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療新知

—Pngtree—blue cell 3d stereo element 5337698

TIL細胞療法 癌症治療的優質潛力股

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醫學上簡稱TIL,是一類深入腫瘤組織間質中,且具有更強殺傷力的淋巴細胞,主要類型包括有T細胞和NK細胞等。 TIL細胞療法是一種新型的細胞免疫治療,已有許多研究證實其於晚期癌症患者的治療角色。 黑色素瘤本身就是一種對免疫治療敏感的癌症類型,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首度精采演出就是在黑色素瘤的治療上,因此細胞免疫治療中的翹楚之一,TIL細胞療法在黑色素瘤的治療上,更是具備有獨特的優勢。一般認為,TIL細胞療法具有調節腫瘤免疫環境的能力,這也就是或許TIL細胞療法能給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獲得幫助。 一項發表於2022年醫學期刊Am J Cancer Res.的多中心、開放式的3期臨床試驗報告,該研究試圖將未進行手術切除的第3C-4 期黑色素瘤患者,按照1:1 比例,隨機分為TIL細胞療法組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組(使用Ipilimumab,商品名Yervoy/益伏,每三周注射劑量為3 mg/kg,最多4劑)。根據BRAFV600基因突變的情況、治療方案對患者進行分層。

TIL細胞療法 癌症治療的優質潛力股 閱讀全文 »

—Pngtree—human body with full organs 4711672 1

陳駿逸醫師如何對晚期大腸直腸癌的精準治療

晚期大腸直腸癌患者當治療不順暢而進入了第三線的治療,此時患者體能狀態一般來說,比起其他癌腫而言是相對比較好,大多體力上是能夠承受進一步的治療。臨床上會考慮抗血管生成的多分子標靶藥物Regorafenib(商品名Stivarga;中文名癌瑞格)、呋喹替尼(fruquintinib), 或是口服化療藥物LONSURF (TAS-102,朗斯弗)。 而RAF/BRAF野生型腸癌且過去未接受過cetuximab治療者,cetuximab搭配化療irinotecan 也是可以考慮 。 但如果具備了微衛星高度不穩定(MSI-H)、錯配修復有缺陷(dMMR)患者,如果先前未用過免疫治療,可以選擇免疫治療。 基因檢測為HER2陽性、BRAF突變者也有相對應可行的標靶藥物治療。 對於RAS和BRAF都是野生型,且過去未接受過cetuximab治療者,可以考慮再挑戰cetuximab。 總體來說,晚期大腸直腸癌患者體能狀態尚可,當治療不順暢而進入了第三線的治療,治療選擇其實蠻依照病患屬性而分層的精準出擊。 抗血管生成的多分子標靶藥物Regorafenib(商品名Stivarga;中文名癌瑞格)、呋喹替尼(fruquintinib),作用機制和毒副作用大同小異,一般這兩個藥不主張互換,除非是Regorafenib不能耐受,才可以考慮換用fruquintinib。

陳駿逸醫師如何對晚期大腸直腸癌的精準治療 閱讀全文 »

