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療新知

—Pngtree—approved rubber stamp set vector 6935068 1

手術可切除的非小細胞肺癌 FDA建議術前加用免疫治療更添佳績

目前關於肺癌的篩檢正在如火如荼地推廣,所以有越來越多的肺癌被早期發現。 當非小細胞肺癌被發現的時候,是屬於手術可切除的非小細胞肺癌,這意味著你的肺癌是潛在有可能治癒性的疾病。目前知道,儘管外科手術的治療仍然是手術可切除的非小細胞肺癌的主要治療手段,但是有部分的患者在手術之後仍然會出現局部癌症的復發和遠端地轉移。因此,如何術前或是術後採取手術之外的輔助治療,來改善手術可切除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長期生存,是有其需要的急迫性,特別是在空氣污然日益嚴重,肺癌已經成為台灣的新國病。 然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也有人簡稱免疫藥物治療)目前已經臨床試驗證實其癌症治療的效果,目前已經被核准使用於部分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的第一或二線使用或部分第三期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以及部分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術後輔助治療。然而免疫治療在晚期肺癌的顯著療效,使得研究者開始關注免疫治療是否也可以推廣於手術可切除的非小細胞肺癌的手術之前的”新輔助治療(neo-adjuvant)”。 猶記得2013年世界肺癌大會及2014年歐洲肺癌大會都提出了免疫治療將開啓肺癌治療的新時代。最初的研究發現免疫治療用於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和黑色素瘤,真的可以顯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時間。CA209-003臨床的研究結果告訴我們,對於已接受治療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的患者中應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nivolumab的治療,其2年生存率爲23%-29%,5年總生存率爲16%,這是劃時代的大突破。 而針對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的治療,過去僅能使用根治性同步放化療。近期公布的PACIFIC研究顯示當根治性同步放化療後,加上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之一的durvalumab作為免疫鞏固治療後,患者中位疾病控制時間可以延長了11.2個月,從根治性同步放化療成績5.6個月,因為這種新模式而延長到16.8個月,明顯延長患者的整體存活時間。 目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已經成爲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重要治療方法。在美國國立綜合癌症網絡(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指南建議,對於程序性死亡受體-配體1 (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 簡稱PD-L1)蛋白呈現陽性表達(水平≥ 1%)、且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

手術可切除的非小細胞肺癌 FDA建議術前加用免疫治療更添佳績 閱讀全文 »

—Pngtree—divination retro wind tarot card 7502409 1

臨床病理學工具CTS5有助於預測荷爾蒙受體陽性早期乳癌 是否該延長性的使用荷爾蒙治療?

針對荷爾蒙受體陽性且復發風險高的女性乳癌患者,延長手術後輔助荷爾蒙治療的治療時間,是可以降低復發的風險。但誰是復發風險高的個體患者,誰又是該延長手術後輔助荷爾蒙治療的治療時間,好像又不是靠水晶球或塔羅牌來預測。   一項名為”CTS5”(全名為Clinical Treatment Score post–5 years)的臨床病理學工具,是一種操作簡單,且可以用來評估荷爾蒙受體陽性女性乳癌患者,在經過5年手術後的輔助荷爾蒙治療後,其長期之遠處轉移或復發的風險。而CTS5,並不是凌空而來,是以手術後輔助荷爾蒙治療的著名臨床試驗”ATAC”研究資料庫做為其創建的基礎,並以另一項著名臨床試驗BIG 1-98的研究做為驗證其有效性。   早期乳癌患者中大約有70%左右為荷爾蒙受體陽性的患者。   荷爾蒙受體陽性的乳癌患者於手術後仍然存在有一定程度的長期復發風險,為期 5年的標準術後輔助性荷爾蒙治療,是可以顯著降低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患者的近期疾病復發的風險,但與荷爾蒙受體陰性的乳癌患者不同,荷爾蒙受體陽性的乳癌手術於5年後仍然持續會有長期的復發風險存在,即使腫瘤小於2公分且無腋下淋巴擴散的患者,據研究數據顯示其5~20年的長期復發率仍然有14%。   因此標準的為期 5年的荷爾蒙治療,可能仍然無法防止部分患者的長期期復發風險,可能應該要在標準的為期 5年的荷爾蒙治療基礎上,再延長接受更久的荷爾蒙治療。  

臨床病理學工具CTS5有助於預測荷爾蒙受體陽性早期乳癌 是否該延長性的使用荷爾蒙治療? 閱讀全文 »

—Pngtree—vitamin c gradinet elements 7264789

陳駿逸醫師告訴你 基礎研究證實 高劑量維他命 C 身上也流著癌症免疫治療的血喔!

