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藥物

20230601

免疫治療後最可怕副作用的心肌炎 該怎麼辦?從2個案例說起

在2016年在著名的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雜誌就曾經有如下的報導,有兩名使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的黑色素瘤病患,最後因導致引發嚴重的心肌炎而死亡,新英格蘭雜誌曾經報導過,如果單獨使用PD-1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引發副作用之一的免疫性心臟病風險,是一萬分之六;如果將PD-1與CTLA-4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兩種藥物合併使用,發生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所引發副作用的風險,會因此上升到一萬分之三十,增大約加了五倍,死亡率可以說是極高的。   而免疫性心肌炎是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使用於癌症治療後,最為嚴重的免疫治療副作用,其在臨床上可以表現為無症狀、輕微症狀、明顯症狀或暴發性心肌炎。   初始心臟受損的症狀大多是非特異性的,例如疲憊、心悸和上氣不接下氣等。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引發之重症心肌炎,往往會同時出現其他免疫治療的副作用,例如肌炎、呼吸功能障礙、肝功能異常、甲狀腺功能異常等。   其中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引起心肌炎的典型臨床症状,包括有:心悸、胸痛、急性或慢性心臟衰竭以及心包炎、心包膜積液等表現。    

免疫治療後最可怕副作用的心肌炎 該怎麼辦?從2個案例說起 閱讀全文 »

20220507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nivolumab聯合治療的方案 顯著改善晚期食道癌患者預後

2023年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 ASCO)年會上發表了臨床試驗”CheckMate 648”臨床研究結果的最新進展,結果顯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nivolumab聯合化療或是另一個免疫檢查點抑制劑YERVOY (益伏、ipilimumab),與單獨化療方案相比,確實在晚期食道鱗狀細胞癌的第一線治療中較具有實質有意義的臨床助益。而食道鱗狀細胞癌是全球最為常見的食道癌組織學亞型 臨床試驗”CheckMate 648”總共收錄了970例患者,隨機分配至三組cohort,結果顯示,當具備腫瘤細胞PD-L1≥1%特徵的患者中,免疫檢查點抑制劑nivolumab加上化療的24個月存活率率可以高達到31%,是單獨化療方案療效的2.5倍。同時,對於全體族群,nivolumab加上化療的聯合治療的腫瘤客觀緩解率和完全消失率都顯著優於單獨化療組;甚至在具備腫瘤細胞PD-L1≥1%特徵的患者中,化療免疫聯合治療組的腫瘤完全消失率率是化療組的3倍以上(分別是16% 與 5%)。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nivolumab聯合治療的方案 顯著改善晚期食道癌患者預後 閱讀全文 »

20230708 2

知癌防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第52集 首播公告:HER-2 陽性之轉移性胃癌 第一線治療的選擇

”知癌抗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 第52集 陳駿逸醫師YouTube首播公告: HER-2 陽性之轉移性胃癌 第一線治療的選擇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znsmPDey8OI          

知癌防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第52集 首播公告:HER-2 陽性之轉移性胃癌 第一線治療的選擇 閱讀全文 »

20230417 1

胃癌雙免疫治療 有無預測指標?

文:中西醫腫瘤專科 陳駿逸醫師 晚期胃癌第一線療法使用nivolumab合併化療,相比於單純化療的治療,整體生存期可以更長,但使用雙免疫治療nivolumab (保疾伏/納武利尤單/歐狄沃)+ ipilimumab (益伏/YERVOY/伊匹单抗) 與單純化療的治療相比,在CheckMate 649研究中,於晚期胃癌/胃食道連接部癌/食道腺癌患者中並未達到預期整體生存期的延長。但與單純化療相比,雙免疫治療的確可以有更持久的腫瘤緩解和更高的24個月存活率。雙免疫治療方案有無預測指標可以指導?  

胃癌雙免疫治療 有無預測指標? 閱讀全文 »

20230419 1

免疫藥物Pembrolizumab加化療 也可用於一線治療晚期膽道癌

來自加州大學舊金山市分校海倫·迪勒家族綜合癌症中心的Robin Kate Kelley教授,在奧蘭多舉行的2023年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ACR)年會報告了第三期隨臨床試驗KEYNOTE-966的研究成果,KEYNOTE-966試驗的目的在評估於化療gemcitabine和順鉑的基礎上,如果合併使用免疫藥物Pembrolizumab是否能夠比單純化療,更能夠改善晚期膽道癌患者預後。KEYNOTE-966的研究結果也同步發表在《柳葉刀》(The Lancet)雜誌上。 膽道癌在全球發病率逐年上升。膽道癌指的是源於肝內或肝外膽管及膽囊的癌症,通常預後不佳且。目前標準治療化療gemcitabine和順鉑。然而,由於大多數的膽道癌具有免疫抑制的腫瘤微環境,但是單獨使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的腫瘤客觀緩解率並不算是太好。 因此,KEYNOTE-966的研究在評估於化療gemcitabine和順鉑的基礎上,如果合併使用免疫藥物Pembrolizumab是否能夠比單純化療(gemcitabine與順鉑),更能夠改善晚期膽道癌患者預後。。 該項研究是在全球175家醫療中心所進行,是個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3期試驗。研究進行期間是在2019年10月4日至2021年6月8日期間,收錄1069例過去未接受過全身治療、體能狀況好的轉移性或不可切除的膽道腫瘤患者。按照1:1比例隨機分配接受化療gemcitabine和順鉑(553例)與Pembrolizumab免疫藥物加上化療gemcitabine和順鉑(共536)。以整體生存期(OS)為主要研究終點,次要終點包括無疾病惡化生存期(PFS)、腫瘤客觀緩解率(ORR)、緩解持續時間(DOR)和安全性。

