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療新知

—Pngtree—capsule pill hospital sick 3923547 1

諾華肺癌新藥capmatinib (Tabrecta,卡馬替尼) 治療MET突變晚期肺癌

文:癌歸於好/中西醫腫瘤專科 陳駿逸醫師 2020年5月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宣布核准諾華(Novartis)的標靶藥Tabrecta (capmatinib),該藥物是FDA首款批准的,針對具有MET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   MET 常見的標靶藥物有德國默克(Merck KGaA)的tepotinib、AstraZeneca 和ChiMed 的savolitinib 以及諾華(Novartis)的capmatinib。   肺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也是精準治療得到很好體現的一個瘤種。自2003年標靶治療元年開始,從常見靶點EGFR,再到少見靶點ALK、ROS1和MET,NSCLC的靶向治療經歷了長足的發展。近幾年,MET突變是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成爲研究熱點。     間質-上皮細胞轉化因子(mesenchymal-epithelial transition factor, MET)的訊號通路異常活化會造成腫瘤細胞的增殖和轉移。MET基因是非小細胞肺癌的一種重要腫瘤驅動基因,針對MET 14突變的標靶治療藥物給MET突變晚期肺癌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諾華肺癌新藥capmatinib (Tabrecta,卡馬替尼) 治療MET突變晚期肺癌 閱讀全文 »

雙免疫療法 或可以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失敗之肝癌患者的治療選擇

雙免疫療法 或可以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失敗之肝癌患者的治療選擇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是當今晚期肝細胞癌 (簡稱肝癌) 的標準治療療法。 但目前對於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失敗,也就是要克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抗藥性的策略目前還沒有具體且經過驗證的做法。 知名國際肝癌權威-香港大學瑪麗醫院內科Thomas Yau教授試圖使用雙免疫抑制劑療法,也就是PD-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nivolumab 或 pembrolizumab合併CTLA-4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ipilimumab的聯合治療模式,對於既往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失敗的晚期肝癌患者中的成效。該項研究成果發表於2021年份的J Immunother Cancer 醫學期刊上。 香港大學瑪麗醫院內科Thomas Yau教授的這項研究共收錄了25例既往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失敗的晚期肝癌患者。中位年齡為 62 歲(範圍:51-83歲)。當中有約 68% 為 Child-Pugh A 級,48% 的患者對既往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有原發的抗藥性。 所有患者每 3 週接受一次 ipilimumab(劑量是 1 mg/kg) 和 nivolumab(劑量是 3 mg/kg) 或是 pembrolizumab (劑量是2 mg/kg)。一般而言,安排了四個療程誘導劑量的雙免疫治療,然後接續 1 年的nivolumab或是 pembrolizumab的維持治療。在特定的個案中,治療臨床醫生可自行決定在四個療程後繼續使用易雙免疫治療。 在中位追蹤時間 37.7 個月下,雙免疫抑制劑療法的治療有效率為 16%,中位治療有效時間為 11.5 個月(範圍:2.76-30.3個月)。 其中有三名患者在雙免疫抑制劑療法的協助下,腫瘤竟然完全消失。中位腫瘤惡化的時間有 2.96 個月。中位整體存活時間為 10.9 個月(95% CI:3.99 至 17.8),這對於這類患者而言,是少有的優質治療成績。而雙免疫抑制劑療法的1 年、2 年和 3 年生存率分別為 42.4%、32.3% 和 21.6%。 此外,對於對既往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有原發的抗藥性的患者,給予雙免疫抑制劑療法的治療有效率為 16.7%,至於對既往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屬於續發抗藥性的患者,給予雙免疫抑制劑療法的治療有效率為 15.4%。 所有雙免疫抑制劑治療有效反應者均為肝功能屬於Child-Pugh A 級和白蛋白-膽色素評分(ALBI) 屬於第1 級或 2 級。A

雙免疫療法 或可以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失敗之肝癌患者的治療選擇 閱讀全文 »

—Pngtree—yellow star 992437

對抗乳癌明日之星:抗體藥物複合體(ADC)

