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udin 18.2標靶治療新藥 Zolbetuximab(Vylov/威絡益) 開啟胃癌精準醫療新時代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面對胃癌的高致死率,除了需要更多新進的手術方式外,更需要尋找更有效的手術前之藥物治療方案 。晚期胃癌精準醫療的開啟之路其實頗為曲折,除了FOLFOX 和 XELOX 等氟尿嘧啶類和鉑類藥物的化療方案雖然具有較好抗腫瘤療效,但由於消化道症狀和骨髓抑制等藥物的副作用,患者的治療品質與效果往往不好 。 隨後免疫檢查點的發現,免疫治療為胃癌患者帶來新的希望。臨床試驗已證明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藥物對於高度微衛星不穩定患者和免疫指標較高(亦即聯合陽性分數CPS )患者,較容易具有顯著的療效 。 另一方面,基於胃癌的標靶藥物治療中,以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 ‑2 (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 , HER‑2 )在胃癌的臨床治療中最得到廣泛應用,但胃癌患者的 HER2 陽性率大約1成,表示著仍然有大多數患者無法得到有效的標靶治療。 Claudin 18.2 在人類正常的組織細胞中幾乎不會表達,而Claudin 18.2 主要具有 2 個生理功能: ( 1 )通過調節細胞屏障,以免氫離子會經細胞旁的途徑滲漏,進而能夠維護胃黏膜的完整性。 ( 2 )維持上皮細胞的極性,以確保其具有特定的方向性和功能。 在會多種消化系統癌症的發生、發展過程中會有Claudin 18.2 蛋白的過度表達的現象。除原發的腫瘤病灶外, Claudin 18.2 蛋白也會在轉移的病灶中有高度的表達,且Claudin 18.2 蛋白的過度表達會與淋巴結轉移密切相關,這些都提示 Claudin 18.2 可能是潛在的胃癌之全身性治療的新靶點。除此之外,再正常狀態下, Claudin 18.2 與細胞間緊密連接超分子複合體結合,難以與血液中的抗體相結合,但當胃上皮細胞發生惡變時,由於細胞的極性發生變化,導致 Claudin 18.2 在癌細胞的表面高度且穩定地表達,這也為胃癌細胞之靶向治療提供了新的生物標誌物治療選擇。 Claudin 18.2 在正常胃黏膜組織中低表達,在未分化的胃之幹細胞中完全不表達,但在胃癌細胞中誒有表現為過表達現象。 1 項收錄了 105 例胃印戒細胞癌標本的研究,通過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發現: 95.2% 的胃癌標本之 Claudin 18.2 表達為陽性,其中更有’64.8% 的標本表現為中、強陽性染色。
Claudin 18.2標靶治療新藥 Zolbetuximab(Vylov/威絡益) 開啟胃癌精準醫療新時代 閱讀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