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乳房癌

23 1

治療晚期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新療法Imlunestrant 合併Abemaciclib

高禾醫院細胞治療中心/台中醫院血液腫瘤科 陳駿逸醫師 Imlunestrant 是新一代可以穿透腦的口服選擇性荷爾蒙受體降解劑(簡稱SERD),對於ESR1編碼基因發生突變的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也能起到持續的抑制癌症的作用。   在一項名為EMBER-3的第 3 期開放標籤之臨床試驗中,招募了荷爾蒙受體陽性、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 2 (HER2) 陰性的晚期乳癌患者,這些患者在芳香化酶抑制劑的治療期間或之後出現癌症的復發或惡化,可以是單獨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劑的治療,或是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劑的治療與細胞週期依賴性蛋白激酶 4 和 6 (CDK4/6) 抑制劑一起使用。患者以 1:1:1 的比例分配接受單一Imlunestrant藥物治療、單一的標準荷爾蒙藥物治療、或是Imlunestrant 搭配abemaciclib的治療。   該項研究的主要終點是研究者評估對於所有攜帶ESR1基因突變的患者中,以及在所有患者中,使用Imlunestrant與標準治療模式的疾病控制時間,以及在所有同時接受隨機分組的患者中,使用與Imlunestrant單用相比的疾病控制時間。   該項研究的結果: 總體而言,874 名患者接受了隨機分組,其中 331 名患者接受Imlunestrant的治療,330 名患者接受標準治療,213 名患者接受Imlunestrant-abemaciclib合併的治療。在 256 名具有 ESR1基因突變的患者中,使用Imlunestrant治療的中位疾病控制時間為 5.5 個月,而使用標準治療的中位疾病控制時間為 3.8 個月。估計限制平均存活時間為 19.4 個月,使用Imlunestrant療法的患者為 7.9 個月,使用標準療法的患者為 5.4 個月;在整體族群中,使用Imlunestrant的治療的中位疾病控制時間為 5.6 個月,使用標準療法的中位疾病控制時間為 5.5 個月(疾病進展或死亡的風險比為 0.87)。   共計有426 名接受 imlunestrant-abemaciclib 與單用Imlunestrant治療的患者中,中位疾病控制時間分別為 9.4 個月和 5.5 個月(風險比為 0.57)。

治療晚期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新療法Imlunestrant 合併Abemaciclib 閱讀全文 »

2025032003 1

早期三陰性乳癌患者使用免疫治療Pembrolizumab 會提升整體的存活率嗎?

高禾醫院細胞治療中心/台中醫院血液腫瘤科 陳駿逸醫師   對於三陰性早期乳癌的患者,第3 期臨床試驗KEYNOTE-522的研究數據,在使用免疫治療Pembrolizumab與含鉑類之化療是可顯著改善病理學上腫瘤的完全緩解和無事件生存期,但是否會提升整體的存活率呢?   第3 期臨床試驗KEYNOTE-522之研究方法是收錄了未經治療的 II 期或 III 期三陰性乳癌患,讓她們接受術前輔助治療的方案,而以 2:1 的比例隨機分配,即每 3 週進行 4 個療程的免疫治療Pembrolizumab(劑量為 200 毫克)加上紫杉醇和卡鉑化療之治療方案(也就是免疫加化療之治療模式),或是安慰劑加紫杉醇和卡鉑化療之治療方案(也就是單用化療之治療模式),然後再進行 4 個療程的免疫治療Pembrolizumab加上doxorubicin/cyclophosphamide化療之治療方案(也就是繼續給予免疫加化療之治療模式),或是繼續單用化療之治療模式(doxorubicin/cyclophosphamide)。之後給予確定性手術後,於接受術前免疫加化療之治療模式的患者於手術後接受每 3 週為一個療程的免疫治療Pembrolizumab,最多接受 9 個療程。而接受術前單用化療之治療模式的患者於手術後接受安慰劑治療。   該研究的主要終點是理學上腫瘤的完全緩解率和無事件生存期。而整體存活率是次要研究的終點。   研究的結果如下: 收錄了1174 名患者接受隨機分組,其中784 名被分配到免疫加化療組,390 名被分配到單用化療組。在資料截止日期(2024 年 3 月 22 日),中位追蹤時間為 75.1 個月(範圍為 65.9 至 84.0個月)。 追蹤60 個月時估計之總體存活率–在免疫加化療組為 86.6%(95% 信賴區間 [CI],84.0 至 88.8),而在單用化療組則為 81.7%(95% CI,77.5 至 85.2)。不良事件與免疫治療Pembrolizumab和化療既定的安全性特徵一致。