曾幾何時,HER2陽性乳癌是乳癌所有分子亞型中預後最差的差,一旦處於轉移性疾病狀態,過去只有傳統化療的選項,導致其中位總體生存期只有15個月。 Trustuzumab是首款HER2單株抗體的標靶藥物,該項藥物的問世是實體腫瘤進入標靶治療的最重要進展之一。抗HER2標靶藥物搭配了化療可以達到最大的治療作用,這可能與HER2表達有一定程度的異質性有關,此外HER2過度表達細胞通常也具有較高的增殖率,所以對細胞毒殺性化學治療有較高反應性。 有鑒于此,開發了抗體藥物複合體(ADC),這一類型的藥物中結合了標靶藥物、化療這二種治療的抗腫瘤特性。抗體藥物複合體一旦接觸到期藥品所設計之癌細胞表面的特定作用點之後, 例如HER2陽性乳癌細胞的HER2受體,就會將抗體後面的化療藥物, 直接投放在到癌細胞裏面。所以化療藥物就能夠定點精準地去攻擊癌細胞, 而不會生到正常細胞。其實這一類藥物早已經出現在你我身邊有好幾年, 乳癌第一款較為多用的抗體藥物複合體(ADC),就是 T-DM1、Kadcyla、賀癌寧,主要是用於HER2型的乳癌病人, 療效非常好. 近來這一年抗體藥物複合體(ADC)的發展越來越多. 例如:針對膀胱癌的 Enfortumab vedotin,而Sacituzumab Govitecan更是可以用於三陰性的乳癌病人,相信在未來幾年抗體藥物複合體(ADC)將會爆炸式出現。所以我們應該要花些功夫好好地了解一番。     抗體藥物複合體(ADC)的藥效動力學 抗體藥物複合體(ADC)是由人源化單株的抗體,主要是免疫球蛋白G(IgG),透過連接子與稱爲”載荷(payload)”的細胞毒殺性化療藥物相互結合。 正常情况下,抗體藉由抗原結合片段(Fab)去辨識以及結合癌細胞表面的靶抗原,透過內吞作用而去內化單株抗體的,經由細胞內的溶酶體進行蛋白質水解或酸化裂解”連接子”,進而在癌細胞內釋放出載荷(payload)的細胞毒殺性化療藥物。這種靶點依賴性的活化驅動方式,讓其更精準地對癌細胞發揮更專一性的細胞毒殺作用,因而可以有效减少藥物的全身副作用。每款抗體藥物複合體的藥物屬性皆不同,其治療上的獲益也頗爲複雜。 抗體藥物複合體如果具有穿透膜性的載荷可以在癌細胞內釋放後,就可以透過” 旁觀者效應”效應,將載荷(payload)上的細胞毒殺性化療藥物擴散到鄰近部位和鄰近細胞,誘導非抗原依賴

對抗乳癌明日之星:抗體藥物複合體(ADC) 閱讀全文 »

2022120615 1

陳駿逸醫師談益生菌 (基礎篇)

文:中西醫腫瘤專科 陳駿逸醫師 什麼是益生菌? 益生菌就是許多人所說的“友善的細菌”或“好的細菌”。它們生活在人體內並幫助人體生理機能正常工作的細菌。   通常,益生菌有助於保護身體免於受到不友好細菌或其他細菌所引起的身體傷害。   一般益生菌經常會自行從外界進入您的身體,特別是飲食均衡的情況下。因此大多數的時候,您無需採取任何措施或服用任何額外益生菌,即可獲得益生菌的益處。但有些人服用含有益生菌的藥丸,因為他們認為這些號稱含有豐富的益生菌藥丸有助於保持健康。有些人甚至會服用“益生元”,益生元是一種含有益生菌喜歡的食物的藥丸形式。問題是,即使有很好的證據表明益生菌對人的身體有幫助,但仍然沒有很好的證據證明服用益生菌的補充物一定有好處。

陳駿逸醫師談益生菌 (基礎篇) 閱讀全文 »

2022120613 1

陳駿逸醫師談腸道微生物群變化與新世代癌症治療的關係 (觀念篇)

文:中西醫腫瘤專科 陳駿逸醫師 腸道微生物群變化與許多人類的病理性疾病有關,過去 5 年,癌友體內腸道微生物群的變化與疾病發生、治療介入的關係中已成為當今腫瘤學研究的重點。 正常的腸道微生物群在人體內的營養代謝、異生物質和藥物的代謝、維持腸道粘膜屏障結構的完整性、與免疫調節和抵禦病原體各個方面都具有特定功能。

陳駿逸醫師談腸道微生物群變化與新世代癌症治療的關係 (觀念篇) 閱讀全文 »

2022120609 1

接二連三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embrolizumab又拿下早期腎癌輔助治療適應症

