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療新知

2023090502 1

CDK4/6抑制劑 治療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晚期乳癌的整理

文: 癌歸於好 陳駿逸醫師 JAMA Oncology(美國醫學會雜誌-腫瘤學卷)醫學期刊於2023年發表了一篇題為“Cyclin-Dependent Kinase 4/6 Inhibitors for Treatment of Hormone Receptor-Positive, ERBB2-Negative Breast Cancer: A Review”。 介紹了CDK4/6抑制劑合併荷爾蒙治療在荷爾蒙受體陽性/第二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陰性晚期或轉移性的乳癌治療中取得了重大進展。在第一線/二線臨床試驗、CDK4/6抑制劑治療後的總體生存期之結局和荷爾蒙治療敏感性以及相關的抗藥機制和生物標記物,與CDK4/6抑制劑相關的內在亞型、副作用、輔助性試驗、藥物基因組學和種族的差異。 乳癌是目前全世界發病人數最多的惡性腫瘤,全球每年約有35萬名婦女死于荷爾蒙受體陽性/第二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陰性晚期或轉移性的乳癌治療。此一類型的乳癌中,CDK4/6是癌細胞生長和分裂的關鍵重要的因數,用於調節細胞週期G1期向S期的限制點。而细胞週期蛋白D1的高度表達與更差的預後,以及荷爾蒙治療的抗藥性有關。CDK4/6抑制劑目前上市的有3個,分別是palbociclib、abemaciclib、Ribociclib (擊癌利),他們常見的副作用是骨髓抑制、胃腸道毒性作用和肝臟毒性。 abemaciclib和Ribociclib合併荷爾蒙治療可以改善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晚期乳癌的整體存活時間,而palbociclib則未表現出讓整體存活時間有延長的獲益。還有一個主要問題是為什麼部分CDK4/6抑制劑的藥物在轉移性環境中能持續改善疾病控制時 間,卻不能改善整體存活時間,而且在術後輔助性治療上不能改善侵襲性無病的生存期(IDFS),例如: palbociclib。palbociclib的這些表現讓人聯想到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VEGFR)的標靶藥物-bevacizumab,其可以改善改善疾病控制時,但未能改善整體存活時間,或術在後輔助性治療上也不能改善侵襲性無病的生存期。 這些資料的呈現,腫瘤醫師不應該認為可以恣意地互換性地使用CDK4/6抑制劑。應仔細諮詢患者,並根據患者使用藥物的可能副作用和觀察到的整體存活時間方面的差異,來進行個體化治療。 CDK4/

CDK4/6抑制劑 治療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晚期乳癌的整理 閱讀全文 »

20230905 1

T細胞免疫療法在癌症領域當前的進展

免疫T細胞位於對腫瘤進行免疫監視的最前沿。   理論上,它們能夠識別腫瘤的抗原,這些蛋白通過一種名為 T 細胞受體 (TCR) 的獨特性之克隆特異性受體,加載到腫瘤細胞表面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 (MHC) 分子上。   TCR 複合物包含了高度多態性的單一α 和β 糖蛋白鏈(1-5% 的TCR 含有γ 和δ 鏈),其中包含有可變區和恆定區,以及名為CD3 γ、δ、ε 和ζ的非多態性信號鏈。   獨特的T 細胞克隆型其特異性是透過每個 T 細胞基因組內的可變區重排而產生的。 一旦識別腫瘤抗原後,T 細胞被激活就會啟動增殖,分泌促發炎的細胞激素(例如IL-2、TNF-α、IFN-γ),並透過表達死亡配體(包括TNF 相關凋亡誘導配體(TRAIL ))發揮其效應子的功能配體(FasL) 以及含有穿孔素和顆粒酶的細胞毒殺性顆粒所進行的胞吞作用,從而可能導致靶細胞的裂解,從而導致“表觀的擴散”並誘導二次免疫反應的發生。   過繼性T細胞的免疫療法是指出於治療目的而去提取、改造和回輸自體或同種異體的T淋巴細胞。 歷史上,第一種臨床上有效的過繼性的細胞療法是以同種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為代表,其對抗白血病的活性是由T細胞移植物與腫瘤反應所介導的。 最近,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工程化的T 細胞(例如:T 細胞受體(TCR) 或嵌合抗原受體(CAR))已被研究為過繼性T 細胞免疫治療的創新策略,開啟了癌症細胞治療領域的新篇章治療。 在此背景下,抗 CD19 CAR-T 細胞的臨床試驗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結果,特別是B 細胞血液的惡性腫瘤。     目前有多種全身治療方法可用於治療晚期消化道癌症,但沒有一種方法能夠治愈。 近年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療法被發現對包括胃食道腺癌和肝細胞癌在內的多種胃腸道惡性腫瘤有效。 然而,大多數消化道癌症已被證明會對檢查點抑制劑具有抗藥性,尤其是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療法的目前僅可以用於微衛星不穩定/錯配修復缺陷的腫瘤大腸直腸癌。   接下來會以消化道癌症使用過繼性免疫細胞療法的臨床試驗之研究數據,特別強調當前過繼性免疫細胞療法的障礙和未來取得成功的策略又是如何。     過繼性 T 細胞免疫療法的生物學部分 過繼性 T 細胞的免疫療法包括離體去富集和擴增腫瘤特異性的淋巴細胞,隨後將其回輸到患者體內,以特異性靶向的作用去殺死癌細胞。 它可以透過利用天然產生的