—Pngtree—human organs red lungs 4758299 1

陳駿逸醫師帶你認識肺癌新型藥物 抗體-化療複合體藥物 (ADC)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第一線治療目前有很大的進展,主要歸功於免疫療法和標靶治療的出現,徹底改變了原本低迷的肺癌治療成績,提供了顯著的存活增加。 然而,大多數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免疫療法和標靶治療後,都可能會產生抗藥性,因此有必要找尋更多的肺癌治療方法。 而抗體-化療複合體藥物 (ADC)是一類新興崛起的癌症創新型之治療藥物,將單株抗體的標靶藥物之特異性打靶標的能力,與化療的細胞毒殺作用相結合,加以付合成ADC之創新型之治療藥物。過去ADC由於載荷之化療效力不足且有效的藥物穿膜與滲透性較差,再加上藥物代動力學特性並不一致,早期ADC毒性甚大,療效也差。 然而隨著ADC技術的進步,將人源化單株抗體、可以裂解/血漿高穩定的連接子技術,以及在微小範圍內具有細胞毒殺性作用的有效載荷化療結合技術,與”旁觀者效應”之旁殺機制,使ADC作為一種新興崛起的癌症創新型之治療藥物。 Enhertu就是其中一個耀眼的新星,而第一三共製藥所研發的抗體化療複合藥物(ADC)-Enhertu(fam-trastuzumab deruxtecan-nxki ,DS-8201,中文商品名為優赫得)。 優赫得是由抗HER2單株抗體-賀癌平(trastuzumab)與第一型拓撲異構酶的抑制劑deruxtecan(本身是化療藥物),透過四胜肽的可裂解連接子將兩者相互結合,形成ADC,優赫得的抗體化療藥物比例(DAR)為8。 值得強調,優赫得的特點是具有高細胞膜的滲透性,和高比例之DAR以及可裂解的連接子,讓優赫得有更大的旁觀者效應,從而具有更強的抗腫瘤活性,所以儘管癌細胞上HER2抗原密度較低,也能發揮不錯的ADC抗癌效果。 於2022年8月11日,美國FDA加速核准Enhertu的新適應症,可以使用於先前接已經受過系統治療的無法切除或轉移性的HER2基因有突變之成人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這是美國FDA批准的第一個用於HER2突變陽性非小細胞肺癌的藥物。 自此開展了新的紀元,讓Enhertu從乳癌最佳新藥,正式獲得官方認證得以首度跨足HER2基因突變肺癌患者的治療,正式成為時下人人稱羨的斜槓青年,像足了美國職棒的大谷翔平,二刀流傳奇讓運動迷如癡如醉。 讓Enhertu之所以晉身為二刀流,主要是根據一項重要的多中心、隨機、雙盲、劑量優化的臨床試驗,名為DESTINY-Lung02的研究結果。對於過去已然接受過全身

陳駿逸醫師帶你認識肺癌新型藥物 抗體-化療複合體藥物 (ADC) 閱讀全文 »

—Pngtree—human organs lungs hand drawn 4499604 1

陳駿逸醫師帶你認識肺癌新藥物 Enhertu(DS-8201,優赫得)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第一線治療目前有很大的進展,主要歸功於免疫療法和標靶治療的出現,徹底改變了原本低迷的肺癌治療成績,提供了顯著的存活增加。 然而,大多數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免疫療法和標靶治療後,都可能會產生抗藥性,因此有必要找尋更多的肺癌治療方法。 而抗體-化療複合體藥物 (ADC)是一類新興崛起的癌症創新型之治療藥物,將單株抗體的標靶藥物之特異性打靶標的能力,與化療的細胞毒殺作用相結合,加以付合成ADC之創新型之治療藥物。過去ADC由於載荷之化療效力不足且有效的藥物穿膜與滲透性較差,再加上藥物代動力學特性並不一致,早期ADC毒性甚大,療效也差。 然而隨著ADC技術的進步,將人源化單株抗體、可以裂解/血漿高穩定的連接子技術,以及在微小範圍內具有細胞毒殺性作用的有效載荷化療結合技術,與”旁觀者效應”之旁殺機制,使ADC作為一種新興崛起的癌症創新型之治療藥物。 非小細胞肺癌部分患者具備有HER2基因擴增、HER2蛋白過度表達和基因突變的表現。目前已在近20%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觀察到HER2蛋白過表達,在2~4%的非小細胞肺癌中觀察到HER2突變。

陳駿逸醫師帶你認識肺癌新藥物 Enhertu(DS-8201,優赫得) 閱讀全文 »

—Pngtree—green gallbladder human organs 2092732

膽管癌又添新標靶藥 Futibatinib (商品名Lytgobi)

