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相關檢查

—Pngtree—focus look up cartoon character 3796532 1

聽時事長知識 關於壺腹癌預防的2、3事

文:癌歸於好/中西醫腫瘤專科 陳駿逸醫師 什麼是壺腹癌? 壺腹癌是一種罕見的癌症。這個癌症發生於稱為壺腹(Vater)的身體部位時。 壺腹是一個小開口,位於膽管和胰管會合之處,像是三叉路口,同時也是血液循環和淋巴組織相當綿密豐富的位置。壺腹匯集了胰管和來自肝臟的膽管後,連接到小腸的第一部分,也就是十二指腸,會將胰管和膽管的分泌物釋放到腸道中。由於壺腹的解剖位置就像是「牆壁上的圖飾」一樣,掛在十二指腸的「牆壁」上,所以即便進行內視鏡檢查,如果沒有經驗,經常很難看清楚壺腹。因此初期的壺腹的病變如果做內視鏡檢查不用心看,很可能會miss掉。近年來由於健康檢查品質提升,部分專家醫師在內視鏡檢查時,會把內視鏡伸入到十二指腸內,檢視壺腹部為是否有異狀。所以過去並不常見的壺腹腫瘤,近十幾年來有明顯增加的趨勢,而且健檢的年齡層日益年輕,所以早期發現壺腹腫瘤的情況有年輕化趨勢,這都要拜健康檢查普及化之賜。 壺腹癌也有人稱為法特氏壺腹癌。 為什麼會導致了壺腹癌? 目前專家不確定是什麼導致了壺腹癌。當壺腹部位的細胞發生變化並失去控制時,這些異常細胞可能會持續生長形成腫瘤。當發現這個部位罹病的時候,多已經轉為癌症。如果壺腹腫瘤在體內的時間夠長,也就是未能早期發現,它們可以侵入附近的區域,並擴散轉移到身體的其他部位。 壺腹癌有哪些症狀? 這種癌症最常見的症狀是黃疸,經常表現皮膚和眼睛變黃。這是由於壺腹中的腫瘤阻塞了膽管,當膽汁引流被阻止而無法順利進入腸道,便會進入血液並導致皮膚與眼睛變黃。 而其他症狀有:

聽時事長知識 關於壺腹癌預防的2、3事 閱讀全文 »

—Pngtree—hand painted illustrations of taiwanese cuisine 4141424

讓台灣新國病肺癌遠離台灣以及翻轉肺癌5年存活率吧!

雖然肺癌的治療這些年年來一直在進步,但仍有大量尚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目前研究指出,大約有27%的肺癌患者確診時為肺癌1期,但第四期肺癌患者也高達37%比例。 有個概念,大家一定要知道。肺癌的存活率會隨著腫瘤的分期的升高而降低,肺癌1期的5年存活率將近8成,但第四期肺癌則只有6%。 要如何在未來5年翻轉肺癌存活率,來個翻倍呢? 自1990年代起,隨著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的導入,肺癌篩查的研究因而進入LDCT時代。2011年,美國國家肺癌篩查臨床試驗(NLST)的隨機對照性研究結果公布,與胸部X光相比,對肺癌高危險族群進行篩查,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可以使肺癌的死亡率降低20%。 歐洲大型的肺癌篩查( NELSON)臨床試驗之研究結果證實,肺癌高危人高危險族群接受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的篩檢,可以顯著降低肺癌的病死率,男女均可以從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的篩查中獲益。而多中心的義大利肺部檢測(MILD) 臨床試驗也證實之研究結果證實,使用胸部的低劑量電腦斷層進行肺癌檢篩,可降低10年的肺癌死亡率。 所以低劑量電腦斷層進行肺癌檢篩,是發現早期肺癌最有效的手段,如此可能將原本肺癌從晚期不可治癒的疾病階段,因提早發現轉變為早期可治癒的疾病階段。 在由低劑量電腦斷層進行肺癌檢篩的確診病例中,大部分患者為1A-1B期肺癌。這些絕大部分早期肺癌患者,可以透過手術等局部治療手段根治疾病。根據美國癌症聯合協會(AJCC)第八版的肺癌分期,肺癌1期的整體預後絕對遠遠優於晚期患者,5年存活率達到68%-92%。在國際 ELCAP 研究中,73% 在診斷後 1 個月內即接受手術切除的肺癌1期患者,其 10 年存活率有 92%。再次證實早期肺癌檢篩,能夠大幅改善患者的預後。 最後建議肺癌檢篩應該從即刻做起,因為肺癌檢篩可以早期發現肺癌,降低肺癌死亡率;且需要與專業醫師討論如何量身裁制你的肺癌檢篩方案,以涵蓋被忽略的高風險族群;國家也應該將肺癌檢篩全面納入醫療保健系統。如此,才能讓未來五年內的肺癌存活率翻倍,讓台灣新國病-肺癌,遠離台灣。 相關肺癌資訊請至: https://www.cancerinfotw.org/ 更多肺癌資訊 請至: https://mycancerfree.com/cancer-5/

讓台灣新國病肺癌遠離台灣以及翻轉肺癌5年存活率吧! 閱讀全文 »

