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療新知

202309260301

浮針療法治療癌因性疼痛的探究

文:癌歸於好/中西醫腫瘤專科 陳駿逸醫師 傳統針灸有2000多年的歷史,自有歷史以來,針灸的針具從來沒有改變過,都是使用尺寸0.3毫米的「毫針」,直到1996年才有了新的發展。 1996年,中國的中醫學博士符仲華汲取傳統針灸醫學的基礎和精華後,改良了針灸針具,並發明浮針療法。由於浮針療法適用於治療肌肉與軟組織的長期疼痛及關節部位的術後復健,且效果顯著,在全球中醫界和疼痛醫療界引起關注。 浮針和傳統針灸到底有何不同? 傳統的針灸針為毫針,針長依使用的穴位部位不同,分別有1~9公分不等的長度。針灸針在下針時,是以90度垂直插入肌膚表面、刺入穴位,再透過「提插」和「捻轉」手法刺激穴位,達到刺激經絡和激發經氣的目的。 浮針療法則需要使用一次性的針具,這包含了針套、軟針管、及針芯。當中醫師找到影響局部疼痛處的皮下疏鬆結締組織層後,會以小於30度的橫面下針、平行刺入肌膚,再透過特殊的「掃散」行針手法,牽動和刺激周遭的肌筋膜。

浮針療法治療癌因性疼痛的探究 閱讀全文 »

20231201 1

魔法子彈ADC 第13集 首播公告:Trop-2 ADC 藥物Dato-DXd結盟免疫 治療非小細胞肺癌初期研究的整理

陳駿逸醫師的魔法子彈ADC第13集YouTube首播公告: Trop-2 ADC 藥物Dato-DXd結盟免疫 治療非小細胞肺癌初期研究的整理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ygHZxP1qAW0 2023年12月01日晚上20:00  開始 TROPION-Lung04 Ib期臨床研究中,Datopotamab deruxtecan 聯合Durvalumab(商品名:Imfinzi/抑癌寧/英飛凡)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中顯示出具有前景的臨床活性。   大多數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腫瘤沒有已知的驅動標靶基因的突變(例如 EGFR、ALK、ROS1、NTRK、BRAF、RET或MET)。 這些患者目前標準的一線治療方案是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單用或是合併含鉑類化療,但是大約40%-60%的腫瘤對這一治療模式並無反應,雖然這些療法可能也會提高生存率,但大多數最後會出現疾病的定病情惡化。  

魔法子彈ADC 第13集 首播公告:Trop-2 ADC 藥物Dato-DXd結盟免疫 治療非小細胞肺癌初期研究的整理 閱讀全文 »

20231117 1

魔法子彈ADC 第12集 首播公告:ifinatamab deruxtecan治療廣泛期小細胞肺癌 初期研究的整理

陳駿逸醫師的魔法子彈ADC第12集YouTube首播公告: ifinatamab deruxtecan治療廣泛期小細胞肺癌 初期研究的整理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_0EWEfZdj-k 2023年11月17日晚上20:00  開始 B7-H3 在多種癌症類型的癌症細胞中都存在過度表達,包括肺癌、前列腺癌和食道癌,其過表達已被證明與一些癌症的不良預後相關,從而使 B7-H3 成為一個有前景的治療靶點  。目前,尚無靶向 B7-H3 的藥物獲批用於治療任何癌症。   Ifinatamab deruxtecan(I-DXd /DS-7300)是一款在研的潛在 first-in-class 的 B7-H3 靶向 的ADC。Ifinatamab deruxtecan 採用第一三共獨有的 DXd ADC 技術設計,由人源化抗 B7-H3 IgG1 單株抗體通過可裂解四肽連接子與拓撲異構酶 I 抑制劑有效載荷(deruxtecan,DXd)連接組成。   由國際肺癌研究學會主辦的 2023世界肺癌大會(#WCLC23)年會上以口頭報告一項 1/2 期臨床研究,更新的分析結果顯示,ifinatamab deruxtecan(I-DXd)治療既往接受過多線治療的廣泛期小細胞肺癌患者,表現出持續療效。   肺癌是全球第二常見的癌症,其中小細胞肺癌約占所有肺癌的 15%1,2。大約 65%的小細胞肺癌中 B7-H3 呈高表達,這與疾病進展和較低的生存率相關。在這項 1/2 期臨床研究劑量遞增部分,在接受 ifinatamab deruxtecan(6.4~16.0mg/kg)治療的 21 例晚期小細胞肺癌患者中,確認的客觀緩解率為 52.4%。觀察到 1 例患者達到腫瘤完全緩解(CR)和 10 例患者達到部分緩解(PR)。   觀察到的中位緩解持續時間(DOR)為 5.9 個月(95% CI:2.8-7.5)。截至 2023 年 01月 31 日資料截止日期,中位元無進展生存期(PFS)為 5.6 個月,中位總體生存期(OS)為 12.2 個月。在不同的 B7-H3 蛋白表達水準患者中都觀察到接受 ifinatamab deruxtecan 治療,會讓腫瘤縮小,未觀察到臨床有效性參數與 B7-H3 蛋白的表達高低存在有明顯的相關性趨勢。   小細胞肺癌是一種難治