2022年光輝的10月,美國FDA又核准膽管癌的第三個新標靶藥,屬於FGFR抑制劑Futibatinib的上市許可申請,Futibatinib可以用於治療攜帶FGFR2基因重排(包括基因融合)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膽管癌患者。 2020年4月,FGFR1-3抑制劑pemigatinib (Pemazyre, Incyte Corporation)獲得FDA加速核准上市,成為全球首個膽管癌的標靶藥物。2021年5月,第2款膽管癌的FGFR1-3標靶藥物Infigratinib也獲准上市。截至發文日止,膽管癌領域,目前已有3款藥物核准上市。 膽管癌是一種罕見的惡性腫瘤,主要見於65歲以上的人群。大約有10~16%的膽管癌患者會出現FGFR2基因重排或融合,導致腫瘤增殖。當一線藥物gemcitabine/順鉑的化學治療失敗後,過去患者缺少有效的治療方法,通常二線治療的有效率皆低於10%,中位疾病控制時間大約為3個月,中位總體生存期只有6~7個月。 Futibatinib是一款口服、高選擇性、不可逆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對於FGFR1-4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該藥物透過與FGFR1-4的ATP結合口袋相結合,抑制FGFR所引發的訓號傳導,從而減少腫瘤細胞增殖,並加速FGFR基因突變的腫瘤細胞死亡。

膽管癌又添新標靶藥 Futibatinib (商品名Lytgobi) 閱讀全文 »

—Pngtree—is the expression really kitten 3884728 1

CDK4/6抑制劑palbociclib於轉移性乳癌的療效存疑?是真的嗎?

CDK4/6抑制劑 乳癌治療的造王者 目前國際權威指南都是推薦使用CDK4/6抑制劑與芳香環酶的抗荷爾蒙治療合,作為停經前、停經後女性乳癌以及男性乳癌,且是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受體陰性的轉移性乳癌患者的第一線標準治療的優先選擇。其實在2015年2月,美國FDA核准了palbociclib(台灣商品名愛乳適,中國商品名愛博新),與芳香環酶的抗荷爾蒙治療合併作為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受體陰性的轉移性乳癌患者的第一線標準治療的優先選推薦。 並於2016年2月美國FDA核准了palbociclib,與fulvestrant的抗荷爾蒙治療合併,作為既往接受荷爾蒙治療期間疾病惡化的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受體陰性的轉移性乳癌患者,作為第二線標準治療的優先推薦。 首個CDK4/6抑制劑palbociclib於轉移性乳癌的療效受到質疑 2022年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公布了關於palbociclib,與芳香環酶的抗荷爾蒙治療合併作為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受體陰性的轉移性乳癌患者的第一線標準治療的重要性臨床試驗- PALOMA-2 試驗中的整體存活時間的療效分析,結果顯示:如此合併的治療模式確實比單一芳香環酶的抗荷爾蒙治療的中位疾病控制時間確實有顯著的改善,但兩組的整體存活時間的結果,卻無統計學上的差異。這個結果,不竟有人要質疑對於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受體陰性的轉移性乳癌患者,palbociclib與芳香環酶的抗荷爾蒙治療合併,是否真的應該作為的第一線標準治療的優先推薦呢? 有許多的解釋及爭論,今天讓我們用真實世界的大型臨床實務研究結果,來探討CDK4/6抑制劑palbociclib於轉移性乳癌的療效究竟是如何? 臨床實務研究對新藥的重要性不亞於臨床試驗研究 真實世界的臨床實務研究結果可以反映真實世界中治療藥物的臨床療效,為新藥提供臨床上客觀的對比根據,證實新藥是否真的可以在臨床實務上可行、可用,真的可以對普羅大眾發揮療效。但真實世界的臨床實務研究結果的解釋,有時候可能會受到缺乏對照組、樣本量較小、追蹤時間短、研究結局定義差異上的限制。

CDK4/6抑制劑palbociclib於轉移性乳癌的療效存疑?是真的嗎? 閱讀全文 »

2022110301

知癌防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第17集 首播公告:認識癌症治療魔法子彈-抗體化療複合體藥物(ADC)

