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靶藥物

2024071702 1

健保給付乳癌HER2標靶藥物Trastuzumab (如: Herceptin/賀癌平,Ogivri ,Herzuma,Eirgasun)規定 自2024年8月1日生效

1.早期乳癌 (1)外科手術前後、化學療法(術前輔助治療或輔助治療)治療後,具 HER2過度表現(IHC3+或 FISH+),且具腋下淋巴結轉移但無遠處臟器轉移之早期乳癌患者,作為輔助性治療用藥: I.外科手術後達病理上緩解(pCR),本藥品使用於外科手術前後以 18個療程為上限。 II.若外科手術後無法達病理上緩解(non-pCR) ,本藥品與trastuzumab emtansine使用於外科手術前後的總療程合併計算,以全部18個療程為上限,其中trastuzumab emtansine以14個療程為上限。 (2)外科手術前後、化學療法(術前輔助治療或輔助治療)治療後,符合下列 所有條件之早期乳癌患者(限使用Ogivri 、 Herzuma 、 Eirgasun) : Ⅰ.HER2過度表現(IHC 3+或FISH+)。

健保給付乳癌HER2標靶藥物Trastuzumab (如: Herceptin/賀癌平,Ogivri ,Herzuma,Eirgasun)規定 自2024年8月1日生效 閱讀全文 »

2024071701 1

健保給付乳癌HER2標靶藥物T-DM1/ Trastuzumab emtansine (如:Kadcyla/賀癌寧)規定 自2024年8月1日生效

1.早期乳癌 (1)使用於具 HER2 過度表現(IHC 3+或FISH+)之早期乳癌患者,曾接受過至 少 6 個療程(每 3 週一療程,至少16 週)的化學治療(其中至少 3個療程(9 週)的 taxane 藥物)和至少3 個療程(9 週)的trastuzumab 術前輔助治療後,仍有殘留病灶的術後輔助治療,且需符合下列任一條件: I.具腋下淋巴結轉移、但無遠處臟器轉移之早期乳癌患者。 Ⅱ.未發生腋下淋巴結轉移,但雌激素受體(ER)為陰性且腫瘤大於2公分之早期乳癌患者。 (2)經事前審查核准後使用,核准後每12 週須檢附療效評估資料再次申請,若疾病有惡化情形即不應再行申請。每位病人使用本藥品以 14 個療程為上限。   (3)排除使用本藥品條件: I.未於術後12週內開始治療或提出治療申請。 Ⅱ.左心室射出分率少於45%或有症狀的心衰竭病人。 Ⅲ.不得與其他抗HER2藥物併用。

健保給付乳癌HER2標靶藥物T-DM1/ Trastuzumab emtansine (如:Kadcyla/賀癌寧)規定 自2024年8月1日生效 閱讀全文 »

20240920 1

維持性全身治療與局部鞏固治療加維持性全身療法 對於局限性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的控制 孰優孰劣? 2024年ASCO 最新研究數據解析

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是腫瘤學領域專家矚目的頂級學術盛宴,彙聚全球的腫瘤學專家、研究人員和醫療專業人士,他們在此共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臨床進展。2024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即將於5月31日-6月4日在美國芝加哥盛大召開。   於2024年5月在美國芝加哥舉行的2024年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ASCO),公布了維持性全身治療與局部鞏固治療加維持性全身療法,對於局限性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的控制,關於這兩種治療之孰優孰劣的最新研究NRG-LU 002數據。   沒有驅動基因改變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第一線治療選擇通常包括免疫治療搭配化療、單獨免疫治療、或單獨化療。而NRG-LU 002是一項隨機化的2/3期臨床試驗,研究目的在於評估局部的鞏固治療(簡稱LCT)在作為寡轉移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維持性全身治療框架下的好處。

維持性全身治療與局部鞏固治療加維持性全身療法 對於局限性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的控制 孰優孰劣? 2024年ASCO 最新研究數據解析 閱讀全文 »

20240919 1

2024年ASCO公告 雙特異性抗體Ivonescimab(AK112/SMT112)搭配化療,在治療EGFR突變非鱗狀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且EGFR標靶治療失敗的之療效 最新研究數據解析

