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靶藥物

20250060101 1

Casdatifan合併Cabozantinib(癌必定/Cabometyx/卡博替尼)治透明細胞腎細胞癌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Casdatifan合併Cabozantinib(癌必定/Cabometyx/卡博替尼)治療過去曾經接受過治療的透明細胞腎細胞癌患者。HIF-2小分子抑制劑。Casdatifan通過選擇性抑制HIF-2,   關於Cabozantinib,是一種多靶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目前研究發現Cabozantinib的作用靶點包括MET、VEGFR1/2/3、ROS1、RET、AXL、NTRK、KIT等至少9個。先前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已核准許多種適應證,包括:單藥用於晚期腎細胞癌;與Nivolumab合併使用於晚期腎細胞癌的第一線治療;單用sorafenib藥物治療失敗的肝細胞癌;單藥用於過去VEGF標靶治療失敗後且為放射性碘難治或不適合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分化型甲狀腺癌且是≥12歲的兒童和成人患者。   缺氧誘導因子2-α(HIF-2α)在透明細胞腎細胞癌中呈現高度的失調,導致了腫瘤血管生成、增殖和癌細胞存活相關的蛋白質表達。   而Casdatifan是一種口服生物可利用的小分子HIF-2α抑制劑。在第一期開放標籤ARC-20(NCT05536141)臨床試驗的擴展分組-casdatifan與Cabozantinib,casdatifan合併抗腫瘤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之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簡稱VEGFR-TKI),在過去既往接受過治療的透明細胞腎細胞癌患者中的安全性和療效。

Casdatifan合併Cabozantinib(癌必定/Cabometyx/卡博替尼)治透明細胞腎細胞癌 閱讀全文 »

2025052612 1

健保給付高復發風險之早期乳癌藥物olaparib(Lynpaza/令癌莎) 自2025年06月01日生效的規定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1)Olaparib 適用於曾接受前導性化療或術後輔助性化療,且具遺傳性BRCA1/2 (germline BRCA1/2)突變併HER2陰性而有高復發風險之早期乳癌成年病人術後輔助治療,依藥品仿單記載以1年為上限。   (2)病人須完成至少6個週期的前導性化療或術後輔助性化療,且化療處方須含有anthracyclines 類藥物、taxane 類藥物,或兩者的複方;亦允許含鉑化療。   (3)病人須在最後一次治療(包括手術、化療或放療)完成後的12週內使用olaparib。   (4)須符合下列之高復發風險條件: I.三陰性乳癌: i.針對曾接受前導性化療的病人,須符合於乳房和/或手術切除的淋巴結中發現有殘餘的侵襲性癌症(non-pCR)。

健保給付高復發風險之早期乳癌藥物olaparib(Lynpaza/令癌莎) 自2025年06月01日生效的規定 閱讀全文 »

2025052305 1

轉移性HER2陽性乳癌 優赫得再拔頭籌 挑戰先發投手寶座成功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乳癌是全球第二大常見癌症,也是癌症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022年,全球有超過200萬例乳癌確診病例,死亡人數超過66.5萬3。雖然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較高,但在確診為轉移性乳癌或病情惡化成轉移性乳癌的患者中,大約只有30%的人在確診後能夠存活超過五年。   HER2陽性乳癌是乳癌當中最具侵襲性的分子亞型,大約15%至20%的轉移性乳腺癌患者是由HER2基因的過度表達或基因擴增所驅動。儘管轉移性HER2陽性乳癌因為HER2標靶藥物的問世,確實大幅度改善轉移性HER2陽性乳癌的治療效果,但預後仍然不是太好。   目前治療轉移性HER2陽性乳癌的先發投手,當屬於歐洲紫杉醇加上trastuzumab搭配Pertuzumab的HER2雙標靶,然而大多數患者在接受HER2雙標靶的一線治療後會在兩年內病況出現惡化。此外,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於歐洲紫杉醇加上trastuzumab搭配Pertuzumab的HER2雙標靶之一線治療,後因為疾病惡化或死亡,在一線治療失敗後並無法或無緣繼續接受後續的治療。   縱使如此,而歐洲紫杉醇加上trastuzumab搭配Pertuzumab的HER2雙標靶作為一線標準治療方案,已經縱橫了超過十年。   Trastuzumab deruxtecan(優赫得/T-Dxd)是一種針對HER2的標靶性之抗體藥物複合體 (Antibody Drug Conjugate, ADC),該藥物由三個部分所組成: (1)人源化抗HER2之IgG1單株抗體(monoclonal Antibody),其胺基酸序列與trastuzumab相同;以共價鍵結合至 (2)拓撲異構酶I (topoisomerase I) 抑制劑-DXd(deruxtecan),DXd是一種exatecan衍生物;中間是由 (3)四胜肽可裂解的連接子做連結。

