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抗癌

—Pngtree—2023 new year of the 8517048

免疫療法時代 如何看待扶正培本的中醫抗癌基礎理論

文:癌歸於好/中西醫腫瘤專科 陳駿逸醫師 西醫對抗癌症,長期會採用「傷敵一千,自傷七百」的化療、放療等破壞性治療,甚至還從體外輸入免疫戰鬥部隊 (例如免疫細胞中的自然殺手或T細胞),這些傳統且為外來的療法都是不屬於原本身體天然的抗癌模式,常常會因此容易傷害正常細胞,產生困擾的副作用,最重要的是也沒有因此而全面擊敗了癌症。   傳統中醫把疾病認為是一種邪氣,而體內的免疫系統則被稱為正氣。所以才有”正氣在內、邪不可干”。而當正氣虛,病邪才有機會發生,所以採用「扶正祛邪」之法來治療或是預防疾病,這點在新冠疫情下,更是被屢屢證明。癌症也是如此。中醫過去一直強調唯有扶助人體正氣,才能提高抗癌能力。   扶助人體正氣的中醫治法中,重點在於調整身體的氣血陰陽、同時培顧與培補脾腎兩個臟腑。   中醫會採用健脾補氣的中藥,常常會採用人參、黨參、黃芪、白朮、茯苓、山藥、甘草等;補血中藥會採用當歸、枸杞、熟地、首烏、大棗等;滋陰中藥會採用西洋參、沙參、天冬、麥冬、生地、石斛等;補腎中藥會採用龜甲、黃柏、山茱萸、巴戟天、菟絲子、仙靈脾、補骨脂、附子、鹿角、肉桂等。來扶助正氣,也就是扶正中藥可以加強體內免疫抗癌力。   而西方醫學過去幾十年來,也有同樣的思維。既然身體對抗癌症的免疫系統目前「無力」清除自己體內的癌細胞,那麼西方醫學也來學中醫,依樣畫葫蘆,採用增強免疫力的方法來治療癌症,包括如何強化T細胞的介白素、干擾素的藥物治療,細胞療法(體外免疫細胞經強化後再輸回病人的療法)等等。立意甚美,但成效卻不彰顯,甚至因過度強化免疫細胞大肆殘害正常細胞,產生免疫風暴。   難道中西醫所謂「扶正才能祛邪」的免疫思維 錯了嗎?

免疫療法時代 如何看待扶正培本的中醫抗癌基礎理論 閱讀全文 »

—Pngtree—sun simiao chinese medicine 7211499 1

化療後手麻腳麻之中西醫照護-周邊神經病變CIPN預防之道

化療引起之周邊神經病變(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是由化療藥物沉積周邊神經後而直接損傷周圍神經系統所導致的一種神經毒性副作用。目前,尚無有效的方法來預防或治療,但卻帶給患者許多生活上與工作上、醫療上的不利影響。   首先在治療過程中,癌症患者往往由於化療引起之周邊神經病變的問題可能會減少化療藥物劑量,因此中止了可能治癒或是控制腫瘤的化療方案,甚至因而被迫改變治療方案。 對大多數化療引起之周邊神經病變的患者來說,剛開始的治療就是停用導致周邊神經病變的藥物,之後神經病變大多可能會改善或緩解。 但是,有時候化療很可能是一種延長該名患者生命的重要治療手段,因此在治療療程中停用化療藥物常常顯得異常困難。而且,臨床上患者可能會因為擔心因此失去了原有治療腫瘤的有效方法,而不向醫生陳述或報告其所發生的神經毒性症狀,甚至選擇默默地忍受周邊神經病變的症狀,天真地以為待抗癌成功後不久必能消失。

化療後手麻腳麻之中西醫照護-周邊神經病變CIPN預防之道 閱讀全文 »

