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療新知

癌症營養支持是致勝重要關鍵

局部晚期直腸癌治療新進展

直腸癌(rectal cancer)是指發生在直腸齒狀線以上至直腸、乙狀結腸交界處的惡性腫瘤。直腸癌發病率男性高於女性。由於直腸癌在發病因素、預防、治療和預後都與結腸癌很相似,因此多統稱為大腸直腸癌。但由於分期和多專科整合治療的進步,近年非轉移性直腸癌的預後有了顯著改善。50年前,直腸癌骨盆腔復發比率高達15%-40%,主要因為直腸肛檢或電腦斷層分期有一定的局限性、盆腔淋巴結轉移治療療效欠佳和根治性手術的盲點等。隨著磁振造影和直腸超音波內視鏡、盆腔放射治療和全直腸系膜切除手術(TME)的陸續加入臨床使用,局部晚期直腸癌的5年骨盆腔復發比率下降至4%-15%,5年存活率提升至69%-87%。然而遠處轉移的發生率似乎並未減少,2-3期直腸癌的5年遠處轉移的發生率仍然超過25%。所以局部晚期直腸癌的治療方法與大腸癌的治療方法迥異,且較大腸癌為複雜,直到1985年研究報告首次指出,給予直腸癌同步的化放療可以降低骨盆腔復發比率與遠處轉移的發生率。隨後這幾十年更有大量的研究去評估同步的化放療使用不同化療藥物和放療分割組合,而且也有手術前輔助以及術後輔助治療的開發,其目的無非是想進一步降低遠處轉移的發生率,進而改善5年存活率,讓更多患者經整合治療模式達到更多的腫瘤完全緩解,實現保留肛門與其他器官的期待。所以有必要特別告訴癌友,2022年最新的治療方法。 直腸癌病因 直腸癌的發病與社會環境、生活方式(尤其是飲食習慣、缺乏體能活動)、遺傳因素有關。目前認為其致癌過程是以飲食因素的作用為主,結合其他一些因素的多環節共同作用的結果。 1.飲食與致癌物質:流行病學研究顯示直腸癌的發生與經濟狀況、飲食結構有明顯的聯繫。一般認為高動物蛋白、高脂肪和低纖維飲食是大腸癌高發的因素。進食脂肪多,膽汁分泌也多,膽酸分解物也多,腸內厭氧菌酶活性也增高,致使腸內致癌原、促癌原形成增加,易致大腸癌發生。也有研究認為啤酒中某些成分本身是個弱的直腸癌始動或促進因子,因此啤酒與直腸癌的發生有關。另外,維生素攝入不足、油煎炸食品進食過多等因素也可能與直腸癌的發生有關。 接著介紹局部晚期直腸癌的發生率:過去,現在與未來 局部晚期直腸癌定義目前仍缺乏一致性的共識。現有局部晚期直腸癌的定義包括直腸腫瘤生長進入直腸系膜脂肪(cT3期)、腫瘤距直腸系膜筋膜≤1mm、侵犯鄰近器官或結構(cT4期)、淋巴結轉移(cN1期)、直

局部晚期直腸癌治療新進展 閱讀全文 »

—Pngtree—cardiology vein arterial illustration 6185377

難治性乳癌1例 又碰上上腔靜脈症候群危急症 Trastuzumab deruxtecan給翻轉

一名64歲女性因為HER2陽性、第三A期的右側乳癌接受乳房與腋窩淋巴結廓清手術。 之後,不幸乳癌在胸壁的地方復發,隨後進行了全乳放射治療,以及接受化療小紅莓以及標靶藥物T-DM1 (Trastuzumab Emtansine,商品名:賀癌寧、Kadcyla)。 於12個療程的T-DM1後,影像掃描和理學檢查均未發現轉移跡象,因此暫停了治療並且門診追蹤。 而於7 個月後,又發現胸壁復發伴肋膜的癌細胞播散,於是改成 9 個療程的 Pertuzumab (商品名: Perjeta, 賀疾妥)與Trastuzumab (商品名:賀癌平;Herceptin )搭配化療eribulin治療,直至疾病惡化之時,再次給予T-DM1,但2個療程後病情持續惡化。 且因為有8cm縱隔淋巴結的轉移,導致腫瘤壓迫上腔靜脈,讓病患出現上腔靜脈症候群,而且病患呼吸會喘、且臉部水腫。 上腔靜脈症候群為上腔靜脈血流受阻的一種臨床現象,其主要原因包括腫瘤直接侵犯上腔靜脈、轉移之病灶及淋巴結從外部壓迫,大多是由於縱隔腔有腫瘤病變處壓迫到上腔靜脈的回流,造成頭部以及上肢靜脈回流不良,同時有呼吸急促的現象,是一種腫瘤病患的危急症候群。於是趕緊給予HER2的抗體藥物複合體(ADC) -Trastuzumab deruxtecan(DS-8201,商品名:優赫得),給完一個療程後,病患呼吸會喘的呼吸道症狀全然消失,3個療程後,影像顯示腫瘤的淋巴結轉移情況,受到良好的治療,明顯縮小。 上腔靜脈症候群是腫瘤危急症之一,一般只能選擇姑息性放療來緩解病患的症狀,緊急情況下會使用血管內支架。令人驚訝的是,這一例HER-2乳癌轉移所引起的上腔靜脈上腔靜脈症候群,Trastuzumab deruxtecan給了病患在幾乎無藥可醫的情況,還能有效的治療、快速緩解上腔靜脈症候群的腫瘤危急症。 案例來自:Gan To Kagaku Ryoho. 2022 Jan;49(1):88-90   #Trastuzumab deruxtecan #DS8201 #優赫得 #HER2 #抗體藥物複合體 #ADC #TDM1 #Trastuzumab Emtansine #Kadcyla #Pertuzumab #Perjeta #賀疾妥 #Trastuzumab #賀癌平 #Herceptin #上腔靜脈症候群 #腫瘤

