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駿逸 醫師

2025060311 2

轉移性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標靶治療新選項:Ipatasertib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在乳癌第一線荷爾蒙治療搭配CDK4/6抑制劑治療後病況惡化的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 陰性之乳癌患者,Ipatasertib與fulvestrant聯合成為患者治療新的選擇。而fulvestrant在第 1 療程的期第 1 天和第 15 天以及後續療程的第 1 天肌肉注射。   芳香環酶抑制劑之荷爾蒙治療搭配CDK4/6抑制劑治療是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 陰性之轉移性乳癌的標準第一線治療方案 ,當疾病出現惡化,大多數患者將接受進一步的以荷爾蒙治療為基礎的方案。PI3K/AKT 訊號通路上的基因突變是已知的荷爾蒙治療之抗藥機制——無論是原發性荷爾蒙治療之抗藥還是獲得性荷爾蒙治療之抗藥。   臨床試驗MA.40 試驗目的在評估 AKT 抑制劑Ipatasertib對比安慰劑與fulvestrant聯合應用,用於芳香環酶抑制劑之荷爾蒙治療搭配CDK4/6標靶藥物於第一線治療後疾病出現惡化的的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 陰性之轉移性乳癌患者,評估這兩種方案的療效和安全性。   入組患者按1:1的比例隨機分配至接受Ipatasertib與fulvestrant的治療,或安慰劑與fulvestrant的治療。分層因素包括:AKT通路異常(PIK3CA、AKT1和/或PTEN基因異常)與野生型/未知,以及荷爾蒙治抗藥(原發性荷爾蒙治療之抗藥、獲得性荷爾蒙治療之抗藥)。  

轉移性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標靶治療新選項:Ipatasertib 閱讀全文 »

2025060310 1

PROTAC(蛋白水解靶向嵌合體)新藥 Vepdegestrant 為乳癌治療開創新篇章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蛋白水解靶向嵌合體 (proteolysis targeting chimeras, PROTACs) 是混接有兩種不同功能性配體 (ligand) 的小分子藥物,其中一個配體能夠與目標蛋白質 (protein of interest, POI) 結合,另一個配體則是用來招募 E3 連接酶 (E3 ligase)。   藉由 PROTAC 藥物,E3 連接酶將得以靠近目標蛋白質,並將其標記上泛素 (ubiquitin);帶有泛素標記的目標蛋白質會被蛋白酶體所辨識並切割降解為小片段胜肽,而 PROTAC 藥物則可以在細胞中循環再利用。   PROTAC利用人體的泛素-蛋白酶體系統,實現對蛋白質的降解,避免了傳統小分子藥物抑制劑可能帶來的抗藥性問題。PROTAC 技術是近年來各大藥廠專注的領域。該技術利用人體自身的泛素-蛋白酶體系統,實現對標靶特定蛋白的降解   三期臨床試驗VERITAC2,是於CDK4/6抑制劑+芳香環酶抑制劑之荷爾蒙治療之後的患者,研究使用Vepdegestrant(PROTAC的一種,可以做為雌激素受體降解劑),與Fulvestrant對比之療效。   這項重要的研究,在乳癌第一線荷爾蒙治療後病況惡化的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 陰性之乳癌患者應用vepdegestrant的療效,評估了新型藥物Vepdegestrant,一種新的作用機制,選擇性口服PROTAC 之雌激素受體降解劑,透過直接利用泛素 – 蛋白酶體系統降解荷爾蒙受體,靶向野生型和突變型荷爾蒙受體。鄉嚼於fulvestrant,它更具有潛在優勢。

PROTAC(蛋白水解靶向嵌合體)新藥 Vepdegestrant 為乳癌治療開創新篇章 閱讀全文 »

