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療新知

2024050102 1

19種癌症基因檢測 2024年5月開始部分健保給付 讓陳駿逸醫師告訴你

次世代基因定序(NGS)能協助癌症病人選擇最適合的治療,讓抗癌之路多一份希望,NGS檢測的健保給付原則,以檢測結果有對應”具有藥證的標靶藥物”且”效果明確之癌別及檢測基因”為優先。因為基因檢測的方法、檢測的基因位點多寡,以及病患的需求也有所差異,所以健保採取定額給付,民眾需要自付差額的方式。而基因檢測的結果需要上傳至健保署,未來有新的標靶藥物納入健保給付,則不需要重新檢測,可直接對比資料庫,把握治療黃金期,提升治療效益,降低民眾的經濟負擔。 2024年5月將19種癌別納入NGS部分健保給付,有哪些癌症? 哪些癌別納入給付? 實體癌症14種,實體癌症做NGS的目的有3個:用於診斷。 評估有無對應的藥物治療,這是最主要的目的。預後的預測,例如有些基因代表比較惡性、病程進展快,有的基因代表對某些藥物會有抗藥性。: 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且EGFR和ALK都是陰性 三陰性乳癌(TNBC) 卵巢癌/輸卵管癌/原發性腹膜癌 大腸直腸癌 攝護腺癌 泌尿道上皮癌 肝內膽管癌 黑色素瘤(Melanoma) 腸胃道間質瘤(GIST) 甲狀腺癌 甲狀腺髓質癌 胰臟癌 胃癌 NTRK實體腫瘤 關於實體腫瘤次世代基因定序(Solid tumor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 給付方案有3種,視需求可併用。每人每種癌別一生都有1次NGS給付機會。如果先後得到不同癌種,每個癌別都有一次給付機會。 30301B-BRCA1/2基因檢測 BRCA testing (germline or somatic) 30302B-小套組(≦100個基因) Small panel(≦100 genes) 30303B-大套組(>100個基因) Large panel(>100 genes) 註: 1.適應症:如以下所述。 2.支付規範: (1)醫院資格須符合下列各項條件: A.限區域級以上醫院或主管機關公告通過「癌症診療品質認證醫院」者。 B.需要於院內設立或跨院聯合組成分子腫瘤委員會(Molecular Tumor Board, MTB)。 C.限主管機關核定之實驗室開發檢測施行計畫表列醫療機構(檢測項目類別為「抗癌瘤藥物之伴隨檢測」及「癌症篩檢、診斷、治療及預後之基因檢測」)。 (2)核發檢測報告人員及報告簽署醫師:依「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

19種癌症基因檢測 2024年5月開始部分健保給付 讓陳駿逸醫師告訴你 閱讀全文 »

20240814 1

關於HER-2 ADC藥物:Enhertu(DS8201/優赫得)的適應症與副作用及如何施打的介紹

陳駿逸醫師將透過醫生說癌藥 第0021至0024集,跟各位介紹關於HER-2 ADC藥物:Enhertu(DS8201/優赫得)的適應症與副作用及如何施打的介紹。   Trastuzumab deruxtecan(優赫得)是⼀種抗體藥物複合體 (Antibody Drug Conjugate, ADC),由三個部分所組成: (1)⼈源化抗HER2 之IgG1單株抗體(monoclonal Antibody, mAb),其胺基酸序列與trastuzumab相同; 以共價鍵結合⾄ (2)拓撲異構酶I (topoisomerase I) 抑制劑(DXd),DXd是⼀種exatecan衍⽣物; 中間由 (3)四胜肽可裂解連接⼦做連結。Deruxtecan係指連接⼦與DXd的組成部分。   而DXd是⼀種exatecan衍⽣物,效⼒比irinotecan的活性代謝物SN-38⾼約10倍。抗體部份是以DNA重組技術,在中國倉鼠卵巢細胞製造,DXd與連接⼦則以化學合成⽅式製造。每個抗體分⼦連接約8個deruxtecan分⼦。   ENHERTU(trastuzumab deruxtecan)是⼀種HER2標靶性抗體藥物複合體。此抗體藥為⼈源 化抗HER2 IgG1抗體結合deruxtecan。Deruxtecan是⼀種拓樸異構酶I抑制劑DXd 與四胜肽可 裂解連接⼦的組成。ADC(抗體藥物複合體)在⾎漿中呈現穩定狀態。在抗體結合腫瘤細胞表⾯上的 HER2之後,trastuzumab deruxtecan內化進入癌細胞,在細胞內經癌細胞⾼度表現的溶酶體 酵素進⾏連接⼦裂解,釋出具細胞膜穿透性(membrane-permeable)的DXd,引起DNA損傷與細胞凋亡。   ENHERTU的適應症 1.轉移性HER2陽性乳癌 單獨使⽤於具有無法切除或轉移性HER2陽性乳癌,且曾於以下狀況接受過抗HER2療程的成⼈病⼈:

關於HER-2 ADC藥物:Enhertu(DS8201/優赫得)的適應症與副作用及如何施打的介紹 閱讀全文 »

20240726 1

面對乳癌的病況已經火燒屁股 CDK4/6抑制劑Ribociclib會是最好的神救援嗎?

