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內分泌腫瘤

2025052304 1

Belzutifan(商品名Welireg):治療嗜鉻細胞瘤和副神經節瘤新希望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Belzutifan是一種口服標靶藥物,是一種HIF-2α抑制劑,可以阻斷血管生成和腫瘤生長。用來治療von Hippel-Lindau (VHL)疾病相關的腎細胞癌治療、von Hippel-Lindau (VHL)疾病相關的腦部及脊髓腫瘤(hemangioblastomas)、 VHL疾病患者的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pNET)。   於2025年5月14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又核准belzutifan(商品名Welireg)可用於治療局部晚期、不可以手術切除或轉移性的嗜鉻細胞瘤和副神經節瘤之成人和12歲及以上兒童患者。這是FDA首次核准用於嗜鉻細胞瘤和副神經節瘤的口服藥物療法。   該藥物的療效在一項開放標籤、多對列的臨床試驗LITESPARK-015(NCT04924075)中得到評估。收錄了72位局部晚期、不可以手術切除或轉移性的嗜鉻細胞瘤和副神經節瘤之成人和12歲及以上兒童患者,且合併高血壓、且血壓得到充分控制的患者,在研究開始前至少2周內其抗高血壓藥物不得有變動。患有癌性腦膜炎的患者則被排除在外。   主要療效終點指標是經過獨立評審委員會,採用RECIST  1.1版標準評估的總體腫瘤緩解率。其他療效終點指標包括腫瘤緩解的持續時間,以及至少一種抗高血壓藥物用量減少至少50%、並維持至少六個月的患者數量。研究發現belzutifan的總體腫瘤緩解率為26%。中位腫瘤緩解的持續時間為20.4個月在基線時使用抗高血壓藥物的60例患者中,有19例患者至少一種抗高血壓藥物用量減少了至少50%,並維持了至少六個月。  

Belzutifan(商品名Welireg):治療嗜鉻細胞瘤和副神經節瘤新希望 閱讀全文 »

2025033106 1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核准Cabozantinib(癌必定/Cabometyx/卡博替尼)可以用於治療胰臟神經內分泌瘤和胰外神經內分泌瘤

高禾醫院細胞治療中心/台中醫院血液腫瘤科 陳駿逸醫師   2025 年 3 月 26 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核准Cabozantinib(癌必定/Cabometyx/卡博替尼)可以用於過去已經接受藥物治療、不可以手術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分化良好的胰臟神經內分泌瘤(pNET)和分化良好的胰外神經內分泌瘤(epNET),且是≥12歲的兒童和成人患者。   此適應症是根據第三期臨床試驗CABINET(NCT 03375320)中的研究結果:與安慰劑相比,Cabozantinib的治療可以顯著改善胰臟神經內分泌瘤和胰外神經內分泌瘤患者的疾病控制時間;使用Cabozantinib的治療的腫瘤客觀緩解率也明顯高於安慰劑組,但總體生存時間之分析資料尚未達到成熟可以分析的階段。   關於Cabozantinib,是一種多靶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目前研究發現Cabozantinib的作用靶點包括MET、VEGFR1/2/3、ROS1、RET、AXL、NTRK、KIT等至少9個。先前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已核准許多種適應證,包括:單藥用於晚期腎細胞癌;與Nivolumab合併使用於晚期腎細胞癌的第一線治療;單藥用sorafenib治療失敗的肝細胞癌;單藥用於過去VEGF標靶治療失敗後且為放射性碘難治或不適合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分化型甲狀腺癌且是≥12歲的兒童和成人患者。   第三期臨床試驗CABINET是一項雙盲、安慰劑對照、多中心的臨床試驗,共收錄了298位在過去已經接受藥物治療、不可以手術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分化良好的胰臟神經內分泌瘤(pNET)和分化良好的胰外神經內分泌瘤(epNET),且是≥12歲的兒童和成人患者。主要療效結局指標為的疾病控制時間,其他療效結局指標包括腫瘤客觀緩解率和總體生存期。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核准Cabozantinib(癌必定/Cabometyx/卡博替尼)可以用於治療胰臟神經內分泌瘤和胰外神經內分泌瘤 閱讀全文 »

