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另外看待黏液性大腸直腸癌的治療嗎?
文:癌歸於好/中西醫腫瘤專科 陳駿逸醫師 大腸直腸癌是全球癌症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個體化的治療主要是根據其組織學特徵和遺傳特徵對癌症新進行亞型的分類,在對亞型給予最適合的治療。 黏液性大腸直腸癌腺癌-獨特的大腸癌 大腸直腸癌最常見的病理學亞型是腺癌,其中粘液腺癌是一種獨特的亞型,其特徵是含有豐富的粘液成分,至少佔了腫瘤體積的 50%。約10%–20% 的 大腸直腸癌患者屬於大腸直腸癌粘液亞型腺癌(mucinous adenocarcinoma),但據觀察,這一比例在亞洲應該比較低,在西方國家較高。 在臨床病理方面,黏液性大腸直腸癌腺癌發生在近端大腸,比在直腸或遠端結腸中更常見。與非粘液性結直腸腺癌相比,女性和年輕患者罹患黏液性大腸直腸癌腺癌的比例均較高。此外,黏液性大腸直腸癌腺癌經常是已處於晚期階段時才被診斷出來,並且與非粘液性大腸腺癌相比,它們對大腸癌化療的反應通常比較差 黏液性大腸直腸癌有別於其他類型大腸癌的治療標的 分子基因的評估,顯示粘液性和非黏液性大腸直腸癌之間存在顯著差異,表明腫瘤發生的機制不同。 MUC2 蛋白的過度表達是區分粘液性結直腸腺癌與其非粘液性對應物的最明顯的分子基因突變之一。黏液性大腸直腸癌還與高度微衛星不穩定性 (MSI-H) 相關,這與 Lynch 症候群,一種遺傳性大腸癌症候群有關聯。此外,黏液性大腸直腸癌 也與Ras-Raf-MEK-ERK 訊號通路(RAS/MAPK 通路)的突變有關。 有關黏液性大腸直腸癌患者的預後和總體生存期的研究有些相互矛盾的結果。黏液性大腸直腸癌患者的治療目前是參照其他類型大腸癌的標治療準指南。然而,考慮到他們對目前的大腸癌化療的反應差,所以迫切需要個體化、專門因應的治療法,專門針對黏液性大腸直腸癌患者的治療。 黏液性和非黏液性大腸直腸癌目前治療方法和預後的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