目前台灣CDK4/6抑制劑 palbociclib(ibrance/愛乳適/哌柏西利)與Ribociclib(擊癌利/kisqali)可以用於轉移性HER-2陰性且荷爾蒙接受體陽性乳癌的第一線標準療法,無論是停經前抑或廷經後。但需要符合以下條件: (1)荷爾蒙接受體為:ER 或PR>30%。 (2)HER-2 檢測為陰性。 (3)經完整疾病評估後未出現器官轉移危急症狀 (visceral crisis)且無中樞神經系統(CNS)轉移。 (4)骨轉移不可為唯一轉移部位。   轉移性HER-2陰性且荷爾蒙接受體陽性的乳癌患者出現遠端器官出現轉移,且出現危急的現象已經有迫在眉睫的器官衰竭,目前建議是要給予化療。但是否可以使用CDK4/6抑制劑呢?    

面對乳癌的病況已經火燒屁股 CDK4/6抑制劑Ribociclib會是最好的神救援嗎? 閱讀全文 »

2024071801

精準醫療的觀點下 如何審視轉移性去勢抵抗性攝護腺癌的全身性療法?

當病程進入轉移性去勢抵抗性攝護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mCRPC)的階段是攝護腺癌治療的困難點,患者一旦病程進展為mCRPC,疾病惡化率增加至74%,死亡風險提高至56%,所以目前mCRPC存在著極大的治療上的需求。   而mCRPC具有相當高的分子學上的異質性, mCRPC與多種基因組的改變有相關,這其中牽涉到諸多訊號通路,例如:AR(雄激素受體)相關通路、PI3K通路、細胞週期和DNA損傷修復的通路,其中大約有1/5的mCRPC患者是存在者DNA損傷修復通路相關基因的改變。這也讓僅依靠一招半式的治療方法式往往無法滿足所有mCRPC患者的需求。那麼要如何精準醫療這群轉移性去勢抵抗性攝護腺癌的患者呢?   現有的mCRPC治療方案存在著些侷限之處,包括其治療上的選擇會受到之前攝護腺癌的治療所影響、且mCRPC治療方案缺乏明確的最佳治療排序,和接受mCRPC之二線及後線治療方案的患者會因病況變差而明顯地減少: 目前針對mHSPC治療通常是會以雄激素剝奪療法(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ADT,又稱荷爾蒙治療,去除男性荷爾蒙,抑制癌細胞生長,緩解症狀)為基礎,搭配新型的內分泌治療(簡稱NHA)或化療,而隨著PEACE-1和ARASENS研究結果的陸續披露及相關藥物的獲批,早期強化治療的關念也隨之興起。同時接受NHA和化療的治療方案,或是接序使用NHA或化療的方案,兩者引發的抗藥機制是否一致目前還是不太清楚知。所以,在轉移性去勢敏感性攝護腺癌( mHSPC)就提早接受強化ADT+NHA+化學的三藥物治療方案的患者,當病情惡化至mCRPC的階段,到底應該要選擇何種治療,是實際臨床上將會面臨的問題。   再者目前,mCRPC的治療方案之最佳順序仍沒有定論,不同的醫生可能會根據其經驗和患者本身的特定情況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案。但關於不同治療方案之順序孰優孰劣,目前數據大多來源於真實的臨床世界,常常有很多的混雜因素,頗析其意義有很高的難度。   且隨著mCRPC的疾病的進展,很多mCRPC的患者不願意再接受二線或後線的治療,導致治療比例逐步地降低。   要如何解決上述的瓶頸,並且以更多創新治療方案來延長mCRPC患者的存活時間,是目前需要突破之處。   目前mCRPC治療可以

精準醫療的觀點下 如何審視轉移性去勢抵抗性攝護腺癌的全身性療法? 閱讀全文 »

20240715 1

新世代ADC(抗體化療複合體藥物)抗癌藥物 有哪些亮點?

