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細胞治療

2023083001 1

CAR-T細胞治療癌症實在太夯 CIK療法還需要嗎?

2023年6月健保署署長石崇良透露,目前健保已受理嵌合抗原受體 (CAR)-T 細胞療法tisagenlecleucel成分藥品,用於治療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復發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的申請案。   這幾年,隨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出現,免疫治療已可說是繼手術、放、化療與標靶藥物之後,第五種抗癌的主力。不過,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免疫療法除了免疫單株抗體的藥物,近年醫學界也積極發展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為免疫細胞療法的發展鋪出新路;此外免疫細胞療法利用免疫細胞培養擴增技術,強化病患對抗癌細胞的能力;簡單來說,免疫細胞治療就是要替病患的免疫大軍實施「精兵強軍」的計劃。   嵌合抗原受體 (CAR)-T 細胞成功治療了 B 細胞相關血癌及多發性骨髓瘤患者,這代表了過繼姓T細胞療法領域的重大突破。 然而,CAR-T 療法並非適合所有癌症患者,並且有些需求仍未得到解決。 特別是,CAR-T細胞的生產成本昂貴、高度技術及專利權密集且藥品運送有困難; 此外,CAR-T細胞治療輸注產生的毒性,例如細胞激素釋放症候群(CRS)和免疫效應細胞相關神經毒性症候群(ICANS),也是值得關注。   細胞激素誘導殺手 (CIK) 細胞等其他的細胞治療產品,有可能可以克服CAR-T細胞治療其中一些障礙。 CIK 細胞是多克隆 CD3+CD56+ T 細胞的異質群體,具有 NK 與T細胞的表型和功能特性。 CIK 細胞的細胞毒殺性是通過NKG2D分子的成員參與,並且以不受到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MHC)限制的方式發揮作用,針對多种血液腫瘤和實體癌症,且無需事先接觸抗原或需要抗原去引發。 CIK 細胞最重要的潛力在於在同種異體環境中其誘導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 反應的能力非常有限,所以引起異體排斥反應通常很輕微。   而且CIK 細胞可以藉由採用簡單且極其高效的擴增方案可以擴增與生產,可實現效應細胞的大規模擴增,並且CIK與 CAR-T 細胞相比,所需的財務投入也較低。   事實上,CAR-T 製造涉及到須於藥廠特定設置集中製造設施,且會使用昂貴的 GMP 級病毒載體進行工程設計,而 CIK 細胞生產則在當地監管機構特許核准的 GMP 設施中就可以成功進行,並且 CIK 細胞治療現已在許多國家獲得許可(包括台灣)。 此外,在接受 CIK 細胞治療的患者中,觀察到類似於 CAR-T

CAR-T細胞治療癌症實在太夯 CIK療法還需要嗎? 閱讀全文 »

2023082903 1

回顧CIK細胞治療的30年:談談關鍵突破與未來的展望

什麼是細胞激素活化殺手細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 CIK)的細胞療法? CIK是一種特殊的免疫細胞群,主要由T細胞、NK-T細胞(自然殺手T細胞,Natural killer T cells)和自然殺手細胞(NK細胞)的不同細胞族群所組合而成,安全性高、對MHC(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分子並無限制性,且CIK細胞具有抗腫瘤活性,能夠改善免疫系統、提高免疫力,尤其對癌症手術後或放化療後患者效果顯著,能夠消除殘留微小的轉移病灶,防止癌細胞擴散和復發。臨床研究證實CIK細胞應用於與癌症藥物合併治療下,更具有療效。   CIK細胞的製程 透過分離出來的免疫細胞,在體外加入數種細胞激素使其分化成CIK,進行14-21天培養放大,製作出CIK細胞療的製劑。爾後將CIK回輸至癌症病人體內,與腫瘤細胞接觸後,將腫瘤細胞破壞殺死。   根據2021年發表於實驗與臨床癌症研究醫學雜誌上的一篇” 回顧CIK細胞治療的30年”, 回顧了大量關於細胞激素活化殺手細胞療法的臨床試驗的最新證據,細胞激素活化殺手細胞(CIK)應該以與當前標準癌症治療採取互補的方式(而不是競爭),互相結合,優化抗癌症的關鍵。   癌症免疫療法已成為癌症療法的主流之一,並且已經徹底改變了癌症的治療方式。 事實上,使用免疫療法的合併治療已經證明在延長存活和減少副作用方面更有利。 在癌症免疫療法的範圍內,細胞激素活化殺手細胞(CIK)的細胞療法佔有特殊的地位。

