素。多醣肽中還另有五類單糖,包括鼠李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甘露糖及木糖。   雲芝作為中藥的一部分,其藥用價值至少可以追溯到 2000 年前,。中醫學認為雲芝,味甘平淡,性微寒,歸肝、脾、肺經。傳統用法為健脾利濕、止咳平喘及刺激免疫。民間常用雲芝於包括健康促進作用,增加體力和長壽及抗癌的治療,值得一堤的來自中國和日本的兩種雲芝多醣體的商業產品,分別是 PSP 和 PSK,可作為癌症的輔助治療。與其他食用真菌一樣,雲芝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是多醣肽 (PSP),它是從菌絲體和發酵液中分離出來的PSP 的主要來源是中國PSP和日本PSK的商業產品,分別是從“COV-1”和“CM-101”的菌株中生產。這兩種產品都已被批准作為藥物,主要作為癌症治療的輔助劑。甚至於20幾年前台灣健保就開始給付胃癌術後可以使用藥物krestin(PSK,克速鎮),日本的健保也給付物krestin(PSK,雲芝多醣體)用於胃

認識輔助抗癌老將 雲芝多醣體的前世今生 閱讀全文 »

—Pngtree—fitness sport roller skating boy 4719333 1

结肠癌第3期(淋巴结阳性)患者 你应该知道的术后辅助治疗

文:癌归于好/中西医肿瘤专科 陈骏逸医师 在美国,每年大约有 104,270 例新发的结肠癌病例被诊断出来。外科手术切除是局部性结肠癌目前唯一的治愈性治疗方法,治疗成绩与就诊时的结肠癌疾病程度有着最密切的相关。   对于已经接受潜在治愈性手术切除的结肠癌第3期患者,日后癌病疾病复发的风险被认为是由手术时存在的临床隐匿性微转移的多寡所引起的。而于术后给予辅助治疗的目标是根除这些癌症微转移,从而提高结肠癌第3期患者的治愈率。   结肠癌第3期患者接受术后辅助化疗的益处已经在结肠癌第3期(淋巴结阳性)中得到最明确的证明,其中给予以5-Fu(氟尿嘧啶)为主的辅助化疗可以将疾病复发风险降低大约 30%,并降低了 22% 至 32%死亡率 ;若术后辅助治疗再加上化疗oxaliplatin奥沙利铂后,也就是FOLFOX(奥沙利铂搭配亚叶酸和短期输注氟尿嘧啶)的基础的额外益处则会更显着。   从定义上看,术后辅助治疗的是否让病人获益之金标准就是要提高患者的总体生存率。然而,三年的无病生存期(DFS;定义为从随机分组到无论原因如何出现任何结肠癌事件的时间,似乎是五年总体生存期的可接受的替代指标,尤其是对于结肠癌第3期疾病。因此,术后三年的 DFS 率是术后辅助治疗是否被推荐之一个广泛可以被接受的指标点,用来定义结肠癌第3期(淋巴结阳性)的术后辅助治疗的益处。

结肠癌第3期(淋巴结阳性)患者 你应该知道的术后辅助治疗 閱讀全文 »

—Pngtree—ganoderma lucidum 2126642 1

雲芝多醣體輔助對抗乳癌的實例報告

文:癌歸於好/中西醫腫瘤專科 陳駿逸醫師 控制癌症的主要措施之一的化療,是透過使用各種小分子化合物和生物製劑來進行。與往常一樣,天然植物的中草藥作為這些化療藥物的重要來源,例如:紫杉醇 (Taxol®)、鬼臼毒素衍生物(etoposide等)和長春花生物鹼(vincristine,vinorelbine)。另一方面,天然真菌更是化療藥物的重要來源,舉凡doxorubicin, daunomycin, mitomycin C, 及 bleomycin化療藥物,都是來源自真菌,特別是鏈黴菌中所研發的抗癌化療藥物更是的代表性例子。   這些具有醫療價值真菌的蕈菇類,除了它們的營養價值外,近年來真菌中有醫療價值的蕈菇類,不僅作為免疫調節藥物的來源,而且作為癌症常規化學療法或放射療法的輔助療法,以增強化學療法或放射療法的效力或減少其副作用。在這方面,近年來研究得最好且最完善的醫療用蕈菇類就是雲芝 。   雲芝是一種大型珍貴的藥用真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多醣體、多醣肽及所有葡聚醣、三萜類、木質素、多種胺基酸及微量元素。多醣肽中還另有五類單糖,包括鼠李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甘露糖及木糖。   雲芝作為中藥的一部分,其藥用價值至少可以追溯到 2000 年前。中醫學認為雲芝,味甘平淡,性微寒,歸肝、脾、肺經。傳統用法為健脾利濕、止咳平喘及刺激免疫。民間常用雲芝於包括健康促進作用,增加體力和長壽及抗癌的治療,值得一堤的來自中國和日本的兩種雲芝多醣體的商業產品,分別是 PSP 和 PSK,可作為癌症的輔助治療。與其他食用真菌一樣,雲芝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是多醣肽 (PSP),它是從菌絲體和發酵液中分離出來的PSP 的主要來源是中國PSP和日本PSK的商業產品,分別是從“COV-1”和“CM-101”的菌株中生產。這兩種產品都已被批准作為藥物,主要作為癌症治療的輔助劑。甚至於20幾年前台灣健保就開始給付胃癌術後可以使用藥物krestin(PSK,克速鎮),日本的健保也給付物krestin(PSK,雲芝多醣體)用於胃癌、大腸癌術後輔助治療,並建議合併術後輔助化療。足以見得雲芝,特別是PSK-雲芝多醣體,在癌症治療的角色。  

