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細胞肺癌

20231117 1

魔法子彈ADC 第12集 首播公告:ifinatamab deruxtecan治療廣泛期小細胞肺癌 初期研究的整理

陳駿逸醫師的魔法子彈ADC第12集YouTube首播公告: ifinatamab deruxtecan治療廣泛期小細胞肺癌 初期研究的整理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_0EWEfZdj-k 2023年11月17日晚上20:00  開始 B7-H3 在多種癌症類型的癌症細胞中都存在過度表達,包括肺癌、前列腺癌和食道癌,其過表達已被證明與一些癌症的不良預後相關,從而使 B7-H3 成為一個有前景的治療靶點  。目前,尚無靶向 B7-H3 的藥物獲批用於治療任何癌症。   Ifinatamab deruxtecan(I-DXd /DS-7300)是一款在研的潛在 first-in-class 的 B7-H3 靶向 的ADC。Ifinatamab deruxtecan 採用第一三共獨有的 DXd ADC 技術設計,由人源化抗 B7-H3 IgG1 單株抗體通過可裂解四肽連接子與拓撲異構酶 I 抑制劑有效載荷(deruxtecan,DXd)連接組成。   由國際肺癌研究學會主辦的 2023世界肺癌大會(#WCLC23)年會上以口頭報告一項 1/2 期臨床研究,更新的分析結果顯示,ifinatamab deruxtecan(I-DXd)治療既往接受過多線治療的廣泛期小細胞肺癌患者,表現出持續療效。   肺癌是全球第二常見的癌症,其中小細胞肺癌約占所有肺癌的 15%1,2。大約 65%的小細胞肺癌中 B7-H3 呈高表達,這與疾病進展和較低的生存率相關。在這項 1/2 期臨床研究劑量遞增部分,在接受 ifinatamab deruxtecan(6.4~16.0mg/kg)治療的 21 例晚期小細胞肺癌患者中,確認的客觀緩解率為 52.4%。觀察到 1 例患者達到腫瘤完全緩解(CR)和 10 例患者達到部分緩解(PR)。   觀察到的中位緩解持續時間(DOR)為 5.9 個月(95% CI:2.8-7.5)。截至 2023 年 01月 31 日資料截止日期,中位元無進展生存期(PFS)為 5.6 個月,中位總體生存期(OS)為 12.2 個月。在不同的 B7-H3 蛋白表達水準患者中都觀察到接受 ifinatamab deruxtecan 治療,會讓腫瘤縮小,未觀察到臨床有效性參數與 B7-H3 蛋白的表達高低存在有明顯的相關性趨勢。   小細胞肺癌是一種難治

魔法子彈ADC 第12集 首播公告:ifinatamab deruxtecan治療廣泛期小細胞肺癌 初期研究的整理 閱讀全文 »

20230504 1

肺部及肋膜腫瘤與癌症的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特徵整理

文:癌症新觀點/話聊俱樂部 陳駿逸醫師 免疫組織化學染色(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簡稱IHC)屬一種免疫染色(immunostaining),是在抗體上結合螢光或可呈色的化學物質,利用此經修飾後的抗體與生物組織中的抗原具特異性結合的免疫學原理,選擇性地識別組織切片或玻片細胞中的抗原,檢測細胞或組織中是否有「目標抗原」的存在;此方式不只可以用來測知抗原的表現量,也可觀察抗原所表現的位置,並可提高病理診斷的靈敏度和特異度。 免疫組織化學染色中,經人為製備修飾後的特異性抗體帶有顯色劑標記,如:酶、金屬離子、同位素等;而待檢測的細胞或組織的目標抗原,則可為任何能讓抗體結合的物質,也就是具有抗原性的物質,包括:蛋白質、多肽、核酸、多醣、病原體等都可偵測。兩者通過免疫學的抗原抗體反應和組織化學的呈色反應,再結合組織細胞形態學分析,對組織或細胞的抗原進行定位、定性及定量。 免疫組織化學的優勢在於專一性、靈敏度、簡便快速以及成本低廉,所以廣為醫院採用,通常是藉由特定的腫瘤標記來篩選癌症。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對基礎研究及預防和診療上都是相當重要的一個方法。茲將肺部及肋膜的惡性上皮性癌症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特徵做一個整理: 1.肺鱗狀細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免疫組織化學染色項目分析結果呈現陽性:高分子量角蛋白(HMWK;34βE12),低分子量的角蛋白(35βH11),CK5/6,P63,CEA,EMA,S-100,HPV 免疫組織化學染色項目分析結果呈現陰性:TTF-1,CK7 2.小細胞肺癌(small cell carcinoma) 免疫組織化學染色項目分析結果呈現陽性:廣泛型CK、TTF-1,CgA,Syn、CD56、histamine,decarboxylase、CD117 免疫組織化學染色項目分析結果呈現陰性:CD45,CD99,P63 3.肺腺癌(adenocarcinoma) 免疫組織化學染色項目分析結果呈現陽性:CK7,EMA,CEA,TTF-1,SP(表面活性蛋白、surfactant apoprotein)A, B,P53 免疫組織化學染色項目分析結果呈現陰性:CK20,CDX2,vimentin,CK5,P504S 4.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s situ、AIS) 免疫組織化學染