回顧CIK細胞治療的30年:談談關鍵突破與未來的展望 閱讀全文 »

20231126 1

癌症治療新知戰情室 第12集首播公告:回顧CIK細胞治療的30年:談談關鍵突破與未來的展望

癌症治療新知戰情室 第12集YouTube首播公告: 題目: 回顧CIK細胞治療的30年:談談關鍵突破與未來的展望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2dzZXhqJEs4     2023年11月26日晚上12:00 開始 什麼是細胞激素活化殺手細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 CIK)的細胞療法? CIK是一種特殊的免疫細胞群,主要由T細胞、NK-T細胞(自然殺手T細胞,Natural killer T cells)和自然殺手細胞(NK細胞)的不同細胞族群所組合而成,安全性高、對MHC(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分子並無限制性,且CIK細胞具有抗腫瘤活性,能夠改善免疫系統、提高免疫力,尤其對癌症手術後或放化療後患者效果顯著,能夠消除殘留微小的轉移病灶,防止癌細胞擴散和復發。臨床研究證實CIK細胞應用於與癌症藥物合併治療下,更具有療效。  

癌症治療新知戰情室 第12集首播公告:回顧CIK細胞治療的30年:談談關鍵突破與未來的展望 閱讀全文 »

2023082101

莫德納mRNA疫苗不只可以預防COVID-19 還可以協助抗癌

文: 陳駿逸醫師 許多人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都有去打 Moderna疫苗,而莫德納新冠疫苗是一種新穎的mRNA疫苗,堪稱是人類歷史上的創新技術。   mRNA(messenger RNA) 的中文全名是”信使核糖核酸”,其實細胞中的 DNA 無法直接指揮細胞工作,必須透過 mRNA 做中間人,而mRNA 的角色是將 DNA 上的遺傳訊息忠實地copy下來,就像一個郵差帶著工程藍圖,將工程藍圖遞送到細胞內由多種酵素共同組成的生產線上,讓生產線可以按圖製造出各種不同的蛋白質。   mRNA疫苗,可以跳過 DNA 這一關,直接指揮下游的生產線產製出具備有對抗新冠病毒效果的蛋白質,換句話說,mRNA 疫苗的功效,是把人體細胞變成一座迷你的製藥工廠,自行生產能啟動身體免疫系統的蛋白質,殲滅入侵體內肆虐的新冠病毒。  

莫德納mRNA疫苗不只可以預防COVID-19 還可以協助抗癌 閱讀全文 »

023 1 1

Pembrolizumab治療高TMB癌症 異癌同治又一篇章

文:癌歸於好/中西醫腫瘤專科 陳駿逸醫師 根據默克公司宣稱,美國FDA于2020年4月核准了對于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embrolizumab新的補充生物藥品之許可申請(supplemental biologics license application,sNDA)的優先審查。 目前已經加速核准pembrolizumab單一藥物治療高TMB(Tumor mutational burden-high,TMB-H,高腫瘤突變負荷量)癌症的優先審查,該藥物可以用于治療無法手術切除或轉移性的成年和小兒之實體癌症患者,這些實體癌症具有高腫瘤突變負荷量(TMB≥10突變/兆碱基),用于先前治療後病情仍然惡化且沒有令人滿意的替代治療方案的患者。關于TMB-H之測定方式是需要透過美國FDA核准的基因檢試確定的。 該申請部分基于第二期臨床試驗KEYNOTE-158的研究結果,該試驗評估了pembrolizumab在實體癌症患者中的作用。該試驗還支持了2017年美國FDA核准pembrolizumab作爲第一種基于生物標志物的癌症治療方法,無論其癌症類型爲何,只要癌症屬￿微衛星高度不穩定性(MSI-H)或錯配修復缺陷(dMMR)的實體癌症患者均可適用。 來自KEYNOTE-158試驗中,關于TMB-H的患者人群的研究數據已在2019年歐洲醫學腫瘤學會(ESMO)大會上發表了結果果。該研究中,TMB-H之測定方式是透過使用FoundationOne CDx的基因分析,評估了腫瘤組織的突變負荷量(TMB)。而TMB-H的狀態定義爲每1兆碱基中至少有10個突變,符合TMB-H所有的實體癌症患者,接受每3周200 mg靜脉注射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embrolizumab。 該試驗中可評估腫瘤組織TMB狀態的患者中,其中有99名(比例爲13.2%)患者屬￿高TMB癌症。然後,對這些患者進行中位追踪期間11.7個月(範圍0.5-33.0),幷將其結果與652例的不屬￿高TMB患者也進行中位追踪期間13.1個月(範圍0.4-34.3),進行比較。 在高TMB癌症組,PD-L1表達陽性的患者占65.7%,微衛星不穩定性高(MSI-H)腫瘤的患者占有14.1%。此外,除了1名患者外,所有患者均已在復發或轉移性情况時已經接受過治療,而有12名患者已經先前接受了至少4種的治療方案。 在屬於高TMB組中,最常見