免疫藥物Pembrolizumab加化療 也可用於一線治療晚期膽道癌 閱讀全文 »

20230610 1

知癌防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第48集 首播公告:有哪一些“指標” 可以協助 預測癌症免疫治療的療效?

”知癌抗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 第48集 陳駿逸醫師YouTube首播公告: 有哪一些“指標” 可以協助 預測癌症免疫治療的療效?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P5Mnq6QX3K8 2023年06月10日晚上20:00  開始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藥物作用於名為CTLA-4檢查點蛋白、或是PD-1檢查點蛋白質或其夥伴蛋白PD-L1。   腫瘤免疫編輯包括免疫監視、免疫平衡和免疫逃逸三個階段,其中免疫逃逸在腫瘤的發生發展中發揮著最為重要的作用。在抗腫瘤免疫反應中,T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反應是最為主要的,只有初始T細胞活化後才能起到抗腫瘤效應。因此免疫治療最為重要的是解除T細胞活化的抑制信號通路。這種抑制信號通路被稱為免疫檢查點(immune checkpoints),   免疫檢查點是免疫系統的正常組成部分,它們的作用是防止免疫反應過於強烈而破壞體內的健康細胞。   免疫檢查點以細胞毒殺T淋巴細胞相關抗原4(CTLA-4)和PD-1及其配體PD-L1為代表。另外IDO、TIM-3、OX40、LAG-3、CD47也是後來被發現檢查點。   針對腫瘤細胞的免疫識別及免疫應答相關逃逸機制,科學家們研發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相關的抗腫瘤之免疫治療藥物,包括抗CTLA-4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pilimumab、Tremelimumab),主要是透過解除T細胞活化抑制信號,從而恢復T細胞的活化及識別能力; PD-1/PD-L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Nivolumab、Pembrolizumab、Atezolizumab、Durvalumab),則是通過阻斷PD-1或是檢查點蛋白與其夥伴PD-L1蛋白的結合而發揮作用,如此可以阻止發送 “關閉 “信號,從而使T細胞殺死癌細胞。促進活化T細胞的增殖,啟動腫瘤抗原特異性細胞毒性T細胞的殺傷功能來增強免疫反應,從而起到殺傷腫瘤細胞的作用。   然而不是所有病患、所有病況都會受惠於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所以必需要可以依靠、可以預測免疫治療療效的生物標記物,其主要有3種來源: 來自於腫瘤組織 來自於癌症相關體液 來自於癌細胞本身   我們可以檢測腫瘤組織的PD-L1表現量,也就是將腫瘤組織切片染色後,分析腫瘤上或是免疫

知癌防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第48集 首播公告:有哪一些“指標” 可以協助 預測癌症免疫治療的療效? 閱讀全文 »

20230429 1

知癌防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第42集 首播公告:癌症免疫治療的時機 是否也要選個良辰吉日?

”知癌抗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 第42集 陳駿逸醫師YouTube首播公告: 癌症免疫治療的時機 是否也要選個良辰吉日?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DNXm4y10ojA         2023年04月29日晚上20:00  開始

知癌防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第42集 首播公告:癌症免疫治療的時機 是否也要選個良辰吉日? 閱讀全文 »

