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Pngtree—is the expression really kitten 3884728 1

CDK4/6抑制劑palbociclib於轉移性乳癌的療效存疑?是真的嗎?

CDK4/6抑制劑 乳癌治療的造王者 目前國際權威指南都是推薦使用CDK4/6抑制劑與芳香環酶的抗荷爾蒙治療合,作為停經前、停經後女性乳癌以及男性乳癌,且是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受體陰性的轉移性乳癌患者的第一線標準治療的優先選擇。其實在2015年2月,美國FDA核准了palbociclib(台灣商品名愛乳適,中國商品名愛博新),與芳香環酶的抗荷爾蒙治療合併作為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受體陰性的轉移性乳癌患者的第一線標準治療的優先選推薦。 並於2016年2月美國FDA核准了palbociclib,與fulvestrant的抗荷爾蒙治療合併,作為既往接受荷爾蒙治療期間疾病惡化的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受體陰性的轉移性乳癌患者,作為第二線標準治療的優先推薦。 首個CDK4/6抑制劑palbociclib於轉移性乳癌的療效受到質疑 2022年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公布了關於palbociclib,與芳香環酶的抗荷爾蒙治療合併作為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受體陰性的轉移性乳癌患者的第一線標準治療的重要性臨床試驗- PALOMA-2 試驗中的整體存活時間的療效分析,結果顯示:如此合併的治療模式確實比單一芳香環酶的抗荷爾蒙治療的中位疾病控制時間確實有顯著的改善,但兩組的整體存活時間的結果,卻無統計學上的差異。這個結果,不竟有人要質疑對於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受體陰性的轉移性乳癌患者,palbociclib與芳香環酶的抗荷爾蒙治療合併,是否真的應該作為的第一線標準治療的優先推薦呢? 有許多的解釋及爭論,今天讓我們用真實世界的大型臨床實務研究結果,來探討CDK4/6抑制劑palbociclib於轉移性乳癌的療效究竟是如何? 臨床實務研究對新藥的重要性不亞於臨床試驗研究 真實世界的臨床實務研究結果可以反映真實世界中治療藥物的臨床療效,為新藥提供臨床上客觀的對比根據,證實新藥是否真的可以在臨床實務上可行、可用,真的可以對普羅大眾發揮療效。但真實世界的臨床實務研究結果的解釋,有時候可能會受到缺乏對照組、樣本量較小、追蹤時間短、研究結局定義差異上的限制。

CDK4/6抑制劑palbociclib於轉移性乳癌的療效存疑?是真的嗎? 閱讀全文 »

2022110301

知癌防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第17集 首播公告:認識癌症治療魔法子彈-抗體化療複合體藥物(ADC)

這是陳駿逸醫師的”知癌抗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 第17集內容 抗體化療複合體藥物(ADC)是目前發展最成熟的魔法子彈,ADC大多是從靜脈輸注 的方式給與進入人體內, 透過特異性抗體所媒介的途徑和非特異性的胞飲作用進入細胞 。 融媒體的酸性和環境和蛋白質水解沒會導致抗體偶聯藥物的 降解,釋放的效應分子會隨後以DNA插入或抑制微小管合成等方式來誘導癌細胞的死亡 另外部分抗體化療複合體藥物還可以發揮”旁觀者效應”, 使得抗體化療複合體藥物所攜帶的細胞毒殺性化療可以依靠其高度穿透細胞膜的特性,可以因此進入周遭鄰近癌細胞 發生殺傷的作用。 本次節目會以下列的藥物分別做一個介紹,以此更淺白地闡述抗體化療複合體藥物的作用機制。 T-DM1是trastuzumab與細胞毒殺姓性藥物DM- 1,通過不可裂解的硫醚連接物區偶聯而成,是最早 研發出來的抗HER2的抗體化療複合體藥物。 目前可以用於術前輔助治療後未達病理完全緩解的HER2陽性乳癌的術後強化輔助治療以及轉移性HER-2乳癌。 T-Dxd(Enhertu) 是繼T-DM1之後的新一代抗體化療複合體藥物。主要是由 trastuzumab 與拓樸異構梅抑制劑 deruxtecan所組成, 及藥物抗體比高達8比1, 遠遠高於T-DM1。 獨特的胜肽聯接子的設計,可讓該藥物在腫瘤細胞中原本就表達上調的溶酶體進行選擇性的破壞裂解,導致有效載荷藥物優先釋放於標的上的癌細胞, 不只保證了這個藥物在循環中的穩定性,也保證了在癌細胞中的特異性殺傷性。另外它具有相當高的藥物膜滲透性,能夠 讓釋出的有效載荷藥物 也能夠釋放到細胞間隙當中,有助於發揮旁觀效益, 產生旁殺的效應這,讓其可以在HER2 蛋白低表達的肺癌、胃癌與乳癌當中產生有效的治療奠定了確切的基礎。 #陳駿逸醫師 #與你癌歸於好 #知癌抗癌翻轉人生小學堂 #癌症治療 更多陳駿逸醫師的癌症衛教影片請連接 https://mycancerfree.com/videos/ 更多腫瘤治療相關資訊請連接陳駿逸醫師 與你癌歸於好https://mycancerfree.com https://www.cancerinfotw.org/index.php

