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L1

20250601902 1

罕見腫瘤之臍尿管癌(Urachal carcinoma)的治療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臍尿管癌是一種罕見癌症,大約佔膀胱癌的 1%。目前該病的盛行率尚不清楚 ,而發病的中位數年齡為 52-59 歲(範圍:46-71 歲);整體而言,此疾病的發生族群比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更為年輕。由於是一種罕見疾病,文獻中缺乏大型系列和/或前瞻性試驗,大多數證據來自病例報告、小型病例係列和回顧性分析。   臍尿管是胚胎殘留物,在胎兒期連接了膀胱和尿囊,成年期形成纖維索(稱為臍韌帶),連接膀胱穹窿和臍部。   臍尿管閉合不全可能導致胰島細胞增生,進而導致惡性腫瘤的發生。73% 的臍尿管癌病例常表現為肉眼或鏡下血尿,有時伴隨腹痛、排尿困難和黏液尿(占比10%-14%)。在少數情況下,臍尿管癌可能出現其他非特異性泌尿症狀(例如,頻尿、膿尿或反覆泌尿道感染)或臍帶分泌物,摸到腹部腫塊。臍尿管癌也可能出現全身性的非特異性症狀,如:發燒、體重下降和噁心,尤其是在晚期患者。   臍尿管癌診斷標準包括: 腫瘤位於膀胱穹窿或前壁。 腫瘤在膀胱壁內生長。 未發現膀胱穹窿/前壁以外的非典型腸上皮化生和膀胱炎/腺樣體。 未發現膀胱尿路上皮腫瘤。 排除其他來源的原發性腺癌。   電腦斷層掃描仍然是初步診斷臍尿管癌和分期最可靠的工具[9]。最近,18F-氟脫氧葡萄糖 (18F-FDG) 的正子電腦斷層掃描 (PET)/CT 已被證明可用於識別臍尿管癌之其他影像學檢查無法檢測到的遠處轉移部位,尤其是在臍尿管癌的追蹤期間。  

罕見腫瘤之臍尿管癌(Urachal carcinoma)的治療 閱讀全文 »

2025060308 2

轉移性三陰性乳癌治療新趨勢 拓達維、吉舒達雙箭齊發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對於先前未治療的 PD-L1 陽性晚期三陰性乳癌,目前的第一線之標準治療就是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embrolizumab (keytruda/吉舒達/帕博利珠單抗)搭配化療,而當此方案失敗後,Sacituzumab govitecan (拓達維/Trodelvy,簡稱SG) 就是理想的第二線治療方案。   那麼對於先前未治療的 PD-L1 陽性晚期三陰性乳癌,如果第一線治療改用 pembrolizumab搭配Sacituzumab govitecan的雙箭齊發之方案,用ADC藥物Sacituzumab goviteca取代傳統之化療藥物,如此是否會比目前的第一線之標準治療就是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embrolizumab搭配化療,帶給病人更多的幫助呢?   一項隨機性的第 3 期臨床試驗 ASCENT-04/KEYNOTE-D19,就是想要試圖回答這個問題。 以下是2025年ASCO年會公布之研究的主要結果。以中位疾病控制時間而言,pembrolizumab搭配Sacituzumab govitecan的雙箭齊發之方案,與pembrolizumab搭配化療相比,表現出更優異的成績,分別為11.2個月與 7.8個月(風險比為0.65);而整體存活時間之資料尚未達成熟階段,但雙箭齊發之方案組顯示出更好的成績。而治療的客觀緩解率分別為59.7% 與53.2%。Pembrolizumab搭配Sacituzumab govitecan的雙箭齊發之方案的副作用,是腹瀉和中性白血球數目減少的發生率更高。這些成績,意味著轉移性三陰性乳癌的第一線治療新趨勢,Pembrolizumab搭配Sacituzumab govitecan的雙箭齊發之方案或許可以成為新的標準治療。   儘管 PD-1/PD-L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合併化療,已經改變了先前未治療的 PD-L1 陽性晚期三陰性乳癌第一線治療的治療選擇,但仍存在著療效改善的關鍵未滿足需求。Sacituzumab govitecan先前已經證明其對先前接受過治療的轉移性三陰性乳癌具有顯著的臨床效益。第 3 期臨床試驗ASCENT-04/KEYNOTE-D19,該研究納入了既往未接受過治療的 PD-L1 陽性(CPS ≥ 10;22C3 檢測)局部晚期不可手術切除或轉移性三陰性乳癌患者。   研究方法:

