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直腸癌

癌症營養支持是致勝重要關鍵

局部晚期直腸癌治療新進展

直腸癌(rectal cancer)是指發生在直腸齒狀線以上至直腸、乙狀結腸交界處的惡性腫瘤。直腸癌發病率男性高於女性。由於直腸癌在發病因素、預防、治療和預後都與結腸癌很相似,因此多統稱為大腸直腸癌。但由於分期和多專科整合治療的進步,近年非轉移性直腸癌的預後有了顯著改善。50年前,直腸癌骨盆腔復發比率高達15%-40%,主要因為直腸肛檢或電腦斷層分期有一定的局限性、盆腔淋巴結轉移治療療效欠佳和根治性手術的盲點等。隨著磁振造影和直腸超音波內視鏡、盆腔放射治療和全直腸系膜切除手術(TME)的陸續加入臨床使用,局部晚期直腸癌的5年骨盆腔復發比率下降至4%-15%,5年存活率提升至69%-87%。然而遠處轉移的發生率似乎並未減少,2-3期直腸癌的5年遠處轉移的發生率仍然超過25%。所以局部晚期直腸癌的治療方法與大腸癌的治療方法迥異,且較大腸癌為複雜,直到1985年研究報告首次指出,給予直腸癌同步的化放療可以降低骨盆腔復發比率與遠處轉移的發生率。隨後這幾十年更有大量的研究去評估同步的化放療使用不同化療藥物和放療分割組合,而且也有手術前輔助以及術後輔助治療的開發,其目的無非是想進一步降低遠處轉移的發生率,進而改善5年存活率,讓更多患者經整合治療模式達到更多的腫瘤完全緩解,實現保留肛門與其他器官的期待。所以有必要特別告訴癌友,2022年最新的治療方法。 直腸癌病因 直腸癌的發病與社會環境、生活方式(尤其是飲食習慣、缺乏體能活動)、遺傳因素有關。目前認為其致癌過程是以飲食因素的作用為主,結合其他一些因素的多環節共同作用的結果。 1.飲食與致癌物質:流行病學研究顯示直腸癌的發生與經濟狀況、飲食結構有明顯的聯繫。一般認為高動物蛋白、高脂肪和低纖維飲食是大腸癌高發的因素。進食脂肪多,膽汁分泌也多,膽酸分解物也多,腸內厭氧菌酶活性也增高,致使腸內致癌原、促癌原形成增加,易致大腸癌發生。也有研究認為啤酒中某些成分本身是個弱的直腸癌始動或促進因子,因此啤酒與直腸癌的發生有關。另外,維生素攝入不足、油煎炸食品進食過多等因素也可能與直腸癌的發生有關。 接著介紹局部晚期直腸癌的發生率:過去,現在與未來 局部晚期直腸癌定義目前仍缺乏一致性的共識。現有局部晚期直腸癌的定義包括直腸腫瘤生長進入直腸系膜脂肪(cT3期)、腫瘤距直腸系膜筋膜≤1mm、侵犯鄰近器官或結構(cT4期)、淋巴結轉移(cN1期)、直

局部晚期直腸癌治療新進展 閱讀全文 »

—Pngtree—hand painted colorful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 4641087

科學實證看中藥對大腸癌治療的功效

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發現,中藥協助治療大腸直腸癌具有巨大潛力。但中藥抗癌的有效活性成分和潛在作用位置點仍然不是很清楚。而在醫學期刊Scientific Reports於2018年,研究者使用臨床資料和網路藥理學研究,找到中藥能夠有效治療轉移性大腸直腸癌作用的分子靶點。 中藥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可以減少放射治療、化療的副作用,提高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減少癌細胞的轉移和復發,緩解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相關的症狀。然而,中藥中與患者生存直接相關的中藥活性成分,以及如何抑制大腸癌的分子靶點仍不清楚。 網路藥理學通過網路分析闡明了多組分和多靶點藥物的協同作用和潛在機制,是衡量多靶點藥物療效和揭示其功能機制的有效方法,為中醫藥從經驗醫學轉變為證據醫學提供了新的研究範式,或將加速中藥抗腫瘤藥物的發現,並改善當前的藥物研發策略。 醫學期刊Scientific Reports於2018年的研究,進行回顧性地分析了222位大腸直腸癌患者。其中,使用中藥組的患者有78例,無中藥組患者為144例。研究分析表明,患者的吸煙史、原發性腫瘤大小、漿膜癌細胞浸潤、原發性腫瘤分化程度、病理類型、是否有淋巴結轉移和癌胚抗原(CEA)>5ng/mL中位存活時間的減少呈現有明顯的相關性。而有接受全身性化療、放療、轉移後完全切除和接受中藥治療是有益於延長中位生存時間的重要因子。該研究分析,與無使用中藥組(12個月)相比,大腸直腸癌使用中藥組患者的中位生存時間(40個月)明顯更長。此外,使用中藥組的1年、2年、3年和5年存活率分別為96.1%、84.3%、56.3%和29.2%,而未使用中藥組組存活率分別為46.3%、24.5%、13.8%和7.3%。 該研究試圖從治療靶點資料庫獲取了大腸直腸癌62個重要的作用靶點。這些中藥作用的分子靶點主要設籍於癌細胞增殖,癌症轉移和免疫,包括RAS、磷PI3K/AKT1、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和介白素訊號傳遞通路,以及參與局部病灶性粘附的訊號傳遞通路。這些中藥參與的作用點與癌症的免疫反應,如自然殺手細胞介導的細胞毒殺性、B細胞受體信號通路和Toll樣受體的信號通路。 該研究也統計這78例接受中藥治療的大腸癌患者的中藥處方,共計有295種中藥。其中92種中藥的使用頻率/總頻率>8%,被研究定義為大腸癌療常用的中藥,其餘203種使用頻率<8%

