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精準醫療

2025060508 1

口服選擇性糖皮質激素受體拮抗劑 Relacorilant 治療鉑類化療抗藥的卵巢癌之功效分析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2025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將於2025年5月30日-6月3日在美國伊利諾州的芝加哥舉行。 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ASCO年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學術水準最高、最具權威的臨床癌症治療的會議。   2025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上有一篇名為ROSELLA的3 期研究,評估 relacorilant 搭配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nab-paclitaxel) 或是單藥nab-paclitaxel,於治療鉑類化療抗藥卵巢癌(PROC)的療效差異(GOG-3073、ENGOT-ov72)。   內源性皮質醇會活化糖皮質激素受體( GR ),從而觸發抗凋亡基因表現上調,會抵消細胞毒殺性化療的作用。Relacorilant 是一種新型的口服選擇性糖皮質激素受體拮抗劑 (selective glucocorticoid receptor antagonist /SGRA),Relacorilant 阻斷了糖皮質激素受體( GR )的激活,這是卵巢癌細胞壓力誘導化療抗藥性的關鍵途徑,透過抑制這種皮質醇誘導的抗藥性機制,Relacorilant使用後會恢復了癌細胞的凋亡潛能,從而增強腫瘤對化療誘導的細胞凋亡的敏感性。   過去的第二期臨床試驗發現,在鉑類化療抗藥卵巢癌患者中,Relacorilant搭配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nab-paclitaxel)的使用可以相較於單藥nab-paclitaxel,更能夠改善無疾病惡化的生存期 (PFS),並顯示出改善總體生存期 (OS) 的趨勢,且安全性與單藥nab-paclitaxel治療無顯著的差異。  

口服選擇性糖皮質激素受體拮抗劑 Relacorilant 治療鉑類化療抗藥的卵巢癌之功效分析 閱讀全文 »

2025060310 1

PROTAC(蛋白水解靶向嵌合體)新藥 Vepdegestrant 為乳癌治療開創新篇章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蛋白水解靶向嵌合體 (proteolysis targeting chimeras, PROTACs) 是混接有兩種不同功能性配體 (ligand) 的小分子藥物,其中一個配體能夠與目標蛋白質 (protein of interest, POI) 結合,另一個配體則是用來招募 E3 連接酶 (E3 ligase)。   藉由 PROTAC 藥物,E3 連接酶將得以靠近目標蛋白質,並將其標記上泛素 (ubiquitin);帶有泛素標記的目標蛋白質會被蛋白酶體所辨識並切割降解為小片段胜肽,而 PROTAC 藥物則可以在細胞中循環再利用。   PROTAC利用人體的泛素-蛋白酶體系統,實現對蛋白質的降解,避免了傳統小分子藥物抑制劑可能帶來的抗藥性問題。PROTAC 技術是近年來各大藥廠專注的領域。該技術利用人體自身的泛素-蛋白酶體系統,實現對標靶特定蛋白的降解   三期臨床試驗VERITAC2,是於CDK4/6抑制劑+芳香環酶抑制劑之荷爾蒙治療之後的患者,研究使用Vepdegestrant(PROTAC的一種,可以做為雌激素受體降解劑),與Fulvestrant對比之療效。   這項重要的研究,在乳癌第一線荷爾蒙治療後病況惡化的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 陰性之乳癌患者應用vepdegestrant的療效,評估了新型藥物Vepdegestrant,一種新的作用機制,選擇性口服PROTAC 之雌激素受體降解劑,透過直接利用泛素 – 蛋白酶體系統降解荷爾蒙受體,靶向野生型和突變型荷爾蒙受體。鄉嚼於fulvestrant,它更具有潛在優勢。

PROTAC(蛋白水解靶向嵌合體)新藥 Vepdegestrant 為乳癌治療開創新篇章 閱讀全文 »

20250060304 1

SERENA-6試驗:ctDNA指導的Camizestrant治療或可有助於打破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患者抗藥性的困局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針對第一線荷爾蒙治療期間,新發的ESR1基因突變且病情惡化的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的晚期乳癌患者:Camizestrant+CDK4/6抑制劑(CDK4/6i)用於3期、雙盲、ctDNA基因檢測之指導的SERENA-6試驗   SERENA-6試驗的研究背景: ESR1的基因突變會持續性地去啟動雌激素受體,是芳香環酶抑制劑搭配CDK4/6抑制劑的方案,產生後續性之獲得性抗藥中最常見的機制。通過ctDNA的分子監測則可以明確芳香環酶抑制劑搭配CDK4/6抑制劑,作為第一線治療期間新發現的ESR1m。   而Camizestrant是新一代的選擇性雌激素受體降解劑(簡稱SERD)和完全性的雌激素拮抗劑,已經於Camizestrant在有/無ESR1突變的患者中,顯示出抗腫瘤的活性。SERENA-6是全球、第三期臨床試驗,也是首個評估以ctDNA檢測來指導於芳香環酶抑制劑搭配CDK4/6抑制劑的標準第一線治療期間,倘若新發現有ESR1基因的突變,並在疾病惡化前調整治療的方案。   研究方法 入組患者為接受芳香環酶抑制劑搭配CDK4/6抑制劑,用於第一線治療使用期間超過6個月以上的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的晚期乳癌患者,每2-3個月藉由ctDNA(進行尋常之腫瘤DNA檢測,是否有ESR1基因突變的存在,同步進行常規性的影像檢查。檢測到出現ESR1基因突變但確無疾病惡化的患者,則按照1:1比例隨機分配至接受Camizestrant(75mg)及繼續使用芳香環酶抑制劑搭配CDK4/6標靶藥物的方案(類型和劑量保持不變),或是接受安慰劑與繼續使芳香環酶抑制劑搭配CDK4/6標靶藥物,加上安慰劑的治療。

