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細胞肺癌

2025020410 1

腫瘤科醫師另類觀點看 血液腫瘤標記(或稱為腫瘤指數)之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

癌細胞本身就具有高度的異質性,而這正是目前造成癌症標準治療出現內在或後天性抗藥性的原因,導致大多數癌症患者治療後最後是以失敗收場,或是出現抗藥性或症症復發。與其他癌症免疫療法一樣,CIK細胞療法的完全成功地克復上述的困難。因為針對異質性的癌細胞群而言,CIK 細胞具有靶向和殺死異質性癌細胞的能力。

最後,總結CIK細胞療法的結論:
CIK細胞療法在快速發展的癌症領域確實具有巨大治療的潛力。因此,如何優化CIK治療與其他癌症標準的中西醫治療結合,才能讓CIK細胞治療的優點發會的更為淋漓盡致。而CIK細胞療法在現今癌症的治療模式,主要以Add-on的方式加入,與現今癌症的治療模式互相搭配與互補,而不是完全去取代癌症標準的中西醫治療,如此將讓CIK細胞療法成為臨床實務中對於減少副作用和提升癌症患者存活率,提供更重要的關鍵神隊友的角色。

腫瘤科醫師另類觀點看 血液腫瘤標記(或稱為腫瘤指數)之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 閱讀全文 »

2025011905 1

健保給付小細胞肺癌藥物durvalumab(商品名:Imfinzi/抑癌寧) 自2025年02月01日生效的規定

限atezolizumab 與carboplatin 及etoposide 併用,或durvalumab 與etoposide 及carboplatin 或cisplatin 兩者之 一併用,適用於先前未曾接受化療,且無腦部或無脊髓轉移之擴散 期(extensive stage)小細胞肺癌成人患者。     #健保給付 #durvalumab;

健保給付小細胞肺癌藥物durvalumab(商品名:Imfinzi/抑癌寧) 自2025年02月01日生效的規定 閱讀全文 »

2024101602

中西醫整合治療癌症論點 實證醫學證實中藥可以有抑制癌症的轉移

高禾醫院整合治療科 陳駿逸醫師   癌症是全球死亡率第⼆⾼的疾病,僅次於⼼臟和腦⾎管疾病,90%的癌症死亡是由於轉移所導致。癌症轉移是指惡性腫瘤細胞離開原發灶,穿透⾎管進⼊患者的⾎液循環和淋巴循環,或是直接在體腔內擴散,癌細胞並繼續到達遠處增殖、⽣⻑,最終發⽣全身擴散的過程。   癌症轉移是⼀個複雜的過程,涉及多個步驟、多個基因及其產物。腫瘤轉移的過程:⾸先癌細胞會先透過減少⾃噬和凋亡,使細胞獲得更多的分裂和增殖能⼒。⾃噬作⽤指的是細胞質蛋⽩或細胞器被包裹到細胞囊泡中,然後與溶酶體形成⾃噬溶酶體,並分解其內容物的過程。適度的⾃噬作⽤是可以有效促進細胞的⽣⻑,⽽過度的⾃噬作⽤反而會殺死細胞。而細胞凋亡是細胞的程序性死亡。如果細胞出現⽼化或異常,細胞就會開始⾃我毀滅的過程,導致⾃然死亡。所以當癌細胞中的調節機制發⽣突變,就會導致癌細胞凋亡無法發⽣。   然後癌瘤細胞透過腫瘤⾎管⽣成來增加癌症從外部吸收營養的能⼒,這兩個步驟都可以增加癌症的遷移和侵襲,從⽽刺激癌細胞的擴散能⼒,最終達到癌症轉移的⽬的。透過腫瘤⾎管的⽣成會穰癌細胞得到更多的營養,腫瘤⾎管新⽣為腫瘤細胞提供充⾜的營養,加速腫瘤細胞的⽣⻑。通常腫瘤周圍的⾎管⽐普通⾎管壁脆弱且有許多的孔洞,這會使得癌細胞可以穿過⾎管壁進⼊⾎液並轉移。   上皮細胞間質轉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簡稱EMT)指的是癌細胞從上⽪細胞轉化為間質細胞的過程,是癌症轉移的關鍵機制,這使得癌細胞因此失去了⼀些上⽪細胞的特性,例如細胞間黏附、細胞極性等,從⽽獲得了⼀些間質細胞的特性,例如細胞移動、侵襲、抗凋亡等。 而EMT會改變了腫瘤細胞的類型,提⾼了降解組織基質的能⼒,減弱細胞間的結合⼒。因此,轉化後的癌細胞會因此更具有更強的轉移和侵襲能⼒,更容易在⾎液循環中存活,且EMT會導致癌症治療抗藥性的產生。   另外,EMT完成後會使癌細胞脫離原發病灶或已經落腳的轉移病灶,形成新的繼發性轉移病灶。因此,EMT被認為是癌細胞擴散進⼊⾎液循環、變成循環腫瘤細胞的重要過程]。而粒線體在腫瘤轉移過程中也扮演重要⾓⾊,粒線體可以為癌細胞的增殖提供能量,調節癌細胞代謝,控制自由基的的產⽣,並透過粒線體凋亡來影響癌細胞的凋亡。     因此,為了抑制腫瘤轉移,需要增加癌細胞的⾃噬作用,促進癌細胞的凋亡,進⽽抑制癌