文:中西醫腫瘤專科 陳駿逸醫師 美國默沙東(MSD)大藥廠於2021年11月19日宣布,美國FDA已經核准PD-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embrolizumab(Keytruda)作爲早期腎細胞癌患者在手術治療之後的輔助治療療法,而這些患者雖然已經手術切除腫瘤,但病況本身具有中度或高度的疾病復發風險。 這是首款獲得美國FDA核准的治療腎細胞癌術後輔助免疫療法,這項宣布,非常有希望可以改變早期腎細胞癌、但具有中度或高度的疾病復發風險患者的標準治療模式。 腎細胞癌是最常見的腎癌類型,據估計,在2020年全球每年有超過43萬例的新確診腎細胞癌,而每年有超過17萬人因為腎細胞癌去世。而且多達40%的早期腎細胞癌,雖然歷經了局部腎細胞癌的手術切除腫瘤後會出現遠端轉移。而轉移性疾腎細胞癌病患者的預後不好,5年生存率約爲13%。 美國FDA的這一核准,主要是根據一項關鍵性的第3期臨床試驗的結果。該試驗結果顯示,手術治療之後使用pembrolizumab與安慰劑作為輔助治療相比,手術治療之後使用pembrolizumab可以相較於安慰劑作為輔助治療,如此可以將患者的疾病復發或死亡風險降低32%。

接二連三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embrolizumab又拿下早期腎癌輔助治療適應症 閱讀全文 »

2022120607 1

針對不同的PD-1免疫治療藥物 晚期食道鱗狀細胞癌二線治療該怎麼選擇?

KEYNOTE-181、ATTRACTION-3和ESCORT試驗開啓了晚期食道鱗狀細胞癌二線治療中的PD-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新時代。 目前官方核准許可的PD-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在晚期食道鱗狀細胞癌二線治療有pembrolizumab、nivolumab、Camrelizumab,但目前在晚期食道鱗狀細胞癌二線治療中,並未真正針對pembrolizumab、nivolumab、Camrelizumab三者進行直接的比較。發表於2021年Front Oncol.的研究,乃是透過間接比較探討晚期食道鱗狀細胞癌治療中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該如何選擇。 這一項研究間接比對三種PD-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在在晚期食道鱗狀細胞癌二線治療的療效。 在pembrolizumab的代表性研究-KEYNOTE-181的研究中有64%的患者爲鱗癌。nivolumab 的ATTRACTION-3試驗和Camrelizumab的ESCORT試驗,收錄的患者均爲鱗狀細胞癌。這項研究中間接對比三種PD-1抑制劑在鱗狀細胞癌患者的療效。 分析結果顯示:三種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都具有相似的治療獲益。但是在亞組分析中,在體能狀態評分爲1分、也就是尚好的患者,選擇使用nivolumab似乎療效上優于pembrolizumab。在副作用的間接分析中,Camrelizumab的發生率明顯高于pembrolizumab與nivolumab。在無疾病惡化時間(PFS方)面,使用Camrelizumab的療效優于pembrolizumab與nivolumab。在此項研究的分析中,還發現亞洲人晚期食道鱗狀細胞癌患者相較于非亞洲患者,在二線治療上可以從免疫治療上面受惠更多,這種差異有可能與人種的藥物動力學和基因變異有關。此外,pembrolizumab的療效與PD-L1的表達與否有關連,而其他PD-1抑制劑,Camrelizumab與nivolumab療效則與PD-L1的狀態無關。 最後,這項研究間接對比,結果分析發現對於體能狀態評分爲1分、也就是尚好的患者而言,nivolumab應該較其他兩種藥物更可以進一步這類患者的整體存活時間,意味著體能狀態尚好的晚期食道鱗狀細胞癌患者,免疫治療藥物上可以優先考慮nivolumab。而若依據腫瘤治療反應率與疾病控制時間上面,pembrolizumab的表現是優於nivolumab;至於安

針對不同的PD-1免疫治療藥物 晚期食道鱗狀細胞癌二線治療該怎麼選擇? 閱讀全文 »

2022120605 1

胃癌手術後免疫力要恢復 複合式益生菌的補充不可少

文:中西醫腫瘤專科 陳駿逸醫師 胃切除手術是目前胃癌的主要外科治療方法。手術可以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但術後如果缺乏有效的併發症治療措施,會嚴重影響病患身體的恢復。 發表在2021年的醫學期刊Food Function中的一項研究,對胃切除術後患者使用益生菌補充物,包括乳酸桿菌 MH-301、鼠李糖乳酸桿菌 LGG-18、嗜酸乳酸桿菌和雙歧乳酸桿菌的亞種 LPL-RH,該研究通過臨床和動物模型驗證,試圖探討這種複合式的益生菌補充物是否可以作為胃癌切除術後的有效輔助治療措施,並探討其潛在機制。 該臨床研究的結果發現,這種複合式的益生菌補充物治療可以顯著降低術後的發炎反應、增強免疫力、恢復腸道菌群的組成,進而促進術後的身體恢復。而在大鼠的研究模型中的試驗結,發現胃造口術會導致發炎反應更加重,造成免疫系統和腸道屏障的受損,進而會造成體內腸道微生物群的紊亂。

