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頸五官癌

2024122506 1

認識頸部脂肪肉瘤

血液腫瘤科 陳駿逸醫師   惡性脂肪肉瘤最常見的部位是腹膜後和下肢,脂肪肉瘤大約佔所有軟組織腫瘤的15%,頸部脂肪肉瘤的盛行率僅佔所有惡性間葉質腫瘤的2-9%。   頸部脂肪肉瘤最常見的症狀是頸部出現不會疼痛之增大的腫塊。大多數病變在臨床上被診斷為良性,但此類腫瘤臨床上表現的會與周圍組織呈現相對固定的堅硬腫塊,且生長速度上相對是快速進行。一般來說,患者在初次診斷時並不會有周邊淋巴結或遠端的轉移。   為了明確診斷為脂肪肉瘤,可以將腫瘤組織進行了免疫組織化學檢測, MDM2和細胞週期蛋白依賴性激酶 4 (CDK4)的染色會呈現陽性。   頭頸部脂肪肉瘤的腫瘤生物學行為與其組織學的類型與分化程度有密切相關。脂肪肉瘤的組織學類型分為非典型脂肪肉瘤、高度分化(或稱為分化良好的)脂肪肉瘤、黏液樣脂肪肉瘤、多形性脂肪肉瘤和去分化脂肪肉瘤。腫瘤組織學的分類具有預後上的意義,且癌症臨床行為往往與脂肪肉瘤的細胞分化程度有關。   高度分化脂肪肉瘤是脂肪肉瘤最常見的實體,佔了脂肪肉瘤的 30-40%。高度分化脂肪肉瘤具有局部的侵襲性,如果手術切除不完整,可能會復比較容易發,但其遠端轉移的傾向較低。現在已經明確,非典型脂肪瘤/高度分化脂肪肉瘤和去分化脂肪肉瘤的細胞學特徵就是 MDM2 和 CDK4 擴增。因此,透過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尋找脂肪肉瘤是否有MDM2 和 CDK4的表現,以及透過 免疫螢光染色(FISH)確認是否有兩個基因擴增這,是脂肪肉瘤診斷的重要工具。   超音波、電腦斷層掃描和磁振造影檢查對於觀察脂肪肉瘤的大小、定位、脂肪細胞性質、如何向周圍組織的延伸及其與神經血管結構的關係,以及檢測是否有遠端轉移灶,是至關重要的。

認識頸部脂肪肉瘤 閱讀全文 »

202412180301

偏頭痛元凶之CGRP 其與口腔癌之戀戀關係

血液腫瘤科 陳駿逸醫師   偏頭痛主要是由抑鈣基因相關胜肽(CGRP-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對於周邊及中樞刺激,造成血管的擴張與發炎,訊號經三叉神經傳遞到腦部感受到疼痛所導致的結果,因此以抑鈣基因相關胜肽為標靶的療法便成為治療偏頭痛的根據。然而神經已經被證明在腫瘤相關的微環境中發揮重要作用。   由於口腔具有特色性的神經支配,口腔鱗狀細胞癌也經常伴隨有癌症相關疼痛的明顯特徵。而三叉神經節中最豐富的神經肽,當屬降鈣素基因相關胜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目前發現CGRP對各種癌症的癌症發展,以及癌症相關的疼痛方面,有著極重要的雙重作用。   不只是CGRP與治療偏頭痛的發作有相關,其他的神經肽,例如:PACAP-38 (pituitary adenylate cyclase–activating peptide 38) 和 nitric oxide (NO),都被視為潛在的血管擴張劑,也都與偏頭痛的發作有關。臨床研究發現,偏頭痛患者接觸到這些神經肽物質會引發偏頭痛的發作。   在三叉神經節的神經元中,約半數的神經元在神經末梢,會釋放出含有CGRP的囊泡。一旦釋放,CGRP會結合到相鄰腦膜血管上的平滑肌細胞,啟動蛋白激酶 A(protein kinase A),進而導致血管的舒張。   研究也發現,CGRP 會作用於腦動脈血管,其濃度與細胞內的cAMP 呈正相關。因此,如何在 CGRP 途徑的各個作用點上進行阻斷,成為近年來偏頭痛治療與預防藥物研發的關鍵。這些新型藥物與過去常用的非專一性藥物(乙型阻斷劑、抗憂鬱藥物、抗癲癇藥等)本質上大有所不同,是專門針對偏頭痛病理機轉設計的,因此作用效果較快,且副作用較少,   而目前上有NURTEC (紐舒泰,Rimegepant Sulfate)⼝溶錠。或是傳統的偏頭痛治療藥物—Triptans(翠普登),作用於5-HT1B 或 5-HT1D 受體,或是新型的 Ditans類藥物作用於 5-HT1F受體,都能夠調節 CGRP 的釋放。目前用來預防頭痛發作的肉毒桿菌素,以及NURTEC治療在 CGRP 的調控上也扮演重要的角色。也因此,以CGRP作為標的的治療模式正如火如荼般地蓬勃發展。