轉移性三陰性乳癌治療新趨勢 拓達維、吉舒達雙箭齊發 閱讀全文 »

2025052309 1

健保給付早期三陰性乳癌免疫藥物pembrolizumab (keytruda®吉舒達) 自2025年06月01日生效的規定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1.早期三陰性乳癌:非轉移性、第 II期至第 IIIb 期(cT1c N1-2 或 T2-4 N0-2)成年病人: I.術前前導性治療: 限 pembrolizumab 每3週1次與carboplatin 和 paclitaxel 併用至多4個療程,接續限 pembrolizumab 每3週1次與 cyclophosphamide 和doxorubicin 或 epirubicin 併用至多4個療程,做為初診斷病人前導性治療用藥。   II.術後輔助治療:上述病人接受過術前前導性治療後,限手術後未達pCR (未達病理上腫瘤完全緩解,即non-pCR,亦即仍有殘留病灶者者),單用 pembrolizumab 每3週1次,做為輔助治療用藥,且至多使用9個療程。   使用於早期三陰性乳癌術後輔助治療時,須檢附於乳房和/或手術切除的淋巴結中發現有殘餘的侵襲性癌症(non-pCR)佐證。   III.上述 pembrolizumab 用於早期三陰性乳癌依前述療程規定至多使用17 個療程,且用於術後輔助治療,   使用條件: 病人體能狀況良好(ECOG≦1)。 病人之心肺與肝腎功能須符合下列所有條件: I.心肺NYHA(the 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Functional Class I 或 II II.肝GOT<60U/L 及 GPT<60U/L,且 T-bilirubin<1.5mg/dL (晚期肝細胞癌病人可免除此條件)

健保給付早期三陰性乳癌免疫藥物pembrolizumab (keytruda®吉舒達) 自2025年06月01日生效的規定 閱讀全文 »

2025032003 1

早期三陰性乳癌患者使用免疫治療Pembrolizumab 會提升整體的存活率嗎?

高禾醫院細胞治療中心/台中醫院血液腫瘤科 陳駿逸醫師   對於三陰性早期乳癌的患者,第3 期臨床試驗KEYNOTE-522的研究數據,在使用免疫治療Pembrolizumab與含鉑類之化療是可顯著改善病理學上腫瘤的完全緩解和無事件生存期,但是否會提升整體的存活率呢?   第3 期臨床試驗KEYNOTE-522之研究方法是收錄了未經治療的 II 期或 III 期三陰性乳癌患,讓她們接受術前輔助治療的方案,而以 2:1 的比例隨機分配,即每 3 週進行 4 個療程的免疫治療Pembrolizumab(劑量為 200 毫克)加上紫杉醇和卡鉑化療之治療方案(也就是免疫加化療之治療模式),或是安慰劑加紫杉醇和卡鉑化療之治療方案(也就是單用化療之治療模式),然後再進行 4 個療程的免疫治療Pembrolizumab加上doxorubicin/cyclophosphamide化療之治療方案(也就是繼續給予免疫加化療之治療模式),或是繼續單用化療之治療模式(doxorubicin/cyclophosphamide)。之後給予確定性手術後,於接受術前免疫加化療之治療模式的患者於手術後接受每 3 週為一個療程的免疫治療Pembrolizumab,最多接受 9 個療程。而接受術前單用化療之治療模式的患者於手術後接受安慰劑治療。   該研究的主要終點是理學上腫瘤的完全緩解率和無事件生存期。而整體存活率是次要研究的終點。   研究的結果如下: 收錄了1174 名患者接受隨機分組,其中784 名被分配到免疫加化療組,390 名被分配到單用化療組。在資料截止日期(2024 年 3 月 22 日),中位追蹤時間為 75.1 個月(範圍為 65.9 至 84.0個月)。 追蹤60 個月時估計之總體存活率–在免疫加化療組為 86.6%(95% 信賴區間 [CI],84.0 至 88.8),而在單用化療組則為 81.7%(95% CI,77.5 至 85.2)。不良事件與免疫治療Pembrolizumab和化療既定的安全性特徵一致。