科學實證看中藥對大腸癌治療的功效 閱讀全文 »

—Pngtree—realistic skin surface of wound 6843545

黑色素瘤/大腸直腸癌的標靶藥物之1:Encorafenib (迫癌癒/Braftovi)使用需知及副作用

Encorafenib使用前 在決定使用某種藥物時,必須權衡服用Encorafenib的風險和其功效。這是您和您的醫生將做出的決定。對於這種藥物,應考慮以下幾點: 如果您對Encorafenib或任何其他藥物有任何異常或過敏反應,請告訴您的醫生。如果您有任何其他類型的過敏症,例如對食物、染料、防腐劑或動物,也請告訴您的醫療保健專業人員。對於非處方產品,請仔細閱讀標籤或包裝成分。 兒科 尚未對與Encorafenib在兒科年齡人群中的作用的關係進行適當的研究。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確定。 老年病 迄今為止進行的適當研究並未證明老年特異性問題會限制 encorafenib 在老年人中的有用性。 哺乳 沒有對女性進行足夠的研究來確定在母乳喂養期間使用這種藥物時嬰兒的風險。在母乳喂養期間服用這種藥物之前,權衡潛在的好處和潛在的風險。 藥物相互作用 儘管某些藥物根本不應一起使用,但在其他情況下,即使可能發生相互作用,也可以同時使用兩種不同的藥物。在這些情況下,您的醫生可能想要改變劑量,或者可能需要採取其他預防措施。當您服用該藥時,讓您的醫療保健專業人員知道您是否正在服用下列任何一種藥物尤為重要。以下相互作用是根據其潛在意義而選擇的,不一定是包羅萬象的。 不建議將此藥與以下任何一種藥物一起使用。您的醫生可能會決定不使用這種藥物治療您或改變您服用的其他一些藥物。 Abametapir Alfuzosin Amiodarone Amisulpride Amitriptyline Anagrelide Apalutamide Apomorphine Aprepitant Aripiprazole Aripiprazole Lauroxil Arsenic Trioxide Asenapine Astemizole Atazanavir Azithromycin Bedaquiline Boceprevir Bosentan Buprenorphine Buserelin Carbamazepine Cenobamate Ceritinib Chloroquine Chlorpromazine Ciprofloxacin Citalopram Clarithromycin Clofazimine Clomipramine Clozapine Cobicistat Conivaptan C

黑色素瘤/大腸直腸癌的標靶藥物之1:Encorafenib (迫癌癒/Braftovi)使用需知及副作用 閱讀全文 »

—Pngtree—realistic vector of fresh orange 3718210

高劑量維他命C 可以治療癌嗎? 1位專業醫師告訴你精準出擊很重要

維他命 C(抗壞血酸)是否可以作為癌症治療方法,目前受到許多癌友的關注。 各種實驗研究表明,單獨使用藥理學劑量的維他命 C或與臨床使用的抗癌藥物聯合使用,好像可以在各種人類癌症模型中發揮抗癌作用。 高劑量維他命 C對癌細胞的細胞毒殺性,似乎與過量的活性氧產生,以及維他命 C通過糖酵解抑制能量產生,以及免疫調節有關。癌細胞有一個標徵就是有氧的糖酵解會出現強烈上調的現象,有氧糖酵解會通過葡萄糖攝取的增加來維持,這現象是通過轉運蛋白(如 GLUT-1、GLUT-3 和 GLUT-4)的上調其表達而實現的。這些蛋白質還可以運輸氧化形式的維他命 C,脫氫抗壞血酸,使維他命 C與其代謝物優先被癌細胞吸收,隨後由於抗壞血酸的形成會消耗掉癌細胞內關鍵的細胞還原物質。維他命 C也有可能影響癌細胞代謝的其他方面,因為它能夠促進許多細胞中金屬酶的3價鐵還原為2價鐵。維他命 C在癌症中會針對缺氧誘導因子 HIF-1/HIF-2 的脯氨酰羥化酶以及組蛋白和 DNA 去甲基化酶發生抑制作用。 維他命 C必須藉由食物補充。缺乏維他命 C 會導致多種疾病,包括中性白血球功能部分的喪失、發育過程中的氧化刺激反應增加 、神經保護功能失效和神經傳遞障礙,最終會導致死亡。 健康受試者血漿中維他命 C的濃度大約為 50-100 M。 人體血液細胞含有維他命 C,它會通過不同轉運蛋白的活性傳遞還原或氧化形式的維他命 C。 維他命 C的膳食補充後的血漿維他命 C水平顯著低於靜脈注射的濃度,但血液中過量的維他命 C是短暫的,因為它會在尿液中的有效排泄。 體內維他命 C濃度在組織之間表現出顯著差異。 維他命 C在基因組轉錄中有作用,可以上調一系列關於有助於能量代謝、免疫反應和細胞骨架形成的基因的表達。 而維他命 C用於癌症治療的歷史,又是如何呢?

高劑量維他命C 可以治療癌嗎? 1位專業醫師告訴你精準出擊很重要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