偏頭痛元凶之CGRP 其與口腔癌之戀戀關係 閱讀全文 »

2024120901 1

腮腺的癌肉瘤伴隨腹部轉移

血液腫瘤科 陳駿逸醫師   腮腺的癌肉瘤是一種致命且極具侵襲性的惡性腫瘤,具有很高的局部復發和遠端轉移的可能性。診斷後 10 個月研究報告的中位數存活率為 63%。大多數 腮腺的癌肉瘤會轉移至肺部,偶爾有病例報告腹部轉移,接下來就是一例之腮腺的癌肉瘤伴隨腹部轉移。   一名 72 歲男性就診,發現右腮腺區有腫塊,腫塊在 2 個月內迅速地腫大。他過去的病史包括 20 年前因為胃潰瘍接受胃次全切除手術,以及 1 年前因為直腸中分化腺癌(第一期)接受低位前切除術。   於手術前電腦斷層掃描檢查發現右腮腺淺葉有相對清晰的異質性增強實質病變,伴隨鈣化,無區域淋巴結轉移跡象。   細針穿刺切片的標本顯示,腫瘤壞死背景上含有許多惡性上皮細胞簇和散在性之非典型的梭形細胞。由於懷疑患是惡性腫瘤,患者接受了腮腺全切除手術。   手術標本大體檢查發現一多灶性、邊界不清楚、灰白色、不均勻的實體腫瘤,伴隨有鈣化,尺寸為3 × 2.5 cm。顯微鏡下,腫瘤由兩種惡性成分組成-上皮癌症和肉瘤,在預先存在的多形性腺瘤的背景下,包膜和鄰近組織有多灶性的侵犯(> 1.5 mm)。該腫瘤的上皮癌症成分是鱗狀細胞癌和低分化腺癌組成,而肉瘤成分主要由骨肉瘤所組成。該癌肉瘤觀察到許多有絲分裂象和壞死病灶。外部手術切除邊緣顯示有腫瘤侵犯。  

腮腺的癌肉瘤伴隨腹部轉移 閱讀全文 »