早期三陰性乳癌患者使用免疫治療Pembrolizumab 會提升整體的存活率嗎? 閱讀全文 »

2025031101 1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新治療藥物 PD-1/VEGF雙特異性抗體Ivonescimab

於2024年5月在美國芝加哥舉行的2024年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ASCO),公布了雙特異性抗體Ivonescimab(AK112/SMT112)搭配化療,在接受EGFR標靶治療失敗的治療EGFR突變非鱗狀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之療效的最新研究數據。 Ivonescimab(AK112/SMT112)是一種抗PD-1/VEGF雙特異性抗體。   過去的1、2期臨床研究顯示,Ivonescimab對接受EGFR標靶藥物治療失敗的EGFR突變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具有潛在療效。這項3期臨床試驗之研究目的在評估和確認Ivonescimab聯合化療與單獨化療在該人群中的療效和安全性。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新治療藥物 PD-1/VEGF雙特異性抗體Ivonescimab 閱讀全文 »

20240919 1

2024年ASCO公告 雙特異性抗體Ivonescimab(AK112/SMT112)搭配化療,在治療EGFR突變非鱗狀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且EGFR標靶治療失敗的之療效 最新研究數據解析

於2024年5月在美國芝加哥舉行的2024年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ASCO),公布了雙特異性抗體Ivonescimab(AK112/SMT112)搭配化療,在接受EGFR標靶治療失敗的治療EGFR突變非鱗狀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之療效的最新研究數據。 Ivonescimab(AK112/SMT112)是一種抗PD-1/VEGF雙特異性抗體。   過去的1、2期臨床研究顯示,Ivonescimab對接受EGFR標靶藥物治療失敗的EGFR突變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具有潛在療效。這項3期臨床試驗之研究目的在評估和確認Ivonescimab聯合化療與單獨化療在該人群中的療效和安全性。   參加臨床試驗的患者被照1:1隨機分組,分別接受Ivonescimab(20mg/kg)搭配化療藥物pemtrexed(500mg/m2)和卡鉑(AUC5)或是單用化學治療組-藥物pemtrexed(500mg/m2)和卡鉑(AUC5),每3週為一次的療程,共4個療程。根據是否有接受第三代EGF標靶藥物和腦轉移與否進行分層,然後進行Ivonescima搭配化療藥物pemetrexed,或是單用化學治療pemetrexed,作為維持治療。本研究的主要終點為對於意向治療(ITT)人群之疾病控制時間,由獨立放射學審查委員會(IRRC)根據RECISTv1.1評估,2024年中報告本研究的首次中期分析結果。

2024年ASCO公告 雙特異性抗體Ivonescimab(AK112/SMT112)搭配化療,在治療EGFR突變非鱗狀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且EGFR標靶治療失敗的之療效 最新研究數據解析 閱讀全文 »

20220606 1

荷爾蒙受體陽性晚期乳癌中 哪些族群會受惠於PARP標靶藥物合併免疫治療?

於2024年5月15日至17日在德國柏林舉行的2024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乳癌會議(ESMO-Breast),公布了一項名為DOLAF的研究結果,試圖找出荷爾蒙受體陽性晚期乳癌中,哪些族群會受惠於PARP標靶藥物合併免疫治療?   遺傳性BRCA癌症基因的突變,以及其他涉及 HRR(同源重組修復)或是MMR(錯配修復)機制的相關基因出現缺陷,或許與轉移性乳癌對於 PARP標靶藥物合併免疫治療的敏感性有關。且過去研究顯示免疫檢查點阻斷和 PARP 標靶藥物之間存在協同作用。而且荷爾蒙受體陽性晚期乳癌當出現有賀爾蒙治療抗藥基因的時候,也很可能是這種PARP標靶藥物合併免疫治療的關鍵目標。     針對荷爾蒙受體陽性晚期乳癌當出現有賀爾蒙治療抗藥基因,或是具備有遺傳性BRCA癌症基因的突變,以及其他涉及 HRR(同源重組修復)或是MMR(錯配修復)機制的相關基因出現缺損的時候,患者先前接受過1 種的乳癌荷爾蒙治療,包括 CDK4/6 抑制劑和 少於1 種的轉移性乳癌化療。給予PARP標靶藥物(olaparib)合併免疫治療(durvalumab)和法洛德(fulvestrant)的治療方案。  

荷爾蒙受體陽性晚期乳癌中 哪些族群會受惠於PARP標靶藥物合併免疫治療? 閱讀全文 »

2024082601

台灣的第2期與3期三陰性乳癌患者 免疫治療也適用嗎?會更適用嗎?