已知高劑量維他命 C在臨床前模型中直接損害癌細胞的生長,但高劑量維他命 C抗腫瘤功效的部分是透過調節體內的抗癌免疫反應。 義大利都靈大學腫瘤學研究團隊在2020年的Sci. Transl. Med.期刊,發現到在大多數情況下,只有在有完整能力的免疫系統存在的情況下,添加高劑量維他命 C來才能夠延遲腫瘤的生長,所以高劑量維他命 C調節體內的抗癌免疫反應,是需要一個可以完全勝任的免疫系統來最大限度地發揮的抗腫瘤增殖作用。 他們認為高劑量維他命 C的抗腫瘤活性不僅取決於其促氧化作用,還有部分取決於某些免疫調節功能。調節體內的抗癌免疫反應包括高劑量維他命 C會調節免疫系統細胞對腫瘤微環境的浸潤,此一機制是必需仰賴T 細胞的方式才可以延緩癌症生長。 該研究結果表明高劑量維他命 C之所以可治療癌症,延緩腫瘤的生長的部分原因,主要是因為高劑量維他命 C會強化抗癌的免疫 T 細胞。高劑量維他命 C不僅可以增強過繼性CD8陽性的 T 細胞的細胞毒殺活性,而且還可以與多種癌症類型的免疫檢查點療抑制劑配合使用治療,也可以在具有高突變負荷的錯配修復缺陷型(dMMR)的癌症,加強免疫檢查點療抑制劑的治療。高劑量維他命 C搭配免疫檢查點療抑制劑的聯合治療,會誘導腫瘤浸潤的淋巴細胞活化,且他們研究報告證實,添加高劑量維他命 C確實可以增強CTLA-4 和PD-1的免疫檢查點療抑制劑在小鼠模型中的乳癌、胰臟癌和錯配修復缺陷型(dMMR)的大腸直腸癌功效。 這種組合不僅在大多數情況下延緩了腫瘤的生長,而且在少數小鼠身上也觀察到了完全消退。 根據研究報導,當維他命 C只有生理濃度的時候,可以保持調節性 T 細胞的免疫抑制功能力,可以預防自體免疫疾病,所以坊間有吃維他命 C預防過敏症之說。 然而當維他命 C提高濃度的時候,並不會影響腫瘤內浸潤性 T 調節細胞的百分比。該項研究表明,添加 高劑量維他命 C會增加腫瘤內的浸潤 T 細胞數量,並增強 CD4 和 CD8 效應作用 的T 細胞活化,如此可以強化腫瘤內的抗癌免疫細胞,套用時事議題,就好比高劑量維他命 C給予後,可以加強烏克蘭境內的抗俄能力,給了基輔是兵一堆刺針飛彈、反坦克火箭砲。 這與最近的一項研究一致,該研究也顯示當小鼠接受高劑量維他命 C治療時,腫瘤內 T 細胞浸潤增加。當小鼠接種了已經先用高劑量維他命 C離體預處理的負載有腫瘤裂解物的樹突狀

陳駿逸醫師告訴你 基礎研究證實 高劑量維他命 C 身上也流著癌症免疫治療的血喔! 閱讀全文 »

—Pngtree—hand drawn human organs large 4554878 1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針對第二期大腸癌治療的最新建議