轉移性HER2陽性乳癌 優赫得再拔頭籌 挑戰先發投手寶座成功 閱讀全文 »

2025052304 1

Belzutifan(商品名Welireg):治療嗜鉻細胞瘤和副神經節瘤新希望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Belzutifan是一種口服標靶藥物,是一種HIF-2α抑制劑,可以阻斷血管生成和腫瘤生長。用來治療von Hippel-Lindau (VHL)疾病相關的腎細胞癌治療、von Hippel-Lindau (VHL)疾病相關的腦部及脊髓腫瘤(hemangioblastomas)、 VHL疾病患者的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pNET)。   於2025年5月14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又核准belzutifan(商品名Welireg)可用於治療局部晚期、不可以手術切除或轉移性的嗜鉻細胞瘤和副神經節瘤之成人和12歲及以上兒童患者。這是FDA首次核准用於嗜鉻細胞瘤和副神經節瘤的口服藥物療法。   該藥物的療效在一項開放標籤、多對列的臨床試驗LITESPARK-015(NCT04924075)中得到評估。收錄了72位局部晚期、不可以手術切除或轉移性的嗜鉻細胞瘤和副神經節瘤之成人和12歲及以上兒童患者,且合併高血壓、且血壓得到充分控制的患者,在研究開始前至少2周內其抗高血壓藥物不得有變動。患有癌性腦膜炎的患者則被排除在外。   主要療效終點指標是經過獨立評審委員會,採用RECIST  1.1版標準評估的總體腫瘤緩解率。其他療效終點指標包括腫瘤緩解的持續時間,以及至少一種抗高血壓藥物用量減少至少50%、並維持至少六個月的患者數量。研究發現belzutifan的總體腫瘤緩解率為26%。中位腫瘤緩解的持續時間為20.4個月在基線時使用抗高血壓藥物的60例患者中,有19例患者至少一種抗高血壓藥物用量減少了至少50%,並維持了至少六個月。  

Belzutifan(商品名Welireg):治療嗜鉻細胞瘤和副神經節瘤新希望 閱讀全文 »

2025052206 1

HER2標靶藥物zanidatamab(Ziihera) 可以用於膽道癌的治療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Zanidatamab 是一種標靶HER2 的雙特異性抗體,可以同時結合HER2 的兩個非重疊表位(epitope),也就是可以針對兩個雙互補的位點(biparatopic binding)結合。   美國FDA 加速核准 zanidatamab-hrii 用於治療先前已經接受過治療的、不可手術切除或轉移性 HER2 陽性膽道癌。   2024 年 11 月 20 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加速核准 zanidatamab-hrii(商品名Ziihera,Jazz Pharmaceuticals, Inc.),這是一種雙特異性 HER2 標靶抗體,用於已經通過美國 FDA 所核准的檢測,治療先前需要檢測為確認為HER2 陽性的膽道癌,用於治療先前已經接受過治療的、不可手術切除或轉移性 且HER2 為陽性,但先前已經接受過治療的、不可切除或轉移性膽道癌。   接者,美國 FDA 也核准使用 VENTANA PATHWAY的抗 HER-2/neu (4B5) 兔單株原抗體 (Ventana Medical Systems, Inc./Roche Diagnostics) 作為伴隨式診斷的設備,如此可以幫助找出可能有資格接受 Ziihera 治療的膽道癌患者。   而HERIZON-BTC-01(NCT04466891)是一項開放標籤、多中心、單臂的臨床試驗,針對對 62 名手術不可切除或轉移性 HER2 陽性(IHC3+)的膽道癌患者進行了zanidatamab-hrii 的藥物療效評估。患者必須之前在晚期膽道癌情況下,曾經接受過至少一種含有gemcitabine化療的治療方案。