2025022001 1

Cabozantinib可以作為晚期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新的治療選擇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神經內分泌腫瘤(NET)是一組具有異質性的惡性腫瘤,胃腸道、肺和胰臟為其最常出現的部位。在現有晚期神經內分泌腫瘤的治療下,多數患者最終會出現病情惡化。過去15年間,晚期神經內分泌腫瘤的治療格局確實是有所進展,然而疾病在這些藥物的作用下仍會最終進展,因此還需其他晚期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療法。   一項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第三期、名為CABINET的臨床試驗,研究了標靶藥物Cabozantinib(癌必定/Cabometyx/卡博替尼)對晚期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療效。評估Cabozantinib對於先前接受過Lu-177 DOTATATE和/或標靶藥物治療後,病情仍然失控的胰臟外或胰臟之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的療效,其結果發現Cabozantinib可以顯著改善晚期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無進展生存期,治療效果的提升為晚期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提供新的治療選擇。   CABINET試驗收錄的患者按2:1的比例,隨機分配接受Cabozantinib或安慰劑的治療。研究之主要終點為無進展生存期,次要終點包括腫瘤客觀緩解率、總生存期和安全性。CABINET臨床試驗的研究設計為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並設有獨立的資料安全監測委員會(DSMB)進行監督。由於中期分析顯示 組Cabozantinib治療組的療效明顯優於安慰劑組,DSMB建議提前終止試驗,並允許安慰劑組患者交叉接受Cabozantinib。   在2018年10月至2023年8月期間,美國62個研究中心共招募了298名患者,其中203名被隨機分配到胰臟外之神經內分泌腫瘤組,95名被隨機分配到胰臟之神經內分泌腫瘤組。兩組患者在基線人口統計學和疾病特徵方面基本平衡。在到胰臟外之神經內分泌腫瘤組中,患者既往接受過中位數為2種之治療,包括Lu-177 dotatate和everolimus;在胰臟之神經內分泌腫瘤組中,患者既往接受過中位數為2~3種之治療,包括Lu-177 dotatate、everolimus和Temozolomide。截至資料截止日期,仍有部分患者在接受研究的治療,最常見的停止治療原因是疾病出現惡化。   在胰臟外之神經內分泌腫瘤組中,接受Cabozantinib治療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為8.4個月,而安慰劑組為3.9個月,疾病出現惡化或死亡風險降低62%,腫瘤緩解率為5%,

Cabozantinib可以作為晚期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新的治療選擇 閱讀全文 »

2025020407 1

腫瘤科醫師另類觀點看 血液腫瘤標記(或稱為腫瘤指數)之Chromogranin A (嗜鉻粒蛋白A/ CgA)

癌細胞本身就具有高度的異質性,而這正是目前造成癌症標準治療出現內在或後天性抗藥性的原因,導致大多數癌症患者治療後最後是以失敗收場,或是出現抗藥性或症症復發。與其他癌症免疫療法一樣,CIK細胞療法的完全成功地克復上述的困難。因為針對異質性的癌細胞群而言,CIK 細胞具有靶向和殺死異質性癌細胞的能力。

最後,總結CIK細胞療法的結論:
CIK細胞療法在快速發展的癌症領域確實具有巨大治療的潛力。因此,如何優化CIK治療與其他癌症標準的中西醫治療結合,才能讓CIK細胞治療的優點發會的更為淋漓盡致。而CIK細胞療法在現今癌症的治療模式,主要以Add-on的方式加入,與現今癌症的治療模式互相搭配與互補,而不是完全去取代癌症標準的中西醫治療,如此將讓CIK細胞療法成為臨床實務中對於減少副作用和提升癌症患者存活率,提供更重要的關鍵神隊友的角色。

腫瘤科醫師另類觀點看 血液腫瘤標記(或稱為腫瘤指數)之Chromogranin A (嗜鉻粒蛋白A/ CgA) 閱讀全文 »

2024123003 1

神經內分泌腫瘤治療新曙光肽受體-放射性核素治療(PRRT) 鎦癌平(LUTATHERA)可治療胃腸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