文:陳駿逸醫師 隨著ADC技術的進步,將人源化單株抗體、可以裂解/血漿高穩定的連接子技術,以及在微小範圍內具有細胞毒殺性作用的有效載荷化療結合技術,與”旁觀者效應”之旁殺機制,使ADC作為一種新興崛起的癌症創新型之治療藥物。ADC是一種極具有潛力的癌症治療方式,可以選擇性地向腫瘤遞送高效度、ADC所攜帶的具有細胞毒殺性的化療藥物(或稱為有效載荷/payload)。但目前ADC也面臨到治療上的抗藥性、腫瘤異質性和治療相關不良反應等一系列挑戰。   如何解決這些挑戰呢?   一方面,ADC中的各個組成,也就是抗體、連接子、有效載荷,它們的大幅度進步是提高ADC藥物療效和安全性的重要關鍵。   另一方面,目前已經有幾種新興的ADC劑型,例如:雙特異性ADC、條件啟動型抗體前藥的偶聯物(也稱為probody–drug conjugates, PDC)、免疫刺激的ADC(immune-stimulating antibody conjugates, ISAC)、蛋白質降解的ADC和雙藥的ADC等,都有各自的優勢,能夠應對不同的ADC所面臨的挑戰。舉例來說:雙特異性的ADC和雙藥的ADC具有解決抗耐藥性和腫瘤異質性的雙重潛力;而如果將免疫刺激的ADC和蛋白質降解的ADC與當前的治療方案相結合,可以透過幾種不同的作用機制來實現多重模式的治療。   目前的ADC是由抗體、連接子、有效載荷所組成,這種設計結合了抗體的特異性和有效載荷的高度細胞毒殺性。ADC設計的原理是透過優化每個結構的組成而發展起來的。  

新世代ADC(抗體化療複合體藥物)抗癌藥物 有哪些亮點? 閱讀全文 »

2024071101

台灣乳癌患者該如何使用停經針的治療?

文: 癌歸於好 陳駿逸醫師 台灣乳癌患者發病年齡較輕,且60%的女性乳癌患者在診斷時為停經前。 而與停經後相比,還沒有停經的女性卵巢功能旺盛,可持續大量分泌雌激素、促進乳癌細胞增殖。卵巢功能抑制(ovary function suppression,醫學上簡稱OFS)已用於乳癌臨床治療數十年,大量研究證證據支持,單用卵巢功能抑制和於傳統口服荷爾蒙治療上加用卵巢功能抑制均可降低未停經女性乳癌的復發風險並改善生存。 而卵巢功能抑制的方法之一就是用性腺激素釋放素促進劑造成人工化的停止月經,也就是施打俗稱的停經針的方式,來達到內科醫療導致卵巢功能抑制(或稱為去勢)的目標。 而除了藥物導致的卵巢功能抑制,另兩種的執行方式主要包括有:雙側卵巢切除手術、卵巢放射治療去勢。手術去勢法包括傳統外科切除卵巢術和腹腔鏡下切除卵巢術。卵巢切除手術雖然可使血清的雌激素濃度迅速降低,但患者也會因此永久性的失去卵巢;且約有20% ~ 30%的患者經過放療後,仍然不能成功達到卵巢去勢的效果,且整體誘導雌激素下降的水平,確實顯著遜於卵巢手術切除術,因而臨床使上常不建議。 停經前女性下的下視丘會分泌性腺激素釋放素(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GnRH),也有人稱為黃體生成素釋放激素(luteinising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LHRH),與腦下垂體細胞膜上相應受體結合,使腦下垂體會釋放黃體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和濾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從而刺激卵巢製造並釋放雌激素。而性腺激素釋放素類似物,英文簡稱GnRHa,會藉由該類藥物對腦下垂體的持續刺激,進而抑制腦下垂體分泌LH和FSH,如此雌激素的分泌量會隨之減少,從而達到降低雌激素水平的目的。而台灣有兩種較為常用的性腺激素釋放素促進劑藥物- Goserelin(商品名為Zoladex /諾雷德/戈舍瑞林 ) 、Leuprolide(商品名為Leuprolin/ 柳菩林/亮丙瑞林)。這些所謂的停經針,可以抑制腦下垂體分泌濾泡刺激素和黃體刺激素,進一步抑制卵巢功能,造成停經狀態。因此也被稱為”內科去勢療法”。而停經針的治療(性腺激素釋放素類似物),目前絕對是作為停經前荷爾蒙受體陽性的早期乳癌進行卵巢功能抑制方式

台灣乳癌患者該如何使用停經針的治療? 閱讀全文 »