難治性乳癌1例 又碰上上腔靜脈症候群危急症 Trastuzumab deruxtecan給翻轉 閱讀全文 »

—Pngtree—medieval knight sword shield 6835740

復發或轉移性子宮頸癌第2線治療 免疫藥物cemiplimab成新選項

子宮頸癌是高發病率的女性生殖系統癌症之一。 子宮頸癌各分期的治療方式 早期侵襲性子宮頸癌(FIGO分期ⅠB1或ⅠB2)的治療手段是根治性子宮切除術搭配淋巴結切除術以及術後考慮加上輔助治療。 局部晚期子宮頸癌,也就是FIGO分期第1B3~4期的治療手段是放化療與腔內近距離放療。 放療後疾病持續或復發且不適合進行根治性盆腔切除術的患者,以及出現遠端轉移,也就是FIGO分期第4B期的患者,均應該接受含鉑類的化療以及考慮搭配抗血管新生的標靶治療bevacizumab,但是第一線含鉑治療後,大多數患者癌症會復發,此時可以選擇的治療相當有限,最重要是往往療效也不好,針對這類情況,患者迫切需要新藥物或新治療方案。 第4B期子宮頸癌 免疫治療添生力軍 免疫治療大行其道之時候,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就是被寄予厚望的藥物之一,而根據KEYNOTE-158研究的結果,因此讓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pembrolizumab (keytruda) 獲得美國FDA核准,可以用於PD-L1陽性的晚期子宮頸癌於含鉑類的化療失敗後之第二線治療適應證,這也是子宮頸癌第一個獲得美國FDA核准的免疫治療藥物。 Cemiplimab 非小細胞肺癌與子宮頸癌成績驚艷 另一個免疫檢查點抑制劑Libtayo(cemiplimab),cemiplimab是一種高親和力、全人類化的PD-1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已經獲得美國FDA核准第一線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於其第三期臨床試驗中表先出可以顯著延長 PD-L1 高度陽性表現(表達水平大於或等於50%)患者的整體存活期。且2021年ESMO大會上,該藥針對復發/轉移性子宮頸癌的EMPOWER-Cervical 1研究的報告結果令人驚艷。2022年初,該研究的結果以全文發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 EMPOWER-Cervical 1研究之窺探 EMPOWER-Cervical 1是一項開放標籤的多中心的第三期臨床試驗,研究入組含鉑類的化療失敗後的復發/轉移性子宮頸癌患者,無論PD‑L1表達之狀態如何,按照1∶1比例隨機給予cemiplimab(每3周給予350mg,最多用96周。但完成16個療程治療的患者如在治療後的追蹤期間出現疾病惡化者可以選擇重複治療)或是研究者選擇的單一藥物化療(治療至疾病惡化或出現不可接受的毒性),各組間的治療不允許交叉。根據組織學類型[鱗癌或腺癌(包括腺鱗癌)]、

復發或轉移性子宮頸癌第2線治療 免疫藥物cemiplimab成新選項 閱讀全文 »

—Pngtree—science education line brain 4943841

1種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bevacizumab用於治療多形性膠質腦母細胞瘤

惡性腦膠質瘤是最常見的惡性原發性腦腫瘤(起源於大腦的一種腫瘤),占所有原發性腦瘤的近1/4,占所有腦部源發惡性腫瘤的3/4。 而多形性膠質腦母細胞瘤(醫學上常稱GBM)是最常見且最具侵襲性的一種腦膠質瘤,占所有膠質瘤的一半以上。GBM是成人最常見且惡性程度最高的原發性腦腫瘤,具有發病率高、復發率高、死亡率高和治癒率低的特點 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bevacizumab是一種通過靜脈輸注的標靶藥,是一種生物製劑,其為單株抗體能夠與腫瘤血管新生的發動者-VEGF蛋白發生特異性的結合。 而VEGF在腫瘤發生發展過程中對異常新生血管和功能等方面具有關鍵調控作用,這一過程被稱為腫瘤的血管生成。bevacizumab直接通過與VEGF蛋白結合,好來防止與血管細胞上的受體相互作用,進而可以有效干擾腫瘤的血液供應。腫瘤的血液供應被認為是腫瘤在體內生長和擴散(轉移)能力的重要關鍵。 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bevacizumab可以用於治療成人復發性多形性膠質腦母細胞瘤,主要是根據一項多中心、開放標籤、隨機對照的關鍵性之第三期臨床試驗EORTC 26101。該研究結果證實,與單獨化療相比,基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bevacizumab的治療可以延長疾病控制或死亡的時間(中位疾病控制時間從1.5個月延長至4.2個月,疾病惡化風險可以因此再降低51%。在疾病控制期內,疾病緩解的患者與非緩解者相比,顯示出更為穩定的全球健康狀況評分和認知功能。 #腫瘤血管新生 #GBM #bevacizumab 相關多形性膠質腦母細胞瘤資訊請至: https://www.cancerinfotw.org/ 更多多形性膠質腦母細胞瘤資訊 請至: https://mycancerfree.com/cancer-5/

1種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bevacizumab用於治療多形性膠質腦母細胞瘤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