於2024年5月在美國芝加哥舉行的2024年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ASCO),公布了雙特異性抗體Ivonescimab(AK112/SMT112)搭配化療,在接受EGFR標靶治療失敗的治療EGFR突變非鱗狀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之療效的最新研究數據。 Ivonescimab(AK112/SMT112)是一種抗PD-1/VEGF雙特異性抗體。   過去的1、2期臨床研究顯示,Ivonescimab對接受EGFR標靶藥物治療失敗的EGFR突變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具有潛在療效。這項3期臨床試驗之研究目的在評估和確認Ivonescimab聯合化療與單獨化療在該人群中的療效和安全性。   參加臨床試驗的患者被照1:1隨機分組,分別接受Ivonescimab(20mg/kg)搭配化療藥物pemtrexed(500mg/m2)和卡鉑(AUC5)或是單用化學治療組-藥物pemtrexed(500mg/m2)和卡鉑(AUC5),每3週為一次的療程,共4個療程。根據是否有接受第三代EGF標靶藥物和腦轉移與否進行分層,然後進行Ivonescima搭配化療藥物pemetrexed,或是單用化學治療pemetrexed,作為維持治療。本研究的主要終點為對於意向治療(ITT)人群之疾病控制時間,由獨立放射學審查委員會(IRRC)根據RECISTv1.1評估,2024年中報告本研究的首次中期分析結果。

2024年ASCO公告 雙特異性抗體Ivonescimab(AK112/SMT112)搭配化療,在治療EGFR突變非鱗狀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且EGFR標靶治療失敗的之療效 最新研究數據解析 閱讀全文 »

2024051201. 1

2024年ASCO公告 關於皮下注射或靜脈注射Amivantamab(肺倍恩注射劑/Rybrevant )在治療EGFR突變晚期非小細胞肺癌難治性患者之療效差異 最新研究數據解析

Amivantamab(肺倍恩注射劑/Rybrevant )是一種具有免疫細胞定向活性的EGFR-MET雙特異性抗體。相較於靜脈注射肺倍恩,皮下(SC)給藥的時間少於7分鐘時,其輸注相關反應(IRR)的發生率則是比較低。   PALOMA-3研究(NCT 05388669)評估了接受第三代EGFR標靶藥物osimertinib和含鉑化療後,發生疾病惡化的EGFR-Ex19del或L858R突變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採用皮下注射肺倍恩+lazertinib與靜脈注射肺倍恩+lazertinib的藥代動力學(PK)、療效和安全性。而Lazertinib是一種具備CNS的滲透性,第三代EGFR標靶藥物。   肺倍恩前4周每週皮下注射1600 mg(2240 mg,≥80 kg),然後每2周注射一次;肺倍恩靜脈注射的批准劑量為1050 mg(1400 mg,≥80 kg)。   本次研究結果: 總計418例患者被隨機分組(皮下注射206例; 靜脈注射212例);416例給藥大於或等於一次。總體而言,中位年齡為61歲,67%為女性,61%為亞洲人,既往接受過中位2次的治療。在中位追蹤了7.0個月時,PALOMA-3符合兩個研究的主要終點。於第二與第四個療程的第一天,比較肺倍恩皮下注射與肺倍恩靜脈注射之Ctrough的幾何均值比(GMR)分別為1.15和1.43。

2024年ASCO公告 關於皮下注射或靜脈注射Amivantamab(肺倍恩注射劑/Rybrevant )在治療EGFR突變晚期非小細胞肺癌難治性患者之療效差異 最新研究數據解析 閱讀全文 »

20240918 1

2024年ASCO公告 Amivantamab(肺倍恩注射劑/Rybrevant )搭配Lazertinib用於治療EGFR突變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且高風險患者之最新研究數據解析

