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體藥物複合體(魔法子彈ADC)

2022113003

臨床試驗SYSUCC-002研究證實三陽性乳癌可用HER-2標靶基礎上加荷爾蒙治療

台灣每天新增約30位乳癌患者,其中約有3位是屬於HER2受體陽性、荷爾蒙雌激素受體及黃體素受體都是陽性之「三陽性」轉移性乳癌病友。臨床上我們常聽到「三陰性」的乳癌病友,但其實也有「三陽性」的乳癌病友,根據最新臨床試驗SYSUCC-002研究證實,三陽性乳癌可用HER-2標靶基礎上加荷爾蒙治療,這樣的免化療的標靶荷爾蒙療法,是治療的新選擇! 乳癌治療前會先透過病理切片評估腫瘤生物標記,即荷爾蒙ER(雌激素受體)、PR(黃體素受體)與HER2人類表皮生長因子等關連性,確認病理分子分型的分類,是抗癌治療的第一步。腫瘤類型可分為「管腔型」(ER/PR陽性而HER2為陰性)、「HER2陽性」、「三陰性」(ER/PR、HER2皆為陰性),這三種腫瘤類型因為趨動癌細胞分化的因子不同,患者病程發展不同,對於化療、標靶藥物或是荷爾蒙治療反應也不同。 如果用車子的引擎來比喻不同類型腫瘤趨動力,管腔型是自行車,癌細胞生長速度及分化較慢,比較受荷爾蒙影響,但在治療告一段落後,5、10年後仍有機會再復發。HER2陽性則像跑車,跑得很快,因病程發展快,原來是被視為最惡性的,但近年臨床發展出不錯的標靶藥物,患者存活率也就提高許多。 HER2受體陽性、荷爾蒙雌激素受體及黃體素受體都是陽性之「三陽性」轉移性乳癌,而HER2陽性,荷爾蒙受體ER/PR也是陽性的「三陽性」病患,約佔HER2陽性族群的45%。生物機制相當複雜,用油電混合車來形容這種乳癌的生物機制,絕對不為過。由於未有更好的治療方式,現今的治療還是沿用HER-2純陽性的轉移性乳癌之治療模式,使用HER-2標靶基礎上加化學治療。 但是趨動「三陽性」轉移性乳癌的癌細胞生長有兩個驅動能源,一個是HER-2受體,另一個是荷爾蒙受體,現今的治療模式是使用HER-2標靶基礎上加化學治療,如果按照此一治療模式,僅僅單關掉一個HER-2油門,癌細胞仍然有電力供給,會讓三陽性轉移性乳癌這台油電混合車完全停住嗎?

臨床試驗SYSUCC-002研究證實三陽性乳癌可用HER-2標靶基礎上加荷爾蒙治療 閱讀全文 »

2022113001

晚期HER2陽性乳癌第2線治療新選擇 Trastuzumab Deruxtecan (優赫得)

Trastuzumab Deruxtecan (DS-8201a; T-DXd) (ENHERTU®)和 T-DM1(kadcyla,台灣健保已經給付於HE2R-2陽性的晚期期乳癌) 都是 HER2 抗體複合體(ADC) 藥物,雖然兩者同樣以 trastuzumab 做為導航目的,使用抗體將藥物送至癌細胞內,kadcyla 這個抗體複合體(ADC) 藥物上所攜帶的payload,有點類似巡弋飛彈上的核彈頭,kadcyla 這個抗體複合體(ADC) 藥物會將攜帶的payload的化療藥物DM-1,順勢送入HE2R-2陽性的癌細胞內。 而 DS-8201 在設計上做了進一步的改良;核彈頭選擇現行化療很少使用的 DXd(Deruxtecan )做為 payload,除了考量這種核彈頭的藥效更高、細胞膜的通透性較好、在體內停留時間較短之外,也希望藉此減少的治療抗藥性。這個抗體複合體(ADC) 藥物與核彈頭是以linker互相連結。而DS-8201 在設計上其Linker是由 cysteine為基礎,藉此以化學鍵結抗體複合體(ADC) 藥物,抗體複合體(ADC) 藥物也是以 trastuzumab為主體且以此做為導航到HER-2目的的HE2R-2陽性癌細胞,當ADC藥物順利著陸在HE2R-2陽性的癌細胞表面上,之後會HE2R-2陽性的細胞給自行吞入,之後ADC藥物順勢直搗黃龍,而這個攜帶核彈頭的ADC藥物,其核彈頭上的連接子(linker)會被腫瘤細胞上高度表現的溶酶體酵素 (cathepsins B, L) 給切割,之後核彈頭就會從ADC藥物脫離,核彈頭Deruxtecan會直接殺進癌細胞的細胞核內,然後利用Deruxtecan的藥物特性,直接而無旁騖地干擾HE2R-2陽性癌細胞的細胞複製,造成HE2R-2陽性癌細胞的死亡及”絕子絕孫”。 我們都知道,標靶HER2的trastuzumab是IgG1單株抗體,trastuzumab的Fab段與HE2R-2陽性癌細胞表面的HER2結合之後,trastuzumab暴露在外面的Fc段會與自然殺手細胞(NK)、巨噬細胞等的免疫殺傷細胞會跟表面上trastuzumab外露的Fc受體相結合,進而誘導這些免疫殺傷細胞釋放出殺傷癌細胞的物質,進而殺死癌細胞。這個作用機制就是鼎鼎大名的抗體依賴的細胞介導的細胞毒性作用(ADCC)。需要指出的是