—Pngtree—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5944792 1

陳駿逸醫師告訴你 如何中西醫聯手防治化療引起的周邊神經病變

化療引起之周邊神經病變(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是由化療藥物沉積周邊神經後而直接損傷周圍神經系統所導致的一種神經毒性副作用。目前,尚無有效的方法來預防或治療,但卻帶給患者許多生活上與工作上、醫療上的不利影響。 首先在治療過程中,癌症患者往往由於化療引起之周邊神經病變的問題可能會減少化療藥物劑量,因此中止了可能治癒或是控制腫瘤的化療方案,甚至因而被迫改變治療方案。 對大多數化療引起之周邊神經病變的患者來說,剛開始的治療就是停用導致周邊神經病變的藥物,之後神經病變大多可能會改善或緩解。 但是,有時候化療很可能是一種延長該名患者生命的重要治療手段,因此在治療療程中停用化療藥物常常顯得異常困難。而且,臨床上患者可能會因為擔心因此失去了原有治療腫瘤的有效方法,而不向醫生陳述或報告其所發生的神經毒性症狀,甚至選擇默默地忍受周邊神經病變的症狀,天真地以為待抗癌成功後不久必能消失。 然而,實際上的困境,無論是化療引起之周邊神經病變的預防性治療,還是化療引起之周邊神經病變發生後的症狀治療,均未顯示出目前的醫療處置有明確的療效。因為目前尚無具有充分支持證據的醫療方法或藥物來治療患者的化療引起之周邊神經病變,因此,目前最好的治療方法仍然是針對化療引起之周邊神經病變的症狀處置。 因此,了解化療引起之周邊神經病變的高危險因子,避免應用或減少可能會導致化療引起之周邊神經病變的藥物;試圖幫助病患找出無害且實用的預防和治療化療引起之周邊神經病變之有效方法和藥物。 另外,在確保化療一定療效的同時,最大程度的減少化療引起之周邊神經病變的不良反應,進而提高癌友的生活品質,已然成為亟待關注的化療相關副作用。 如何中西醫聯手防治化療引起的周邊神經病變 (CIPN) 呢? 請看影片的介紹。 #周邊神經病變症狀#周邊 神經病變 護理#紫杉醇神經病變#化學治療引起的 周邊 神經病變#癌症周邊神經炎#周邊神經病變藥物         更多陳駿逸醫師的癌症衛教影片請連接 https://mycancerfree.com/videos/ 更多腫瘤治療相關資訊 請連接”陳駿逸醫師 與你癌歸於好” https://my

陳駿逸醫師告訴你 如何中西醫聯手防治化療引起的周邊神經病變 閱讀全文 »

—Pngtree—2 5d connected life technology 4112363 1

認識輔助抗癌老將 雲芝多醣體的前世今生

文:癌歸於好/中西醫腫瘤專科 陳駿逸醫師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最近的數據 ,癌症是世界上的第二大死亡原因,2018 年估計有 960 萬人因癌症而死亡。常見的癌症死因分別來自常見癌症,例如:肺癌、大腸直腸癌、胃癌、肝癌和乳癌,而其他常見癌症包括攝護腺癌和皮膚癌。   值得關注的,大約 70%的癌症死亡是發生在發展中國家或其他地區。這些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民眾不能廣泛獲得現代新穎的抗癌藥物。還有傳統的中醫藥抗癌藥物相對親民且可近性高,但是否於現代新穎的抗癌治療體系,例如免疫治療下,仍然有一席之地呢?讓我們來認識中醫抗癌藥物”一哥”-雲芝。     中醫抗癌藥物”一哥”:雲芝 雲芝(Trametes versicolor,前稱Coriolus versicolor或Polyporus versicolor),又稱彩雲革蓋菌或瓦菌,是多孔菌科植物雲芝的子實體或菌絲體。雲芝源自中國的原始森林,中國大陸的東南西北都有分佈,寄生於海拔三千公尺以上的闊葉樹和朽木上。 雲芝常見於溫帶亞洲、北美和歐洲,包括英國,所有地區均有記錄 。   雲芝在西方世界最常被稱作為Turkey Tail火雞尾,其獨特的形態特徵是菌蓋上側的同心彩色區域和下側帶有孢子的多孔,外貌像極了火雞的尾巴。   雲芝是一種大型珍貴的藥用真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多醣體、多醣肽及所有葡聚醣、三萜類、木質素、多種胺基酸及微量元素。多醣肽中還另有五類單糖,包括鼠李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甘露糖及木糖。   雲芝作為中藥的一部分,其藥用價值至少可以追溯到 2000 年前,。中醫學認為雲芝,味甘平淡,性微寒,歸肝、脾、肺經。傳統用法為健脾利濕、止咳平喘及刺激免疫。民間常用雲芝於包括健康促進作用,增加體力和長壽及抗癌的治療,值得一堤的來自中國和日本的兩種雲芝多醣體的商業產品,分別是 PSP 和 PSK,可作為癌症的輔助治療。與其他食用真菌一樣,雲芝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是多醣肽 (PSP),它是從菌絲體和發酵液中分離出來的PSP 的主要來源是中國PSP和日本PSK的商業產品,分別是從“COV-1”和“CM-101”的菌株中生產。這兩種產品都已被批准作為藥物,主要作為癌症治療的輔助劑。甚至於20幾年前台灣健保就開始給付胃癌術後可以使用藥物krestin(PSK,克速鎮),日本的健保也給付物krestin(PSK,雲芝多醣體)用於胃