早期三陰性乳癌患者使用免疫治療Pembrolizumab 會提升整體的存活率嗎? 閱讀全文 »

2025032001 1

認識益生菌之約氏乳桿菌(L. johnsonii)

高禾醫院細胞治療中心/台中醫院血液腫瘤科 陳駿逸醫師   關於益生菌的正確定義: 「當攝取足夠量益生菌之時,能夠為人體帶來健康益處的活微生物」。   益生菌可能透過多種的機制來影響宿主,包括增強腸道上皮的屏障作用、調節免疫功能;產生有機酸來發揮抗發炎作用;並且與其他腸道菌叢相互合作;並且藉由細胞表面的結構與宿主相互作用。並非所有機制均已在人體中得到證實,也並非所有益生菌菌株都存在這些機制。   約氏乳桿菌(L. johnsonii)是一種典型的腸道益生菌,廣泛分佈於人類、小鼠、狗、家禽、豬、蜜蜂等多種宿主的胃腸道,L. johnsonii在食品和發酵飼料工業中有著悠久的應用歷史,在生物、農業、畜牧業、醫學等許多領域L. johnsonii上也有重要的應用。   約氏乳桿菌具有以下的生理作用:抗發炎、免疫調節、促進腸道菌叢平衡、腸道屏障保護。另外約氏乳桿菌可以藉由改變巨噬細胞、T 細胞和 Th2 細胞激素的水平以及調節樹突細胞功能,在調節宿主免疫系統中發揮關鍵作用。   約氏乳桿菌透過調節免疫功能、約氏乳桿菌與腸道菌叢相互作用以及改善屏障功能,約氏乳桿菌的免疫調節作用會出現在身體的各個部位,包括腦、肺、肝、胃和小腸以及脂肪組織。

認識益生菌之約氏乳桿菌(L. johnsonii) 閱讀全文 »

2025031602 1

骨質疏鬆藥物之抗骨質再吸收劑(anti-resorptive)的健保給付相關規定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1.藥品種類 (1)Bisphosphonates(雙磷酸鹽類):alendronate(如:Fosamax/福善美)、 zoledronate 5mg(如:Aclasta/骨力強5mg/100mL solution for infusion)、risedronate(如:Reosteo/瑞骨卓)、ibandronate 3mg/3mL (如:Bonviva/ 骨維壯3mg/3mL solution for injection)   (2)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 (SERM,選擇性雌激 素接受體調節劑):raloxifene(如:Evista/鈣穩)、bazedoxifene(如:Viviant/芬安)   (3)Human monoclonal antibody for RANKL(RANKL 單株抗體):denosumab(如:Prolia/保骼麗)   2.使用規定 (1)使用條件 Ⅰ.限用於停經後婦女(alendronate、zoledronate、denosumab 及risedronate 35mg 亦可使用於男性,risedronate 150mg 不可使用於男性),因骨質疏鬆症(須經DXA 檢測BMD 之T score≦ -2.5 SD)引起脊椎或髖部骨折,或因骨質疏少症(osteopenia)(經DXA 檢測BMD 之-2.5 SD <T score <-1..0 SD)引起脊椎或髖部2 處或2 次(含)以上之骨折。使用Prolia 及Alendronate Sandoz 70mgTablets 除上述條件外,亦可用於前述因骨質疏鬆症引起之遠端橈骨或近端肱骨骨折,或骨質疏少症引起之遠端橈骨、近端肱骨2 處或2 次(含)以上之骨折。   Ⅱ.用於骨質疏鬆症患者 (須經DXA檢測BMD 之T-score≦-2.5),且合併下列至少一項骨質疏鬆性骨折高風險因子者,限使用Prolia 及Alendronate Sandoz 70mg Tablets,且須於病歷上載明:

骨質疏鬆藥物之抗骨質再吸收劑(anti-resorptive)的健保給付相關規定 閱讀全文 »

202503160101

骨質疏鬆藥物Romosozumab(如:Evenity/益穩挺)健保給付相關規定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1.限用於停經後骨質疏鬆婦女。 2.需符合下列條件: (1)引起遠端橈骨、近端肱骨、脊椎或髖部多於2(含)處骨折,經評估 (須於病歷載明)無法耐受副作用,或在持續配合使用抗骨質吸收劑至 少連續12 個月的情況下仍發生至少1 處新的骨折之病患。   (2)骨質疏鬆之程度,須經DXA 檢測BMD 之T-score 小於或等於-3.0。

骨質疏鬆藥物Romosozumab(如:Evenity/益穩挺)健保給付相關規定 閱讀全文 »

20250311 2

對乳癌患者,大豆異黃酮是敵還是友?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異黃酮是一種植物雌激素。是植物產生的次級代謝物,是非固醇類多酚類之植物代謝物,作為抵禦感染、水分壓力、寒冷壓力、紫外線輻射和高可見光等的防禦機制,可以調節生物反應,和人體產生之內源性雌激素的作用極為類似。   異黃酮中有6種成分具有生理上有意義的異黃酮,分別是Daidzin (大豆苷) 23%、金雀異黃酮苷(genistin) 64%、黃豆黃苷(glycitin) 13%和極少量的大豆異黃酮苷素(daidzein) 、金雀異黃酮苷素(genistein) 、黃豆黃苷素(glycitein)。   異黃酮(isoflavones) 的生理活性,依化學結構不同分為: Daidzin (大豆苷) 、金雀異黃酮苷(genistin)、黃豆黃苷(glycitin) 等屬於醣基型的異黃酮素(glucoside form),分子量較大,腸胃道不易吸收,生物可利用率大約為20%,大豆內所含有的異黃酮有97-98%是配糖基的型式。而大豆異黃酮苷素(daidzein) 、金雀異黃酮苷素(genistein) 、黃豆黃苷素(glycitein) 則是屬於去配醣基型的異黃酮素(aglycones form) ,分子量較小、活性高,人體腸道的吸收率大約可達到90%;經腸道菌群 β-glucosidase 水解,才具有生物活性,會被小腸絨毛吸收後進入血液,直接運送到肝臟。   大豆(又稱黃豆,soybean, 學名Glycine max Merrial),是一種含有豐富蛋白質的豆科種子植物,含有蛋白質38%、碳水化合物30%、脂肪 18%、灰分14%、礦物質、維生素及其他小分子物質,另外含卵磷脂 (lecithin)、大豆纖維、異黃酮 (isoflavones)、皂素 (saponin)、植酸 (Phytic acid) 及胰蛋白酶抑制素 (trypsin inhibitors),人類之異黃酮最重要的食物來源便是大豆製品,而且因為異黃酮素在大豆中含量最為豐富,因此異黃酮則常被稱為大豆異黃酮(soy isoflavones)。   如上所述,大豆異黃酮,就是一種植物性的雌激素(phytoestrogen),對乳癌患者,大豆異黃酮是敵? 是友?   異黃酮可以減少骨質的流失,並且明顯增加骨質生成作用: 西方醫學很早就注意到少喝牛奶,但常喝豆漿與吃豆製品的

對乳癌患者,大豆異黃酮是敵還是友? 閱讀全文 »