知癌防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第17集 首播公告:認識癌症治療魔法子彈-抗體化療複合體藥物(ADC) 閱讀全文 »

—Pngtree—student 1162732 1

分享1位乳癌患者使用免疫複合治療 成功挽回頹勢

自從2010年免疫治療突破了黑色素細胞癌的治療困境後,科學家積極地試著將免疫治療運用在其他的癌症,造就了近來癌症治療繼化學治療及標靶治療後,最重要的治療突破,也逐漸應用於其他癌症,如肺癌,泌尿道癌,淋巴癌,頭頸癌,腎臟癌,當然乳癌也不例外。   目前也有將免疫檢查哨抑制劑運用於乳癌的研究。先前提過,因為T細胞能消滅癌細胞的先決條件是必須能夠辨識出突變癌細胞抗原,換言之,越怪的癌細胞容易被歸為異類(產生新抗原Neoantigen)。尤其是三陰性乳癌,被認為最有機會誘發免疫反應,也因此,目前轉移性乳癌的免疫治療藥物只核准於三陰性乳癌。   這邊分享一位HER-2陰性、賀爾蒙受體陽性之轉移性乳癌,歷經多線賀爾蒙治療,包括CDK4/6抑制劑等以及多線化療失敗,生命垂危之年輕患者,使用使用免疫複合性治療,成功挽回頹勢的案例。如何讓生命垂危之年輕乳癌,成功挽回頹勢,以及其治療的機轉與思維將會於影片中一一介紹。   分享1位乳癌患者使用免疫複合治療 成功挽回頹勢 晚整影音連結 https://youtu.be/GevgkuzlkQw    

分享1位乳癌患者使用免疫複合治療 成功挽回頹勢 閱讀全文 »

—Pngtree—hand painted medical treatment infusion 3837665 1

輸注白蛋白(albumin infusion)的基本理由

白蛋白是一種結合性蛋白質與維持膠體滲透壓(oncotic pressure)的物質,也可經本身氧化而作為細胞外清除劑(scavenger)。 白蛋白負責三種以下生理功能:一種,用以維繫血漿張力的主要蛋白質,以及擔任氧化自由基與其它氧化劑的清除者。 重要的結合蛋白質: 白蛋白擔任許多生理蛋白質、生體異物(xenobiotics)或藥物的運送者。當化合物從它們結合位置釋放出來,才會具有生理、毒性或治療的作用。

輸注白蛋白(albumin infusion)的基本理由 閱讀全文 »

—Pngtree—medical infusion bag and medicine 4589871 1

低蛋白血症該輸注白蛋白嗎?

