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癌症精準醫療的六大謎題
癌症精准治療,應該是在相應的疾病階段,根據腫瘤的分子和免疫特徵,為患者選擇適合的抗腫瘤藥物。 而未來十年的精准癌症治療上有哪六大謎題呢? 謎題1:精准癌症治療給予的時機是否正確? 以imatinib (伊馬替尼,Gleevec)治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為例,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存在有BCR-ABL的融合基因,當患者發展到急變期(Blast Crisis),那麼即使用上imatinib治療,患者中位總體生存期還是不到足1年,這是因為疾病到達這個階段已經出現所謂“克隆進化”(Clonal Evolution),會出現BCR-ABL融合以外的驅動基因,改變了腫瘤生物學行為。 那麼在其它實體癌症的標靶治療,會不會也有類似的情景呢? 而目前各種標靶藥物的治療適應證,大多是用於治療晚期、轉移性的患者,此時患者往往會合併有各種的共突變,這些在疾病較晚階段才出現的共突變,很可能就是標靶藥物的朱隊友,導致該標靶治療無法達到長期疾病緩解的李享目標。 所以理想上應該是要讓標靶藥物盡可能運用在疾病的早期,也就是在腫瘤基因突變尚不太複雜時就導入其治療,如此所面對的疾病格局可能就完全大不同了,或許能夠複製imatinib治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大成功,但這也就同時意味著,如果能在診斷癌症的過程中就及早佈局完善的基因檢測,且同時已經有大型前瞻性的臨床試驗的研究結果,足以提供標靶藥物運用在疾病早期的充分的可行性證據。 謎題2:致病基因突變何時才會導致癌症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