2023030102

抗PD-1、BRAF 和 MEK三藥組合 治療BRAF V600E突變大腸直腸癌

一項發表於2023年Nat. Medicine期刊(Nature Medicine volume 29, pages458–466 (2023))之第二期的臨床試驗評估BRAF V600E突變的大腸直腸癌且接受過至少一種治療的患者,探討並評估給予BRAF抑制劑、MEK抑制劑搭配免疫治療(dabrafenib/ trametinib /sparatlizumab -PDR001)的療效。 該臨床試驗共入組37名患者。確認為治療後的腫瘤緩解率為24.3%,疾病控制率為70.3%;其中32名為微衛星狀態穩定患者的治療腫瘤緩解率為28.1%, 疾病控制率為71.9%。 而未接受過BRAF標靶藥物和免疫治療的微衛星狀態穩定患者中,抗PD-1、BRAF 和 MEK三藥組合治療後的腫瘤緩解率為25%,疾病控制率為75%。與過去已經接受過BRAF標靶治療的患者相比,是具有優勢的。 在既往沒有 BRAF標靶治療過的患者,給予PD-1、BRAF 和 MEK 抑制劑的三藥物組合的治療有效率近乎25%,相較於BRAF/MEK抑制劑的組合的歷史數據之7%讓,狠狠地增加了超過三倍。這治療有效率也優於 encorafenib(破癌癒)與cetuximab組合的 20%,而encorafenib與cetuximab的治療組合是當前FDA核准的 BRAFV600E 大腸癌的標準治療。 PD-1、BRAF 和 MEK 抑制劑的治療組合還觀察到疾病控制時間增加的證據,中位 PFS 為 5 個月(而使用 BRAF/MEK雙藥物組合僅 3.5 個月),有57% 的患者繼續治療時間超過6 個月,18% 的患者繼續治療時間超過 1 年。 通過對治療前後的樣本進行分析,發現與疾病控制時間(PFS)<6個月相比,其PFS>6個月患者的CD45免疫細胞、T細胞和CD8 T細胞增加,腫瘤上皮細胞顯著減少。

抗PD-1、BRAF 和 MEK三藥組合 治療BRAF V600E突變大腸直腸癌 閱讀全文 »

2023021701

BRAF V600E基因突變的轉移性腸癌 雙標靶加化療 有潛力突破困境

Encorafenib (商品名Braftovi,康奈非尼/破癌癒)是一種BRAF激酶抑制劑,先前核准可以用於治療具有BRAF特定突變的不可切除或轉移性黑色素瘤。Encorafenib抑制編碼B-raf蛋白的BRAF基因,而B-RAF蛋白是一種參與各種基因突變的原癌基因。 2020年4月9日,美國FDA核准Encorafenib與Cetuximab(商品名Erbitux)的合併治療用藥方案,用於BRAF V600E突變陽性之轉移性之大腸直腸癌成年患者的二線以後的治療。該適應症是根據第3 期臨床試驗BEACON 的試驗結果,收錄665例BRAF V600E突變的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進行分組試驗, 在 BEACON CRC臨床試驗中,encorafenib/cetuximab 治療組的中位無疾病惡化生存期 (PFS) 為 4.3 個月,治療的客觀緩解率為 19.5%。 在隨後的encorafenib搭配 binimetinib 用於第一線治療 BRAF V600E 突變 之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的研究中 (ANCHOR CRC臨床試驗),encorafenib搭配 binimetinib的治療方案則顯示出更長的中位 PFS( 5.8 個月),治療的客觀緩解率為 48%.。 2023年胃腸道癌症研討會(ASCO GI 2023)發表了最新的第3 期臨床試驗BREAKWATER(NCT04607421)的試驗結果,將化療方案 mFOLFOX6 或 FOLFIRI與encorafenib /cetuximab的組合治療方案中,於 BRAF V600E 突變之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中觀察到優質的抗腫瘤活性和安全性。 BREAKWATER(NCT04607421)的試驗設計 安全先導的探索研究,目的在評估Encorafenib /cetuximab抗加化療的毒性,然後再進行第3 期的研究。 安全導入試驗中收錄了 57 名患者, 所有患者均具備有 BRAF V600E 突變型之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既往都接受過全身治療,疾病皆為可評估的,體能狀態、骨髓、肝和腎功能良好。 患者既往都未曾接受過 BRAF 或 EGFR 抑制劑的治療,也未接受過oxaliplatin或irinotecan的化學治療。 有症狀的腦轉移患者、或式微衛星高度不穩定性(MSI-H)或腫瘤錯配修復缺陷(dMMR)的患者

BRAF V600E基因突變的轉移性腸癌 雙標靶加化療 有潛力突破困境 閱讀全文 »

202302253 1

知癌防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第33集 首播公告:愛玩捉迷藏的原發位置不明癌症之治療的新策略

”知癌抗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 第33集 陳駿逸醫師YouTube首播公告: 愛玩捉迷藏的原發位置不明癌症之治療的新策略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0A4E_TZNgyE 2023年2月25日(周六)20:00 開始   原發位置不明癌症是一種經充分檢查和評估後  仍然無法明確其原發灶的轉移性癌症。原發位置不明癌症為一種高異質性的腫瘤,約占所有惡性腫瘤的3%~5%,好發於肺、淋巴結、骨骼、肝臟、縱膈腔、腹腔等部位。根據臨床病理特徵和預後情況,原發位置不明癌症可分為預後良好亞型和預後不良亞型。   大多數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在過去10年有了明顯提升,但是預後不良亞型之原發位置不明癌症的1年生存率僅有25%~55%。目前經驗性化療仍是預後不良亞型之原發位置不明癌症的主要治療手段。  

知癌防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第33集 首播公告:愛玩捉迷藏的原發位置不明癌症之治療的新策略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