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1份整合式基因檢測分析 提高對乳突狀腎細胞癌的理解
2006 年標靶治療時代的來臨,讓腎細胞癌的治療露出曙光,隨著sunitinib 和sorafenib相繼的推出,從根本上改變了晚期腎細胞癌的治療。隨後許多靶向 VEGF/VEGFR 或 mTOR 訊號通路的標靶藥物陸續上市,更豐富了腎細胞癌的治療。而2016年崛起的免疫治療,更讓腎細胞癌的治療出現了更大層次的提昇。 然而,乳突狀腎細胞癌 (papillary RCC, pRCC) 是一種異質性高、且目前了解不完全的腎癌組織學亞型。這種亞型大約佔所有腎臟惡性腫瘤的 15%,乳突狀腎細胞癌為腎細胞癌第二常見的組織學類型。 到目前為止,我們對腎細胞癌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的理解方面,主要集中在透明細胞癌(clear cell)。 乳突狀腎細胞癌是一種異質性疾病,目前尚無公認的 “黃金標準”之全身性治療。而目前美國FDA 沒有核准正式可用於乳突狀腎細胞癌患者的特異性療法。 然而,在這個精準腫瘤學時代,理想的治療方法應該是要本於患者腫瘤中所發現到特定的異常基因和分子而制定醫療計畫。 在2016年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的一篇文章中,作者藉由癌症基因組圖譜 (TCGA) 研究網絡去了解乳突狀腎細胞癌的分子性質。 研究人員研究乳突狀腎細胞癌中所存在的異常通路,以及針對第1 型和 2 型之乳突狀腎細胞癌給予細化的分類,且也取得了重大的進展。 正如幾項針對乳突狀腎細胞癌的臨床試驗結果所披露的,”一刀切”(one-size-fits-all)的治療策略,不太可能為乳突狀腎細胞癌患者帶來優質的結果。對於乳突狀腎細胞癌的相關分子通路進行識別,以及對乳突狀腎細胞癌之亞型的準確分類,使用治療生物標誌物來進行患者的分層,對於優化臨床治療是必要的。 透過整合式基因檢測分析研究,已經確定了幾個與乳突狀腎細胞癌相關的突變基因,包括:MET、NF2、SETD2 和 Nrf2 的訊號通路基因。 然而,這些突變僅在約 10-15% 的乳突狀腎細胞癌中被發現 。 近8成的第 1 型乳突狀腎細胞癌會有7 號染色體增加,或是MET 基因狀態的改變(包括了突變、基因融合或 MET 剪接變體)。 就臨床病理特徵而言,第 1 型與第2型乳突狀腎細胞癌的疾病是不同的,第 1 型乳突狀腎細胞癌預後相對比第2型要好。 兩型乳突狀腎細胞癌的遺傳基因變異也不同 。特別是,無論散發性或遺傳性的第 1 型乳突狀腎細胞癌,經常具備有
透過1份整合式基因檢測分析 提高對乳突狀腎細胞癌的理解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