2025021103 1

乳癌標靶藥物AKT抑制劑capivasertib (商品名TRUQAP/泛抑癌膜衣錠)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台灣FDA適應症 與 fulvestrant 併用可治療患有荷爾蒙受體陽性、第二型人類表皮生⻑因子受體 (HER2) 陰性及具備有PIK3CA/AKT1/PTEN任一基因的變異,且曾經接受荷爾蒙治療,但疾病復發或惡化之局部晚期或轉移性乳癌成人病人。 治療持續時間:應持續 TRUQAP 治療,直到疾病惡化或發生無法耐受的毒性為止。   美國FDA適應症: 乳癌標靶藥物AKT抑制劑capivasertib (商品名TRUQAP)上市,與Fulvestrant合併使用,可以治療荷爾蒙受體陽性、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陰性的晚期或轉移性乳癌成年患者。這些患者需要通過FDA認可的基因檢測,確認其具備有一個或多個PIK3CA/AKT1/PTEN訊號途徑上的基因變異。且患者在完成輔助性治療後12個月內乳癌復發,或者轉移性疾病階段經歷過至少一種荷爾蒙治療方案後出現病況惡化。 治療持續時間:應持續 TRUQAP 治療,直到疾病惡化或發生無法耐受的毒性為止。   TRUQAP 每週給藥時程: capivasertib為 400 毫克 (2粒的200 毫克錠劑),每日口服兩次 (間隔約12 小時),可隨餐或空腹服用,持續 4 天然後暫停 3 天。第 5 天、第 6 天及第 7 天不給藥   TRUQAP須與 fulvestrant 併用,fulvestrant 的建議劑量為 500 毫克,分別在第 1 天、第 15 天及第 29 天給藥,之後每月一次。對照組患者分別在第 1 天、第 15 天及第 29 天給藥,之後每月一次注射fulvestrant 500mg。患者接受治療直至疾病惡化或出現不可接受的毒性。   未停經/停經前期的女性使用 TRUQAP 加 fulvestrant,應同時併用促黃體素釋放激素 (LHRH) 促效劑。如果錯過一劑 TRUQAP,在平常服藥時間的 4 小時以內可立即服藥;但超過 4 小時後,應略過該次劑量,依平常服藥時間服用下一劑 TRUQAP。   服藥時間應間隔至少 8 小時。如果病人嘔吐,請勿再額外服藥。依平常服藥時間服用下一劑 TRUQAP。   TRUQAP的劑量調整 可中斷 TRUQAP 治療以控制不良反應,並可以考慮減少劑量。若考慮調降劑量,請參見下表的劑量調降指引。   TRUQAP 劑量及

乳癌標靶藥物AKT抑制劑capivasertib (商品名TRUQAP/泛抑癌膜衣錠) 閱讀全文 »

22025021101 1

首個美國FDA核准乳癌標靶藥物AKT抑制劑capivasertib 於2024年聖誕節台灣上市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2023年11月16日,美國FDA宣佈核准乳癌標靶藥物AKT抑制劑capivasertib (商品名TRUQAP)上市,與Fulvestrant合併使用,可以治療荷爾蒙受體陽性、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陰性的晚期或轉移性乳癌成年患者。這些患者需要通過FDA認可的基因檢測,確認其具備有一個或多個PIK3CA/AKT1/PTEN訊號途徑上的基因變異。且患者在完成輔助性治療後12個月內乳癌復發,或者轉移性疾病階段經歷過至少一種荷爾蒙治療方案後出現病況惡化。   爾後Capivasertib 於2024年聖誕節台灣上市,中文商品名為泛抑癌膜衣錠,為一款具選擇性、靶向3種AKT激酶異形體(AKT1/2/3)的腺苷三磷酸(ATP)競爭性的抑制劑。該AKT標靶藥物的適應症獲批主要基於CAPItello-291臨床試驗的結果。   關於CAPItello-291臨床試驗的研究介紹,CAPItello-291(NCT04305496)是一項全球多中心、雙盲、安慰劑對照性的隨機之第三期臨床試驗,研究在評估芳香化酶抑制劑出現抗藥的荷爾蒙受體陽性、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陰性的晚期或轉移性乳癌成年患者,接受capivasertib與Fulvestrant合併使用的療效與安全性。   該研究收錄了708位患者,其中289例患者的腫瘤具備有PIK3CA/AKT1/PTEN基因的改變。這些患者為先前曾經最多接受過2線的荷爾蒙治療和至少1線的化療,去治療局部晚期或轉移性乳癌疾病。主要療效結局指標是根據RECIST標準去評估總體人群的、以及腫瘤具有PIK3CA/AKT1/PTEN基因改變的患者族群的疾病控制時間。   患者被隨機分配 (按照1:1) 接受TRUQAP 併用 fulvestrant 的建議劑量, TRUQAP 每週給藥時程: capivasertib為 400 毫克 (2粒的200 毫克錠劑),每日口服兩次 (間隔約12 小時),可隨餐或空腹服用,持續 4 天然後暫停 3 天。第 5 天、第 6 天及第 7 天不給藥