Pembrolizumab治療高TMB癌症 異癌同治又一篇章 閱讀全文 »

—Pngtree—2023 new year of the 8517048

免疫療法時代 如何看待扶正培本的中醫抗癌基礎理論

文:癌歸於好/中西醫腫瘤專科 陳駿逸醫師 西醫對抗癌症,長期會採用「傷敵一千,自傷七百」的化療、放療等破壞性治療,甚至還從體外輸入免疫戰鬥部隊 (例如免疫細胞中的自然殺手或T細胞),這些傳統且為外來的療法都是不屬於原本身體天然的抗癌模式,常常會因此容易傷害正常細胞,產生困擾的副作用,最重要的是也沒有因此而全面擊敗了癌症。   傳統中醫把疾病認為是一種邪氣,而體內的免疫系統則被稱為正氣。所以才有”正氣在內、邪不可干”。而當正氣虛,病邪才有機會發生,所以採用「扶正祛邪」之法來治療或是預防疾病,這點在新冠疫情下,更是被屢屢證明。癌症也是如此。中醫過去一直強調唯有扶助人體正氣,才能提高抗癌能力。   扶助人體正氣的中醫治法中,重點在於調整身體的氣血陰陽、同時培顧與培補脾腎兩個臟腑。   中醫會採用健脾補氣的中藥,常常會採用人參、黨參、黃芪、白朮、茯苓、山藥、甘草等;補血中藥會採用當歸、枸杞、熟地、首烏、大棗等;滋陰中藥會採用西洋參、沙參、天冬、麥冬、生地、石斛等;補腎中藥會採用龜甲、黃柏、山茱萸、巴戟天、菟絲子、仙靈脾、補骨脂、附子、鹿角、肉桂等。來扶助正氣,也就是扶正中藥可以加強體內免疫抗癌力。   而西方醫學過去幾十年來,也有同樣的思維。既然身體對抗癌症的免疫系統目前「無力」清除自己體內的癌細胞,那麼西方醫學也來學中醫,依樣畫葫蘆,採用增強免疫力的方法來治療癌症,包括如何強化T細胞的介白素、干擾素的藥物治療,細胞療法(體外免疫細胞經強化後再輸回病人的療法)等等。立意甚美,但成效卻不彰顯,甚至因過度強化免疫細胞大肆殘害正常細胞,產生免疫風暴。   難道中西醫所謂「扶正才能祛邪」的免疫思維 錯了嗎?

免疫療法時代 如何看待扶正培本的中醫抗癌基礎理論 閱讀全文 »