胃癌手術後免疫力要恢復 複合式益生菌的補充不可少 閱讀全文 »

2022120527 1

2021國際乳癌年會新亮點 HDAC抑制劑Entinostat

組織蛋白去乙醯酶(英語稱為Histone deacetylases,簡稱為HDAC), 組織蛋白去乙醯酶能夠將組蛋白賴氨酸上ε-N-乙醯基(O=C-CH3)水解掉的一類酶,這會使得DNA纏繞組蛋白更加緊密,因而使染色體之結構緊緻,抑制轉錄之進行。 組織蛋白去乙醯酶抑制劑(英語稱為HDAC inhibitor,簡寫HDI或HDAC抑制劑)是一種透過抑制身體內組織蛋白去乙醯酶功能的藥物類別。 HDAC抑制劑可以使癌細胞重新表現出被沉默的抑癌基因,發揮抑制癌症的機能,造成癌細胞週期停止、細胞凋亡或是促進癌細胞分化。現在醫學界積極研究透過「組織蛋白去乙醯酶的抑制劑」來治療癌症。 所以HDAC抑制劑是極有潛力的抗癌藥物,能誘使細胞週期停滯和細胞凋亡。然而,HDAC抑制劑對癌症進程之影響,如血管新生和癌症轉移,依然有許多未知之處。 2021國際聖安東尼乳癌研討會San Antoni Breast Cancer Symposium(SABCS)新亮點Entinostat,是一種新型、强效、每周服用一次、口服的第一類選擇性組蛋白去乙醯化酶(HDAC)抑制劑。在之前的2期臨床試驗的研究中,entinostat與荷爾蒙藥物exemestane合併,去治療荷爾蒙受體(HR)陽性的晚期乳癌患者後,總體生存期出現顯著的改善。爲了更進一步驗證和證實此HDAC抑制劑合併荷爾蒙藥物exemestane的治療角色,因此設計了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第三期臨床試驗,評估在更多的HER2陰性、荷爾蒙受體陽性晚期乳癌患者中的療效和安全性。該試驗收錄了患者至少經一種荷爾蒙(可以是轉移性或輔助時使用荷爾蒙治療)後病情復發或進展,且至少有一個可測量病灶,器官功能良好,體能狀態良好,血液學和生化檢查的數據良好。 試驗患者以2:1隨機分配了兩組,分別是口服5 mg entinostat或安慰劑,兩組均每日口服荷爾蒙藥物exemestane 25 mg。根據患者既往是否接受過CDK4/6標靶要、fulvestrant、化療以及是否存在有內臟轉移,隨機化進行分層。主要試驗研究的終點爲獨立影像學委員會(IRC)評估的無疾病惡化生存期(PFS)。對接受至少1次治療的所有患者中進行療效和安全性分析。本研究於2021年已經達到主要終點最終分析所需的事件數量。 2021國際乳癌年會公告的研究結果: 2019年4月16日至2

2021國際乳癌年會新亮點 HDAC抑制劑Entinostat 閱讀全文 »

2022120521 1

雖只有骨頭轉移 CDK4/6抑制劑對於晚期乳癌病情控制成效更理想

以下是民國110 年 10 月 1 日開始,乳癌CDk4/6抑制劑藥物健保給付新規定做為停經後乳癌婦女發生遠端轉移後之全身性藥物治療,須完全符合以下條件: (1)荷爾蒙接受體為強陽性: ER 或 PR >30%。 (2)HER-2 檢測為陰性。 (3) 經完整疾病評估後未出現器官轉移危急症狀 (visceral crisis)且無中樞神經系統(CNS)轉移。 (4) 骨轉移不可為唯一轉移部位。 (5)病患目前未接受卵巢功能抑制治療(包含 GnRH analogue 等) 且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Ⅰ.年齡滿 55 歲。 Ⅱ.曾接受雙側卵巢切除術。

雖只有骨頭轉移 CDK4/6抑制劑對於晚期乳癌病情控制成效更理想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