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治療

20230826 1

知癌防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第59集 首播公告:認識食道癌的發生與診治

”知癌抗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 第59集 陳駿逸醫師YouTube首播公告: 認識食道癌的發生與診治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Sb2q_LQAjrs          

知癌防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第59集 首播公告:認識食道癌的發生與診治 閱讀全文 »

20220507 4

使用維他命C 來對抗轉移性大腸直腸癌EGFR標靶治療的抗藥性

為了找到改善轉移性大腸直腸癌預後的最佳治療策略,醫學界做了許多努力。 具體而言,在 RAS、BRAF基因屬於野生型和 MSS(微衛星狀態穩定)的轉移性大腸直腸癌中,化療 (5-FU、irinotecan、oxall[latin)、血管內皮生長子 (VEGF)、表皮生長因子受體 ( EGFR) 和多激酶的標靶藥物,已被廣泛用於治療轉移性腸癌的主要治療方式。事實上,EGFR標靶治療被發現可以將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的總體生存率提高 10-20% 。然而,耐藥性 隨著 KRAS 和 BRAF 突變的出現,這種標靶治療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抗藥性,分別是因為影響細胞訊號通路和腫瘤微環境的內在和外在機制所驅動。 對EGFR標靶治療之所以發生抗藥性的內在機制:包括經由基因組改變和蛋白質磷酸化激活去影響 RAS/RAF/MEK/ERK 和 PI3K/AKT/mTOR 訊號通路。 此外,因為ERBB2/MET 的基因擴增和異常 IGF-1R 的活化也會刺激 EGFR 訊號通路的補償性反饋迴路信號傳導。 此外,上皮-間充質的轉化、糖酵解、脂質合成、脂肪酸氧化和維生素缺乏也是導致EGFR標靶治療藥之所以發生抗藥性的因素。 另一方面,腫瘤微環境也對EGFR標靶治療藥之所以發生抗藥性方面發揮作用。 這包括降低了發揮抗體依賴性細胞毒殺性的自然殺手細胞和巨噬細胞的功能障礙,以及讓作用型的T 細胞密度降低和壓抑免疫作用的PD-L1 蛋白表達增加,這些都是有助於癌細道存活的。而導致EGFR標靶治療藥之所以發生抗藥性的其他因素是癌症相關的成纖維細胞分泌了激活 RAS 或 MET 訊號通路,且促有絲分裂的生長因子釋放,以及異常的癌症血管生成。 導致EGFR標靶治療藥之所以發生抗藥性的另一個方面是由於經治療下所存活癌細胞的異質抗藥群體的出現引起的(即雖是EGFR藥物敏感的 RAS/BRAF 野生型細胞,但它們沒有被抗 EGFR 標靶治療消除)。 口服維他命C後的組織和血漿濃度,會受到人體嚴格地控制。 通常,體內維他命C的體內總體含量度在 300 毫克到約 2 克之間。維他命C的血漿濃度受到嚴格控制,一般不超過100μM。 粗略地說,在 30-180 毫克/天的適度維他命C的攝取量下,大約70-90% 的維他命C會被體內吸收。 然而,當口服維他命C劑量超過 1 克/天時,人體的吸收會減少到不足50%,並且吸收後的抗

使用維他命C 來對抗轉移性大腸直腸癌EGFR標靶治療的抗藥性 閱讀全文 »

20230715 1

知癌防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第53集 首播公告:面對兵兇戰危 乳癌病友的right choice 是CDK4/6標靶?還是化療?