2025060309 2

HER2 ADC藥物優赫得 為胃癌治療開創新篇章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針對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陽性之不可以手術切除/轉移性胃癌或胃食道交界處腺癌患者於第二線治療使用Trastuzumab Deruxtecan(T-DXd/德曲妥珠單抗/優赫得) 對比Ramicirumab/太平洋紫杉醇方案,孰優孰劣,2025年ASCO年會發表了一項隨機性的第三期臨床試驗DESTINY-Gastric04研究的初步分析結果。   根據既往第2期臨床試驗的研究結果,T-DXd (6.4 mg/kg)已被核准用於HER2陽性之不可以手術切除/轉移性胃癌或胃食道交界處腺癌、且既往接受過Trastuzumab與化療之基礎方案治療患者。DESTINY-Gastric04 (NCT04704934)是一項全球性、隨機、多中心、開放標籤的隨機性的第三期臨床試驗,研究目的在評估T-DXd對比於Ramicirumab/太平洋紫杉醇方案,在該二線治療的背景下,用於HER2陽性之不可以手術切除/轉移性胃癌或胃食道交界處腺癌患者的療效與安全性。2025年ASCO年會發表了該研究計畫期中分析的主要療效分析。   研究方法如下: 經切片確認為HER2陽性(IHC 3+或IHC 2+/ISH+)後,患者按1:1的比例隨機分配接受T-DXd (6.4 mg/kg) 治療方案或是Ramicirumab/太平洋紫杉醇治療方案。研究之主要終點為總體生存期。兩組間的總體生存期採用根據隨機分層因素進行分層的log-rank檢驗進行比較。由研究者評估的次要終點包括疾病無惡化的生存期 (PFS)、確認的治療客觀緩解率 (cORR)、疾病控制率 (DCR)和安全性。  

HER2 ADC藥物優赫得 為胃癌治療開創新篇章 閱讀全文 »

2025060308 2

轉移性三陰性乳癌治療新趨勢 拓達維、吉舒達雙箭齊發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對於先前未治療的 PD-L1 陽性晚期三陰性乳癌,目前的第一線之標準治療就是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embrolizumab (keytruda/吉舒達/帕博利珠單抗)搭配化療,而當此方案失敗後,Sacituzumab govitecan (拓達維/Trodelvy,簡稱SG) 就是理想的第二線治療方案。   那麼對於先前未治療的 PD-L1 陽性晚期三陰性乳癌,如果第一線治療改用 pembrolizumab搭配Sacituzumab govitecan的雙箭齊發之方案,用ADC藥物Sacituzumab goviteca取代傳統之化療藥物,如此是否會比目前的第一線之標準治療就是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embrolizumab搭配化療,帶給病人更多的幫助呢?   一項隨機性的第 3 期臨床試驗 ASCENT-04/KEYNOTE-D19,就是想要試圖回答這個問題。 以下是2025年ASCO年會公布之研究的主要結果。以中位疾病控制時間而言,pembrolizumab搭配Sacituzumab govitecan的雙箭齊發之方案,與pembrolizumab搭配化療相比,表現出更優異的成績,分別為11.2個月與 7.8個月(風險比為0.65);而整體存活時間之資料尚未達成熟階段,但雙箭齊發之方案組顯示出更好的成績。而治療的客觀緩解率分別為59.7% 與53.2%。Pembrolizumab搭配Sacituzumab govitecan的雙箭齊發之方案的副作用,是腹瀉和中性白血球數目減少的發生率更高。這些成績,意味著轉移性三陰性乳癌的第一線治療新趨勢,Pembrolizumab搭配Sacituzumab govitecan的雙箭齊發之方案或許可以成為新的標準治療。   儘管 PD-1/PD-L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合併化療,已經改變了先前未治療的 PD-L1 陽性晚期三陰性乳癌第一線治療的治療選擇,但仍存在著療效改善的關鍵未滿足需求。Sacituzumab govitecan先前已經證明其對先前接受過治療的轉移性三陰性乳癌具有顯著的臨床效益。第 3 期臨床試驗ASCENT-04/KEYNOTE-D19,該研究納入了既往未接受過治療的 PD-L1 陽性(CPS ≥ 10;22C3 檢測)局部晚期不可手術切除或轉移性三陰性乳癌患者。   研究方法:

轉移性三陰性乳癌治療新趨勢 拓達維、吉舒達雙箭齊發 閱讀全文 »