HER2標靶藥物zanidatamab(Ziihera) 可以用於膽道癌的治療 閱讀全文 »

2025052202 1

RAINBOW試驗結果公布 奠定Ramucirumab合併太平洋紫杉醇為治療胃癌的新選項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第二型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接受體(VEGFR-2)在胃癌的發病機制和進展中,佔有重要的作用,而Ramucirumab(Cyramza/欣銳擇/雷莫蘆單抗)是一個針對VEGFR-2的標靶藥物,   一項名為RAINBOW的三期臨床試驗,其目的在探討雷莫蘆單抗(一種單株抗體 VEGFR-2 拮抗劑)與紫杉醇聯合使用與安慰劑加紫杉醇相比是否可以提高先前接受過晚期胃癌治療的患者的整體存活率。   於「第三期」安慰劑隨機分配的對照性臨床試驗(簡稱REGARD研究)的結果顯示,用於局部晚期且手術不可切除或轉移性胃腺癌或胃食道連接處腺癌,於「第一線」使用過鉑類或fluoropyrimidine類化療、但卻失效的胃癌病人,當Ramucirumab單獨使用於「第二線」治療之十,可於統計學上有效且有意義地延長病患之整體總存活期達1.4個月,Ramucirumab組中位整體總存活期有5.2個月,而第二現僅為安慰劑之對照組的整體總存活期3.8個月(p值= 0.0473)。   這項隨機、安慰劑對照、雙盲的第三期之名為REGARD臨床試驗,分別在北美洲、南美洲、歐洲、亞洲和澳洲的 27 個國家的 170 個醫療中心進行。收錄年齡在 18 歲或以上的晚期胃腺癌或胃食道連接處腺癌的患者,在接受第一線使用鉑類加氟尿嘧啶化療,合併或不合併蒽環類化療藥物期間或是之後 4 個月內,病情出現惡化者,透過以 1:1 的比例隨機分配接受Ramucirumab  8 mg/kg(第 1、8 和 15 天),以 28 天為一個週期。研究者採用了按地理區域、第一線治療後病情惡化時間和疾病可測量性分層的置換區組隨機化方法。研究之主要終點是整體存活率。療效分析是針對有意圖治療的患者所進行,安全性分析則包括了所有接受過至少一次研究藥物治療的患者。   於2010 年 12 月 23 日至 2012 年 9 月 23 日期間,共有665 名患者隨機分配接受相關的治療,其中有330 名患者接受Ramucirumab合併太平洋紫杉醇的化學治療,而另外335 名患者僅接受安慰劑合併太平洋紫杉醇的治療。  

RAINBOW試驗結果公布 奠定Ramucirumab合併太平洋紫杉醇為治療胃癌的新選項 閱讀全文 »