認識輔助抗癌老將 雲芝多醣體的前世今生 閱讀全文 »

—Pngtree—ganoderma lucidum 2126642 1

雲芝多醣體輔助對抗乳癌的實例報告

文:癌歸於好/中西醫腫瘤專科 陳駿逸醫師 控制癌症的主要措施之一的化療,是透過使用各種小分子化合物和生物製劑來進行。與往常一樣,天然植物的中草藥作為這些化療藥物的重要來源,例如:紫杉醇 (Taxol®)、鬼臼毒素衍生物(etoposide等)和長春花生物鹼(vincristine,vinorelbine)。另一方面,天然真菌更是化療藥物的重要來源,舉凡doxorubicin, daunomycin, mitomycin C, 及 bleomycin化療藥物,都是來源自真菌,特別是鏈黴菌中所研發的抗癌化療藥物更是的代表性例子。   這些具有醫療價值真菌的蕈菇類,除了它們的營養價值外,近年來真菌中有醫療價值的蕈菇類,不僅作為免疫調節藥物的來源,而且作為癌症常規化學療法或放射療法的輔助療法,以增強化學療法或放射療法的效力或減少其副作用。在這方面,近年來研究得最好且最完善的醫療用蕈菇類就是雲芝 。   雲芝是一種大型珍貴的藥用真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多醣體、多醣肽及所有葡聚醣、三萜類、木質素、多種胺基酸及微量元素。多醣肽中還另有五類單糖,包括鼠李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甘露糖及木糖。   雲芝作為中藥的一部分,其藥用價值至少可以追溯到 2000 年前。中醫學認為雲芝,味甘平淡,性微寒,歸肝、脾、肺經。傳統用法為健脾利濕、止咳平喘及刺激免疫。民間常用雲芝於包括健康促進作用,增加體力和長壽及抗癌的治療,值得一堤的來自中國和日本的兩種雲芝多醣體的商業產品,分別是 PSP 和 PSK,可作為癌症的輔助治療。與其他食用真菌一樣,雲芝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是多醣肽 (PSP),它是從菌絲體和發酵液中分離出來的PSP 的主要來源是中國PSP和日本PSK的商業產品,分別是從“COV-1”和“CM-101”的菌株中生產。這兩種產品都已被批准作為藥物,主要作為癌症治療的輔助劑。甚至於20幾年前台灣健保就開始給付胃癌術後可以使用藥物krestin(PSK,克速鎮),日本的健保也給付物krestin(PSK,雲芝多醣體)用於胃癌、大腸癌術後輔助治療,並建議合併術後輔助化療。足以見得雲芝,特別是PSK-雲芝多醣體,在癌症治療的角色。  

雲芝多醣體輔助對抗乳癌的實例報告 閱讀全文 »

2022120611 1

扶正氣祛癌邪 酵母來源的葡聚多醣體有法度來抗癌嗎?