先說結論: 對於非復發高風險的第二期大腸癌患者,不應該常規建議手術後一定要輔助性化療。 腫瘤侵犯鄰近臟器器官(例如:腫瘤吃穿腸壁,侵犯到膀胱組織)。也就是T4期大腸癌患者的復發風險較高,應該常規建議手術後一定要輔助性化療。 具有其他復發高風險因素的患者,包括:手術標本中的淋巴結取樣≤12 個、腫瘤侵犯周圍神經或淋巴血管、腫瘤分級屬於低度/未分化、腸阻塞、腫瘤穿孔或是屬於3級的腫瘤芽孢形成,可以常規建議手術後一定要輔助性化療。(附註:腫瘤芽孢被定義為單個腫瘤細胞或多達 4 個腫瘤細胞的細胞簇。腫瘤芽孢形成是第二期大腸癌生存的獨立預測因子。3級的腫瘤芽孢指的是≥10個腫瘤細胞的細胞簇)手術後的輔助性化療不應該常規推薦在氟尿嘧啶類(5-Fu)藥物爲基礎上一定要添加歐力普)的化療,但綜合臨床的考量下是可以考慮添加。 第二期大腸癌如果是屬於錯配修復缺陷/微衛星不穩定性(dMMR/MSI)的患者不應該常規建議手術後一定要輔助性化療;如果雖然是dMMR/MSI,但有其他高風險因素叠加在一起,促使建議手術後一定要輔助性化療,則輔助性化療方案會建議要添加歐力普)的化療。 2022年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還討論了含有歐力普)的術後輔助性化療需要治療使用多久,術後輔助性化療推薦使用截瘤達)方案,或是氟尿嘧啶類+亞葉酸+oxaliplatin(FOLFOX方案)治療3或6個月,同時應該根據每個治療方案之5年無病生存的關鍵數據以及副作用的發生率做出决策。 俄烏開戰之際 讓陳駿逸醫師告訴你關於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針對第二期大腸癌治療的最新建議 但復發高風險的第二期大腸癌患者的復發率爲 40%-50%,與建議需要術後輔助治療的第3期大腸癌患者的復發率相似。因此,參酌第3期大腸癌的間接證據,過去會建議針對特定的具有較高復發風險的第二期大腸癌患者接受以含有氟尿嘧啶(5-Fu)化療藥物爲基礎的術後輔助性化療,條件包括少于13個手術取樣淋巴結、T4 腫瘤分期、確診時合併有臨床腸阻塞、腫瘤部位結腸穿孔、癌細胞組織學分級差和具有淋巴血管侵犯 (LVI)。 大約有20%的第二期大腸癌患者,無論是否存在高風險特徵,都會接受手術切除的輔助性化療。許多復發風險相對較低的患者,可能因輔助性化療而面臨到治療後的副作用和生活上的不便,最重要的是,如此作法並無法讓患者從治療中獲益。 2022年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演釋了術後輔助性化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針對第二期大腸癌治療的最新建議 閱讀全文 »

—Pngtree—shooting target 5417281 1

癌症標靶藥物PI3K 抑制劑的抗藥機制

磷酸肌醇-3-激酶 (PI3K) 通路是人類癌症中最常被激活的訊號通路。因此,已經開發了許多針對該途徑的癌症標靶藥物PI3K 抑制劑。 然而,由於癌症標靶藥物PI3K 抑制劑,例如: Alpelisib(阿培利西)(商品名Piqray,愛克利)有一定的毒性,以及癌症標靶藥物PI3K 抑制劑無法有效地將途徑下調至治療腫瘤所需的水平,大多數的癌症標靶藥物PI3K 抑制劑都沒有開發成功。 導致部分癌症標靶藥物PI3K 抑制劑無法下調PI3K訊號通路的部分原因,是因圍內在的適應性反應,也稱為補償性機制或反饋循環,導致抑制PI3K訊號通路後又重新啟動PI3K訊號通路,讓這些化合物的有效性不佳。此外,癌細胞的可塑性於癌症標靶藥物PI3K 抑制劑抗藥性中有著潛在的作用。 PI3K訊號通路在調控癌細胞的生長、存活、增殖、運動和血管生成等生物過程中發揮核心作用。該通路的過度啟動與腫瘤進展有關,是人類癌症中最常見的訊號通路異常。茲將PI3K標靶藥物之抗藥性機制列舉如下:   癌細胞會透過維持或重新建立PI3K訊號通路的激活,或是透過誘導替代的信號通路,來逃避標靶藥物造成的PI3K訊號通路的下調。

癌症標靶藥物PI3K 抑制劑的抗藥機制 閱讀全文 »