”知癌抗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 第53集 陳駿逸醫師YouTube首播公告: 面對兵兇戰危 乳癌病友的right choice 是CDK4/6標靶?還是化療?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AZ2jXDTilBk        

知癌防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第53集 首播公告:面對兵兇戰危 乳癌病友的right choice 是CDK4/6標靶?還是化療? 閱讀全文 »

2023021701

BRAF V600E基因突變的轉移性腸癌 雙標靶加化療 有潛力突破困境

Encorafenib (商品名Braftovi,康奈非尼/破癌癒)是一種BRAF激酶抑制劑,先前核准可以用於治療具有BRAF特定突變的不可切除或轉移性黑色素瘤。Encorafenib抑制編碼B-raf蛋白的BRAF基因,而B-RAF蛋白是一種參與各種基因突變的原癌基因。 2020年4月9日,美國FDA核准Encorafenib與Cetuximab(商品名Erbitux)的合併治療用藥方案,用於BRAF V600E突變陽性之轉移性之大腸直腸癌成年患者的二線以後的治療。該適應症是根據第3 期臨床試驗BEACON 的試驗結果,收錄665例BRAF V600E突變的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進行分組試驗, 在 BEACON CRC臨床試驗中,encorafenib/cetuximab 治療組的中位無疾病惡化生存期 (PFS) 為 4.3 個月,治療的客觀緩解率為 19.5%。 在隨後的encorafenib搭配 binimetinib 用於第一線治療 BRAF V600E 突變 之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的研究中 (ANCHOR CRC臨床試驗),encorafenib搭配 binimetinib的治療方案則顯示出更長的中位 PFS( 5.8 個月),治療的客觀緩解率為 48%.。 2023年胃腸道癌症研討會(ASCO GI 2023)發表了最新的第3 期臨床試驗BREAKWATER(NCT04607421)的試驗結果,將化療方案 mFOLFOX6 或 FOLFIRI與encorafenib /cetuximab的組合治療方案中,於 BRAF V600E 突變之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中觀察到優質的抗腫瘤活性和安全性。 BREAKWATER(NCT04607421)的試驗設計 安全先導的探索研究,目的在評估Encorafenib /cetuximab抗加化療的毒性,然後再進行第3 期的研究。 安全導入試驗中收錄了 57 名患者, 所有患者均具備有 BRAF V600E 突變型之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既往都接受過全身治療,疾病皆為可評估的,體能狀態、骨髓、肝和腎功能良好。 患者既往都未曾接受過 BRAF 或 EGFR 抑制劑的治療,也未接受過oxaliplatin或irinotecan的化學治療。 有症狀的腦轉移患者、或式微衛星高度不穩定性(MSI-H)或腫瘤錯配修復缺陷(dMMR)的患者

BRAF V600E基因突變的轉移性腸癌 雙標靶加化療 有潛力突破困境 閱讀全文 »

051 1

複方中草藥提取物LC07外用 治療化療capecitabine引起的手足症候群

化療引起的手足症候群:有些病人接受治療的第三個療程就出現,患者最初會發現其手掌拿握東西時或腳掌穿鞋時,會有刺痛感覺;伴隨有手掌腳掌出現腫脹、色素沉著、皮膚變薄容易破裂、對稱性紅斑等症狀,常見於手腳在關節部位的脂肪墊,也就是容易皮膚摩擦受壓迫的部位。 手足症候群較常見於接受5-FU、高劑量cytarabine、capecitabine以及doxorubicin的患者身上,可能是因為化療藥經由手腳部位很細小的微血管網,微量滲透而損傷手腳組織。 標靶藥物也會產生類似的皮膚副作用,稱為手足皮膚反應。病人開始接受治療之後,可能很快(最快是2週)於手足皮膚處出現敏感且呈鱗片狀,外緣發紅並起水泡的病灶,水泡數週之後可能會疼痛且變厚,像雞眼般的角質化增生;此現象不同於前述講的抗癌化療藥物會讓皮膚變薄。手足皮膚反應臨床症狀出現於承受最多壓力的皮膚區域,例如:指尖、趾尖和腳底。較常見於接受 Sunitinib、Sorafenib,這兩個藥物分別用在治療腎臟癌及肝癌,是兩種比較容易產生手足皮膚反應的標靶藥。 關於手足症候群與手足皮膚反應的治療與護理類似,如果病人副作用反應是屬於輕微,沒有疼痛及不舒服,治療療程還是會繼續,但不代表平時就不需理會,病人接受這幾類藥品的療程中,可以先預防皮膚病灶變嚴重的情況。一般建議皮膚乾燥可以塗抹皮膚保養劑,例如凡士林(Vaseline)軟膏或乳液等來減輕症狀;尤其使用標靶藥品,皮膚更需保持水分並預防硬繭形成。另外也建議病患使用棉質手套或棉襪包覆塗抹乳膏的區域,但不要穿得太緊身而摩擦到受傷的部位;若有疼痛紅腫先予冰敷,接著找醫師治療。如果藥物引起的症狀變得嚴重,醫師會考慮減量或停藥,開立具有尿素成份和類固醇藥膏來交替使用。對於手足症候群病患也應避免接觸熱水過久,並避免身體過度暴露於陽光下,造成皮膚敏感發炎發紅。 而化療藥物capecitabine經常用於治療轉移性乳癌,手足症候群是該藥物常見的副作用,經常困擾醫生和患者。嚴重的手足症候群(例如水泡、劇烈的疼痛)可能會對這些患者的生活品質産生負面影響,進而導致劑量减少、甚至停止化療。 有中醫師使用複方中草藥提取物LC07(一種來自中草藥的外用劑)治療化療藥物capecitabine等所引起的手足症候群。 在這項2009年美國臨床腫瘤年會所發表的研究,目的評估了LC07在轉移性乳癌患者使用來處置化療藥物cape