白蛋白被當作是一種結合性蛋白質與維持張力的物質,它也可以經由白蛋白本身的氧化而被當作是一種細胞外清除者,極可能因此導致功能的受損以及因此造成白蛋白的降解。生病的時候,這些有用的過程會加速進行導致這些分子快速的老化。而且白蛋白的輸注雖然可以改善慢性疾病的血漿張力,但不能夠改善疾病的結果;出現急性低容積時,白蛋白的輸注並不會比非蛋白質膠體或電解質溶液來得好,除了肝臟衰竭與大腦梗塞以外。 低蛋白血症通常被解讀成反映營養不良的狀態,因而導致組織水腫。低蛋白血症會導致臨床工作者輸注白蛋白,試圖改善血漿張力與改善水腫。 白蛋白負責三種生理功能:一種重要的結合蛋白質,用以維繫血漿張力的主要蛋白質,以及擔任氧化自由基與其它氧化劑的清除者。 白蛋白擔任像是脂肪酸、膽酸、金屬離子等許多生理蛋白質的運送者。生體異物或藥物也會結合到白蛋白。這類化合物通常不具活性或是當其屬於結合型式則不參與代謝。當從它們結合的位置釋放出來,它們才會具有生理、毒性或治療的作用。對於任何特定配體的結合會導致白蛋白結構的改變,如此會影響其結合其它配體的特性。配體的結合可以是可逆的,而共價結合可是可逆的,也可是不可逆的。配體結合的調控以及釋出是如此地複雜,且詳細的洞察所有這些因子如何整合,以及代謝當中其適應的角色為何,目前仍然不清楚。 白蛋白是用以維繫血漿張力的主要蛋白質,因為比起其它血漿蛋白質,白蛋白其分子量低且血漿當中濃度甚高,都讓其擔負血漿中大部份的血漿張力;雖然部分人士是屬於analbuminemia,會較容易出現水腫且會有較高的動脈硬化之風險。在發炎以及營養不良的狀況時,會使得白蛋白從血漿游離至間質組織。所以白蛋白被用做為極具潛力的治療劑,提升血漿張力以及對於嚴重疾病水腫之緩解。 白蛋白擔任氧化自由基與其它氧化劑的捕捉者,此部分在臨床上並不受矚目。因為白蛋白在血漿的高摩爾濃度,經由其結合至其它含SH的族群,例如游離的cysteine,因此讓白蛋白可以特異地擔任細胞外的清除者,類似glutathione在細胞內一樣的情況。在氧化壓力增加時,白蛋白之氧化還原作用會因而改變,讓其與其它蛋白質一樣,具有清除的任務,讓人認為其是有用的適應系統。

低蛋白血症該輸注白蛋白嗎? 閱讀全文 »

—Pngtree—human organ liver illustration 4700631 1

無法切除肝癌治療的新選擇-免疫加上口服抗血管標靶

過去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療法合併VEGFR2標靶藥物的組合,在無法切除的肝细胞癌(uHCC),其療效如何尚不清楚。 一項發表於2022年的國際性、隨機、開放標籤、3期臨床試驗目的在比較Camrelizumab(卡瑞利珠單抗;一種PD-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合併VEGFR2標靶藥物Rivoceranib(Apatinib,阿帕替尼)與sorafenib(nexavar),用於無法切除的肝细胞癌的第一線治療之療效,孰優孰劣。 患者依照1:1的比例隨機分配至免疫標靶組或nexavar組。根據大血管侵犯和/或有肝臟以外轉移、地理區域(亞洲與.非亞洲)和入組時的血清AFP(<400 vs.≥400 ng/mL)對患者進行分層。

無法切除肝癌治療的新選擇-免疫加上口服抗血管標靶 閱讀全文 »

