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

1

晚期肝癌第一線標靶藥物bevacizumab 台灣健保給付規定 自2023年10月1日生效

晚期肝細胞癌第一線用藥: 限atezolizumab(Tecentriq,癌自禦)與bevacizumab(限使用Avastin/癌思停、生物相似藥: Zirabev/力癌停、Alymsys/艾麥思、Onbevzi/安備咨)併用,適用於治療未曾接受全身性療法之轉移性或無法手術切除且不適合局部治療或局部治療失敗之Child-Pugh A class晚期肝細胞癌成人患者,並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Ⅰ.肝外轉移(遠端轉移或肝外淋巴結侵犯)。   Ⅱ.大血管侵犯(腫瘤侵犯主門靜脈或侵犯左/右靜脈第一或第二分支)。  

晚期肝癌第一線標靶藥物bevacizumab 台灣健保給付規定 自2023年10月1日生效 閱讀全文 »

2023080806 1

晚期肝癌第一線免疫治療藥物atezolizumab健保給付規定 自112年8月1日生效

晚期肝癌第一線免疫治療藥物atezolizumab健保給付規定 自112年8月1日生效 晚期肝細胞癌第一線用藥: 限atezolizumab(Tecentriq,癌自禦)與bevacizumab(限使用Avastin/癌思停、生物相似藥: Zirabev/力癌停、Alymsys/艾麥思、Onbevzi/安備咨)併用,適用於治療未曾接受全身性療法之轉移性或無法手術切除且不適合局部治療或局部治療失敗之Child-Pugh A class晚期肝細胞癌成人患者,並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Ⅰ.肝外轉移(遠端轉移或肝外淋巴結侵犯)。 Ⅱ.大血管侵犯(腫瘤侵犯主門靜脈或侵犯左/右靜脈第一或第二分支)。 Ⅲ.經導管動脈化學藥物栓塞治療(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 embolization, T.A.C.E.)失敗者,需提供患者於12個月內>=3次局部治療之紀錄。 (2)須排除有以下任一情形: Ⅰ.曾接受器官移植。 Ⅱ.正在接受免疫抑制藥物治療。 Ⅲ.有上消化道出血之疑慮且未接受完全治療 (須有半年內之內視鏡評估報告)。 (3)與sorafenib、lenvatinib僅得擇一使用,不得互換。 (4)atezolizumab與bevacizumab併用治療失敗後,不得申請使用regorafenib或ramucirumab。 #肝癌 #免疫治療藥物 #atezolizumab #Tecentriq #癌自禦  #bevacizumab #Avastin #癌思停 #Zirabev #力癌停 #Alymsys #艾麥思 #Onbevzi #安備咨 #生物相似藥 # regorafenib #ramucirumab

晚期肝癌第一線免疫治療藥物atezolizumab健保給付規定 自112年8月1日生效 閱讀全文 »

20231111 1

知癌防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第70集 首播公告:認識肝癌免疫治療的副作用

陳駿逸醫師的”知癌抗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 第70集YouTube首播公告: 題目:認識肝癌免疫治療的副作用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6aqnf5U4DyM 2023年11月11日晚上20:00  開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的最新統計,2020年肝癌是全球第六大癌症,全球發生肝癌人數達90.6萬人,也是癌症死亡的第三位原因,約有83.0萬的肝癌病例,占所有癌症死亡的8.3%。   肝癌長年以來名列臺灣十大癌症死因前兩名,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統計,每年有超過1.1萬人被診斷出罹患肝癌,因肝癌而死亡的人數則在5,000~7,000人之間。另一方面,美國癌症協會針對肝癌不同階段進行5年存活率分析,以原位癌之存活最高為35%,在癌細胞尚在肝臟區域範圍內未擴散時之存活率約12%,若癌細胞出現全身性的轉移時,存活率僅有3%,整體平均的5年存活率為20%。顯示現階段可用肝癌之藥物治療,標靶治療的效果仍相當有限,肝癌仍存在很高的未滿足醫療需求。   近來免疫療法(這邊指的是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合併抗腫瘤血管新生的標靶藥物治療,目前已經成為晚期肝癌的第一線治療新選擇。針對不可切除(晚期)的肝癌,PD-1免疫抑制劑atezolizumab(Tecentriq,癌自禦)與抗腫瘤血管新生的標靶藥物Avastin(癌思停)合併之組合用藥列為晚期肝癌第一線用藥首選建議,取代了原來的一線標靶藥物Nexavar或Lenvima之使用,主要是因為相較於一線標靶藥物Nexavar,標靶免疫的組合治療會有更長的存活期與更長的延緩疾病惡化的時間,且可使27%患者之腫瘤顯著縮小,其中有6%腫瘤完全消失。但目前標靶免疫的組合治療的用藥組合僅適合用於輕度肝功能異常(Child-Pugh A)患者。另外雙免疫治療 Durvalumab(商品名:Imfinzi 抑癌寧)與tremelimumab也被推薦可以用於一線治療。   在晚期肝癌二線治療部分,免疫療法藥物如Keytruda、Yervoy或Opdivo合併Yervoy(雙免疫治療)等作一線標靶藥物治療失敗的用藥。其中Opdivo合併Yervoy用藥為PD-1與CTLA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之組合用藥,在臨床試驗中確實展現較佳的療效,但此雙