中西醫整合治療癌症論點 實證醫學證實中藥可以有抑制癌症的轉移 閱讀全文 »

202407010201

陳駿逸醫師帶你認識 食道癌中少見的原發性小細胞食道癌

食道癌是最常見的消化道癌之一;華人食道癌中最常見的細胞型態是鱗狀細胞 癌(簡稱鱗癌),占比近9成;其次是腺癌,占比約5%;而小細胞癌是食道癌的一種獨特形式,大約佔所有食道癌的0.4%~2.8%。   細胞型態為小細胞癌的食道癌,又稱為原發性小細胞食道癌。於1952年McKeown首先報告了原發性小細胞食道癌的案例,腫瘤經常發生於食道中下段。由於原發性小細胞食道癌本身具有高侵襲性且易發生轉移,大多數患者在診斷時都已出現了遠端器官的轉移,所以原發性小細胞食道癌的預後普遍不佳,5 年的總體存活率大約為 6.7–18%。   再者由於原發性小細胞食道癌的發生率甚低,且尚未進行大型隨機對照試驗,所以原發性小細胞食道癌的標準治療方法,到目前為止還存有爭議。考慮到原發性小細胞食道癌是屬於全身性的疾病,腫瘤生物行為高度類似原發性小細胞肺癌,所以一般會採用多學科的整合性治療。     原發性小細胞食道癌的臨床特徵 原發性小細胞食道癌的臨床症狀 原發性小細胞食道癌患者所表現的症狀與食道鱗癌患者的症狀極為相似。最常見的症狀是進行性的吞嚥困難,部分患者還會出現吞嚥疼痛、體重減輕等症狀。根據統計,原發性小細胞食道癌的平均男女比例大約為3:1,儘管這一比例在全球範圍內的差異性很大。在中國,原發性小細胞食道癌最常見於食道的中段,而在西方國家,原發性小細胞食道癌最常見於食道的下段。原發性小細胞食道癌的危險因子與食道鱗癌是相似,飲酒和吸煙史是有一定關聯性。   原發性小細胞食道癌的診斷 大多數原發性小細胞食道癌的患者其在胃鏡檢查中的表現為潰瘍型或瀰漫型的腫瘤;然而,原發性小細胞食道癌、食道鱗癌和食道腺癌在影像學檢查上的鰾線並沒有特異性的差異。   胃鏡切片是診斷原發性小細胞食道癌最常用的方法。可惜的是,手術前就確診為原發性小細胞食道癌的比率偏低,主要是因為胃鏡活檢(或稱為切片)採集的組織量較小,且同一腫瘤組織中經常是小細胞癌、鱗狀細胞癌和腺癌的成分並存。因此在診斷為複雜的原發性小細胞食道癌時,可能很難將其與低分化的食道鱗癌區分開來。而為了提高原發性小細胞食道癌的診斷率,有學者建議採用超音波胃鏡導引下的進行細針穿刺活檢,更準確地對黏膜下的病變進行分析。

陳駿逸醫師帶你認識 食道癌中少見的原發性小細胞食道癌 閱讀全文 »

2024021510 1

健保給付化學治療藥物Topotecan(如:Hycamtin/癌康定)的規定

Topotecan注射劑: 1.限卵巢癌及小細胞肺癌之第二線化學治療(第一線治療應包括白金化合物)。 2.與cisplatin併用適用於治療經組織學檢查確定患有第IV-B期復發性或持續性子宮頸癌,且不適合以外科手術及(或)放射療法進行治療的患者。   .Topotecan口服劑型: 限用於小細胞肺癌之第二線化學治療(第一線治療應包括白金化合物)。

健保給付化學治療藥物Topotecan(如:Hycamtin/癌康定)的規定 閱讀全文 »

2024021404

健保給付化學治療藥物卡鉑Carboplatin(如Paraplatin;Carboplatin的規定

限 1.卵巢癌患者。   2.腎功能不佳(CCr<60)或曾作單側或以上腎切除之惡性腫瘤患者使用。   3.與pembrolizumab及paclitaxel併用於轉移性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的第一線治療,患者需符合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之藥品給付規定。

健保給付化學治療藥物卡鉑Carboplatin(如Paraplatin;Carboplatin的規定 閱讀全文 »

20240135 1

小細胞肺癌的免疫治療藥物atezolizumab健保給付規定 自112 年12 月1 日生效

小細胞肺癌的免疫治療藥物atezolizumab健保給付規定 自112 年12 月1 日生效     PD-L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Atezolizumab (商品名:Tecentriq 癌自禦)健保給付治療頭頸部鱗狀細胞癌(不含鼻咽癌)規定: 自112 年12 月1 日生效   限atezolizumab與carboplatin及etoposide併用,適用於先前未曾接受化療,且無腦部或無脊髓轉移之擴散期(extensive stage)小細胞肺癌成人患者。   *最後確認給付內容情遵照健保署公告