—Pngtree—medical science of human tissues 6692338 1

腎癌術後給予輔助免疫治療 降低復發

腎細胞癌患者,特別是透明細胞癌型態,在進行腎臟腫瘤切除手術後,需要進行術後輔助Pembrolizumab的免疫治療,這是目前公認可以降低癌症復發風險的標準治療。 KEYNOTE-564臨床試驗是一項多中心、隨機性、雙盲、安慰劑對照的3 期試驗,試驗設計在於探討Pembrolizumab 與安慰劑作為透明細胞腎細胞癌進行腎臟腫瘤切除手術後的輔助治療,術後輔助免疫治療可否降低癌症復發的風險? 根據KEYNOTE-564的 30 個月追蹤分析結果,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FDA) 於2021 年 11 月 17 日核准pembrolizumab可以用於腎細胞癌進行腎臟腫瘤切除手術後或腎切除術,以及轉移性腎癌進行腎切除術與轉移腫瘤切除術後,復發風險判定為中度或高度的透明細胞腎細胞癌的標準術後輔助治療。

腎癌術後給予輔助免疫治療 降低復發 閱讀全文 »

—Pngtree—vitamin c juice vector 5411156 1

3期臨床試驗結果 看高劑量維他命C在癌症治療的角色

這是一項名為” VITALITY”的臨床試驗,該試驗結果發表於2022年醫學期刊”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該試驗比較了於晚期大腸直腸癌患者,第一線使用標準化療FOLFOX與標準標靶bevacizumab(癌思停) 的治療,或是第一線使用標準化療FOLFOX與標準標bevacizumab(癌思停)加上高劑量維他命C治療的療效差異,以及加上高劑量維他命C治療的藥物安全性。   名為” VITALITY”的臨床試驗是在 2017 年至 2019 年期間進行,收錄組織學證實的晚期大腸直腸癌患者共計442名,具有正常的葡萄糖 6 磷酸脫氫酶狀態,且先前未接受過轉移性的大腸直腸癌治療,按照1:1比例隨機分配為對照組(標準化療FOLFOX與標準標靶bevacizumab(癌思停) 的治療)和實驗組(高劑量維他命C(1.5 g/kg/日,一次靜脈注射3小時,於每個療程第1、2、3天注射+FOLFOX/bevacizumab)。   試驗結果如下: 加上維他命C治療組的疾病控制時間並沒有好過對照組,也就是現今標準治療模式組,中位的疾病控制時間都是8個多月。   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腫瘤客觀緩解率和總體生存時間表現,也是幾乎沒有差異,腫瘤客觀緩解率都是4成左右;總體生存時間都是20個月左右。  

3期臨床試驗結果 看高劑量維他命C在癌症治療的角色 閱讀全文 »

—Pngtree—jumping squid 4681155 1

智擎研發微脂體化療藥物Onivyde 一躍成為晚期胰臟癌治療首選

胰臟導管腺癌(簡稱胰臟癌)是胰臟中最常見的癌症類型,每年在美國新診斷為胰臟癌約 60,000 人,全球有將近 500,000 人。 由於胰臟癌在早期階段沒有特定症狀,因此胰臟癌通常在晚期和之後被發現該疾病已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醫學上稱之為轉移性胰臟癌或晚期胰臟癌)。 目前,只有不到 20% 的晚期胰臟癌的患者存活時間超過一年,總體而言,胰臟癌在全球和美國所有癌症類型中的五年存活率最低,所以有”癌王”之稱。 Onivyde (商品名安得能)是irinotecan 的微脂體注射劑,Irinotecan微脂體注射劑的藥理作用如下: Irinotecan是一種第一型拓樸異構酶的抑制劑,將Irinotecan包覆於脂質雙層膜構成的小型囊胞或微脂體。第一型拓樸異構酶可使DNA單股斷裂,以釋放DNA內的扭力,在癌細胞複製過程中占有重要角色。 而Irinotecan及其活性代謝物SN-38會與第一型拓樸異構酶DNA的複合物形成可逆性結合,防止單股斷裂處的再度連結,進而可引起DNA雙股破壞與細胞死亡。 目前Onivyde在台灣核准使用於轉移性胰臟癌,用於曾接受過gemcitabine化療且已經失敗的患者,此時會建議使用Onivyde合併5-fluorouracil和leucovorin治療。 2022年11月份公告了Onivyde 的NAPOLI 3臨床試驗初步結果, 該試驗使用NALIRIFOX 治療方案(使用 Onivyde®+FOLFOX化療), 與現今胰臟癌的第一線標準方案-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gemcitabine,結果達到研究設定的主要終點,Onivyde的新型方案NALIRIFOX,於總體生存期延長部分,較現今胰臟癌的第一線標準方案-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gemcitabine而言,出現顯著改善的效果。 且NALIRIFOX 治療方案也達到研究了的關鍵次要終點,於疾病控制時間部分,也較現今胰臟癌的第一線標準方案-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gemcitabine而言,出現顯著改善的效果。NALIRIFOX 治療方案其安全性與之前的研究一致。 關於NAPOLI 3臨床試驗的結果,會在即將召開的醫學會議上公佈。 NAPOLI 3是 探討以Onivyde為基礎的NALIRIFOX治療方案,與現今胰臟癌的標準方案-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gemcitabine比較第一線龍頭到底是誰的隨機