20221226 1

益生菌Miyarisan( 宮入菌) 有助癌症患者免疫治療療效的提升

文:中西醫腫瘤專科 陳駿逸醫師 這是一篇2022年發表於腫瘤免疫學期刊的研究報告。 先告訴各位結論: 目前新的研究數據表明,常使用的胃藥之一的質子幫浦抑制劑(醫學上簡稱PPI),使用該類藥物會讓口腔微生物轉移到腸道,如此會讓癌症患者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免疫治療療效產生負面的影響。然而,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可以恢復因此所造成免疫治療的療效降低。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日本熊本大學的研究團隊回顧性分析了 118 名接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之免疫治療的晚期或複發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並通過 16S 巨觀基因組學得測序分析了其中 80 名肺癌患者的糞便樣本。 發現使用益生菌MIYARISAN (活性的益生菌,其成份為宮入菌-Clostridium butyricum, MIYAIRI 588,CBM588)的丁酸梭菌療法,證明了MIYARISAN確實可以提高免疫治療在肺癌的療效。 而日本熊本大學的研究團隊更進一步探討了MIYARISAN 到底是如何影響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治療療效,以及如何去影響接受 PPI 治療的肺癌患者其體內的腸道微生物群。 研究團隊發現PPI 治療確實會顯著降低了肺癌免疫治療的療效,然而,服用益生菌Miyarisan卻可以顯著恢復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被PPI藥物所降低的療效,並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此外,使用益生菌Miyarisan後反而會延長了同時接受 PPI 和抗生素治療的患者的總體生存期,因為過去該團隊也發現抗生素的使用也會降低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治療療效。 而肺癌患者的糞便分析表明,PPI 使用者其體內有害的口腔相關致病菌的豐度會比較高,而對於免疫治療有益的腸道細菌其豐度反而比較低。 相較之下,使用益生菌Miyarisan患者的腸道內潛在有害的口腔相關細菌其相對豐度因而會減少。 日本熊本大學研究團隊的研究表明,透過益生菌Miyarisan的定植可以增加共生的微生物群,可能能夠提高需要使用PPI 藥物的癌症患者的免疫治療的效果,突顯出了腸道內的口腔相關微生物群,似乎可以作為癌症免疫療法新治療靶點的潛力。 酪酸菌為人體腸道正常菌群之一,約有700多株,其中安全性高且具有治療效果的菌株編號為第588株,稱為宮入菌(CBM 588),也稱之為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丁酸梭菌是一種梭狀芽孢桿菌,也稱丁酸菌,在細菌學分類上歸屬於梭菌屬。

益生菌Miyarisan( 宮入菌) 有助癌症患者免疫治療療效的提升 閱讀全文 »

—Pngtree—car car traffic cartoon car 3847398 1

CAR-T細胞療法的研究報告之1

文:癌歸於好/中西醫腫瘤專科 陳駿逸醫師 細胞療法的CAR-T細胞治療在血液腫瘤領域已有多年的臨床應用,且取得了令人欣喜的結果。然而由于實體癌症有高度異質性等原因的存在,導致CAR-T在實體癌症治療領域的發展一直緩慢。而最近幾年,幾款針對特定癌細胞表面蛋白抗原的CAR-T細胞療法,包括胃癌、膽胰癌在內的消化道癌症治療領域表現出一定的療效。 2021 ESMO歐洲腫瘤内科醫學會研究報告了CLDN 18.2 CAR-T細胞療法治療消化系統癌症的第一期臨床試驗的結果。 CLDN18.2是一種泛癌症的靶點,在消化系統癌症的治療領域極具有前景。目前針對CLDN18.2 CAR-T 細胞療法的CT041已經在臨床前研究與研究者發起的研究中表現出一定抗腫瘤活性(CT041-CG4003/NCT03159819)。基于這些結果,研究者開展了CT041在消化系統癌症的第一期臨床試驗,評估其 CT041 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有效性、藥代動力學等特徵。

CAR-T細胞療法的研究報告之1 閱讀全文 »