—Pngtree—cartoon unicorn silhouette animal 6273191

認識陌生的癌症-惡性肋膜間皮瘤及其最新的治療方法

間皮瘤是一種發源於胸膜、腹膜、心包或睾丸鞘膜等部位間皮細胞的罕見癌症,其中,胸膜來源的惡性肋膜間皮瘤大約占了81%。 惡性肋膜間皮瘤的形成,或因為工作而暴露於石棉有很大的關係,但亦有部分的個案回顧其生活習慣及工作亦未曾與石棉扯上關係,懷疑是與社區感染的個案。 由於惡性肋膜間皮瘤起病隱匿,惡性肋膜間皮瘤(醫學上稱為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 簡稱MPM)診斷時多已經是晚期,導致治療手段相對侷限,且預後差,患者大致上的中位總生存期大約爲12個月,5年生存率約爲10%。 時至今日的癌症免疫治療時代,抗PD-1免疫治療藥物nivolumab,搭配抗CTLA-4免疫治療藥物Ipilimumab(商品名:Yervoy、益伏)的雙免疫治療方案,很大程度地改善了MPM患者的臨床預後,有望為患者帶來更多的生存獲益。 迄今爲止規模最大的基因組研究證實,間皮瘤有顯著的抑癌基因功能缺失。惡性肋膜間皮瘤的形成,或因為工作而暴露於石棉暴露密切相關,但間皮瘤的腫瘤突變負荷(TMB)比大多數實體癌症要來得低。 惡性肋膜間皮瘤常見的變異基因有:BAP1基因、CDKN2A(P16)基因和NF2基因等。雖然這些抑癌基因在惡性肋膜間皮瘤中經常發生改變,但研究顯示,在惡性腹膜間皮瘤中可能存在致癌基因EWSR1的融合和ALK的融合,這些融合主要出現在沒有已知石棉暴露史的年輕患者。目前而言,針對惡性肋膜間皮瘤的NF2和BAP1基因改變所開發的標靶治療臨床試驗正在進行。 惡性肋膜間皮瘤常見的變異基因之一的BAP1,是間皮瘤中最常見的突變基因,BAP1基因的功能為調控多種基因的表達和轉錄調節,以及涉及DNA的修復,尤其是雙鍵斷裂。BAP1基因發生改變既可以出現在體細胞,也可以發生在胚系細胞,當BAP1基因有遺傳性的突變時候,葡萄膜黑色素瘤、腎細胞癌等其他惡性腫瘤發生會增加,統稱爲BAP1腫瘤症候群。 如何借助影像學檢查診斷惡性肋膜間皮瘤,電腦斷層掃描是目前診斷和監控MPM治療效果的標準像學檢查學方法。而正子攝影對於確定MPM疾病分期方面至關重要,特別是手術前的評估。超過10%預計進行手術治療的MPM患者,在術前評估檢查時發現已經合併有胸外轉移的疾病。此外,核磁共振對於MPM胸壁和膈肌侵犯程度的評估有一定的優勢。 手術治療惡性肋膜間皮瘤需要有完整的術前影像學分期,儘管手術目標是完

認識陌生的癌症-惡性肋膜間皮瘤及其最新的治療方法 閱讀全文 »

—Pngtree—liver icons set 5310957 1

轉移性膽道癌症的新HER2標靶治療

膽道癌症是發生于膽道系統的惡性腫瘤,約占所有消化系惡性腫瘤的3%,特色是癌症侵犯力强,5年存活率更是低于5%,大部分患者發現時已屬於晚期的膽道癌症,失去了手術切除的機會。 目前針對轉移性或是晚期的膽道癌症患者,大多只能給予全身性治療,化療藥物gemcitabine合併鉑類通常是第一線的標準治療,然而當首波治療失敗後,除了積極的症狀控制之外,其他可以選擇的治療非常有限。即使第二線體能上可接受化療,這些治療方案的平均有效率大多低於1成,且具有明顯的副作用和不顯著的治療療效。

轉移性膽道癌症的新HER2標靶治療 閱讀全文 »

—Pngtree—chia seed sliced bread dessert 6730970 1

超級防癌食物:奇亞籽

阿茲特克人的觀念認為奇亞籽是超級食物,有多種的健康益處,內含豐富的omega-3脂肪酸、、alpha-亞麻酸(ALA) 、omega-6 脂肪酸、亞油酸 (LA)、維生素B、核黃素、葉酸、硫胺和煙鹼酸,此外也含有許多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如鈣、鎂、鐵、鋅、錳等,可以一次補充許多人體需要的養分,提供正常新陳代謝所需的能量。也難怪阿茲特克人吃了之後,會覺得力量大增。  奇亞籽是一個直徑約1mm的橢圓形種子,顏色為棕黑色,外觀看起來有點像淡色的罌粟籽。奇亞籽種子的特色就是很會吸水,可以吸收重量12倍的液體,也因此吃完奇亞籽特別有飽足感。奇亞因此能控制食慾,從而減少食物攝取量。當奇亞籽與水或其他液體混合,便會膨脹及變成凝膠狀。 而這種纖維狀的凝膠除了有助減緩消化和吸收過程外,更可以延長食物停留在腹部的時間,降低食慾。 奇亞籽本身就是超級食物,有多種的健康益處,包括降低患心臟病與糖尿病的風險。 奇亞籽的五大功效:

超級防癌食物:奇亞籽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