魔法子彈ADC 第12集 首播公告:ifinatamab deruxtecan治療廣泛期小細胞肺癌 初期研究的整理 閱讀全文 »

202309200901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療法 讓胃癌患者活得更久也活得更好

文:中西醫腫瘤專科 陳駿逸醫師 臨床試驗 CheckMate 649是一項隨機、多中心、開放標籤的試驗,針對1,581 名既往未經治療的晚期或轉移性胃癌、食道胃交處癌和食道腺癌患者的,分別第一線給予化學免疫療法(nivolumab加化療XELOX 或FOLFOX) 或第一線給予單獨化療。   在 PD-L1 CPS(綜合陽性評分) 大於或等於5 的患者中評估主要的療效結果,指標是透過獨立審查委員會評估的無惡化存活期 (PFS) 和總體存活期 (OS)。 而CHECKMATE-649 臨床試驗證明化學免疫療法對於PD-L1 CPS(綜合陽性評分) 大於或等於5病患的 PFS 和 OS 上,呈現出有統計學上的顯著改善。 化學免疫療法組的中位總體存活期為14.4 個月,而單獨化療組的中位總體存活期為11.1 個月(風險比為 0.71。 化學免疫療法組的中位PFS 為7.7 個月,而單獨化療組的中位PFS 只有6.0 個月(風險比為0.68)。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療法 讓胃癌患者活得更久也活得更好 閱讀全文 »

202309200301

有哪些方法可以提高三陰性乳癌術前輔助治療的療效?

臨床研究發現,未治療過的三陰性型乳癌其實對手術前化學治療的效果(指腫瘤縮小的反應率)會比其他類型的乳癌要好,特別是能達到病理完全反應(指在手術前化療後,腫瘤在手術後的病理標本完全消失不見)的病患比例更高;但在預後上,能在術前輔助性化療後反應最好,也就是能夠達到病理完全緩解(pCR)的病患預後也是最好;但未能達到病理完全緩解反應的病患,則預後相對較差,而且預後比其他接受相同治療的其他類型的乳癌病患更差。   至於什麼是術前輔助性化療最好的化療藥物及處方,目前認為包含小紅莓類藥物(doxorubicin、epirubicin 等)及合併紫杉醇類藥物(taxanes,即 docetacel 及 paclitaxel)的處方(可合併或接續使用),然而鉑金類的化療(cisplatin/carboplatin)藥物的加入,現在認為可以因協助達到更高的病理完全反應的機會,進一步改善病患的預後,特別是小於50歲的三陰性型乳癌患者。   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embrolizumab(Keytruda)目前更被認為可以提高術前輔助性化療達到病理完全緩解(pCR)的機會,更能夠達到無疾病復發時間的延長,更顯著降低疾病的復發。   針對特殊的三陰性型乳癌具備有BRCA遺傳基因突變者,術後添加PARP抑制劑olaparib,對於術前輔助性化療沒有達到病理完全緩解(pCR)的患者,也能夠協助其有更長的無疾病復發時間,更低的疾病復發或轉移的風險。   其他還有哪些方法可以提高三陰性乳癌的術前輔助治療療效的方法呢?也將一一提出。     #術前輔助性化療 #三陰性型乳癌  #病理完全緩解 #pCR   #pembrolizumab #Keytruda #PARP抑制劑 #olaparib #乳癌BRCA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鉑金類化療 #陳駿逸醫師與你 #癌歸於好 #台中市全方位癌症關懷協會   更多腫瘤治療相關資訊 請連接”陳駿逸醫師與你 癌歸於好” https://mycancerfree.com 更多癌症病友需知 請連接”台中市全方位癌症關懷協會” https://www.cancerinfotw.org/index.php 歡迎參與臉書社團:陳駿逸醫師的用心話聊俱樂部 www.facebook.com/groups/45628199296

有哪些方法可以提高三陰性乳癌術前輔助治療的療效? 閱讀全文 »