T細胞免疫療法在癌症領域當前的進展 閱讀全文 »

2023090405 1

認識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眼睛副作用的處置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引起的免疫治療相關不良事件(irAEs)通常是可治療和可逆的,但有時也會導致嚴重和永久性殘疾。不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眼睛 irAEs發生頻率和嚴重程度各不相同。例如,研究表明,60%~65%接受ipilimumab 治療的患者可能會出現虹膜刺激症狀,其中40%以上的患者會出現3~4級虹膜刺激症狀。另外,根據2020年的一項研究,抗PD-1/PD-L1藥物的眼睛irAEs發生率較低,嚴重等級也較低。但聯合的免疫治療會導致虹膜睫狀體異常的頻率和嚴重程度進一步增加。本文整理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眼部副作用的相關處理。   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眼睛相關的免疫治療相關不良事件其實是非常罕見,發生率不到1%,但這些事件可能經常被醫病雙方所忽視。事實上,大多數報告免疫治療相關不良事件都是回顧性的,或是僅限於臨床試驗的資料。最常見的眼睛相關的免疫治療相關不良事件是葡萄膜炎、視網膜功能障礙和乾眼症。然而。   還有從眼瞼和結膜到晶狀體、視神經、視網膜和脈絡膜的相關毒性。例如:

認識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眼睛副作用的處置 閱讀全文 »

2023082401

美國FDA 核准Atezolizumab可以作為非小細胞肺癌術後的輔助治療

文:癌歸於好/中西醫腫瘤專科 陳駿逸醫師 Atezolizumab(商品名:Tecentriq 癌自禦)是屬於PD-L1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T淋巴細胞 (T細胞)與癌細胞上有許多免疫檢查點,有些是促進它們活化就像踩油門,有些反而是抑制它們就像踩煞車。其中PD-L1是屬於抑制性免疫檢查點,而PD-L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則是抑制PD-L1,也就是拿掉煞車,重新喚醒T細胞發揮其抗癌作用。目前適應症為晚期肝細胞癌、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晚期小細胞肺癌、晚期泌尿道上皮癌、晚期三陰性乳癌、晚期黑色素細胞瘤。   於2021 年 10 月 15 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核准 atezolizumab可以用於第2期至3A 期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於手術切除和接受術後含鉑類化療後的輔助性治療。根據FDA的要求,需要測試腫瘤細胞PD-L1 蛋白的表達,且確定有≥1% 的腫瘤細胞有PD-L1 的表達。  

美國FDA 核准Atezolizumab可以作為非小細胞肺癌術後的輔助治療 閱讀全文 »

20231112 1

癌症治療新知戰情室 第10集首播公告:莫德納mRNA疫苗不只可以預防COVID-19 還可以協助抗癌

癌症治療新知戰情室 第10集YouTube首播公告: 題目: 莫德納mRNA疫苗不只可以預防COVID-19 還可以協助抗癌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t2QD6Dwh89s     2023年11月12日晚上12:00 開始 許多人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都有去打 Moderna疫苗,而莫德納新冠疫苗是一種新穎的mRNA疫苗,堪稱是人類歷史上的創新技術。  

癌症治療新知戰情室 第10集首播公告:莫德納mRNA疫苗不只可以預防COVID-19 還可以協助抗癌 閱讀全文 »

20231105 1

癌症治療新知戰情室 第09集首播公告:手術前或術後輔助的癌症免疫治療 孰優孰劣?