血液腫瘤科 陳駿逸醫師 含有lutetium Lu-177 dotatate 成分的藥品,也稱為鎦-177 標靶核種治療,目前台灣上市的商品名稱鎦癌平(LUTATHERA),目前核准可以用於治療成人無法手術切除或轉移性之胃腸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並建議用於腫瘤分化成度良好(G1 及 G2)、經體抑素類似物(例如:Sandostatin LAR)治療後疾病仍持續惡化、但需要確認其體抑素受體(somatostatin receptor)為陽性。   也就LUTATHERA在台灣是核准用於治療罹患無法手術切除或轉移性、持續惡化、分化明確 (G1 和 G2) 且帶有體抑素受體的胃腸胰神經內分泌腫瘤 (GEP-NET) (包括前腸、中腸、後腸神經內分泌腫瘤) 成人患者。   Lutathera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藥物,透過與一種稱為生長激素抑制素受體的細胞結合而起作用,該生長抑素受體可能存在於神經內分泌腫瘤上。與受體結合後,藥物進入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細胞,通過輻射對腫瘤細胞造成損傷。   該項適應症是根據一項隨機臨床試驗中,229例患有晚期生長抑素受體陽性GEP-NET的患者。試驗中的患者聯合使用Lutathera和octreotide(奧曲肽)或者單獨服用octreotide。合併使用Lutathera和octreotide的患者與單獨使用octreotide的患者相比,存活時間更長。這意味著接受Lutathera和octreotide治療的患者,會比單獨接受octreotide治療的患者的腫瘤生長或病人死亡的風險較低。   另一項研究基於來自體抑素受體受體陽性神經內分泌的腫瘤,共計有1214名患者的資料,包括GEP-NETS,他們接受了Lutathera治療。在360名GEP-NET患者中,有16%的患者報告完全或部分腫瘤縮小。   Lutathera的常見副作用包括白血球減少(淋巴細胞減少症),肝功能異常,嘔吐,噁心,高血糖和低鉀血症,某些血液或骨髓癌(繼發性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和白血病)的發展,腎損傷(腎毒性),體內荷爾水平異常和不孕症。   Lutathera可能會對發育中的胎兒造成傷害; 應該告知女性對胎兒的潛在風險,並採取有效的避孕措施。使用Lutathera的患者接受輻射。其他患者、醫護人員和家庭成員受到的輻射應根據輻射安全規範加以限制。   而跨領域團隊 (MDT

神經內分泌腫瘤治療新曙光肽受體-放射性核素治療(PRRT) 鎦癌平(LUTATHERA)可治療胃腸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 閱讀全文 »

2024021703 1

健保給付標靶治療藥物Bevacizumab(如:Avastin/癌思停)的規定

1.轉移性大腸或直腸癌: (1)Bevacizumab與FOLFIRI(Folinicacid/5-fluorouracil/irinotecan)或FOLFOX(Folinicacid/5-fluorouracil/oxaliplatin)或5-fluorouracil/leucovorin的化學療法合併使用,作為轉移性大腸或直腸癌患者的第一線治療。 (2)使用總療程以36週為上限(106/4/1)。 (3)須經事前審查核准後使用,每次申請事前審查之療程以18週為限,再次申請必須提出客觀證據(如:影像學)證實無惡化,才可繼續使用。   2.惡性神經膠質瘤(WHO第4級)-神經膠母細胞瘤: (1)單獨使用可用於治療曾接受標準放射線治療且含temozolomide在內之化學藥物治療失敗之多型性神經膠母細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復發之成人患者。   (2)須經事前審查核准後使用,每次申請事前審查之療程以12週為限,再次申請必須提出客觀證據(如:影像學)證實無惡化,才可繼續使用。   3.本藥品不得與cetuximab、panitumumab併用。   卵巢上皮細胞、輸卵管或原發性腹膜癌患者之治療: Bevacizumab(限使用Avastin)與carboplatin 及paclitaxel合併使用,接著單獨使用bevacizumab(限使用Avastin)治療(亦即維持性治療),作為第四期卵巢上皮細胞、輸卵管或原發性腹膜癌病人接受初次手術切除後之第一線治療。 Ⅰ.初次申請為手術後一個月後起與化學治療併用5個療程。 Ⅱ.第二次申請時為接續單獨使用bevacizumab維持性治療9個療程。

健保給付標靶治療藥物Bevacizumab(如:Avastin/癌思停)的規定 閱讀全文 »

2024021702 1

健保給付標靶治療藥物Everolimus(如:Afinitor及Votubia)的規定

1.晚期腎細胞癌部分: (1)晚期腎細胞癌且已接受interferon-alpha或interleukin-2治療失敗,或不適合以上兩種藥物治療之病患。不適合以上兩種藥物治療之病患,須符合cytokine禁忌症者得直接使用sorafenib。但須列舉出所符合之禁忌症及檢附相關證明。 (2)無效後則不給付temsirolimus。 (3)需檢送影像資料,每3個月評估一次。   2.晚期肝細胞癌部分: (1)轉移性或無法手術切除且不適合局部治療或局部治療失敗之Child-Pugh A class晚期肝細胞癌成人患者,並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Ⅰ.肝外轉移(遠端轉移或肝外淋巴結侵犯)。 Ⅱ.大血管侵犯(腫瘤侵犯主門靜脈或侵犯左/右靜脈第一或第二分支) III.經導管動脈化學藥物栓塞治療(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 embolization,T.A.C.E.)失敗者,需提供患者於12個月內>=3次局部治療之記錄。