肺部及肋膜腫瘤與癌症的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特徵整理 閱讀全文 »

—Pngtree—melanoma promotion month simple black 5528922

認識釔90微球體的選擇性體內放射療法以及用於黑色素瘤肝轉移的的治療

黑色素瘤是一種不太常見但特別致命的皮膚癌,佔皮膚癌相關死亡人數的 75%。最常見的黑色素瘤類型是皮膚型(超過 90%)和眼部型(葡萄膜型,約 5%)。與大多數其他癌症類型不同,皮膚黑色素瘤的發病率正在上升。儘管眼部和皮膚黑色素瘤均起源於黑色素細胞,但它們具有不同的疾病進展模式。 而眼部黑色素瘤有轉移到肝臟的趨勢(發生在 95% 的轉移性疾病中),而肝轉移僅發生在 15%-20% 的轉移性皮膚黑色素瘤患者中。 對於任何一種黑色素瘤,出現肝轉移的預後都是不好,並且通常是死亡的原因。黑色素瘤,出現肝轉移的中位總體生存期為 2.4 個月,而非內臟轉移者則為 7.2 個月,至於肺轉移者尚有 11.4 個月。 作為黑色素瘤,出現肝轉移的一線治療,標準化療一直是無效的,儘管新的研究表明標靶和新的免疫療法可以提高生存率。但是對於那些化療難治性肝轉移的患者,肝臟定向治療是可以考慮用於黑色素瘤僅有肝轉移的情況,可以大幅減少肝臟腫瘤負荷和延長總體生存期。 況且基於廣泛的肝臟或肝外受累,手術切除對於大多數 (91%)黑色素瘤出現肝轉移的患者來說不是可行的選擇。反而是經動脈輸注化療(TAI)和經動脈化療栓塞的經導管治療對於不可切除之肝轉移患者會有良好的反應率和改善的臨床結果。 體內放射療法(Selective Internal Radiation Therapy, SIRT)是一種動脉灌流的癌症治療方法,不過,所灌入的東西是會放出放射線的同位素物質,以治療肝癌爲例,介入放射科的醫生可以透過病人股動脉切口,直接插入導管進行SIRT的治療,將數以百萬計的放射性微球體經由肝動脉分支直接灌流入肝臟的惡性腫瘤。這種微球體通過動脉的血液流通而進入供應肝臟腫瘤的小血管,之後由于其大小限制最終微球體會卡在腫瘤內,並且向腫瘤直接釋放出高劑量的放射線能量,如:β-射線。由於從體內輻射直接作用於腫瘤,所以病人接受到的輻射劑量較體外放射綫治療高出了許多倍,但卻較不會影響肝臟周圍的器官。在台灣目前核准使用的主要是釔90微球體。 目前至少已經對黑色素瘤肝轉移的釔90微球體的選擇性體內放射療法進行了四項研究。 Kennedy 等人於 2009 年進行的第一項釔90微球體的選擇性體內放射療法之研究,報告了 11 名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的驚人有效率,達到 77%,1 年生存率為 80%;且有一名之前 13 次溫和栓塞手術失敗

認識釔90微球體的選擇性體內放射療法以及用於黑色素瘤肝轉移的的治療 閱讀全文 »