20241209 1

罕見的腮腺癌肉瘤

血液腫瘤科 陳駿逸醫師   唾液腺的癌肉瘤是一種極為罕見的唾液腺惡性腫瘤,部分是起源於先前就已經存在的唾液腺良性腫瘤,也可能是一開始就是癌肉瘤。癌肉瘤是由惡性上皮和間質成分組成,是一種惡性混合瘤(malignant mixed tumor)。1951年首次被披露,唾液腺的癌肉瘤極為罕見,由 Kirklin 等人於 1951 年首次通報腮腺的癌肉瘤。而惡性混合瘤這一詞是由 King Jr 於 1976 年創造。   唾液腺的惡性混合瘤,可以分成三種不同的組織學實體:多形性腺瘤癌(為最常見)、轉移性混合瘤(metastasizing mixed tumor)和癌肉瘤(Carcinosarcoma)。唾液腺的惡性混合瘤有99%以上是源自於多形性腺瘤,只有0.2%是原發性癌肉瘤或是真正的惡性混合瘤。     迄今為止文獻報告的腮腺的癌肉瘤病例不到 100 例。癌肉瘤是高惡性度的癌症,具有侵犯性的臨床病程,54% 的病例會有遠端轉移。古普塔等人回顧了 1973-2015年之42 年來的66 例唾液腺癌肉瘤,發現最常見於60至七十歲,男性佔多數。腮腺是唾液腺的癌肉瘤最常見的部位(占比78%),其次是下頷腺 (19%) 和小唾液腺。唾液腺的癌肉瘤在上顎最常見。   而43.9% 的唾液腺的癌肉瘤病例就診時腫瘤的平均大小超過 4 厘米,並且會有實質外的擴展。腮腺癌肉瘤只佔所有唾液腺腫瘤的 0.05%,佔所有唾液腺惡性腫瘤的 0.1%,僅佔所有頭頸癌的 1-3%。根據研究,其發生率為每年每 100 萬人中有 3.9 至 4.7 例。     事實上癌肉瘤是一種臨床上具有高度復發風險的侵襲性疾病,目前關於多形性腺瘤癌肉瘤的治療仍然具有挑戰性,因為是罕見的癌症、腫瘤行為高度侵犯性以及與良性多形性腺瘤有一定的相似性。最常見的良性唾液腺腫瘤是多形性腺瘤。 6% 的病例會轉化為惡性腫瘤,即多形性腺瘤癌。   典型的患者其表現是腮腺區域臉部腫塊增大。全身症狀常常不存在。首次出現的時間從幾個月到幾年不等。身體檢查結果是腮腺區域腫脹和增大、顏面神經缺陷以及頸部可能性的淋巴結腫大。    

罕見的腮腺癌肉瘤 閱讀全文 »

2024021607 1

健保給付標靶治療藥物Cetuximab(如:Erbitux/爾必得舒)的規定

1.大腸結腸癌治療部分: (1)與FOLFIRI(Folinicacid/ 5-fluorouracil/irinotecan)或FOLFOX(Folinic acid/ 5-fluorouracil/oxaliplatin)合併使用於治療具表皮生長因子受體表現型(EGFR expressing),RAS基因沒有突變之轉移性直腸結腸癌病患之第一線治療。需檢附依全民健康保險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伴隨式診斷編號30104B規定之認證實驗室檢驗之All-RAS基因突變分析檢測報告。   本藥品需經事前審查核准後使用,每次申請事前審查之療程以18週為限,再次申請必須提出客觀證據(如:影像學)證實無惡化,才可繼續使用。 Cetuximab與panitumumab二者僅能擇一使用。唯有在無法忍受化療(其副作用)時方可互換,二者使用總療程合併計算,以全部36週為上限。 本藥品不得與bevacizumab併用。   (2)與irinotecan合併使用,治療已接受過含5-fluorouracil、irinotecan及oxaliplatin二線以上之細胞毒性化學治療失敗、具有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表現型且K-RAS基因沒有突變的轉移性直腸結腸癌的病患。需檢附依全民健康保險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伴隨式診斷編號30104B規定之認證實驗室檢驗之All-RAS基因突變分析檢測報告。 I.本藥品需經事前審查核准後使用,每次申請事前審查之療程以9週為限,再次申請必須提出客觀證據(如:影像學)證實無惡化,才可繼續使用。 II.使用總療程以18週為上限。   2.口咽癌、下咽癌及喉癌治療部分: (1)限與放射線療法合併使用於局部晚期之口咽癌、下咽癌及喉癌患者,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70歲以上; II.Ccr<50mL/min; Ⅲ.聽力障礙者(聽力障礙定義為500Hz、1000Hz、2000Hz平均聽力損失大於25分貝); Ⅳ.無法耐受platinum-based化學治療。  