2025060307 2

腫瘤電場治療(tumor-treating fields,TTFields) 胰臟癌患者新希望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腫瘤電場治療(tumor-treating fields,TTFields),是一種新的癌症治療模式,透過輸出低強度、中等頻率、交變的電場至癌細胞,從而干擾癌細胞的分裂過程,造成抗癌的效果。與其他癌症治療方式不同,TTFields主要是運用物理原理來發揮抗癌療效。   2025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將於2025年5月30日-6月3日在美國伊利諾州的芝加哥舉行。 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ASCO年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學術水準最高、最具權威的臨床癌症治療的會議。   2025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上報告了名為PANOVA-3的臨床試驗,研究結果發現TTFields合併化療(Gemcitabine/Nab-Paclitaxel),可以顯著改善局部晚期胰臟癌患者的生存期,此舉或終將改變治療的標準   研究背景 迄今為止,尚無第三期臨床試驗顯示其對局部晚期胰臟癌患者的總體生存期上的獲益。腫瘤電場治療 (TTFields) 是一種可以提供干擾癌細胞分裂的電場。TTFields療法已被FDA核准用於治療膠質母細胞瘤、胸膜間皮瘤和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   一項針對胰臟癌的早期試驗顯示,TTFields療法聯合Gemcitabine/Nab-Paclitaxel(無論是否聯用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具有安全性和初步療效。

腫瘤電場治療(tumor-treating fields,TTFields) 胰臟癌患者新希望 閱讀全文 »

2025060306 1

Encorafenib搭配cetuximab 與化療方案 成為BRAF V600E突變型轉移性的大腸直腸癌患者一線的標準治療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2025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將於2025年5月30日-6月3日在美國伊利諾州的芝加哥舉行。 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ASCO年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學術水準最高、最具權威的臨床癌症治療的會議。   2025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上報告了第三期MATTERHORN臨床試驗的結果,批露了durvalumab(又稱抑癌寧,Imfiniz/度伐利尤單抗)合併化療藥物5-fluorouracil, leucovorin, oxaliplatin 、docetaxel (簡稱FLOT)的化療方案,這種免疫合併化療的療法,可以顯著改善可以手術切除的胃癌/胃食道結合部位癌症的疾病復發綠,存活時間也得到了有所延長的趨勢。   術前輔助與術後輔助化療FLOT方案,是目前可以手術切除的胃癌/胃食道結合處之癌的標準方案,然而此舉還是讓患者的復發率依然比較高。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合併化療目前已經被用於轉移性胃癌/胃食道結合部位癌症的的治療,但在術前輔助與術後輔助治療領域尚未獲得核准。   MATTERHORN研究(NCT04592913)是一項隨機、雙盲、全球多中心的三期臨床試驗,目的在評估術前輔助與術後輔助使用durvalumab搭配FLOT化療方案,對比於安慰劑搭配化療FLOT方案,在局部晚期、手術可切除之胃癌/胃食道結合處癌患者中的療效。該研究的主要終點是無事件生存期(EFS),關鍵次要終點包括病理學上的完全緩解率(pCR)率和總體生存期(OS)。在此之前的分析結果已表明,術前輔助與術後輔助使用durvalumab搭配FLOT化療方案,相對於術前輔助與術後輔助只使用FLOT化療方案,在pCR率方面確實取得了統計學上顯著的改善。2025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上報告了該研究預設的第二次中期分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結果。   研究方法為:收錄了年齡≥18歲、經組織學確診為手術可切除(根據AJCC第8版分期標準為II-IVa期)、未經治療的胃癌/胃食道結合處癌患者,按1:1隨機分配於接受durvalumab(1500mg,每4週一次,第1天)搭配FLOT化療方案(第1天和第15天給藥),或安慰劑搭配FLOT化療方案,共進行4個療程(手術前輔助治療和手術前輔助治療各2個療程);隨後繼續接受durvalumab(1500mg

Encorafenib搭配cetuximab 與化療方案 成為BRAF V600E突變型轉移性的大腸直腸癌患者一線的標準治療 閱讀全文 »