癌症治療新知戰情室 第09集YouTube首播公告: 題目: 手術前或術後輔助的癌症免疫治療 孰優孰劣?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fwdHdxEWn4Y     2023年11月05日晚上12:00 開始

癌症治療新知戰情室 第09集首播公告:手術前或術後輔助的癌症免疫治療 孰優孰劣? 閱讀全文 »

20231029 1

癌症治療新知戰情室 第08集首播公告:癌友接種帶狀皰疹疫苗 懶人包

癌症治療新知戰情室 第08集YouTube首播公告: 題目: 癌友接種帶狀皰疹疫苗 懶人包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UIWwHIcQJoA  

癌症治療新知戰情室 第08集首播公告:癌友接種帶狀皰疹疫苗 懶人包 閱讀全文 »

20231022 1

癌症治療新知戰情室 第07集首播公告:能不能盡快給我治療? 談肺癌組織確診前 使用液態切片指導治療的可行性

癌症治療新知戰情室 第07集YouTube首播公告: 題目: 能不能盡快給我治療? 談肺癌組織確診前 使用液態切片指導治療的可行性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Kl-UW2z4vdo 2023年10月22日晚上12:00 開始 對於初次診斷的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治療上是非常需要了解腫瘤分子基因學的改變,並藉此基因分析結果來指導治療決策。  

癌症治療新知戰情室 第07集首播公告:能不能盡快給我治療? 談肺癌組織確診前 使用液態切片指導治療的可行性 閱讀全文 »

2023101501 1

癌症治療新知戰情室 第06集首播公告:Encorafenib(迫癌癒)+Binimetinib : BRAF V600E基因突變之肺癌治療的新選擇

癌症治療新知戰情室 第06集YouTube首播公告: 題目: Encorafenib+Binimetinib : BRAF V600E基因突變之肺癌治療的新選擇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mQBm-3K8nGg   2023年10月15日晚上12:00 開始   BRAF基因突變在非小細胞肺癌中的發生率大約為1%-3%,BRAF基因突變之肺癌的患者整體預後較差。目前主要治療方案是口服BRAF標靶藥物Dabrafenib(TafinlarR,泰伏樂/達拉非尼)搭配口服MEK標靶藥物trametinib (Mekinist,麥欣霓/曲美替尼)。2023年美國杜克癌症研究所於臨床腫瘤學雜誌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發表了一項採用另一款口服BRAF標靶藥物 Encorafenib (迫癌癒/康奈非尼,Braftovi)加上另一款口服MEK標靶藥物 Binimetinib治療BRAF V600E基因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研究。   有迫切的臨床需求,迎來新型雙標靶的希望 找出非小細胞肺癌的致癌驅動基因變異和對應之有效標靶治療,顯著改善了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治療成績,同時,亦確立了基因檢測在臨床非小細胞肺癌診療中的重要作用。BRAF基因突變在非小細胞肺癌中的發生率大約為1%-3%,而其中有一半的BRAF基因突變為BRAFV 600E基因突變。   BRAF是一種絲氨酸/蘇氨酸激酶,可以透過啟動促進MAPK途徑爾活化RAS下游的訊號。   目前,BRAF基因的突變主要分為三類,其中BRAF V600E基因突變是非小細胞肺癌藥物開發和臨床試驗的主要焦點,目前,臨床上口服BRAF標靶藥物Dabrafenib搭配口服MEK標靶藥物trametinib用于該類型的患者。     眾所周知,Dabrafenib搭配trametinib最初用於惡性黑色素瘤的治療,後來也證實其在非小細胞肺癌中有良好的療效,對比化療,一線Dabrafenib搭配trametinib的標靶治療方案的中位持續緩解的時間和無疾病進展生存期方面,都呈現更好的成績。   研究也發現另一款口服BRAF標靶藥物 Encorafenib (迫癌癒/康奈非尼,Braftovi)加上另一款口服MEK標靶藥物 Binimetinib,在BRAF V600E/K基因突變轉移性

癌症治療新知戰情室 第06集首播公告:Encorafenib(迫癌癒)+Binimetinib : BRAF V600E基因突變之肺癌治療的新選擇 閱讀全文 »

20231008 1

癌症治療新知戰情室 第05集首播公告:膽道癌治療新進展-2023年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ASCO)年會的最新結果

癌症治療新知戰情室 第05集YouTube首播公告: 題目: 膽道癌治療新進展-2023年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ASCO)年會的最新結果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wU9X28H9sJA

癌症治療新知戰情室 第05集首播公告:膽道癌治療新進展-2023年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ASCO)年會的最新結果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