 文:癌症新觀點/話聊俱樂部/中西醫腫瘤專科 陳駿逸醫師 人體的免疫系統包括先天免疫和適應性免疫。  當細菌、病毒等病原體入侵時,先天免疫系統擔任第一道的防綫,快速提供了重要的初始反應,並且透過檢測與病原體相關的特定抗原,動員適應性的免疫系統對其展開防禦。而適應性免疫系統的成員,例如B細胞、T細胞,除了協助先天免疫系統外,做重要的是會對病原體産生持久性的“免疫記憶”,因此下次遇到同樣的病原體,就可以迅速作用,反應速度就更快。   相較於適應性免疫,先天免疫系統過去一直被認爲是缺乏記憶性的。然而這一觀念正在逐漸被改變,怎麼說呢?例如:卡介苗,這種疫苗原本用來讓適應性免疫系統記住結核桿菌,但現在發現,它也會讓先天免疫系統得到“訓練”,進而持續增强免疫反應,從而對其他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等有預防作用。這也是為何去年有接種卡介苗的國家,似乎新冠病的疫情比較趨緩的一項說法。   仔細再來認識先天免疫系統(innate immune system)是甚麼? 先天免疫系統又稱為固有免疫,包括一系列的細胞及相關機制,可以以非特異性的方式抵禦外來的感染。先天免疫系統的細胞會非特異性地去辨識、並且作用於病原體。與適應性免疫不同,先天免疫系統並不會提供持久的保護性免疫,而是作為一種迅速反應的抗感染作用,目前知道先天免疫系統存在於所有的動物和植物之中。   而人體的先天免疫系統的細胞,主要組成是白血球,是游離於特定的組織器官之外的獨立的細胞。它們的功能更類似於獨立的單細胞生物,白血球可以自由地移動並捕捉細胞碎片、外源顆粒或入侵微生物。與許多其他體細胞不同,白血球沒有自行分裂來達到增殖的能力,而是由骨髓中的多能造血幹細胞產生。  

扶正氣祛癌邪 酵母來源的葡聚多醣體有法度來抗癌嗎? 閱讀全文 »

—Pngtree—chinese medicine herbal honeysuckle 5969690

中醫師陳駿逸 針對肺癌EGFR標靶藥物常見副作用的治療整理

台灣肺腺癌患者中,約5成有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突變,可用標靶藥物治療。肺癌EGFR標靶讓具有EGFR基因突變的肺癌患者,從5年存活率不到5%,提高到5 年存活率有30〜40%。肺癌EGFR標靶藥物的治療效果有進步,但還不十分理想。 且第一與第二代肺癌EGFR標靶藥物常見的副作用明顯,包括:相關性皮疹、腹瀉和口腔黏膜炎等。這些都是讓患者苦惱的副作用。 之前,陳駿逸醫師已經撰文說明甲溝炎的特殊處置方式,詳情可以點閱https://mycancerfree.com/tw-5/timolol-care-t-2022-10-27/。透過異類藥物的特殊機制,竟然讓眼科常用於治療青光眼的眼藥水成分中的Timolol,經然能像”奇兵”似地,協助甲溝炎的處置。 而傳統的中醫藥,更是具備有迥異於西藥的特殊機制,倘若於肺癌EGFR標靶藥物治療時搭配應用,是否也可以一方面可加強肺癌EGFR標靶藥物的療效,另一方面減少肺癌EGFR標靶藥物抗藥性的產生,甚至可以協助減輕肺癌EGFR標靶藥物的副作用,進而提高患者的生存品質,並且延長生存時間呢? 下面將從中醫藥對肺癌EGFR標靶藥物之常見的副作用——皮疹、腹瀉和口腔黏膜炎三方面來一一探討。 肺癌EGFR標靶藥物之皮疹副作用 皮疹是肺癌EGFR標靶藥物中最常見的副作用,在使用EGFR標靶藥物藥物治療過程中,皮疹的發生率高達60%~80%。其最主要的表現為痤瘡樣的皮疹,也稱為丘疹性皮疹,表現為紅色丘疹和/或膿皰,皮疹主要分佈於臉部、頭皮、胸壁、背部、腹部或大腿。 肺癌EGFR標靶藥物之皮疹副作用,中醫學中屬於“藥疹”、“肺風粉刺”的領域,中醫認為其發病之病因病機為:陰虛血燥在內,毒邪結聚在外。而藥毒之邪侵擾腠理,火毒熾盛,燔灼營血,導致肺經鬱熱不得外泄,因而外發於皮膚;且邪毒入裡化熱,灼傷陰津,進而導致肌膚失養。經過中醫辨證後可以使用口服中藥和外洗方式的治療,有助於緩解皮疹、瘙癢等副作用。