首個美國FDA核准乳癌標靶藥物AKT抑制劑capivasertib 於2024年聖誕節台灣上市 閱讀全文 »

2025021001

對體內白色脂肪細胞進行基因改造 可以餓死乳癌細胞

血液腫瘤科/癌症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2025年2月《自然生物技術》醫學期刊上發表了美國加州大學的一篇研究報告,指出透過基因編輯技術(CRISPER)將儲存能量的白色脂肪細胞(white adipocyte) 褐化,改造為產生熱量的類褐色脂肪細胞(beige adipocyte),即使在沒有寒冷的情況下,也能不斷地搶奪癌細胞的葡萄糖,持續抑制乳癌等惡性腫瘤生長 。   人類體內脂肪分為三類: 白色脂肪細胞最多,主要來自纖維細胞,分佈于內臟和皮下,可以儲存能量、保溫、緩衝撞擊,過多時會引起肥胖;類褐色脂肪細胞較少,在運動或寒冷時由白色脂肪細胞轉化而來,分佈廣泛,可以產生熱量;而褐色脂肪細胞(brown adipocyte)在人類出生時和動物冬眠時最多,與骨骼肌來源相同,主要分佈於頸部、肩膀、鎖骨、脊椎,可以產生熱量。   2022年,科學家發現可以透過寒冷來改變全身代謝、啟動褐色脂肪細胞產生熱量,可以顯著降低血糖,並阻礙癌細胞的糖酵解代謝,進而抑制乳癌等惡性腫瘤生長。不過, 讓癌症患者長時間處於寒冷環境顯然是不太人道,而且隨著年齡增長,褐色脂肪細胞會越來越少,尤其老年患者。   2025年2月《自然生物技術》醫學期刊上發表的研究,首先通過基因編輯技術提高 UCP1等,提高褐色脂肪細胞產生熱量關鍵蛋白質編碼基因表達的水準,將白色脂肪細胞轉化為類褐色脂肪細胞,這些細胞的葡萄糖攝取能力和脂肪酸氧化能力都因此大大提高。隨後將這些類褐色脂肪細胞與人類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三陰性乳癌、大腸癌、胰臟癌、前列腺癌等癌細胞一起培養,結果發現癌細胞會顯著減少,還能提高全身能量消耗和胰島素敏感性。如果飲食中增加脂肪或葡萄糖的水平,上述類褐色脂肪細胞抑制腫瘤的效果會因而顯著減弱。

對體內白色脂肪細胞進行基因改造 可以餓死乳癌細胞 閱讀全文 »

2025020303 01

腫瘤科醫師另類觀點看 血液腫瘤標記(或稱為腫瘤指數)之CA 15-3

癌細胞本身就具有高度的異質性,而這正是目前造成癌症標準治療出現內在或後天性抗藥性的原因,導致大多數癌症患者治療後最後是以失敗收場,或是出現抗藥性或症症復發。與其他癌症免疫療法一樣,CIK細胞療法的完全成功地克復上述的困難。因為針對異質性的癌細胞群而言,CIK 細胞具有靶向和殺死異質性癌細胞的能力。

最後,總結CIK細胞療法的結論:
CIK細胞療法在快速發展的癌症領域確實具有巨大治療的潛力。因此,如何優化CIK治療與其他癌症標準的中西醫治療結合,才能讓CIK細胞治療的優點發會的更為淋漓盡致。而CIK細胞療法在現今癌症的治療模式,主要以Add-on的方式加入,與現今癌症的治療模式互相搭配與互補,而不是完全去取代癌症標準的中西醫治療,如此將讓CIK細胞療法成為臨床實務中對於減少副作用和提升癌症患者存活率,提供更重要的關鍵神隊友的角色。

腫瘤科醫師另類觀點看 血液腫瘤標記(或稱為腫瘤指數)之CA 15-3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