Amivantamab(肺倍恩注射劑/Rybrevant )是一種具有免疫細胞定向活性的EGFR-MET雙特異性抗體。而Lazertinib是一種具備CNS的滲透性,第三代EGFR標靶藥物。   在MARIPOSA(NCT04487080)試驗中,一線治療使用肺倍恩+lazertinib與第三代EGFR標靶藥物osimertinib相比,在EGFR突變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顯著改善疾病控制的時間。而有腦轉移病史的患者、攜帶TP53共同突變、可以偵測到ctDNA以及受試前具有腦或肝轉移的患者預後較差。   本次研究之目的在於評估來自MARIPOSA臨床試驗中的EGFR突變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且高風險族群患者的預後。   MARIPOSA試驗收錄了未經治療的EGFR突變(Ex19del或L858R)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且高風險患者。這項分析包括隨機分配至肺倍恩+lazertinib組 (n=429)或osimertinib組(計429例)的患者。透過Guardant360 CDx進行NG(次世代基因定序)S分析血液ctDNA(循環腫瘤DNA)的致病性改變。使用Biodesix的核酸分析(ddPCR)於入組前和第3個療程的第1天在血液中ctDNA之Ex19del和L858R的情況。

2024年ASCO公告 Amivantamab(肺倍恩注射劑/Rybrevant )搭配Lazertinib用於治療EGFR突變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且高風險患者之最新研究數據解析 閱讀全文 »

2024091601

2024年ASCO公告 乳癌PIK3CA標靶藥物Inavolisib用於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晚期乳癌的第一線治療之最新研究數據解析

PAM訊息傳遞通路中會有很多位點的突變、擴增或失活,這些都可以參與調控腫瘤細胞的生長、增殖和存活,與乳癌等多種惡性腫瘤的發生、進展和轉移有密切的相關性。   而PAM訊息傳遞通路的過度啟動也是乳癌治療抗藥的重要機制之一。其中PI3K則是位於PAM訊息傳遞通路的上游,,在該通路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可以藉由將PIP2轉化為PIP3,進而啟動下游的反應因子。   此外,PIK3CA基因會編碼出PI3K,由PIK3CA基因突變所導致的PAM訊息傳遞通路的異常,則會引起細胞出現失控性增殖和癌症的發生,所以PIK3CA突變是HR+/HER2-乳癌的一種預後不良的生物標記物。   PAM訊息傳遞通路在乳癌發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該訊息傳遞通路如果出現異常性的啟動,則會上調促進雌激素所依賴性和不具依賴性的轉錄作用,有助於乳癌細胞對荷爾蒙治療藥物的抗藥性,並導致腫瘤細胞存活和增殖。且乳癌細胞在荷爾蒙治療藥物的治療下,需要去適應雌激素嚴重的缺乏,此時會高度仰賴PAM訊息傳遞通路如果出現異常性的傳導,PIK3CA基因會編碼出PI3K,進而驅動PAM訊息傳遞通路出現異常性的啟動,導致雌激素受體仍然可以在缺乏雌激素的情況下,讓雌激素受體相關的雕節基因發生磷酸化,進而啟動腫瘤細胞存活和增殖的功能,導致了乳癌荷爾蒙治療藥物的抗藥性。   近年來,多種靶向PAM信號通路的標靶藥物正在如火如荼的研發中。目前已經上市的PAM訊息傳遞通路的標靶藥物主要分為3大類,分別為PI3K抑制劑(Alpelisib)、AKT抑制劑(Capivasertib)和mTOR抑制劑(Everolimus)。   而PI3K抑制劑根據作用機制,大致可分為泛型PI3K抑制劑(pan-PI3K)、亞型特異性PI3K抑制劑和靶向PI3K/mTOR雙重抑制劑三大類。其中,泛PI3K抑制劑因副作用太強而常被中止研發,亞型特異性PI3K抑制劑成為現今的主流方向。目前已經上市的針對乳癌的PI3K抑制劑僅有PI3Kα抑制劑Alpelisib。

2024年ASCO公告 乳癌PIK3CA標靶藥物Inavolisib用於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晚期乳癌的第一線治療之最新研究數據解析 閱讀全文 »

20220605 1

2024年ASCO公告最新肺癌ALK標靶藥物Lorlatinib (Lorviqua/瘤利剋)用於ALK 陽性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第一線治療的研究數據分析