2023091301

歐洲內科腫瘤學會(ESMO)公布胰臟癌2023年診治最新共識

強烈建議戒煙、限酒、減重至正常水準,藉以降低胰臟癌發病的風險 有胰臟癌家族史的高風險個體應接受遺傳性癌症諮詢,並考慮進行傳性癌症基因檢測; 胰臟癌高風險的個體之癌症篩查應在專業醫療中心進行,通常自50歲(或比親屬最年輕患病個體早10年)開始篩檢,以期早期發現胰臟癌; 胰臟癌首選篩查監測的方式,每年進行腹部超音波內鏡檢查(EUS)/胰臟核磁共振(MRI)檢查。   大約3/4的胰臟癌發生在胰頭,17%-26%發生在胰體和胰尾。胰臟癌的常見症狀包括黃疸(胰頭腫瘤)、腹痛、體重減輕、脂肪瀉以及新發糖尿病或惡化;有時可見十二指腸的阻塞。   影像學檢查 影像學檢查胰臟癌之目的:評估腫瘤位置和大小;胰周圍靜脈和動脈受侵犯的情況;局部區域淋巴擴散的程度和是否有遠端轉移及其範圍(肝臟、淋巴結、腹膜和肺)。 當懷疑為胰臟癌的首選影像學檢查應為多期(包括晚期動脈期和門靜脈期)對比增強性的胸腹部和骨盆腔電腦斷層; 若因胰頭腫瘤阻塞出現黃疸,應在膽道引流或支架置入前進行影像學的檢查 應在開始治療前4周進行影像學檢查 當電腦斷層檢查可及或無法説明診斷或顯示胰腺囊性病變時,可以選則腹部核磁共振(MRI)檢查; 建議採用專用成像方案(dedicated imAG(AG (nab-paclitaxel+ gemcitabine)ing protocols)(;針對影像學結果的綜合分析應納入標準化報告範本中; 不建議使用正子攝影PET-CT來診斷胰臟癌原發腫瘤,但可使用PET-CT對局部胰臟癌進行分期以及判斷是否存在遠處轉移(當影像學可疑或CA 19-9升高) 建議在手術前進行肝臟核磁共振(MRI)檢查,以確認是否存在小肝轉移灶 應在化療開始之前獲得胰臟癌的細胞學或活檢證據,且最好是藉由EUS檢查下獲得 所有局部胰臟癌都應在多學科腫瘤委員會(MDTB)的討論及指導下接受胰腺的影像學檢查、手術。     組織病理學

歐洲內科腫瘤學會(ESMO)公布胰臟癌2023年診治最新共識 閱讀全文 »

202309080101

停經前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患者 於化療後使用停經針造成卵巢功能抑制的優點為何?

文: 癌歸於好 陳駿逸醫師 長達5-10年的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SERM)的tamoxifen治療已經成為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患者的標準內分泌治療方案。使用停經針(例如:zoladex或leuplin)造成卵巢功能抑制(OFS)的治療,在乳癌術後輔助治療領域中也使用數十年,使用停經針與tamoxifen的治療可以降低50歲以下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患者的復發風險,並且提高生存率。 多項大規模臨床試驗的研究結果公佈,停經針與tamoxifen的治療方案充分展現出對中/高復發風險之停經前荷爾蒙受體陽性的乳癌患者,可以帶來臨床治療上的獲益,且已成為臨床共識所推薦的首選治療。 2022年ASCO年會韓國蔚山大學Soo Yeon Baek和Hee Jeong Kim公佈了ASTRRA研究8年的研究數據進一步證實,化療後卵巢功能恢復的停經前荷爾蒙受體陽性患者,與單獨用tamoxifen相比,使用停經針和SERM藥物tamoxifen的治療方案可以讓患者獲得顯著的生存獲益。且本研究成果於2023年8月22日,這一結果在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期刊,正式線上發表。 ASTRRA是韓國乳癌研究學會(the Korean Breast Cancer Society Study Group)所發起的開放標籤、前瞻性、隨機對照的3期臨床試驗,目的在評估在停經前荷爾蒙受體陽性的乳癌患者中: (1)標準tamoxifen治療基礎上再使用停經針造成卵巢功能抑制(OFS)能否進一步改善無疾病的生存期(DFS); (2)術前輔助或術後輔助化療引起藥物性停經的患者,當卵巢功能恢復後。於原本之標準tamoxifen治療基礎,再加上使用停經針造成卵巢功能抑制,是否會降低疾病復發的風險。 共收錄1483例患者,主要分為兩大類: 接受化療的患者,化療結束3個月以內,檢測FSH小於30mIU/ml以下,被判定為處於停經前的狀態,直接進入隨機分組(1:1),分為5年tamoxifen單藥治療組與5年tamoxifen+2年停經針的治療組。 另一大類是化療導致停經的乳癌患者,先給予tamoxifen,然後每6個月檢測一次FSH,如果在2年內恢復至停經前狀態的FSH水平,繼續再接受隨機分組(1:1),一組接受5年tamoxifen單藥治療組,一組接受5年tamoxifen+2年停經針治

停經前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患者 於化療後使用停經針造成卵巢功能抑制的優點為何? 閱讀全文 »

2023090703 1

檢測先行 治療才會好行:談精準醫療如何幫助晚期卵巢癌患者提升存活率?