2025052202 1

術前輔助與術後輔助使用免疫藥物durvalumab搭配化療 提高胃癌患者存活率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2025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將於2025年5月30日-6月3日在美國伊利諾州的芝加哥舉行。 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ASCO年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學術水準最高、最具權威的臨床癌症治療的會議。   2025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上報告了第三期MATTERHORN臨床試驗的結果,批露了durvalumab(又稱抑癌寧,Imfiniz/度伐利尤單抗)合併化療藥物5-fluorouracil, leucovorin, oxaliplatin 、docetaxel (簡稱FLOT)的化療方案,這種免疫合併化療的療法,可以顯著改善可以手術切除的胃癌/胃食道結合部位癌症的疾病復發綠,存活時間也得到了有所延長的趨勢。   術前輔助與術後輔助化療FLOT方案,是目前可以手術切除的胃癌/胃食道結合處之癌的標準方案,然而此舉還是讓患者的復發率依然比較高。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合併化療目前已經被用於轉移性胃癌/胃食道結合部位癌症的的治療,但在術前輔助與術後輔助治療領域尚未獲得核准。   MATTERHORN研究(NCT04592913)是一項隨機、雙盲、全球多中心的三期臨床試驗,目的在評估術前輔助與術後輔助使用durvalumab搭配FLOT化療方案,對比於安慰劑搭配化療FLOT方案,在局部晚期、手術可切除之胃癌/胃食道結合處癌患者中的療效。該研究的主要終點是無事件生存期(EFS),關鍵次要終點包括病理學上的完全緩解率(pCR)率和總體生存期(OS)。在此之前的分析結果已表明,術前輔助與術後輔助使用durvalumab搭配FLOT化療方案,相對於術前輔助與術後輔助只使用FLOT化療方案,在pCR率方面確實取得了統計學上顯著的改善。2025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上報告了該研究預設的第二次中期分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結果。   研究方法為:收錄了年齡≥18歲、經組織學確診為手術可切除(根據AJCC第8版分期標準為II-IVa期)、未經治療的胃癌/胃食道結合處癌患者,按1:1隨機分配於接受durvalumab(1500mg,每4週一次,第1天)搭配FLOT化療方案(第1天和第15天給藥),或安慰劑搭配FLOT化療方案,共進行4個療程(手術前輔助治療和手術前輔助治療各2個療程);隨後繼續接受durvalumab(1500mg

術前輔助與術後輔助使用免疫藥物durvalumab搭配化療 提高胃癌患者存活率 閱讀全文 »

20250060304 1

SERENA-6試驗:ctDNA指導的Camizestrant治療或可有助於打破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患者抗藥性的困局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針對第一線荷爾蒙治療期間,新發的ESR1基因突變且病情惡化的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的晚期乳癌患者:Camizestrant+CDK4/6抑制劑(CDK4/6i)用於3期、雙盲、ctDNA基因檢測之指導的SERENA-6試驗   SERENA-6試驗的研究背景: ESR1的基因突變會持續性地去啟動雌激素受體,是芳香環酶抑制劑搭配CDK4/6抑制劑的方案,產生後續性之獲得性抗藥中最常見的機制。通過ctDNA的分子監測則可以明確芳香環酶抑制劑搭配CDK4/6抑制劑,作為第一線治療期間新發現的ESR1m。   而Camizestrant是新一代的選擇性雌激素受體降解劑(簡稱SERD)和完全性的雌激素拮抗劑,已經於Camizestrant在有/無ESR1突變的患者中,顯示出抗腫瘤的活性。SERENA-6是全球、第三期臨床試驗,也是首個評估以ctDNA檢測來指導於芳香環酶抑制劑搭配CDK4/6抑制劑的標準第一線治療期間,倘若新發現有ESR1基因的突變,並在疾病惡化前調整治療的方案。   研究方法 入組患者為接受芳香環酶抑制劑搭配CDK4/6抑制劑,用於第一線治療使用期間超過6個月以上的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的晚期乳癌患者,每2-3個月藉由ctDNA(進行尋常之腫瘤DNA檢測,是否有ESR1基因突變的存在,同步進行常規性的影像檢查。檢測到出現ESR1基因突變但確無疾病惡化的患者,則按照1:1比例隨機分配至接受Camizestrant(75mg)及繼續使用芳香環酶抑制劑搭配CDK4/6標靶藥物的方案(類型和劑量保持不變),或是接受安慰劑與繼續使芳香環酶抑制劑搭配CDK4/6標靶藥物,加上安慰劑的治療。