這是陳駿逸醫師的”知癌抗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 第17集內容 抗體化療複合體藥物(ADC)是目前發展最成熟的魔法子彈,ADC大多是從靜脈輸注 的方式給與進入人體內, 透過特異性抗體所媒介的途徑和非特異性的胞飲作用進入細胞 。 融媒體的酸性和環境和蛋白質水解沒會導致抗體偶聯藥物的 降解,釋放的效應分子會隨後以DNA插入或抑制微小管合成等方式來誘導癌細胞的死亡 另外部分抗體化療複合體藥物還可以發揮”旁觀者效應”, 使得抗體化療複合體藥物所攜帶的細胞毒殺性化療可以依靠其高度穿透細胞膜的特性,可以因此進入周遭鄰近癌細胞 發生殺傷的作用。 本次節目會以下列的藥物分別做一個介紹,以此更淺白地闡述抗體化療複合體藥物的作用機制。 T-DM1是trastuzumab與細胞毒殺姓性藥物DM- 1,通過不可裂解的硫醚連接物區偶聯而成,是最早 研發出來的抗HER2的抗體化療複合體藥物。 目前可以用於術前輔助治療後未達病理完全緩解的HER2陽性乳癌的術後強化輔助治療以及轉移性HER-2乳癌。 T-Dxd(Enhertu) 是繼T-DM1之後的新一代抗體化療複合體藥物。主要是由 trastuzumab 與拓樸異構梅抑制劑 deruxtecan所組成, 及藥物抗體比高達8比1, 遠遠高於T-DM1。 獨特的胜肽聯接子的設計,可讓該藥物在腫瘤細胞中原本就表達上調的溶酶體進行選擇性的破壞裂解,導致有效載荷藥物優先釋放於標的上的癌細胞, 不只保證了這個藥物在循環中的穩定性,也保證了在癌細胞中的特異性殺傷性。另外它具有相當高的藥物膜滲透性,能夠 讓釋出的有效載荷藥物 也能夠釋放到細胞間隙當中,有助於發揮旁觀效益, 產生旁殺的效應這,讓其可以在HER2 蛋白低表達的肺癌、胃癌與乳癌當中產生有效的治療奠定了確切的基礎。 #陳駿逸醫師 #與你癌歸於好 #知癌抗癌翻轉人生小學堂 #癌症治療 更多陳駿逸醫師的癌症衛教影片請連接 https://mycancerfree.com/videos/ 更多腫瘤治療相關資訊請連接陳駿逸醫師 與你癌歸於好https://mycancerfree.com https://www.cancerinfotw.org/index.php

知癌防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第17集 首播公告:認識癌症治療魔法子彈-抗體化療複合體藥物(ADC) 閱讀全文 »

—Pngtree—human organ liver illustration 4700631 1

無法切除肝癌治療的新選擇-免疫加上口服抗血管標靶

過去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療法合併VEGFR2標靶藥物的組合,在無法切除的肝细胞癌(uHCC),其療效如何尚不清楚。 一項發表於2022年的國際性、隨機、開放標籤、3期臨床試驗目的在比較Camrelizumab(卡瑞利珠單抗;一種PD-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合併VEGFR2標靶藥物Rivoceranib(Apatinib,阿帕替尼)與sorafenib(nexavar),用於無法切除的肝细胞癌的第一線治療之療效,孰優孰劣。 患者依照1:1的比例隨機分配至免疫標靶組或nexavar組。根據大血管侵犯和/或有肝臟以外轉移、地理區域(亞洲與.非亞洲)和入組時的血清AFP(<400 vs.≥400 ng/mL)對患者進行分層。

無法切除肝癌治療的新選擇-免疫加上口服抗血管標靶 閱讀全文 »