2025052201 1

關於韓國使用Ramucirumab合併太平洋紫杉醇治療胃癌的成效分析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目前建議使用Ramucirumab(Cyramza/欣銳擇/雷莫蘆單抗)的單一療法或Ramucirumab合併太平洋紫杉醇(paclitaxel),可以用於局部晚期且手術不可切除或轉移性胃腺癌或胃食道連接處腺癌患者的第二線治療選擇。然而,針對Ramucirumab合併太平洋紫杉醇治療胃癌的的大型的真實世界研究數據是相當有限的。以下是韓國全國範圍內的真實世界結果研究(代碼為KCSG-ST19-16)的分析,使用Ramucirumab合併太平洋紫杉醇作為第二線治療晚期胃腺癌或是胃食道連接處腺癌患者的成效:   研究收錄了於 2018 年 5 月 1 日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期間在韓國接受Ramucirumab合併太平洋紫杉醇治療的晚期胃腺癌或是胃食道連接處腺癌患者。納入了晚期胃癌或胃食道連接處腺癌患者,以及先前已經接受過第一線含有鉑類和氟尿嘧啶的聯合化療方案後,病情仍然惡化的患者。   研究結果: 總共有 1063 名患者參與了該研究。腫瘤客觀緩解率為15.1%,疾病控制率為57.7%。中位無惡化存活期為 4.03 個月,中位總體存活期為 10.03 個月。   發生率⩾5%的第3等級或更高級別治療相關副作用,包括:嗜中性白血球減少症(占比35.1%)和貧血(占比10.5%)。  

關於韓國使用Ramucirumab合併太平洋紫杉醇治療胃癌的成效分析 閱讀全文 »

20250516

新型降血脂藥物Nilemdo(bempedoic acid/寧脂德)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每錠膜衣錠含bempedoic acid 180 mg。Bempedoic acid的化學名為8-hydroxy-2,2,14,14-tetramethyl-pentadecanedioic acid。分子式為C19H36O5,分子量為344.5公克/莫耳(g/mole)。   適應症 適用於患有異合子家族性和非家族性之原發性高膽固醇血症、或混合型血脂異常的成人病人,作為飲食的輔助治療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 與statin類藥品併用、或併用於statin合併其他降血脂療法,治療已接受最大耐受劑量statin仍無法達到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目標值的病人,或, 單獨或與其他降血脂療法併用,治療無法耐受statin或禁用statin的病人。   劑量 Nilemdo的建議劑量為每日口服一次180 mg膜衣錠,每次一錠。 與simvastatin療法併用 Nilemdo與simvastatin併用時,simvastatin的劑量應限制在每日20 mg (對於患有嚴重高膽固醇血症和心血管併發症高風險的病人,其使用較低劑量而未能達到治療目標,且預期效益大於潛在風險時,simvastatin的劑量應限制為每天40 mg)   施用方式 隨餐或空腹口服使用膜衣錠。應吞服整顆錠劑。  

新型降血脂藥物Nilemdo(bempedoic acid/寧脂德) 閱讀全文 »

2025050602 1

Claudin 18.2標靶治療新藥 Zolbetuximab(Vylov/威絡益) 開啟胃癌精準醫療新時代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面對胃癌的高致死率,除了需要更多新進的手術方式外,更需要尋找更有效的手術前之藥物治療方案 。晚期胃癌精準醫療的開啟之路其實頗為曲折,除了FOLFOX 和 XELOX 等氟尿嘧啶類和鉑類藥物的化療方案雖然具有較好抗腫瘤療效,但由於消化道症狀和骨髓抑制等藥物的副作用,患者的治療品質與效果往往不好 。 隨後免疫檢查點的發現,免疫治療為胃癌患者帶來新的希望。臨床試驗已證明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藥物對於高度微衛星不穩定患者和免疫指標較高(亦即聯合陽性分數CPS )患者,較容易具有顯著的療效 。 另一方面,基於胃癌的標靶藥物治療中,以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 ‑2 (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 , HER‑2 )在胃癌的臨床治療中最得到廣泛應用,但胃癌患者的 HER2 陽性率大約1成,表示著仍然有大多數患者無法得到有效的標靶治療。 Claudin 18.2 在人類正常的組織細胞中幾乎不會表達,而Claudin 18.2 主要具有 2 個生理功能: ( 1 )通過調節細胞屏障,以免氫離子會經細胞旁的途徑滲漏,進而能夠維護胃黏膜的完整性。 ( 2 )維持上皮細胞的極性,以確保其具有特定的方向性和功能。 在會多種消化系統癌症的發生、發展過程中會有Claudin 18.2 蛋白的過度表達的現象。除原發的腫瘤病灶外, Claudin 18.2 蛋白也會在轉移的病灶中有高度的表達,且Claudin 18.2 蛋白的過度表達會與淋巴結轉移密切相關,這些都提示 Claudin 18.2 可能是潛在的胃癌之全身性治療的新靶點。除此之外,再正常狀態下, Claudin 18.2 與細胞間緊密連接超分子複合體結合,難以與血液中的抗體相結合,但當胃上皮細胞發生惡變時,由於細胞的極性發生變化,導致 Claudin 18.2 在癌細胞的表面高度且穩定地表達,這也為胃癌細胞之靶向治療提供了新的生物標誌物治療選擇。 Claudin 18.2 在正常胃黏膜組織中低表達,在未分化的胃之幹細胞中完全不表達,但在胃癌細胞中誒有表現為過表達現象。 1 項收錄了 105 例胃印戒細胞癌標本的研究,通過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發現: 95.2% 的胃癌標本之 Claudin 18.2 表達為陽性,其中更有’64.8% 的標本表現為中、強陽性染色。

