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療法時代 如何看待扶正培本的中醫抗癌基礎理論
文:癌歸於好/中西醫腫瘤專科 陳駿逸醫師 西醫對抗癌症,長期會採用「傷敵一千,自傷七百」的化療、放療等破壞性治療,甚至還從體外輸入免疫戰鬥部隊 (例如免疫細胞中的自然殺手或T細胞),這些傳統且為外來的療法都是不屬於原本身體天然的抗癌模式,常常會因此容易傷害正常細胞,產生困擾的副作用,最重要的是也沒有因此而全面擊敗了癌症。 傳統中醫把疾病認為是一種邪氣,而體內的免疫系統則被稱為正氣。所以才有”正氣在內、邪不可干”。而當正氣虛,病邪才有機會發生,所以採用「扶正祛邪」之法來治療或是預防疾病,這點在新冠疫情下,更是被屢屢證明。癌症也是如此。中醫過去一直強調唯有扶助人體正氣,才能提高抗癌能力。 扶助人體正氣的中醫治法中,重點在於調整身體的氣血陰陽、同時培顧與培補脾腎兩個臟腑。 中醫會採用健脾補氣的中藥,常常會採用人參、黨參、黃芪、白朮、茯苓、山藥、甘草等;補血中藥會採用當歸、枸杞、熟地、首烏、大棗等;滋陰中藥會採用西洋參、沙參、天冬、麥冬、生地、石斛等;補腎中藥會採用龜甲、黃柏、山茱萸、巴戟天、菟絲子、仙靈脾、補骨脂、附子、鹿角、肉桂等。來扶助正氣,也就是扶正中藥可以加強體內免疫抗癌力。 而西方醫學過去幾十年來,也有同樣的思維。既然身體對抗癌症的免疫系統目前「無力」清除自己體內的癌細胞,那麼西方醫學也來學中醫,依樣畫葫蘆,採用增強免疫力的方法來治療癌症,包括如何強化T細胞的介白素、干擾素的藥物治療,細胞療法(體外免疫細胞經強化後再輸回病人的療法)等等。立意甚美,但成效卻不彰顯,甚至因過度強化免疫細胞大肆殘害正常細胞,產生免疫風暴。 難道中西醫所謂「扶正才能祛邪」的免疫思維 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