健保給付肺癌ALK標靶藥物Lorlatinib (如:Lorviqua/瘤利剋) 自2024年04月1日生效的規定   1.適用於ALK 陽性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第一線治療。 (1)須經事前審查核准後使用: I.每次申請事前審查之療程以三個月為限,每三個月需再次申請。 II.初次申請時需檢具確實患有非小細胞肺癌之病理或細胞檢查報告,以及符合本保險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伴隨式診斷編號30105B 規定之ALK 突變檢測報告。 III.再次申請時並需附上治療後相關臨床資料,如給藥4 週後,需追蹤胸部X 光或電腦斷層等影像檢查評估療效,往後每4週做胸部X 光檢查,每3 個月 需追蹤其作為評估藥效的影像(如胸部X 光或電腦斷層),若病情惡化即不得再次申請。

2024年ASCO公告最新肺癌ALK標靶藥物Lorlatinib (Lorviqua/瘤利剋)用於ALK 陽性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第一線治療的研究數據分析 閱讀全文 »

20240831

原研癌症標靶藥與生物相似性藥品 有何差異性?以Avastin癌思停與MVASI艾法施為例

陳駿逸醫師將透過醫生說癌藥 第0025至0027集,陳駿逸醫師會以抗血管新生的標靶藥物bevacizumab原研癌症標靶藥物的Avastin癌思停,與生物相似性藥MVASI艾法施作為例。跟各位介紹原研癌症標靶藥與生物相似性藥品 有何差異性?   生物相似藥在美國稱為Biosimilars或是Follow-on biologics;歐盟稱為Similar Biological Medicinal Products;台灣則稱作「生物相似藥」,是幾乎與原藥廠產品相同,但由不同藥廠所製造的生物製劑。          由於生物製劑是由活體細胞製造,製造過程的條件稍有不同就可能影響結構、純度、有效性的差異;且原開發廠製造過程條件通常是不公開的商業機密,所以其他藥廠研發生產的藥品不會與原開發廠完全相同,但可以「相似」,因此命名為「生物相似藥」。    既然被稱為「相似」藥,所以在免疫特性、生物特性,以及抗體結合的位置、抗癌能力等方面都與原研癌症標靶藥有高度相似之處。但TFDA的適應症,原研癌症標靶藥與生物相似性藥品之間還是有些差異性,而健保給付的範疇,原研癌症標靶藥與生物相似性藥品,則有高度的差異性,    

原研癌症標靶藥與生物相似性藥品 有何差異性?以Avastin癌思停與MVASI艾法施為例 閱讀全文 »

2024082701

荷爾蒙受體陽性且HER-2陰性轉移性乳癌患者當使用細胞週期抑制劑失敗後 新型Akt標靶藥物capivasertib (Truqap/卡帕塞替尼)的治療角色在哪裡?

目前臨床上對於荷爾蒙治療抗藥性的乳癌之治療策略為:優先選擇CDK4/6抑制劑合併荷爾蒙治療。若患者仍然出現病情惡化,則可以透過基因檢測及遺傳性BRCA基因的分析,來決定後續使用何種標靶藥物,包括:mTOR抑制劑、PIK3CA抑制劑、PARP標靶藥物,或進行化療。   2023 年11 月16 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准AKT標靶藥物capivasertib (商品名Truqap) 與法洛德合併使用於治療荷爾蒙受體陽性、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 (HER2) 陰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乳癌成人患者,基因檢測發現到PIK3CA /AKT1/PTEN等基因有一個或更多個的改變。其在轉移性乳癌時候接受過至少一種的乳癌荷爾蒙治療方案後病情出現進展,或是完成輔助癌荷爾蒙治療方案後12 個月內就出現癌症的復發。   陳駿逸醫師將透過逸仙看乳癌的第0014-0016集,跟各位介紹荷爾蒙受體陽性且HER-2陰性轉移性乳癌患者當使用細胞週期抑制劑失敗後 新型Akt標靶藥物capivasertib (Truqap)的治療角色在哪裡?    

荷爾蒙受體陽性且HER-2陰性轉移性乳癌患者當使用細胞週期抑制劑失敗後 新型Akt標靶藥物capivasertib (Truqap/卡帕塞替尼)的治療角色在哪裡?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