為何我們稱華佗為”神醫”? 以下是華佗的一個醫案: 府中官吏倪尋、李延同時來找華佗就診,兩人都是頭痛發燒,病痛的癥狀完全相同。   華佗卻說:‘倪尋應該把病邪瀉下來,李延應當發汗驅病。’   有人對這兩種不同療法提出疑問。   華佗回答說:倪尋是外實症,李延是內實症,所以治療他們也應當用不同的方法。馬上分別給兩人服藥,第二天一大早兩人一同病好起床了。  

檢測先行 治療才會好行:談精準醫療如何幫助晚期卵巢癌患者提升存活率? 閱讀全文 »

2023090701 1

新型ADC-Trodelvy治療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晚期乳癌的整理

Trodelvy (Sacituzumab govitecan/SG/拓達維/戈沙妥珠單抗,是一種對Trop-2具有高度特異性的ADC治療藥物)。其籃子研究IMMU-132-011中Trodelvy對多種實體癌症進行了探索,其中三陰性和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晚期乳癌在內的多瘤種中獲得了積極結果。ADC就是抗體-化療複合體藥物,是一類新興崛起的癌症創新型之治療藥物,將單株抗體的標靶藥物之特異性打靶標的能力,與化療的細胞毒殺作用相結合,想了解ADC請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ZkKW3t8mfM。     而TROPiCS-02研究作為第三期的註冊研性究,驗證了Trodelvy用於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晚期乳癌後線治療的療效和安全性。2022年該研究結果的中位無疾病惡化生存期(PFS)和首次中期的總體生存期(OS)之分析結果發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研究達到PFS的主要研究終點,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降低34%,總體生存期結果尚不成熟。而於2022年ESMO第二次中期總體生存期的分析結果顯示,Trodelvy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存活率。該項成果於2023年8月23日全文正式發表在頂級醫學期刊-THE LANCET上。這也是繼Trodelvy在晚期三陰性乳癌的ASCENT研究榮登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之後,Trodelvy相關的研究再次登上世界級的醫學期刊。   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是乳癌中最常見的分子亞型,大約占所有乳癌患者的70%。CDK4/6抑制劑合併荷爾蒙治療是目前無內臟危急狀況之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晚期乳癌的第一線標準治療方案,但如果治療失敗後的最佳治療方案目前仍不清楚。   化療作為荷爾蒙治療出現抗藥性後的常見選擇,但是可以用於後線治療的化療方案其實不多,且讓患者生存得到的獲益有限、且副作用的疊加可能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所以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晚期乳癌的後線治療,目前實際上仍然存在著巨大的未被滿足的臨床需要。  

新型ADC-Trodelvy治療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晚期乳癌的整理 閱讀全文 »

202309060101

優赫得 三陰性晚期乳癌治療新選擇

三陰性乳癌因為缺乏有效的標靶藥物的靶點,化療一直是主要治療手段,但療效不盡人意。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醫學界逐漸對三陰性乳癌分子分型的認識,基於分子分型的精准治療成為三陰性乳癌主流趨勢。 目前核准Enhertu(trastuzumab deruxtecan/T-Dxd/優赫得)可以用於治療過去在轉移性疾病階段接受過至少一種系統性治療的,或是在術後輔助化療期間或完成輔助化療之後6個月內復發的,手術不可切除或轉移性HER2低表達(IHC 1+或IHC 2+但FISH為陰性)成人乳癌患者,這樣的適應症也包括了部份三陰性乳癌,所以Enhertu為三陰性乳癌的精准治療提供新的選擇。我們從現有實證證據來分析Enhertu在三陰性乳癌中的應用以及三陰性乳癌用藥選擇,希望可以為三陰性乳癌患者帶來更大的資訊上的協助。 關於臨床試驗DESTINY-Breast04研究的回顧 目前核准Enhertu的主要是根據是第三期臨床試驗DESTINY-Breast04研究取得的積極有效的成績。該研究收錄了557例過去已經接受過1-2線化療的HER2低表達之手術不可切除和/或轉移性乳癌患者,按照2:1的比例,隨機給予Enhertu(5.4 mg/kg,1次靜脈注射/每3周1療程)或醫生選擇的經驗性化療方案(TPC)治療。主要終點是荷爾蒙受體陽性族群的無疾病惡化生存期(PFS),關鍵次要研究終點為全人群的PFS、荷爾蒙受體陽性族群的總體生存期、全人群的總體生存期。

優赫得 三陰性晚期乳癌治療新選擇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