SERENA-6試驗:ctDNA指導的Camizestrant治療或可有助於打破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患者抗藥性的困局 閱讀全文 »

20250060302 1

術後輔助同步放化療再加上免疫藥物Nivolumab 大幅減少頭頸癌之術後復發高風險族群的疾病復發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第三期隨機化臨床試驗NIVOPOSTOP(GORTEC 2018-01),目的在研究針對頭頸部鱗狀細胞癌患者於手術切除術後,屬於復發高風險的族群,術後輔助給予Nivolumab(Opdivo/保疾伏/納武利尤單抗)合併同步放化療(CCRT)之治療,是否會帶給病患幫助。   過去二十年中,針對頭頸部鱗狀細胞癌患者於手術切除術後,屬於復發高風險的族群,標準的治療術後輔助同步放化療(CCRT,以含順鉑之化療)。儘管是採用根治性治療為目的,但最終仍有許多患者出現復發,充分顯示出亟需要更有效的治療方案。   2025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將於2025年5月30日-6月3日在美國伊利諾州的芝加哥舉行。 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ASCO年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學術水準最高、最具權威的臨床癌症治療的會議。   2025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上報告了一項NIVOPOSTOP研究評估了在術後輔助同步放化療的標準治療基礎上,加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Nivolumab,對比於僅僅只使用術後輔助同步放化療治療的療效。   關於NIVOPOSTOP的研究方法,它是一項國際性、隨機性、開放標籤的第三期臨床試驗(NCT03576417)。主要收錄的標準為:年齡<75歲、體能狀態良好、經手術切除的口腔/口咽/下嚥/喉部的局部晚期之頭頸部鱗狀細胞癌患者,且存在以下任一高復發的風險因素:淋巴結包膜外侵犯、手術切緣陽性、≥4個淋巴結受累或多灶性神經周圍的侵犯。

術後輔助同步放化療再加上免疫藥物Nivolumab 大幅減少頭頸癌之術後復發高風險族群的疾病復發 閱讀全文 »

20250060301 2 1

合併Lurbinectedin與Atezolizumab作為一線維持治療 改寫廣泛期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整體存活時間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Lurbinectedin (商品名:Zepzelca/贊必佳/蘆比替定),目前於台灣核准適應症為:適用於使用含鉑化學治療期間或之後病程惡化之轉移性小細胞肺癌(SCLC)成人病人的治療。   小細胞肺癌(SCLC)大約占整體肺癌人數的10-15%,台灣每年大約有1000例小細胞肺癌新診斷的病例,大多數小細胞肺癌患者初次診斷為廣泛期。廣泛期小細胞肺癌具有侵襲性,治療困難度大,且預後不佳,目前第一線治療主要以PD-L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Atezolizumab療法搭配含鉑類化療藥物,之後再使用 Atezolizumab 做為維持治療。若病人狀況持續惡化,則可以使用lurbinectedin做為二線治療。   臨床三期試驗IMforte (NCT05091567)中,則對已接受鉑類化療及 Atezolizumab 誘導治療後的成人廣泛期小細胞肺癌,對於病況控制良好或穩定者,顯現出atezolizumab (Tecentriq®/癌自禦/阿替利珠單抗)合併Lurbinectedin作為後續之維持療法使用後,可以讓患者的總體生存時間和疾病無進展生存期 (PFS),有相較於現有之單純以Atezolizumab 做為維持治療的療法,有統計學上顯著的改善療效之姿。   亦即IMforte 試驗的結果非常令人鼓舞,顯示在Atezolizumab維持治療中加入Lurbinectedin後,能夠顯著延緩疾病進展並延長廣泛期小細胞肺癌成人患者的存活時間。合併Lurbinectedin與Atezolizumab的維持之療法有機會成為小細胞肺癌病人經過一線治療後,首選的維持治療組合。   2025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將於2025年5月30日-6月3日在美國伊利諾州的芝加哥舉行。 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ASCO年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學術水準最高、最具權威的臨床癌症治療的會議。  

合併Lurbinectedin與Atezolizumab作為一線維持治療 改寫廣泛期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整體存活時間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