健保給付標靶治療藥物Cetuximab(如:Erbitux/爾必得舒)的規定 閱讀全文 »

2024021505 1

健保給付化學治療藥物Uracil-Tegafur (如:Ufur/友復) )的規定

1.限轉移性胃癌、轉移性直腸癌、轉移性大腸癌、轉移性乳癌之病患使用   2.頭頸部鱗狀上皮癌。   3.與cisplatin併用治療轉移及末期肺癌。   4.直腸癌、大腸癌第2、3期患者之術後輔助性治療,且使用期限不得超過2年   5.用於病理分期為T2且腫瘤≧3cm之肺腺癌病人,作為手術後輔助治療,使用期限以二年為限。

健保給付化學治療藥物Uracil-Tegafur (如:Ufur/友復) )的規定 閱讀全文 »

2024021405 1

健保給付化學治療藥物歐洲紫杉醇Docetaxel(如:Taxotere/剋癌易)的規定

1.乳癌: (1)局部晚期或轉移性乳癌。 (2)與anthracycline合併使用於腋下淋巴結轉移之早期乳癌之術後輔助性化學治療。 (3)早期乳癌手術後,經診斷為三陰性反應且無淋巴轉移的病人,得作為與cyclophosphamide併用doxorubicin的化學輔助療法。   2.非小細胞肺癌: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   3.前列腺癌:於荷爾蒙治療失敗之轉移性前列腺癌。

健保給付化學治療藥物歐洲紫杉醇Docetaxel(如:Taxotere/剋癌易)的規定 閱讀全文 »

20240134 1

頭頸部鱗狀細胞癌(不含鼻咽癌)的免疫治療藥物pembrolizumab健保給付規定 自112 年12 月1 日生效

頭頸部鱗狀細胞癌(不含鼻咽癌)的免疫治療藥物pembrolizumab健保給付規定 自112 年12 月1 日生效   PD-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embrolizumab (keytruda/吉舒達)健保給付治療頭頸部鱗狀細胞癌(不含鼻咽癌)規定: 自112 年12 月1 日生效 1.先前未曾接受全身性治療且無法手術切除之復發性或轉移性(第三期或第四期)頭頸部鱗狀細胞癌成人患者。但必須符合腫瘤細胞上PD-L1表現的綜合陽性分數(CPS)達到20以上。   2.先前已使用過platinum類化學治療失敗後,又有疾病惡化的復發性或轉移性(第三期或第四期)頭頸部鱗狀細胞癌成人患者。  

頭頸部鱗狀細胞癌(不含鼻咽癌)的免疫治療藥物pembrolizumab健保給付規定 自112 年12 月1 日生效 閱讀全文 »

20240104 1

好好做化療YouTube第22集首播公告:認識頭頸癌同步放化療及其對病患營養狀況的影響

好好做化療YouTube第22集首播公告: “癌歸於好“醫學教育頻道 新單元 題目: 認識頭頸癌同步放化療及其對病患營養狀況的影響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YTsTscePYmU  

好好做化療YouTube第22集首播公告:認識頭頸癌同步放化療及其對病患營養狀況的影響 閱讀全文 »

—Pngtree—taiwan lotus 5638715 1

頭頸癌、口咽癌、下咽癌及喉癌藥物Cetuximab(如Erbitux爾必得舒注射液 西妥昔單抗)健保給付規定

口咽癌、下咽癌及喉癌治療部分: (1)限與放射線療法合併使用於局部晚期之口咽癌、下咽癌及喉癌患者,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70 歲以上; II.Ccr<50mL/min;

頭頸癌、口咽癌、下咽癌及喉癌藥物Cetuximab(如Erbitux爾必得舒注射液 西妥昔單抗)健保給付規定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