小細胞肺癌的免疫治療藥物atezolizumab健保給付規定 自112 年12 月1 日生效 閱讀全文 »

2023122601

癌症治療新知戰情室 第41集首播公告:研究指出 小細胞肺癌患者預防性全腦照射 是不被建議

癌症治療新知戰情室 第41集YouTube首播公告: 題目: 研究指出 小細胞肺癌患者預防性全腦照射 是不被建議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TbXApX5bsYk 2023年12月26日晚上12:00 開始  

癌症治療新知戰情室 第41集首播公告:研究指出 小細胞肺癌患者預防性全腦照射 是不被建議 閱讀全文 »

20240201 1

癌症治療新知戰情室 第31集首播公告: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使用免疫治療療效如何? 來自真實世界的證據

癌症治療新知戰情室 第31集YouTube首播公告: 題目: 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使用免疫治療療效如何? 來自真實世界的證據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oQKMCWsJcz8 2024年02月01日晚上12:00 開始     小細胞肺癌是臨床上相當棘手的癌症,具有疾病快速進展和轉移的特徵,小細胞肺癌的分期則分為局限期和擴散期。   局限期是指腫瘤的範圍局限在一側的肺臟內,大約是1 至3 期;擴散期則是指腫瘤已遠處轉移、有惡性肋膜積水或心包膜積水,屬於第4 期。將近三分之二的小细胞肺癌患者在診斷時就已經是擴散期疾病,該類患者預後相當不好。過去化療是擴散期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第一線標準治療。   然而化療方案僅能夠為擴散期小細胞肺癌患者帶來中位總體生存期約10個月,遠遠無法滿足臨床需求。近來,隨著免疫治療的快速發展,第一線標準治療已經改弦易轍為化療搭配免疫檢查點治療的方案,該方案可以較先前的化療顯著提高擴散期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時間。目前為止,免疫治療真正在小細胞肺癌領域掀起浪潮的兩個研究,而免疫藥物包含了兩個PD-L1抑制劑:durvalumab和atezolizumab。  

癌症治療新知戰情室 第31集首播公告: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使用免疫治療療效如何? 來自真實世界的證據 閱讀全文 »

20231117 1

魔法子彈ADC 第12集 首播公告:ifinatamab deruxtecan治療廣泛期小細胞肺癌 初期研究的整理

陳駿逸醫師的魔法子彈ADC第12集YouTube首播公告: ifinatamab deruxtecan治療廣泛期小細胞肺癌 初期研究的整理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_0EWEfZdj-k 2023年11月17日晚上20:00  開始 B7-H3 在多種癌症類型的癌症細胞中都存在過度表達,包括肺癌、前列腺癌和食道癌,其過表達已被證明與一些癌症的不良預後相關,從而使 B7-H3 成為一個有前景的治療靶點  。目前,尚無靶向 B7-H3 的藥物獲批用於治療任何癌症。   Ifinatamab deruxtecan(I-DXd /DS-7300)是一款在研的潛在 first-in-class 的 B7-H3 靶向 的ADC。Ifinatamab deruxtecan 採用第一三共獨有的 DXd ADC 技術設計,由人源化抗 B7-H3 IgG1 單株抗體通過可裂解四肽連接子與拓撲異構酶 I 抑制劑有效載荷(deruxtecan,DXd)連接組成。   由國際肺癌研究學會主辦的 2023世界肺癌大會(#WCLC23)年會上以口頭報告一項 1/2 期臨床研究,更新的分析結果顯示,ifinatamab deruxtecan(I-DXd)治療既往接受過多線治療的廣泛期小細胞肺癌患者,表現出持續療效。   肺癌是全球第二常見的癌症,其中小細胞肺癌約占所有肺癌的 15%1,2。大約 65%的小細胞肺癌中 B7-H3 呈高表達,這與疾病進展和較低的生存率相關。在這項 1/2 期臨床研究劑量遞增部分,在接受 ifinatamab deruxtecan(6.4~16.0mg/kg)治療的 21 例晚期小細胞肺癌患者中,確認的客觀緩解率為 52.4%。觀察到 1 例患者達到腫瘤完全緩解(CR)和 10 例患者達到部分緩解(PR)。   觀察到的中位緩解持續時間(DOR)為 5.9 個月(95% CI:2.8-7.5)。截至 2023 年 01月 31 日資料截止日期,中位元無進展生存期(PFS)為 5.6 個月,中位總體生存期(OS)為 12.2 個月。在不同的 B7-H3 蛋白表達水準患者中都觀察到接受 ifinatamab deruxtecan 治療,會讓腫瘤縮小,未觀察到臨床有效性參數與 B7-H3 蛋白的表達高低存在有明顯的相關性趨勢。   小細胞肺癌是一種難治

魔法子彈ADC 第12集 首播公告:ifinatamab deruxtecan治療廣泛期小細胞肺癌 初期研究的整理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