雲芝多醣體輔助對抗乳癌的實例報告 閱讀全文 »

2022120705 1

乳癌患者局部復發 腫瘤溫熱療法給力嗎?

文:癌歸於好/中西醫腫瘤專科 陳駿逸醫師 乳癌局部復發 時至今日仍然是部分癌友的痛 乳癌的局部復發代表了是一類異質性的疾病,其預後和首選的治療方法存在有顯著的差異。 因此,乳癌患者出現局部腫瘤復發疾病的最佳處置是需要多學科評估和整合最佳的治療策略。 不幸的是,很少有前瞻性的臨床試驗可以為乳癌的局部復發疾病患者提供最佳治療策略高水平的證據。由於預後因素和患者既往治療的異質性,導致此類的試驗難以設計和執行。此外,隨著原發性疾病診斷和治療處置的改進,乳癌的局部復發變得較以前越來越少見。例如,接受保乳手術、全乳放療和適當全身治療的早期疾病患者發生 乳癌的局部復發的風險約為每年 0.5%。這一比率幾乎是過去幾十年前的一半,過去平均乳癌的局部復發率約為每年 1%。導致成乳癌的局部復發改善的結果有多種原因,包括更好的診斷影像和腫瘤定位、改進的病理技術和注重手術切緣,將放射線更優化地定位以達到預期目標,並增加了更有效的全身治療使用。這些治療進展也顯著降低了接受乳房切除術治療的患者的局部復發率。 在一項針對接受乳房切除術治療且有 1-3 個陽性淋巴結擴散乳癌患者其局部復發的研究中,未接受乳房切除術後放療的其乳癌的局部復發率為 2.8%,而類似的分期乳癌大約提前 15 年的治療之局部復發率為 9.5%。在這項研究中,患者接受新治療且未接受初始放療的新世代患者,乳癌的局部復發風險的的風險比起過去的世代約減少了65%。 是真的局部復發?還是又新長的乳癌? 乳癌的局部復發患者的許多重要預後因素。對於孤立性局部復發的乳癌患者,首先要考慮的問題之一,是確定該疾病是否代表真正的復發還是新的原發,特別是對於那些乳房內復發的患者。 以下的因素提示可能為新的原發:生物標誌物譜和/或疾病組織病理學的變化,與原發腫瘤相比,復發在乳房的不同象限,以及基因表達譜的差異。 MD 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評估了 397 名乳房局部復發的乳癌患者,並將大約一半歸類為新的原發灶,另一半則是歸類為真正復發(基於腫瘤位置、組織學亞型和生物標誌物特徵)。與歸類為真正復發的患者相比,新的原發癌患者具有更好的 10 年生存率和較少的發生轉移的機率,但更可能發生對側乳房癌。 耶魯大學的一項類似研究比較了 70 名歸類為新原發灶的患者,其中60 名患者被歸類為真正復發。同樣,那些新的原發也是具有更好的 10 年總生存率和遠處無病生

乳癌患者局部復發 腫瘤溫熱療法給力嗎? 閱讀全文 »

—Pngtree—hand drawn hot sticker 3988974

認識癌症的溫熱治療(hyperthermia)

文:癌歸於好/中西醫腫瘤專科 陳駿逸醫師 溫熱治療(hyperthermia)被定義為利用外源性的熱能誘導來應用於治療,這是一個相當古老而非新鮮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古代,當時熱就被用於治療各種疾病,包括腸胃炎,心臟病、甚至是感冒及惡性腫瘤。   由於各種研究已經證實了溫熱治療的潛在分子作用機制,因此在過去的幾十年,這種治療策略變得用於癌症的治療變得更加流行。   一般而言,溫熱治療在結合化療和/或放射線的治療方案中,被用作為輔助的治療,化療或放射線治療這兩種方法,都可以誘導不可逆的癌細胞 DNA 損傷。根據許多體外、體內和臨床研究,溫熱治療已經被證明也可以通過干擾 DNA 修復反應,來增強 DNA 靶向的癌症治療策略,偕同增加化療或放射線的治療的有益效果。  

認識癌症的溫熱治療(hyperthermia)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