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一定要知道關於營養支持的觀念
癌症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預計未來幾十年癌症新病例的數量將顯著的增加。 營養不良是癌症患者的共同特徵,是因為癌症存在於體內或是抗癌藥物和手術、抗癌治療所造成的結果。 營養不良會對癌症患者的生活品質和治療的毒性產生負面的影響,據估計,高達 10-20% 的癌症患者死於營養不良的後果,而不是癌症本身。 因此,營養在多科整合的癌症照護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已經有強有力的證據証明,從癌症診斷開始和治療的中途徑就應該同時考慮癌症營養問題,營養支持照護並且應該與抗癌症治療同時進行。然而,在真實世界內,與癌症相關的營養不良在癌症臨床實踐中仍然有很大程度上未被確切地受到醫病雙方的認識、甚至低估和營養支持照護的給力不足。 以下是陳駿逸醫師精心整理給癌症患者,你應該知道關於癌症營養支持的概念: 1.關於營養狀態的篩查和評估 為了及早發現癌症患者是否有出現營養不良或攝取的障礙,我們建議應該癌症患者定期評估營養攝入量、體重變化和體重指數(BMI),並且從癌症一診斷開始就做起,並且根據病情的狀況,反覆地性重複地篩查和評估營養的狀態。。 對於篩查結果屬於營養狀態異常的患者,我們建議對於營養的攝取、營養影響的症狀、肌肉質量、體能表現和全身炎症程度進行客觀且定量的評估。 營養熱量的需求 我們建議,如果不特別去測量癌症患者的總體能量消耗 (TEE),則應該假定癌症患者與健康受試者相似,一般熱量的需求是 25 – 30 kcal/kg/天。 眾所周知,飲食量不足是會導致慢性的營養不良。 為了保持穩定的營養狀態,飲食必須滿足患者的能量需求,也就是總和了靜息時之能量的消耗 (REE)、體能活動所需的熱量以及一小部分是由飲食誘導的產熱。 據一項大型研究指出,癌症患者在與體能活動、身體成分、年齡和體重減輕方面相似的適當的對照組相比,大約有50%的體重減輕患者屬於新陳代謝亢進的。同樣,在新診斷的癌症患者中,有高達47% 的患者屬於新陳代謝亢進的 雖然許多癌症患者的靜息時之能量的消耗 (REE)是有所增加的,但當考慮 TEE 時,與健康個體的預測值相比,晚期癌症患者的總體能量消耗似乎比較低,主要原因是癌症患者的日常體能活動因生病而有所減少。假設癌症患者的總體能量消耗應該要與健康對照組是相似的,所以及早開始營養支持照護絕對是明智的做法。建議癌症患者的蛋白質攝取量應高於 1 g/kg/天,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