健保給付標靶治療藥物Everolimus(如:Afinitor及Votubia)的規定 閱讀全文 »

2024021609 1

健保給付標靶治療藥物Sunitinib(如:Sutent/紓癌特)的規定

1.腸胃道間質腫瘤(GIST): (1)限用於以imatinib治療期間出現疾病惡化或對該藥出現不能忍受之腸胃道間質腫瘤。 (2)若使用本藥品出現疾病惡化或無法忍受其副作用,不得替換使用imatinib治療。 (3)需經事前審查核准後使用,送審時須檢送病歷及對imatinib耐受性不良或無效之證明。   晚期腎細胞癌: (1) 可用於第一線治療晚期或轉移性腎細胞癌。 (2)無效後則不給付temsirolimus。 (3)需檢送影像資料,每三個月評估一次。

健保給付標靶治療藥物Sunitinib(如:Sutent/紓癌特)的規定 閱讀全文 »

202307070301

離腎保輸注液(LysaKare)藥物介紹

一袋1,000 mL中含有25 g L-精氨酸鹽酸鹽(L-arginine hydrochloride)和25 g L-離氨酸鹽酸鹽(L-lysine hydrochloride)。pH值:5.1 – 6.1/滲透壓:420 – 480 mOsm/L   適應症 LysaKare用於減少成人使用lutetium (177Lu,鎦-177,鎦癌平注射液,Lutathera) oxodotreotide進行胜肽受體放射性核素療法(PRRT)期間的腎臟輻射暴露量。   用量與用法 LysaKare應與 lutetium (177Lu) oxodotreotide的PRRT同時使用,因此,只能由具PRRT使用經驗的醫療人員給予。     離腎保輸注液(LysaKare)的用量 成年人 建議在投與Lutetium(177Lu) oxodotreotide時,同時給予整袋LysaKare,不論PRRT劑量是否需要調降。 建議在開始LysaKare輸注前30分鐘先使用止吐藥,以減少噁心和嘔吐的發生率。   特殊族群使用離腎保輸注液(LysaKare)注意事項 腎功能不全 由於使用LysaKare可能引起與容積過載和血鉀上升相關的臨床併發症,因此肌酸酐清除率< 30 mL/min的病患不應使用此產品。 肌酸酐清除率在30至50 mL/min之間的病患應謹慎使用LysaKare。對於腎功能在30至50 mL/min之間的病患,不建議使用lutetium (177Lu) oxodotreotide治療,因此需要仔細權衡這些病患的受益風險,其中應包含暫時性高血鉀症風險提升的考量。   兒童族群 針對18歲以下兒童,LysaKare的安全性與療效尚未被建立。目前無資料。   離腎保輸注液(LysaKare)的給藥方式 用於靜脈輸注。 LysaKare應在施用lutetium (177Lu) oxodotreotide 30分鐘前,以4小時連續輸注(250 mL/小時)的方式開始給藥,以達到最佳的腎臟保護作用。   LysaKare和lutetium (177Lu) oxodotreotide必須經由各自獨立的輸液管給予。  

離腎保輸注液(LysaKare)藥物介紹 閱讀全文 »

20230707021

鎦癌平注射液(Lutathera)藥物介紹

適應症 用於治療成人無法手術切除或轉移性,分化良好(G1及G2)且經體抑素類似物(somatostatin analogue)治療無效之體抑素受體(somatostatin receptor)陽性的胃腸道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GEP-NETs)。   在大多數神經內分泌腫瘤細胞表面有一種「生長抑素受體」,我們可以將這個受體想像成為一個捕手手套,正常情形下捕手會接住投手投出來的球;所謂胜肽受體放射性核素療法(PRRT)治療,就是將帶有微量放射性的元素,如鎦-177,連結在能與此受體結合的標的物上面,當手套接住這種帶有放射線的球的時候,就會將放射性藥物導入腫瘤組織內,局部釋放高能量的β射線,有效殺滅腫瘤細胞,又能精準避免對人體其他組織器官造成傷害。  

鎦癌平注射液(Lutathera)藥物介紹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