—Pngtree—world osteoporosis day 6610309

關於正確解讀骨質密度測量報告的2、3事

解讀骨質密度 一般人都知道要吃鈣片,才能補充骨質。但骨質疏鬆與否,需要借助骨質密度的檢查。醫學檢查中的骨質密度的測量部位,一般會選擇骨盆和腰椎。 其中,測量骨盆的骨密度會更準確,測量時要注意有無骨質增生和椎體壓縮。

關於正確解讀骨質密度測量報告的2、3事 閱讀全文 »

辅助性的给予唑来膦酸 有效降低区乳腺癌高危险族群复发的1种方法

關於乳癌的發生與9個危險因子

  危險因子 (1)年齡:35歲以後,乳癌的發病率開始上升,60歲達最高峰。 (2)月經:初次月經年齡小於12歲或停經年齡超過55歲者,乳癌發病的危險性較大。 (3)生育:未生育、或是第1胎的生育年齡超過35歲或産後未哺乳。 (4)家族史:有家族成員存在乳癌相關的基因突變;家族成員中有2個以上原發乳癌患者的、1個以上卵巢癌患者;一、二等的親屬罹患乳癌年齡小於45歲;1個以上的親屬罹患乳癌且又有1種以上的其他癌,例如:同時伴有甲狀腺癌、彌漫性胃癌、子宮內膜癌、男性乳癌。 (5)乳腺本身有疾患:乳腺囊性增生症者其日後罹患乳癌的發生率高;一側乳房罹患過乳癌,另一側乳房患癌的風險性會增加;有緻密的乳腺及既往有乳腺不典型增生的病史;既往有過乳腺活組織切片檢查史。 (6)既往用藥情况:長期使用女性荷爾蒙發病率會增高。 (7)肥胖、高脂肪低纖維素飲食、飲酒均可導致罹患乳癌的風險增加。 (8)既往胸部接受過放射治療史。   關於遺傳基因的危險因子 (9)BRCA、p53、STK11、PTEN、CDH1等遺傳性癌症易感基因發生突變。.更多遺傳基因的相關資訊 前往   更多乳癌相關訊息 前往      

關於乳癌的發生與9個危險因子 閱讀全文 »

当鼻咽癌出现远处转移的治疗

關於為什麼不同癌症轉移的部位會有所不同的2、3事?

為什麼癌症的遠端轉移會有器官選擇性的特點呢? 這個問題有些複雜。 簡單來說,就像我們熟悉甚麼語言,出國旅行就會因此有所偏好。熟悉法語者,會比其他人更愛去法國遊玩。 某些癌症對於某些器官有特殊的親和性,稱為轉移的器官異質性。     ①    這些器官的血管內皮細胞上的配體能與進入血液迴圈的癌細胞表面的粘附分子(如血管細胞粘附分子)產生專屬的特異性結合。 ②    某些器官或組織的環境並不適合癌症的生長,例如組織中的酶抑制物、血管內皮生長因數(VEGF)水準呈現低下等,都會不利於癌症轉移灶的形成。 ③    乳癌的趨化因數和骨骼中特有的趨化因數的受體,可以解釋為什麼乳癌容易發生骨頭轉移。   關於癌症骨轉移 前往 更多資訊或是前往 #癌症 #惡性腫瘤 #癌歸於好 #陳駿逸醫師 #中西醫癌症治療 #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 #腫瘤治療 #台中市全方位癌症關懷協會 #陳駿逸醫師的用心話聊俱樂部 #逸仙e三陰性乳癌學苑 #癌症新觀點醫學教育頻道 #抗癌營養禦守 #擊退癌疲憊 #中西醫結合 #癌症治療 #精准癌症營養 #中國醫藥大學 #臺北榮民總醫院 #血液腫瘤科 #國家衛生研究院 #個體化治療 #精准醫療 #基因檢測 #化療 #免疫治療 #細胞治療 #標靶治療 #癌症溫熱療法 #第二意見諮詢 #癌症營養治療 #遺傳性癌症基因 #癌症副作用處理 #防癌 #中西整合治療 #安寧療護 #癌症中醫治療  

關於為什麼不同癌症轉移的部位會有所不同的2、3事? 閱讀全文 »

—Pngtree—cartoon human armpit 2242118

兩側乳房都罹癌 是乳房雙原發癌?還是乳癌轉移到另一側呢?

如何鑒別乳房雙原發癌?還是乳癌轉移到另一側,也就是乳腺轉移癌? 包括:  1.如有導管內癌的成分則爲原發病灶; 2.如果兩側病理組織起源不同,如小葉癌和導管癌,則是乳房雙原發癌 3.如果兩側乳癌的分子分型不一致,則是乳房雙原發癌 4.根據部位區分:乳腺轉移癌多出現在乳房皮下組織,內側多見。而原發病灶位在乳腺腺體內,外側和外上象限多見。 5.兩側乳房罹癌發生的時間間隔,若相隔超過5年,則兩側多爲原發;若相隔不到2年,則考慮為乳腺轉移癌。一般轉移癌的分化更差。 6.乳房雙原發癌多有鈣化,呈浸潤性生長,而乳腺轉移癌則呈膨脹性生長。 #乳癌 #乳房腫塊 乳癌相關資訊請至: https://www.cancerinfotw.org/ 更多乳癌資訊 請至: https://mycancerfree.com/cancer-5/

兩側乳房都罹癌 是乳房雙原發癌?還是乳癌轉移到另一側呢?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