20240629 1

面對乳癌病況兵兇戰危 細胞週期抑制劑Ribociclib會是最佳的救援投手嗎?-

文: 癌歸於好 陳駿逸醫師 陳駿逸醫師將透過華佗精準醫療論壇 第79與80集,跟各位介紹面對乳癌病況兵兇戰危 細胞週期抑制劑Ribociclib會是最佳的救援投手嗎?   賀爾蒙受體陽性,第二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陰性(HER2-)的轉移性乳癌約佔所有同期數乳癌的三分之二, 賀爾蒙治療是目前過去的標準治療。然而,多數賀爾蒙受體陽性轉移性乳癌最終仍然會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抗藥性。抗藥性機轉之一就是腫瘤的細胞週期信號通路的啟動和改變。而細胞週期素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s, CDK4與CDK6是調節細胞分裂周期的重要蛋白質; 標靶藥物CDK4/6抑制劑乃是通過抑制細胞的分裂週期,達到抑制癌細胞的分裂複製˴ 延緩賀爾蒙治療抗藥性的出現。目前賀爾蒙治療搭配CDK4/6抑制劑為荷爾蒙受體陽性,第二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陰性(HER2-)的轉移性乳癌之第一線標準療法。台灣FDA已經核准三個CDK4/6抑制劑, 分別是愛乳適(ibrance)、擊癌利(kisqali)、捷癌寧(verzenio)。     目前台灣健保給付CDK4/6抑制劑的愛乳適(ibrance)、擊癌利(kisqali),用於)荷爾蒙受體陽性,第二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陰性(HER2-)的轉移性乳癌之第一線標準療法的規定如下:   一、做為停經後乳癌婦女發生遠端轉移後之全身性藥物治療,須完全符合以下條件:

面對乳癌病況兵兇戰危 細胞週期抑制劑Ribociclib會是最佳的救援投手嗎?- 閱讀全文 »

202402220101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embrolizumab (keytruda/吉舒達) 治療晚期子宮內膜癌3項適應症的整理

文: 癌歸於好/中西醫腫瘤專科 陳駿逸醫師 Pembrolizumab (keytruda®吉舒達,中國稱之為帕博利珠單抗)有望將成為首個核准可以用於晚期子宮內膜癌的第一線治療免疫治療藥物,且無論患者錯配修復(mismatch repair,MMR)狀態如何,也就是錯配修復功能缺陷(mismatch repair-deficient,dMMR)或是錯配修復功能完整(mismatch repair-proficient, pMMR),均可以因為接受Pembrolizumab而獲得具備有統計學意義和臨床意義的疾病控制時間的改善。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 已經於2024年2月已接受PD-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embrolizumab合併標準化療(卡鉑、太平洋紫杉醇),隨後改採行Pembrolizumab單藥維持,治療原發性晚期或復發性子宮內膜癌患者的補充生物製品許可申請(sBLA),並且FDA也授予優先審評資格。若獲得FDA的批准,帕博利珠單抗將成為首個用於晚期子宮內膜癌一線治療免疫治療藥物,且無論患者錯配修復狀態如何,均可以獲得具有統計學意義和臨床意義的的疾病控制時間的改善。     該項申請主要是根據了關鍵性的第三期臨床試驗 NRG-GY018 的研究結果,該研究於 2023 年婦科腫瘤學會 (SGO) 女性癌症年會上公佈研究結果,並且同步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該結果顯示,與單純化療做比較,Pembrolizumab合併標準化療(卡鉑、太平洋紫杉醇)確實顯示出可以顯著降低患者疾病惡化或死亡風險。在錯配修復功能良好(pMMR)的患者中,Pembrolizumab合併標準化療(卡鉑、太平洋紫杉醇)可以將疾病惡化或死亡的風險降低46%(HR=0.54,95% CI:0.41-0.71,p<0.00001);在錯配修復功能缺陷(dMMR)患者中,疾病進展或死亡的風險則可以降低70%(HR=0.30,95% CI:0.19-0.48,p<0.00001)。   目前,Pembrolizumab已經在子宮內膜癌領域上獲得FDA核准了2項適應症。其中之一項是根據 KEYNOTE-775/Study 309 臨床試驗的研究結果,獲得FDA核准Pembrolizumab與標靶藥物Lenvatinib (Lenvima®,樂衛瑪)合併治療錯配修復功能良好(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embrolizumab (keytruda/吉舒達) 治療晚期子宮內膜癌3項適應症的整理 閱讀全文 »

20240423 1

華佗精準醫療論壇 第054集:新型PIK3α標靶藥物Inavolisib有望創造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晚期乳癌一線治療的新格局

華佗精準醫療論壇 第0054集YouTube首播公告: 題目: 新型PIK3α標靶藥物Inavolisib有望創造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晚期乳癌一線治療的新格局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52KzmtyFMOg 2024年04月22日 晚上20:00 開始    

華佗精準醫療論壇 第054集:新型PIK3α標靶藥物Inavolisib有望創造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晚期乳癌一線治療的新格局 閱讀全文 »

20240422 1

華佗精準醫療論壇 第053集:新型口服SERD藥物 Camizestrant展露治療乳癌新潛力

華佗精準醫療論壇 第0053集YouTube首播公告: 題目: 新型口服SERD藥物 Camizestrant展露治療乳癌新潛力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EwGRMEsD8pc 2024年04月22日 晚上20:00 開始

華佗精準醫療論壇 第053集:新型口服SERD藥物 Camizestrant展露治療乳癌新潛力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