中醫師陳駿逸 針對肺癌EGFR標靶藥物常見副作用的治療整理 閱讀全文 »

—Pngtree—chinese herbal medicine honeysuckle 7029107 1

中醫師陳駿逸 針對頭頸癌症EGFR標靶藥物常見副作用的治療整理

之前,陳駿逸醫師已經撰文說明癌症EGFR標靶藥物(例如: 爾必得舒、妥復克/Afatinib)常見副作用-甲溝炎的特殊處置方式,詳情可以點閱https://mycancerfree.com/tw-5/timolol-care-t-2022-10-27/。透過異類藥物的特殊機制,竟然讓眼科常用於治療青光眼的眼藥水成分中的Timolol,經然能像”奇兵”似地,協助甲溝炎的處置。 而傳統的中醫藥,更是具備有迥異於西藥的特殊機制,倘若於癌症EGFR標靶藥物治療時搭配應用,是否也可以一方面可加強癌症EGFR標靶藥物的療效,另一方面減少癌症EGFR標靶藥物抗藥性的產生,甚至可以協助減輕癌症EGFR標靶藥物的副作用,進而提高患者的生存品質,並且延長生存時間呢? 下面將從中醫藥對癌症EGFR標靶藥物之常見的副作用——皮疹、腹瀉和口腔黏膜炎三方面來一一探討。 癌症EGFR標靶藥物之皮疹副作用 皮疹是癌症EGFR標靶藥物中最常見的副作用,在使用EGFR標靶藥物藥物治療過程中,皮疹的發生率高達60%~80%。其最主要的表現為痤瘡樣的皮疹,也稱為丘疹性皮疹,表現為紅色丘疹和/或膿皰,皮疹主要分佈於臉部、頭皮、胸壁、背部、腹部或大腿。 癌症EGFR標靶藥物之皮疹副作用,中醫學中屬於“藥疹”、“肺風粉刺”的領域,中醫認為其發病之病因病機為:陰虛血燥在內,毒邪結聚在外。而藥毒之邪侵擾腠理,火毒熾盛,燔灼營血,導致肺經鬱熱不得外泄,因而外發於皮膚;且邪毒入裡化熱,灼傷陰津,進而導致肌膚失養。經過中醫辨證後可以使用口服中藥和外洗方式的治療,有助於緩解皮疹、瘙癢等副作用。 癌症EGFR標靶藥物所致皮疹,中醫的治療原則為疏風清熱,養陰潤燥。中醫師陳駿逸臨床上會以荊防四物湯為基礎作加減。

中醫師陳駿逸 針對頭頸癌症EGFR標靶藥物常見副作用的治療整理 閱讀全文 »