—Pngtree—human organs lungs illustration 4699666 1 1

認識釔90微球體的選擇性體內放射療法以及用於肺癌肝轉移的治療

文:癌歸於好/中西醫腫瘤專科 陳駿逸醫師   肺癌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   第四期肺癌的治療尤其具有挑戰性,主要有標靶、免疫與性化療。在肺癌肝轉移的情況下,手術切除肝轉移腫瘤一直被認為是不建議的,儘管它已在特定患者中成功進行。   體內放射療法(Selective Internal Radiation Therapy, SIRT)是一種動脉灌流的癌症治療方法,不過,所灌入的東西是會放出放射線的同位素物質,以治療肝癌爲例,介入放射科的醫生可以透過病人股動脉切口,直接插入導管進行SIRT的治療,將數以百萬計的放射性微球體經由肝動脉分支直接灌流入肝臟的惡性腫瘤。這種微球體通過動脉的血液流通而進入供應肝臟腫瘤的小血管,之後由于其大小限制最終微球體會卡在腫瘤內,並且向腫瘤直接釋放出高劑量的放射線能量,如:β-射線。由於從體內輻射直接作用於腫瘤,所以病人接受到的輻射劑量較體外放射綫治療高出了許多倍,但卻較不會影響肝臟周圍的器官。在台灣目前核准使用的主要是釔90微球體。  

認識釔90微球體的選擇性體內放射療法以及用於肺癌肝轉移的治療 閱讀全文 »

2022112804

陳駿逸醫師告訴你 小細胞肺癌癌友如何選擇你需要的治療?

小細胞肺癌(醫學上稱為small cell lung cancer,以下簡稱 SCLC),是一種肺癌的組織型態,大約占所有肺癌的15%。SCLC主要發生于吸烟者。 臨床上,SCLC與大部分類型的非小細胞肺癌(醫學上稱為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最大區別的特點,是SCLC癌細胞倍增速度快、增殖比率高,較非小細胞肺癌更早發生轉移,容易發生局部復發。小細胞肺癌以惡性程度極高著名。 針對非小細胞肺癌的大細胞神經內分泌癌(是一種罕見肺癌)與肺外的小細胞癌,臨床上採用與治療SCLC一樣的治療方法,需要使用全身性化療方案。因為SCLC通常表現爲廣泛擴散性疾病,治療策略就是要全身性治療。而SCLC對化療和放療都呈現高度敏感性,另外一個特點就是即使治療反應迅速有效,通常也會在數月內產生抗藥性與復發。 雖然小細胞肺癌可以像非小細胞肺癌一樣分期,但絕大多數的醫師醫生發現更 簡單的 2 分期系統在治療選項上更好。這個系統將小細胞肺癌分為“局限期”和“廣泛期”(也稱之為擴散期),有超過三分之二小細胞肺癌患者初診時的分期就是廣泛期。 局限期指的是癌癥僅限於一側肺部且淋巴結轉移僅位於同一側胸部。 如果癌癥擴散到另一側肺,或者對側胸部的淋巴結,或者遠處器官,或者有惡 性胸水包繞肺,則叫做廣泛期。而廣泛期小細胞肺癌治療目前可以說是極具挑戰性,隨著免疫治療的盛行, PD-L1免疫檢查點合併化療成爲目前ES-SCLC的標準一綫治療方案。儘管上述治療方式可以顯著改善廣泛期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總體生存期,幾乎所有患者會在大約1年左右又出現疾病惡化。 當進展至復發SCLC,患者通常顯示出有明顯的治療抗藥性,這讓復發SCLC的階段亟需要開發出更有效的治療方法。

陳駿逸醫師告訴你 小細胞肺癌癌友如何選擇你需要的治療? 閱讀全文 »

—Pngtree—chinese medicine related to health 5472918 1

中醫師陳駿逸針對癌症治療所引起之口腔黏膜發炎副作用的治療整理

口腔黏膜炎是癌症藥物的常見副作用,其症狀為口腔黏膜潰瘍、嚴重時局部會劇烈疼痛。口腔黏膜炎好發於軟顎、舌頭、齒齦、口底、頰黏膜、甚至咽喉等部位,嚴重的口腔黏膜炎會影響患者進食、甚至引起脫水。 口腔黏膜炎屬於中醫學中“口瘡”的領域,中醫認為口腔黏膜炎的主要致病機轉為心脾積熱、陰虛火旺。中醫認為口為脾之竅,舌為心之苗,當心脾積熱,腎陰虧虛,相火無制之時,火熱因而上炎於口舌,導致口腔黏膜的潰瘍。 中醫對其的治療原則為:養陰清熱,清心瀉火。中醫師陳駿逸臨床上會以甘露飲為基礎方作加減。甘露飲出自於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其組成有生地黃、熟地黃、天門冬、黃芩、麥門冬、枳殼、茵陳蒿、炙甘草、石斛、枇杷葉。 合併出現熱盛傷陰者,可以酌加知母、黃柏、玄參、天花粉、北沙參。