2022120706 1

CAR-T細胞治療最新突破 難治性消化系統癌症露曙光

文:癌歸於好/中西醫腫瘤專科 陳駿逸醫師 CAR(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嵌合投原受體)-T 細胞治療是一種癌症強大免疫治療的先驅。此療法是將免疫細胞從病患血液中取出,經過基因重組後免疫細胞便可以識別並攻擊癌細胞中的特定蛋白質,然後重新輸入病患的身體系統,讓改造過的免疫細胞發揮細胞免疫作用殺傷腫瘤,去破壞目標物—癌細胞。 CAR-T細胞治療是一種活體藥物 CAR-T細胞治療已在血液腫瘤中取得長足進展。2017年8月30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了世界上第一個CAR-T細胞治療於小兒或年輕的B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這個消息撼動了整個醫學界,也為未來的癌症治療開闢了一個新的領域。目前已成功地將CAR-T細胞治療應用在B型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及惡性淋巴瘤 更具體的說,CAR-T細胞治療法是一種結合基因治療及細胞治療的免疫治療法,這是超越一般傳統的治療模式,達到個人化治療的新境界,也算是一種精準醫療。那為何CAR-T免疫細胞療法目前嗆向還是以B細胞的血液癌症為主呢? 因為大部份的常見癌症,舉凡胃癌、肺癌、肝癌、乳癌、大腸癌等,都是實體癌症,而實體癌症的專一性腫瘤抗原標記,也就是癌細胞所獨有,而正常細胞缺乏的腫瘤抗原標記,截至目前還不太清楚,但B細胞的血液癌症腫瘤抗原標記則是獨家代理抗原CD19則是是很明確的,因此我們只要在體外培養修飾專一度極高的、針對CD19來基改的 CAR-T細胞,就能夠找出帶有CD19的B細胞而準確攻擊。目前CART細胞治療的最常見的一種且是最大副作用,就是免疫風暴,也就是細胞激素釋放症候群(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 , CRS)。作為其免疫相關職責的一部分,T細胞釋放細胞激素,化學信號,有助於刺激和調控免疫的反應。CAR-T免疫細胞療法可能導致細胞激素迅速大量釋放到血液中,這有可能導致危險的高燒和血壓急劇的下降。 CAR-T免疫細胞療法另一個潛在副作用就是B細胞會大量死亡,又稱為B細胞發育不全。CD19也會在正常的B細胞上表達,原本是負責產生殺死病原體的抗體。這些正常的B細胞也經常被輸入的CAR T細胞所殺死。為了避免B細胞發育不全。造成的負面衝擊,許多患者必須接受免疫球蛋白治療,此舉是為他們提供了抵抗感染的必要抗體。 因此CAR-T細胞治療的劑量的拿捏很重要,加上施打前無法評估CAR-T會

CAR-T細胞治療最新突破 難治性消化系統癌症露曙光 閱讀全文 »

2022112901 1

三陰性乳癌好可怕! 該用細胞療法嗎? 看看最新的科學研究怎麼說?

三陰性乳癌是一種雌激素受體、黃體素受體和人類表皮生長因子第2型受體的表達皆呈現缺失的乳癌,佔所有型態乳癌的15-20%。 三陰性乳癌的臨床特點是發病年齡較年輕、病理分化差、侵襲性強、復發率與轉移率和死亡率較高。因此,對於身體狀況許可的晚期三陰性乳癌患者,是需要進行聯合多藥性的化療,以控制腫瘤。但化療後病情得到控制的患者,一旦停用藥物,病情可能會容易迅速惡化,因此使用維持性的治療非常重要。 乳癌維持性的治療常用的是節拍式化療的模式,那是一種毒性相對低、化療藥物劑量低,以持續高頻給藥及無明顯間隔期的治療方法,機制上是藉由抗腫瘤血管生成、免疫調節、誘導腫瘤細胞休眠等作用,來控制腫瘤,達到延長患者生存時間的目的。而且由於節拍化療具有耐受性良好、無累積毒性的特點,在一定程度上很適合作為復發或轉移性三陰乳癌的維持性治療的選擇之一。 而細胞激素誘導的殺手細胞,簡稱CIK,是一類新型高效率的勝任細胞(competent cell),具有T淋巴細胞殺傷腫瘤的活性和自然殺手細胞的非限制性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物(MHC)方式的破壞腫瘤作用。同時,CIK可以改善機體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活品質,目前成為惡性腫瘤過繼性免疫細胞治療的重要方法之一。 一項於2021年發表在Journal of BUON 期刊的研究,就是在探討使用capecitabine的節拍式化療搭配自體的樹突狀細胞-CIK(DC-CIK)細胞的免疫治療模式,用於治療復發性或轉移性三陰性乳癌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希望為此類患者提供選擇免疫細胞聯合標準化學治療方案的實證依據。 . 該研究收錄了110例復發性或轉移性三陰性乳癌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的分析。其中55例使用capecitabine的節拍式化療搭配自體的樹突狀細胞-CIK(DC-CIK)細胞的免疫治療模式做為維持治療(以下簡稱為DC-CIK組),另位55例只接受單純節拍化療做為維持治療(以下簡稱為對照組)。 該研究結果指出:

三陰性乳癌好可怕! 該用細胞療法嗎? 看看最新的科學研究怎麼說?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