智擎研發微脂體化療藥物Onivyde 一躍成為晚期胰臟癌治療首選 閱讀全文 »

—Pngtree—kidney 7214518 1

腎癌標靶藥物Tivozanib 治療變革中的新方向

Tivozanib(商品名 Fotivda)是一種每日口服一次的抑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標靶藥物,主要是藉由抑制腫瘤血管生成來達到治療癌症。 2017年8月28日,歐洲藥品管理局(EMA)核准了tivozanib可以用於成人晚期腎細胞癌的第一線治療。   真實的臨床世界 tivozani的角色?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之2022年的泌尿生殖系統癌症研討會上,一項研究數據顯示,tivozanib作為臨床實務上給予轉移性腎細胞癌患者的治療選擇方面,與其他標靶藥物相比,是斯毫不遜色的。且該藥物有較好的安全性,因此對該類患者來說,得到了處方的更重要實證的有力支持。 該項研究收集了三個獨立的癌症中心自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的臨床實務數據,該回顧性研究共收錄了113名的轉移性腎細胞癌(患者,其中82%的患者為透明細胞癌,18%的患者則沒有明確的病理分型。根據國際轉移性腎細胞癌資料庫聯盟(IMDC)的風險分級標準, 52%的患者被確定為中度風險。22%的患者是低風險,有26%的患者屬於高風險。2/3的患者曾經接受過腎臟切除手術。 治療的總體緩解率將近3成。沒有腫瘤完全消失的情況出現,當中有近4成的患者治療後病情穩定,26%的患者則變成疾病惡化,6%的患者無法評估。

腎癌標靶藥物Tivozanib 治療變革中的新方向 閱讀全文 »

—Pngtree—men s characters 4610826 1

優赫得(Enhertu)成功治療HER2基因擴增的轉移性腮腺癌

在 HER2 致癌基因有過度表達或擴增的唾液腺癌之特定病例,已被證明是有標靶藥物可治療的HER2 基因突變之案例。 優赫得(Enhertu,DS-8201,Fam-trastuzumab deruxtecan )是一種新型抗體化療複合體藥物(簡稱ADC),其是已以標靶藥物賀癌平(trastuzumab)與化療藥物deruxtecan(一種以拓撲異構酶第一型作為抑制的化療藥物)相結合之ADC,最近證明了優赫得在HER2 過度表達乳癌,當賀癌平治療失敗後,優赫得可以作為其後之藥物的選擇。 優赫得在HER2 過度表達乳癌中的充滿潛力的治療結果,表明了優赫得可能可以用於其他HER2 基因有過度表達或擴增的的癌腫,包括唾液腺癌、膽道癌、胃癌、肺癌等,後兩者中已經取得美國FDA適應症,相關資訊請見: https://mycancerfree.com/hot-3/enhertu-ds8201-t-2022-10-23/及https://mycancerfree.com/case/retdxd-gc-t-2022-08-02/ 於2022年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中報告了一名 67 歲男性 HER2 呈現陽性的轉移性腮腺癌,在腮腺切除術和術後之順鉑為基礎的放化療的輔助治療,疾病復發後歷經neratinib和 ado-trastuzumab emtansine (T-DM1)後,疾病仍然惡化。改用優赫得治療他的惡性腫瘤,竟出現完全緩解消失,且這種反應持續了已經有7 個月。所以優赫得似乎是 HER2 陽性唾液腺癌患者的一種耐受性良好的治療選擇,尤其在 ado-trastuzumab emtansine 和 HER2小分子標靶藥物治療失敗後,優赫得仍然顯示出抗腫瘤的活性。 詳細病史如下: 一名 67 歲的白人男性出現左側耳朵不適和顏面麻痺。  

優赫得(Enhertu)成功治療HER2基因擴增的轉移性腮腺癌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