中醫師陳駿逸針對癌症治療所引起之口腔黏膜發炎副作用的治療整理 閱讀全文 »

—Pngtree—ink and wash chinese medicine 5919068 1

陳駿逸醫師帶你認識中醫對肺癌的辯證分型與治療

 中醫認為氣滯、痰濕、血瘀等病理因素可影響肺癌的發病。而“虛”、“痰”、“瘀”、“毒” 中醫認為是肺癌的四大致病要素,貫穿肺癌的整個發病過程。肺癌病位在肺,與肺、脾、腎三個臟器的功能失調密切相關,而肺脾氣虛是肺癌發病的內在根本原因。 所以中醫對肺癌的治療是在扶正的同時,還需兼顧祛邪。 中醫辨證論治的主要依據。臨床上肺癌是虛實夾雜,常分為以下5個基本證型:肺鬱痰瘀型、脾虛痰濕型、陰虛痰熱型、氣陰兩虛型、腎陽虧虛型。 1、肺鬱痰瘀型 主症:咳嗽不暢,痰中帶血,胸脅痛或胸悶氣急,唇紫,口幹,便秘,舌暗紅,有瘀斑或瘀點,苔白或黃,脈弦滑。 中醫治法:宣肺理氣,化瘀除痰。 中醫推薦方藥:千金葦莖湯(《外台秘要》)加減。 加減: 胸脅脹疼者,加莪朮、延胡索 咯血者,重用白茅根、仙鶴草、旱蓮草

陳駿逸醫師帶你認識中醫對肺癌的辯證分型與治療 閱讀全文 »

—Pngtree—hand painted illustrations of taiwanese cuisine 4141424

讓台灣新國病肺癌遠離台灣以及翻轉肺癌5年存活率吧!

雖然肺癌的治療這些年年來一直在進步,但仍有大量尚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目前研究指出,大約有27%的肺癌患者確診時為肺癌1期,但第四期肺癌患者也高達37%比例。 有個概念,大家一定要知道。肺癌的存活率會隨著腫瘤的分期的升高而降低,肺癌1期的5年存活率將近8成,但第四期肺癌則只有6%。 要如何在未來5年翻轉肺癌存活率,來個翻倍呢? 自1990年代起,隨著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的導入,肺癌篩查的研究因而進入LDCT時代。2011年,美國國家肺癌篩查臨床試驗(NLST)的隨機對照性研究結果公布,與胸部X光相比,對肺癌高危險族群進行篩查,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可以使肺癌的死亡率降低20%。 歐洲大型的肺癌篩查( NELSON)臨床試驗之研究結果證實,肺癌高危人高危險族群接受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的篩檢,可以顯著降低肺癌的病死率,男女均可以從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的篩查中獲益。而多中心的義大利肺部檢測(MILD) 臨床試驗也證實之研究結果證實,使用胸部的低劑量電腦斷層進行肺癌檢篩,可降低10年的肺癌死亡率。 所以低劑量電腦斷層進行肺癌檢篩,是發現早期肺癌最有效的手段,如此可能將原本肺癌從晚期不可治癒的疾病階段,因提早發現轉變為早期可治癒的疾病階段。 在由低劑量電腦斷層進行肺癌檢篩的確診病例中,大部分患者為1A-1B期肺癌。這些絕大部分早期肺癌患者,可以透過手術等局部治療手段根治疾病。根據美國癌症聯合協會(AJCC)第八版的肺癌分期,肺癌1期的整體預後絕對遠遠優於晚期患者,5年存活率達到68%-92%。在國際 ELCAP 研究中,73% 在診斷後 1 個月內即接受手術切除的肺癌1期患者,其 10 年存活率有 92%。再次證實早期肺癌檢篩,能夠大幅改善患者的預後。 最後建議肺癌檢篩應該從即刻做起,因為肺癌檢篩可以早期發現肺癌,降低肺癌死亡率;且需要與專業醫師討論如何量身裁制你的肺癌檢篩方案,以涵蓋被忽略的高風險族群;國家也應該將肺癌檢篩全面納入醫療保健系統。如此,才能讓未來五年內的肺癌存活率翻倍,讓台灣新國病-肺癌,遠離台灣。 相關肺癌資訊請至: https://www.cancerinfotw.org/ 更多肺癌資訊 請至: https://mycancerfree.com/cancer-5/

讓台灣新國病肺癌遠離台灣以及翻轉肺癌5年存活率吧!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