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P標靶藥物 治療具備同源重組修復基因突變晚期膽道癌的成效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晚期膽道癌的預後不好,當病情走到處於困難治療的階段,其實後續治療的選擇相當有限。晚期膽道癌經過基因檢測,有時候會發現患者具備有可採取藥物的基因組改變,包括IDH1、FGFR2等,其中有一部分是具備同源重組修復基因突變。鑒於PARP標靶藥物(PARP抑制劑)在BRCA基因突變的實體癌症中的療效,包括乳癌、卵巢癌、攝護腺癌等,是否PARP標靶藥物-olaparib(Lynpraza)可以透過在具有同源重組修復(簡稱HRR)基因突變的晚期膽道癌中,誘導合成致死性DNA的損傷來提高腫瘤的控制。 2025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將於2025年5月30日-6月3日在美國伊利諾州的芝加哥舉行。 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ASCO年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學術水準最高、最具權威的臨床癌症治療的會議。 2025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上報告了這項研究本文呈現了這項探討是否PARP標靶藥物-olaparib(Lynpraza)可以透過在具有同源重組修復(簡稱HRR)基因突變的晚期膽道癌中,誘導合成致死性DNA的損傷來提高腫瘤的控制的單臂之第二期臨床試驗的研究結果。 研究收錄了過去曾接接受過化療或拒絕化療、具備有與同源重組修復相關的胚系或體系基因變異(包括PALB2、BRCA1/2、ATM等)的晚期膽道癌患者,患者接受olaparib 300mg,每日兩次,直至疾病惡化,根據RECIST標準進行評估。主要研究終點是首次電腦斷層掃描(大約8周)時的疾病控制率。次要終點包括總體生存期(OS)、治療客觀緩解率(ORR)和腫瘤緩解持續時間(DOR)。研究計畫進行關於初始敏感性和耐藥性的相關評估。若前30例可評估患者中有19例或更多以上,在首次電腦斷層掃描時無進展且存活,則宣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