—Pngtree—anemia amount of red blood 5369771 1

中西醫合併治療缺鐵性貧血

一般社會上普遍認為貧血是女人的專利,其實男性亦有貧血的問題,只是他們忽略了。貧血的種類繁多病因各不相同,據統計,台灣地區19至44歲的育齡婦女中,患有缺鐵性貧血者比例高達60%,是台灣最常見的貧血問題。 何謂缺鐵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就是因缺乏鐵質而造成血紅素的合成 有缺陷,使得血液中紅血球內的血色素減少稱之。 造成缺鐵性貧血原因 血液的流失:血液可以從胃腸道、泌尿道、生殖道等地方流失,如血便、黑便、血尿等。 鐵質吸收的減少:長期吃素者或因胃切除、乳糜瀉或胃酸缺乏等病人,由於食物中含鐵質不足或鐵質吸收減少而引起缺鐵性貧血症。 懷孕授乳時、發育中的小孩,因鐵質需求量增加,若無適當的補充鐵質亦會造成缺鐵性貧血症。

中西醫合併治療缺鐵性貧血 閱讀全文 »

—Pngtree—cartoon unicorn silhouette animal 6273191

認識陌生的癌症-惡性肋膜間皮瘤及其最新的治療方法

間皮瘤是一種發源於胸膜、腹膜、心包或睾丸鞘膜等部位間皮細胞的罕見癌症,其中,胸膜來源的惡性肋膜間皮瘤大約占了81%。 惡性肋膜間皮瘤的形成,或因為工作而暴露於石棉有很大的關係,但亦有部分的個案回顧其生活習慣及工作亦未曾與石棉扯上關係,懷疑是與社區感染的個案。 由於惡性肋膜間皮瘤起病隱匿,惡性肋膜間皮瘤(醫學上稱為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 簡稱MPM)診斷時多已經是晚期,導致治療手段相對侷限,且預後差,患者大致上的中位總生存期大約爲12個月,5年生存率約爲10%。 時至今日的癌症免疫治療時代,抗PD-1免疫治療藥物nivolumab,搭配抗CTLA-4免疫治療藥物Ipilimumab(商品名:Yervoy、益伏)的雙免疫治療方案,很大程度地改善了MPM患者的臨床預後,有望為患者帶來更多的生存獲益。 迄今爲止規模最大的基因組研究證實,間皮瘤有顯著的抑癌基因功能缺失。惡性肋膜間皮瘤的形成,或因為工作而暴露於石棉暴露密切相關,但間皮瘤的腫瘤突變負荷(TMB)比大多數實體癌症要來得低。 惡性肋膜間皮瘤常見的變異基因有:BAP1基因、CDKN2A(P16)基因和NF2基因等。雖然這些抑癌基因在惡性肋膜間皮瘤中經常發生改變,但研究顯示,在惡性腹膜間皮瘤中可能存在致癌基因EWSR1的融合和ALK的融合,這些融合主要出現在沒有已知石棉暴露史的年輕患者。目前而言,針對惡性肋膜間皮瘤的NF2和BAP1基因改變所開發的標靶治療臨床試驗正在進行。 惡性肋膜間皮瘤常見的變異基因之一的BAP1,是間皮瘤中最常見的突變基因,BAP1基因的功能為調控多種基因的表達和轉錄調節,以及涉及DNA的修復,尤其是雙鍵斷裂。BAP1基因發生改變既可以出現在體細胞,也可以發生在胚系細胞,當BAP1基因有遺傳性的突變時候,葡萄膜黑色素瘤、腎細胞癌等其他惡性腫瘤發生會增加,統稱爲BAP1腫瘤症候群。 如何借助影像學檢查診斷惡性肋膜間皮瘤,電腦斷層掃描是目前診斷和監控MPM治療效果的標準像學檢查學方法。而正子攝影對於確定MPM疾病分期方面至關重要,特別是手術前的評估。超過10%預計進行手術治療的MPM患者,在術前評估檢查時發現已經合併有胸外轉移的疾病。此外,核磁共振對於MPM胸壁和膈肌侵犯程度的評估有一定的優勢。 手術治療惡性肋膜間皮瘤需要有完整的術前影像學分期,儘管手術目標是完

認識陌生的癌症-惡性肋膜間皮瘤及其最新的治療方法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