知癌防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第70集 首播公告:認識肝癌免疫治療的副作用 閱讀全文 »

20220507 2

防治肝癌看小柴胡湯

文:癌歸於好/中西醫腫瘤專科 陳駿逸醫師 現代醫學所稱的肝癌,中醫古籍中並無肝癌一詞,但肝癌歸屬於多種病症之中。相當於中醫古書中所載的“肝著”“肝積”“黃疸”“脅痛”“積聚”“癥瘕”“鼓脹”等。這些雖是與現代醫學所稱的肝癌相關的傳統病證名彙,但不能完整體現現代醫學所稱的肝癌之病因病機。 中醫謂:辨證出疾病的基本病機,方能了解疾病的根本。中醫認為肝癌是因為情志不暢、飲食不節,傷及脾胃,以致濕熱內生,又因少陽樞機不利,導致脾失運化,痰濁內生,日久夾瘀成毒,痰瘀毒互結,聚於肋下,而成結塊。 研究證明,中藥治療原發性肝癌的具有抑制肝癌的癌前病變、抑制肝癌細胞增殖、誘導肝癌細胞凋亡、誘導肝癌細胞分化、影響肝癌細胞端粒酶活性、調節和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抑制肝癌血管形成和轉移以及逆轉免疫受壓迫的藥理作用。

防治肝癌看小柴胡湯 閱讀全文 »

20230325 2

知癌防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第37集 首播公告:中西醫合併 真的能預防肝癌嗎?

陳駿逸醫師YouTube首播公告: ”知癌抗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 第37集 陳駿逸醫師YouTube首播公告: 中西醫合併 真的能預防肝癌嗎?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WeHiUVLawg8     2023年3月25日(周六)20:00 開始     中醫藥用于輔助癌症的標準治療,在台灣是大多數臨床醫生爭論的議題,但對於緩解抗癌藥物的副作用方面,中醫藥屢屢有成功的突破。但對於中醫藥直接用於晚期癌症的一線治療或預防惡性腫瘤發生發展,目前還缺少更多實證醫學的證據。中西醫結合防治癌症,真的能發揮1+1大於2的功效?   本集內容將會為各位舉出一個中西醫結合預防肝癌的實例。

知癌防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第37集 首播公告:中西醫合併 真的能預防肝癌嗎? 閱讀全文 »

24 1

目前標靶藥物對肝細胞癌竟然有免疫調節作用

文:癌症新觀點/話聊俱樂部 陳駿逸醫師 具有抗腫瘤血管生成特性的多靶點標靶藥物是目前用於晚期肝細胞癌患者的標準療法。 最近,幾種抗血管生成藥物(sorafenib, lenvatinib,cabozantinib和ramucirumab)在隨機對照試驗中顯示出對晚期肝細胞癌的抗腫瘤活性。然而,隨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尤其是抗程序性細胞死亡-1(抗PD1)藥物的出現,肝癌藥物開發的前景可能會發生巨大變化。 此外,抗PD-1和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聯合治療的早期臨床試驗顯示,在晚期肝癌患者是非常有希望的抗腫瘤活性。因此,目前的關鍵研究問題是這種組合策略是否是下一代標準療法以及哪種抗血管生成藥物將是該組合的最佳夥伴呢?

目前標靶藥物對肝細胞癌竟然有免疫調節作用 閱讀全文 »

003 1 1

慢性肝炎患者每日服用低劑量阿斯匹林aspirin預防肝癌新證據

文:癌症新觀點/話聊俱樂部 陳駿逸醫師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醫學期刊爭相刊載相關研究,常常閱讀後覺得越悲觀。然而2020年03月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cine),有一份振奮人心的報告,那就是每日服用低劑量阿司匹林aspirin預防肝癌有了更新的證據,如此作法會讓肝癌風險降低31%,而肝臟相關死亡風險可以降低27%。 肝(細胞)癌發生與B型、C型肝炎病毒感染相關,近30年來,除了台灣外,全球肝癌發病率呈現急劇上升態勢,死亡率也明顯高於其他癌種,迫切需要可以進行之有效的策略來預防肝癌發生,並因此降低肝臟相關死亡風險,這點在台灣的B型肝炎疫苗之公衛政策得到證實。 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阿司匹林可以透過多種作用機制可以降低肝癌發生率。近期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瑞典進行的一項研究,評估了每日服用低劑量阿司匹林與肝癌發病率、肝臟相關死亡率和腸胃道出血的關係,該研究結果發現,在慢性病毒性肝炎帶原者中,相較於無阿司匹林使用者,低劑量阿司匹林使用者的肝癌和肝臟相關死亡事件的發生風險可以因此顯著降低,並且沒有明顯增加胃腸道出血風險。

