肽受體-放射性核素治療(PRRT)之鎦癌平(LUTATHERA)治療胸腺瘤案例分享
血液腫瘤科 陳駿逸醫師 含有lutetium Lu-177 dotatate 成分的藥品,也稱為鎦-177 標靶核種治療,目前台灣上市的商品名稱Lutathera,目前核准可以用於治療成人無法手術切除或轉移性之胃腸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並建議用於腫瘤分化成度良好(G1 及 G2)、經體抑素類似物(例如:Sandostatin LAR)治療後疾病仍持續惡化、但需要確認其體抑素受體(somatostatin receptor)為陽性。 也就LUTATHERA在台灣是核准用於治療罹患無法手術切除或轉移性、持續惡化、分化明確 (G1 和 G2) 且帶有體抑素受體的胃腸胰神經內分泌腫瘤 (GEP-NET) (包括前腸、中腸、後腸神經內分泌腫瘤) 成人患者。 近年由於放射化學及藥學的進步,以及各項臨床試驗的進行,新式的治 療方式 「鎦-177 標靶核種治療(PRRT)」已經開始被廣泛運用於神經內分泌腫瘤與攝護腺癌的治療。在 2017 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Jonathan Strosberg 等人發表鎦-177DOTATATE 治療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第三期臨床試驗結果,在治療後第 20 個月時,接受鎦-177 標靶核種治療者之無惡化存活期比率有 65.2%,但未接受鎦-177 標靶核種治療患者僅有 10.8%,呈現極為明顯的差異 。同樣地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 2021 年 Oliver Sartor 等人,發表另一種的鎦-177 標靶核種治療-鎦-177 PSMA,其治療晚期攝護腺癌的第三期臨床試驗結果,接受鎦-177 標靶核種治療者呈現約5.3 個月的無惡化存活期,並且可以因為接受鎦-177 標靶核種治療而延長 4 個月的整體存活期。 一名 47 歲男性在化療失敗後出現前胸壁復發性之胸腺瘤,並且同時伴隨肋膜轉移。 核子醫學檢查體抑素受體呈陽性,他被轉診接受肽受體-放射性核素治療(PRRT) 之LUTATHERA。他接受了 4 次誘導性的LUTATHERA治療和 2 次LUTATHERA的維持性治療(總劑量,1000 mCi),並報告症狀顯著改善。而LUTATHERA用於在胸腺瘤治療的應用值得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