Claudin 18.2標靶治療新藥 Zolbetuximab(Vylov/威絡益) 開啟胃癌精準醫療新時代 閱讀全文 »

202505060101

標靶藥物新靶點Claudin 18.2 開啟胃癌精準醫療新時代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Claudin 18.2 是 Claudin 蛋白質家族成員之一,它是胃癌中特異性高表達的跨膜蛋白質,已成為最新的治療靶點。Claudin 蛋白質家族是一類跨膜蛋白質,共有 27 種的亞型,主要是在上皮細胞和內皮細胞中表達,組成了細胞間緊密的連接,並調控細胞內外物質選擇性地通過及維持細胞極性的作用。人類的CLDN18 基因位於染色體 3q22 上,全長約 35kb ,由 6 個外顯子和 5 個內含子所組成。此外, Claudin 蛋白質家族還參與癌細胞的訊號轉導、增殖、分化、遷移等功能的調控。 先前已經有研究發現:多種 Claudin 蛋白質家族成員在人體消化道細胞中均有表達,參與多種腸道疾病的調控,且與胃腸道惡性腫瘤的發生與發展有密切關係。   Claudin 18.2 是 Claudin18 蛋白質的第二種亞型,具有 4 個跨膜螺旋區的結構,其氨基端和羧基端均位於細胞質中,而 4 個跨膜螺旋區結構形成 2 個細胞外環,發揮細胞間緊密連接穩定性和選擇性屏障的功能。此外,有研究發現 Claudin 18.2 可以透過調節 EGFR‑ERK的訊號通路以及蛋白激酶 C的訊號通路等調節腫瘤細胞的增殖、遷移和侵襲,所以會與腫瘤的不良預後密切有關。在分子機制方面,cyclic AMP-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 )可以結合 Claudin 18.2 基因的啟動子位點,而被磷酸化啟動的 CREB 可以啟動 Claudin 18.2 蛋白的作用。而Claudin 18.2 主要具有 2 個生理功能: ( 1 )通過調節細胞屏障,以免氫離子會經細胞旁的途徑滲漏,進而能夠維護胃黏膜的完整性。 ( 2 )維持上皮細胞的極性,以確保其具有特定的方向性和功能。     Claudin 18.2 在人類正常的組織細胞中幾乎不會表達,而在會多種消化系統癌症的發生、發展過程中會有Claudin 18.2 蛋白的過度表達的現象。除原發的腫瘤病灶外, Claudin 18.2 蛋白也會在轉移的病灶中有高度的表達,且Claudin 18.2 蛋白的過度表達會與淋巴結轉移密切相關,這些都提示 Claudin 18.2 可能是潛在的胃癌之全身性抗癌治療的新靶點。   目前,探討是否具備有PD‑L1 、 HER2

標靶藥物新靶點Claudin 18.2 開啟胃癌精準醫療新時代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