慢性肝炎患者每日服用低劑量阿斯匹林aspirin預防肝癌新證據 閱讀全文 »

—Pngtree—medical red medicine box 4588881 1

全民健康保險特殊材料給付規定:可吸收性栓塞微粒球(自2023.1.1起生效)

一、適應症:符合診療項目33144B「血管阻塞術-Lipiodol」之肝癌病人 (一) ICD-10-CM:C22.0肝細胞癌、C22.3肝血管肉瘤、C22.7其他特定肝上皮細胞癌、C22.8原發性肝惡性腫瘤,未明示型、C22.9未明示為原發性或續發性之肝惡性腫瘤接受肝動脈栓塞化學療法(TACE)治療使用。

全民健康保險特殊材料給付規定:可吸收性栓塞微粒球(自2023.1.1起生效) 閱讀全文 »

—Pngtree—liver cirrhosis liver cancer 8691251 1

認識晚期肝癌二線標靶治療藥物 cabozantinib(癌必定)

標靶藥物cabozantinib可以抑制參與腫瘤生長、血管生成、免疫調節的酪氨酸激酶,包括MET、VEGFR和TAM 激酶(Tyro3、AXL、MER)。   在3期臨床試驗CELESTIAL研究中, cabozantinib對比安慰劑用於既往接受過sorafenib(Nexavar,索拉非尼)治療的晚期肝細胞癌(HCC),可以改善患者的總生存(OS),國際上該藥已獲批用於晚期肝癌的二線治療。   隨機性3期 CELESTIAL試驗是探討cabozantinib對比安慰劑,用於治療既往接受sorafenib治療晚期肝細胞癌,患者接受cabozantinib 治療60mg/天,為管理不良事件(AE)允許進行劑量調整至40mg然後20mg。

認識晚期肝癌二線標靶治療藥物 cabozantinib(癌必定) 閱讀全文 »

雙免疫療法 或可以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失敗之肝癌患者的治療選擇

雙免疫療法 或可以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失敗之肝癌患者的治療選擇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是當今晚期肝細胞癌 (簡稱肝癌) 的標準治療療法。 但目前對於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失敗,也就是要克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抗藥性的策略目前還沒有具體且經過驗證的做法。 知名國際肝癌權威-香港大學瑪麗醫院內科Thomas Yau教授試圖使用雙免疫抑制劑療法,也就是PD-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nivolumab 或 pembrolizumab合併CTLA-4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ipilimumab的聯合治療模式,對於既往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失敗的晚期肝癌患者中的成效。該項研究成果發表於2021年份的J Immunother Cancer 醫學期刊上。 香港大學瑪麗醫院內科Thomas Yau教授的這項研究共收錄了25例既往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失敗的晚期肝癌患者。中位年齡為 62 歲(範圍:51-83歲)。當中有約 68% 為 Child-Pugh A 級,48% 的患者對既往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有原發的抗藥性。 所有患者每 3 週接受一次 ipilimumab(劑量是 1 mg/kg) 和 nivolumab(劑量是 3 mg/kg) 或是 pembrolizumab (劑量是2 mg/kg)。一般而言,安排了四個療程誘導劑量的雙免疫治療,然後接續 1 年的nivolumab或是 pembrolizumab的維持治療。在特定的個案中,治療臨床醫生可自行決定在四個療程後繼續使用易雙免疫治療。 在中位追蹤時間 37.7 個月下,雙免疫抑制劑療法的治療有效率為 16%,中位治療有效時間為 11.5 個月(範圍:2.76-30.3個月)。 其中有三名患者在雙免疫抑制劑療法的協助下,腫瘤竟然完全消失。中位腫瘤惡化的時間有 2.96 個月。中位整體存活時間為 10.9 個月(95% CI:3.99 至 17.8),這對於這類患者而言,是少有的優質治療成績。而雙免疫抑制劑療法的1 年、2 年和 3 年生存率分別為 42.4%、32.3% 和 21.6%。 此外,對於對既往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有原發的抗藥性的患者,給予雙免疫抑制劑療法的治療有效率為 16.7%,至於對既往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屬於續發抗藥性的患者,給予雙免疫抑制劑療法的治療有效率為 15.4%。 所有雙免疫抑制劑治療有效反應者均為肝功能屬於Child-Pugh A 級和白蛋白-膽色素評分(ALBI) 屬於第1 級或 2 級。A

雙免疫療法 或可以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失敗之肝癌患者的治療選擇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