複方中草藥提取物LC07外用 治療化療capecitabine引起的手足症候群 閱讀全文 »

028 1 1

中醫觀點談小紅莓類乳癌化學治療藥物之副作用與因應之道

文:癌歸於好/中西醫腫瘤專科 陳駿逸醫師 小紅莓類(anthracyclin)化學治療藥物,包括Adrimycin、Epirubicin、Idarubicin、liposomal doxorubicin等等。這類藥物常用於乳癌、白血病、卵巢癌、肉瘤的治療。舉例來說,小紅莓類乳癌化學治療就經常使用於早期乳癌的術後輔助性化學治療以及晚期乳癌的前導性化學治療,與復發性的乳癌的姑息性化學治療不同時期。

中醫觀點談小紅莓類乳癌化學治療藥物之副作用與因應之道 閱讀全文 »

001 1

Irinotecan微脂體注射劑(如Onivyde)健保給付規定-自107年8月1日生效

Irinotecan微脂體注射劑(如Onivyde):(107/8/1) 1.與5-FU及leucovorin合併使用於曾接受過gemcitabine治療後復發或惡化之轉移性胰腺癌。 2.需經事前審查核准後使用。 更多陳駿逸醫師的癌症衛教影片請連接 https://mycancerfree.com/videos/ 更多腫瘤治療相關資訊 請連接”陳駿逸醫師 與你癌歸於好” https://mycancerfree.com 更多癌症病友需知 請連接”全方位癌症關懷協會” https://www.cancerinfotw.org/index.php 歡迎參與臉書社團:陳駿逸醫師的用心話聊俱樂部 www.facebook.com/groups/456281992960876/

Irinotecan微脂體注射劑(如Onivyde)健保給付規定-自107年8月1日生效 閱讀全文 »

—Pngtree—chinese medicine health preserving silver needle 5930185 1

化療引起手腳痲 針灸治療有幫忙

文:癌歸於好/中西醫腫瘤專科 陳駿逸醫師 化療引起的周邊神經病變 (CIPN) 是乳癌患者於化療療程完成後最虛弱的長期副作用之一。周邊神經病變的症狀,包括傷害運動神經造成的肌肉無力;傷害感覺神經造成的麻木、異常感覺或異常疼痛;若傷害到自主神經,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 周邊神經病變所導致的麻木或肌肉無力。 大約有30%至 85.9 %癌症病人會發生化學治療引起之周邊神經病變,症狀會影響日常活動功能,產生情緒壓力,進而降低生活品質。接受神經毒性化療藥物如:紫杉醇類(taxanes)、鉑類(platinum)、長春花鹼類(vinca alkaloids)患者常見周邊神經病變副作用。  

化療引起手腳痲 針灸治療有幫忙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