SERENA-6試驗:ctDNA指導的Camizestrant治療或可有助於打破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患者抗藥性的困局 閱讀全文 »

2024 1

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的術前與術後使用標靶藥物Alectinib輔助治療之成效如何?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ALK標靶藥物目前已經出現了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Alectinib(商品名Alecensa/安立適膠囊)是第二代ALK標靶藥物。   在2023年歐洲腫瘤內科醫學會(ESMO)的研討會上,發佈了ALINA試驗,該試驗室在完全切除的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進行ALK抑制劑-alectinib輔助治療的研究結果, Alectinib是第一個在第三期試驗中顯著表現出可以改善疾病分期1A~3期的患者的無疾病復發生存期(DFS)的ALK抑制劑,也就是可以確實地減少肺癌復發的有效治療。   根據ALINA試驗的中期分析,與術後輔助鉑類化療的模式相比, 輔助alectinib標靶治療是會帶給患者顯著的減少肺癌復發的有效治療,輔助alectinib標靶治療在II-IIIA期患者和IB-IIIA期的意向治療人群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減少肺癌復發的有效結果。在II-IIIA期人群中,輔助alectinib標靶治療和化療組的中位DFS分別為未達到可以分析的階段和44.4個月(風險比為0.24);在IB-IIIA期人群中,輔助alectinib標靶治療和化療組的中位DFS分別為未達到可以分析的階段和41.3個月(風險比為0.24)。   手術後輔助alectinib標靶治療帶來的DFS獲益在各亞組中一致。在II-IIIA期人群中,輔助alectinib標靶治療和化療組的兩年DFS率分別為93.8%和63.0%,在IB-IIIA期的意向治療人群中的2年DFS率分別為93.6%和63.7%。 與標準方案化療相比,手術後輔助alectinib標靶治療導致了DFS出現統計學上顯著且具有臨床意義的改善,可以確實地減少肺癌復發的有效治療。在IB-IIIA期的意向治療人群中,與化療相比,可以確實地減少肺癌於中樞神經系統復發的有效治療(風險比為0.22)。  

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的術前與術後使用標靶藥物Alectinib輔助治療之成效如何? 閱讀全文 »

2025052613 1

健保給付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的Bevacizumab藥物 自2025年06月01日生效的規定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 卵巢上皮細胞、輸卵管或原發性腹膜癌: (1)Bevacizumab(除Zirabev/力癌停 及Alymsys/艾麥思以外)與carboplatin 及paclitaxel 合併使用,接著單獨使用bevacizumab (除Zirabev/力癌停 及Alymsys/艾麥思以外)治療,作為第四期卵巢上皮細胞、輸卵管或原發性腹膜癌病人接受初次手術切除後之第一線治療之維持治療。   Ⅰ.初次申請為手術後一個月後起與化學治療併用5 個療程。   Ⅱ.第二次申請時為接續單獨使用bevacizumab 維持性治療9 個療程。   Ⅲ.第三次申請時為接續單獨使用bevacizumab 維持性治療8 個療程。 Ⅳ.每人以總共給付22 個療程為上限。若病情惡化或停藥後再復發即 不得再次申請。

健保給付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的Bevacizumab藥物 自2025年06月01日生效的規定 閱讀全文 »

2025052611 1

健保給付去勢療法無效的轉移性攝護腺癌(mCRPC)藥物olaparib(Lynpaza/令癌莎) 自2025年06月01日生效的規定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1)單獨使用於具germline or somatic BRCA 1/2 致病性或疑似致病性突變 且先前接受過新荷爾蒙藥物(novel hormonal agents)治療後惡化之成人病 人。   (2)併用abiraterone 及prednisone 或prednisolone,用於具germline 或 somatic BRCA 1/2 致病性或疑似致病性突變且尚未接受化學治療之成人病人: I.需符合下列條件之 一: i.未曾使用新型荷爾蒙藥品 (abiraterone、apalutamide、darolutamide 和enzalutamide)治療前列腺癌。 ii.於mCRPC 階段使用abiraterone 治療未超過4 個月且使用期間未惡化。   II.不論病人處於轉移或非轉移的狀態下,新型荷爾蒙藥品(abiraterone、 apalutamide、darolutamide 和enzalutamide) ,及olaparib 與