陳駿逸醫師將透過逸仙看乳癌的第0013集,跟各位介紹台灣的第2期與3期三陰性乳癌患者 免疫治療也適用嗎?會更適用嗎?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合併術前化療為目前三陰性乳癌中必需要考慮的選項。   一項命名為KEYNOTE-522的第三期臨床試驗,是在研究早期三陰性乳癌患者中比較術前化療加上免疫治療Pembrolizumab(keytruda/吉舒達),於手術切除腫瘤後還是繼續接受Pembrolizumab單一藥物的術後輔助治療,與現今治療模式-單純術前化療(於術後接受安慰劑的輔助治療)。於2020年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早期結果顯示,術前化療加上免疫治療Pembrolizumab可以提高手術時候的病理學腫瘤完全消失率。於2022年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又發表了備受期待的KEYNOTE-522研究的後續結果,此次又證明術前化療加上免疫治療Pembrolizumab以及於乳房腫瘤手術後還是繼續接受Pembrolizumab單一藥物的輔助治療,確實可以顯著延長了患者的無事件的生存期,充分證明了之前公布的術前化療加上免疫治療Pembrolizumab可以提高手術時候的病理學上腫瘤完全消失率(pCR),結果充分證實了它也轉化成了無事件的存活率(EFS)增加的治療獲益,而且實現PD-L1表達限制的重大突破,而這一療效的增加與PD-L1的表達水準無關聯性。目前更多、更新、追蹤更久的數據,且目前已經有亞裔受試族群的研究資料,特別是韓國受試者使用化療加上免疫治療Pembrolizumab其無事件的存活率高達9成,而亞裔族群之3年整體存活率更因此提升14%。對於台灣的第2期與3期三陰性乳癌患者 免疫治療也適用嗎?會更適用嗎?   KEYNOTE-522研究的背景

台灣的第2期與3期三陰性乳癌患者 免疫治療也適用嗎?會更適用嗎? 閱讀全文 »

2024082501

第2期與3期的三陰性乳癌 該如何應用免疫治療?

陳駿逸醫師將透過逸仙看乳癌的第0012集,跟各位介紹第2期與3期的三陰性乳癌 該如何應用免疫治療??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合併術前化療為目前三陰性乳癌中必需要考慮的選項。   一項命名為KEYNOTE-522的第三期臨床試驗,是在研究早期三陰性乳癌患者中比較術前化療加上免疫治療Pembrolizumab(keytruda/吉舒達),於手術切除腫瘤後還是繼續接受Pembrolizumab單一藥物的術後輔助治療,與現今治療模式-單純術前化療(於術後接受安慰劑的輔助治療)。於2020年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早期結果顯示,術前化療加上免疫治療Pembrolizumab可以提高手術時候的病理學腫瘤完全消失率。於2022年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又發表了備受期待的KEYNOTE-522研究的後續結果,此次又證明術前化療加上免疫治療Pembrolizumab以及於乳房腫瘤手術後還是繼續接受Pembrolizumab單一藥物的輔助治療,確實可以顯著延長了患者的無事件的生存期,充分證明了之前公布的術前化療加上免疫治療Pembrolizumab可以提高手術時候的病理學上腫瘤完全消失率(pCR),結果充分證實了它也轉化成了無事件的存活率(EFS)增加的治療獲益,而且實現PD-L1表達限制的重大突破,而這一療效的增加與PD-L1的表達水準無關聯性。目前更多、更新、追蹤更久的數據,對於第2期與3期的三陰性乳癌,該如何應用這些免疫治療的數據呢?

第2期與3期的三陰性乳癌 該如何應用免疫治療? 閱讀全文 »

20240421 1

癌症免疫治療論壇 第014集:關於乳癌免疫治療的已知與未知-3/3

癌症免疫治療論壇 第014集YouTube首播公告: 題目: 關於乳癌免疫治療的已知與未知-3/3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Da1czX3yFFA 2024年04月21日 晚上20:00 開始

癌症免疫治療論壇 第014集:關於乳癌免疫治療的已知與未知-3/3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