—Pngtree—chinese herbal medicine chinese herbal 8634463 1

中醫師陳駿逸 針對癌症EGFR標靶藥物常見副作用的治療整理

之前,陳駿逸醫師已經撰文說明癌症EGFR標靶藥物(例如:艾瑞莎、爾必得舒、Vectibix /維必施)常見副作用-甲溝炎的特殊處置方式,詳情可以點閱https://mycancerfree.com/tw-5/timolol-care-t-2022-10-27/。透過異類藥物的特殊機制,竟然讓眼科常用於治療青光眼的眼藥水成分中的Timolol,經然能像”奇兵”似地,協助甲溝炎的處置。 而傳統的中醫藥,更是具備有迥異於西藥的特殊機制,倘若於癌症EGFR標靶藥物治療時搭配應用,是否也可以一方面可加強癌症EGFR標靶藥物的療效,另一方面減少癌症EGFR標靶藥物抗藥性的產生,甚至可以協助減輕癌症EGFR標靶藥物的副作用,進而提高患者的生存品質,並且延長生存時間呢? 下面將從中醫藥對癌症EGFR標靶藥物之常見的副作用——皮疹、腹瀉和口腔黏膜炎三方面來一一探討。 癌症EGFR標靶藥物之皮疹副作用 皮疹是癌症EGFR標靶藥物中最常見的副作用,在使用EGFR標靶藥物藥物治療過程中,皮疹的發生率高達60%~80%。其最主要的表現為痤瘡樣的皮疹,也稱為丘疹性皮疹,表現為紅色丘疹和/或膿皰,皮疹主要分佈於臉部、頭皮、胸壁、背部、腹部或大腿。 癌症EGFR標靶藥物之皮疹副作用,中醫學中屬於“藥疹”、“肺風粉刺”的領域,中醫認為其發病之病因病機為:陰虛血燥在內,毒邪結聚在外。而藥毒之邪侵擾腠理,火毒熾盛,燔灼營血,導致肺經鬱熱不得外泄,因而外發於皮膚;且邪毒入裡化熱,灼傷陰津,進而導致肌膚失養。經過中醫辨證後可以使用口服中藥和外洗方式的治療,有助於緩解皮疹、瘙癢等副作用。 癌症EGFR標靶藥物所致皮疹,中醫的治療原則為疏風清熱,養陰潤燥。中醫師陳駿逸臨床上會以荊防四物湯為基礎作加減。

中醫師陳駿逸 針對癌症EGFR標靶藥物常見副作用的治療整理 閱讀全文 »

—Pngtree—chinese medicine decoctor 7198284 1

中醫師陳駿逸針對癌症治療所引起之腹瀉副作用的中醫治療整理

中醫學將癌症治療藥物所引起之腹瀉,歸屬於“泄瀉”的領域。 中醫認為其發病之病因病機是脾胃虛弱為根本原因,再加上濕濁阻滯所導致。中醫學認為 脾臟屬土,本喜燥惡濕,但因脾胃虛弱,所以無法正常運化水濕,導致濕邪內生;濕邪困脾,於是泄瀉副作用乃成。 關於此種腹瀉之中醫的治療原則為:理氣化濕,暖脾止瀉。中醫師陳駿逸臨床上會以陳氏藿香平胃散為基礎作加減。該方之基礎組成為藿香、厚朴(姜制),蒼朮,陳皮、炙甘草、研砂仁,廣神麴。若疲憊乏力,腹脹胃口差,連說話都很累,舌苔淡白者,可以酌加參苓白朮散中的黨參、白扁豆、蓮子、山藥、薏苡仁等。若有噯氣溢酸,排便酸腐臭穢,舌苔厚膩,脈滑或沉實,屬於食滯傷胃者,可以酌加山楂、雞內金等。 辯證為腎陽虛衰,有精神疲憊乏力,腰背冷痛,五更泄瀉,舌淡胖苔白,脈沉弱而遲者之證後者,可以酌加四神丸等。倘若持久腹瀉導致脫肛者,可以酌加黃芪、升麻、乾薑等。 如果合併有肝氣鬱結,噯氣吞酸、中醫稱之為善太息者,可以酌加柴胡、乙金、川楝子等;肝氣鬱重而化熱者,情緒變得急躁易怒、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數者,可以酌加黃連、梔子等。 也有研究指出可以將丁香、生半夏、吳茱萸、炮附子片、肉桂等中藥碾成粉末,並用生薑汁調和成糊狀,製成貼劑做穴位的敷貼,敷貼的穴位是中脘穴、內關穴、神闕穴,每天貼敷6小時,連續敷貼3~5天。另外,傳統中醫也會建議在神闕穴上進行隔薑灸,放置4平方公分的新鮮生薑片置放於神闕穴,並在薑片上穿刺數個小孔,然後在生薑片上點燃艾炷進行隔薑灸,每日1次,連續3天。 #與你癌歸於好 #知癌抗癌翻轉人生小學堂 #癌症   更多陳駿逸醫師的癌症衛教影片請連接 https://mycancerfree.com/videos/ 更多腫瘤治療相關資訊請連接陳駿逸醫師 與你癌歸於好 https://mycancerfree.com 全方位癌症關懷協會https://www.cancerinfotw.org/index.php

中醫師陳駿逸針對癌症治療所引起之腹瀉副作用的中醫治療整理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