健保給付去勢療法無效的轉移性攝護腺癌(mCRPC)藥物olaparib(Lynpaza/令癌莎) 自2025年06月01日生效的規定 閱讀全文 »

2025052610 1

健保給付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的PARP 抑制劑藥物niraparib(截永樂/Zejula) 自2025年06月01日生效的規定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卵巢、輸卵管或原發性腹膜癌 單獨使用niraparib 於具下列所有條件的病人做為維持治療,限用兩年: I.對第一線含鉑化療有治療反應後使用。 Ⅱ.檢測結果符合下列任一情形之病人: i.具germline or somatic BRCA1/2 致病性或疑似致病性突變病人。 ii.具同源重組缺陷(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Deficient,HRD)陽性且BRCA wild type 之高度惡性病人。 Ⅲ.FIGO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Stage III or IV disease。     須經事前審查核准後使用: I.每次申請之療程以6個月為限。 Ⅱ. 初次申請時需檢附germline or somatic BRCA 1/2 突變檢測報告 或HRD 陽性檢測報告,且需符合全民健康保險藥品給付規定之通則十 BRCA 1/2或HRD檢測需由該項目符合以下認證之實驗室執行,檢測報告上應註明方法學與檢測平台,若為病理檢體由病理專科醫師簽發報告,若非病理檢體由相關領域專科醫師簽發報告,且於檢測報告上加註專科醫師證書字號。

健保給付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的PARP 抑制劑藥物niraparib(截永樂/Zejula) 自2025年06月01日生效的規定 閱讀全文 »

2025052609 1

健保給付非小細胞肺癌免疫藥物 自2025年06月01日生效的規定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非小細胞肺癌第一線用藥: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成人病人,非鱗狀癌者需為EGFR/ALK/ROS-1腫瘤基因原生型、鱗狀癌者需為EGFR/ALK腫瘤基因原生型。  轉移性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第一線用藥:限pembrolizumab 與carboplatin及paclitaxel 併用至多使用4個療程,接續單用pembrolizumab 治療。  轉移性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第一線:限pembrolizumab 與pemetrexed(限使用Pexeda/派癌休或Apeta/伏肺瘤)及含鉑類化學療法併用,或 限atezolizumab 與bevacizumab( 限使用Alymsys/艾麥思 或Avastin/癌思停 )及carboplatin、paclitaxel 併用 做為轉移性, 不具有EGFR/ALK/ROS-1腫瘤基因異常的轉移性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第一線治療。 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第二線用藥:先前已使用過platinum 類化學治療失敗後, 又有疾病惡化, 且EGFR/ALK 腫瘤基因為原生型之晚期鱗狀非小細胞肺癌成人病人。 肺腺癌第三線用藥:先前已使用過platinum 類及docetaxel/paclitaxel 類二線(含)以上化學治療均失敗,又有疾病惡化,且EGFR/ALK/ROS-1腫瘤基因為原生型之晚期非小細胞肺腺癌成人病人。

健保給付非小細胞肺癌免疫藥物 自2025年06月01日生效的規定 閱讀全文 »

2025033107 1

當癌症精準醫療碰上了AI

高禾醫院細胞治療中心/台中醫院血液腫瘤科 陳駿逸醫師   癌症精準醫療是藉助患者分析基因、蛋白質和環境資訊來診斷和治療癌症,為攻克癌症帶來曙光。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縮寫為AI)技術的發展,使其應用在癌症精準醫療中出現了很大的潛力,經由分析多維、多組學等資料,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入瞭解腫瘤的分子生物學,輔助癌症治療的決策。但目前AI與癌症精準醫療的融合上,仍然有許多得挑戰。   首先,探尋AI在目前的應用 數位病理學: AI能夠處理海量的多維數據,例如基因組學、影像學、空間病理學及放射組學的資料,通過深度學習技術可以發現關鍵性的腫瘤生物學特徵。例如,深度學習模型可用於分析病理切片,例如: 預測HER2、PD-L1等關鍵分子標記物,甚至輔助發現潛在的腫瘤突變特徵,從而提高癌症的分型和診斷的精准度。   數位放射學:

當癌症精準醫療碰上了AI 閱讀全文 »

2025031101 1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新治療藥物 PD-1/VEGF雙特異性抗體Ivonescimab

於2024年5月在美國芝加哥舉行的2024年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ASCO),公布了雙特異性抗體Ivonescimab(AK112/SMT112)搭配化療,在接受EGFR標靶治療失敗的治療EGFR突變非鱗狀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之療效的最新研究數據。 Ivonescimab(AK112/SMT112)是一種抗PD-1/VEGF雙特異性抗體。   過去的1、2期臨床研究顯示,Ivonescimab對接受EGFR標靶藥物治療失敗的EGFR突變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具有潛在療效。這項3期臨床試驗之研究目的在評估和確認Ivonescimab聯合化療與單獨化療在該人群中的療效和安全性。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新治療藥物 PD-1/VEGF雙特異性抗體Ivonescimab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