晚期HER2陽性乳癌第2線治療新選擇 Trastuzumab Deruxtecan (優赫得) 閱讀全文 »

—Pngtree—yellow modern level up game 6049009 1

三陰性乳癌精準再分型 有機會讓治療成績再升級

過去我們將乳癌給他分了5型,其中之三陰性乳癌的定義為雌激素受體、黃體素受體、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均呈現陰性,占乳癌整體病例的10-20%。而此分型對乳癌荷爾蒙治療和HER2標靶治療並無效果。 三陰性乳癌的特色是具有高復發的風險、較短的無病生存期和較差的預後。近年來,免疫治療已經成爲三陰性乳癌的突破性治療方法,顯示出中等療效,尤其是與化療療法聯合使用在第一線的治療。著名的3期臨床試驗Impassion 130的研究結果證實,在程序性死亡配體1(醫學上稱為PD-L1)屬於陽性的三陰性乳癌,第一線使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合併化療藥物-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可以較傳統化療更能夠延長轉移性三陰性乳癌患者的疾病控制時間(分別是7.5個月 與5.0個月)以及總體生存期((分別是25.4個月 與17.9個月)。在另一項著名的3期臨床試驗KEYNOTE-355研究中也有異曲同工之妙,PD-L1的水平屬於陽性 (定義為CPS評分≥10)的轉移性三陰性乳癌患者,第一線使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embrolizumab合併化療藥物,與單純化療組相比,更能夠延長轉移性三陰性乳癌患者的疾病控制時間(分別是9.7個月 與5.6個月)。 乍聽起來,似乎轉移性三陰性乳癌出現了重大的突破,然而並不是所有的PD-L1的水平屬於陽性的轉移性三陰性乳癌患者都能從免疫治療中獲益,而且還是一大部分患者的預後仍然是不佳的。所以如何找出會從免疫治療獲益的相關特徵,是轉移性三陰性乳癌精准免疫治療的重要工作,因此需要除了PD-L1的水平分析之外,更精確的方法去區分轉移性三陰性乳癌的亞群,並且根據各亞型的特徵開發出相對應且更有效的治療方案。由於三陰性乳癌的高度異質性,所以三陰性乳癌需要進一步分型後,才能給予分層治療的對策。有學者將轉移性三陰性乳癌根據mRNA的表型分爲4種亞型,它們具有不同的分子特徵,進一步分爲:免疫調節型、管腔雄激素受體型、基底樣免疫抑制型、間質樣型。 學者在4種亞型的基礎上進行了FUTURE研究,這是一項很早期的傘形臨床試驗,收錄了69例入組,在進一步分型後,給予分層治療的對策。患者在此模式下的治療有效率爲29.0%。當中有16例是可評估的免疫調節型轉移性的三陰性乳癌患者中,有10例(占比為62.5%)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合併化療藥物-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的聯合治療後是有效的。 轉移性三陰性乳癌4種

三陰性乳癌精準再分型 有機會讓治療成績再升級 閱讀全文 »

—Pngtree—men s characters 4610826 1

優赫得(Enhertu)成功治療HER2基因擴增的轉移性腮腺癌

在 HER2 致癌基因有過度表達或擴增的唾液腺癌之特定病例,已被證明是有標靶藥物可治療的HER2 基因突變之案例。 優赫得(Enhertu,DS-8201,Fam-trastuzumab deruxtecan )是一種新型抗體化療複合體藥物(簡稱ADC),其是已以標靶藥物賀癌平(trastuzumab)與化療藥物deruxtecan(一種以拓撲異構酶第一型作為抑制的化療藥物)相結合之ADC,最近證明了優赫得在HER2 過度表達乳癌,當賀癌平治療失敗後,優赫得可以作為其後之藥物的選擇。 優赫得在HER2 過度表達乳癌中的充滿潛力的治療結果,表明了優赫得可能可以用於其他HER2 基因有過度表達或擴增的的癌腫,包括唾液腺癌、膽道癌、胃癌、肺癌等,後兩者中已經取得美國FDA適應症,相關資訊請見: https://mycancerfree.com/hot-3/enhertu-ds8201-t-2022-10-23/及https://mycancerfree.com/case/retdxd-gc-t-2022-08-02/ 於2022年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中報告了一名 67 歲男性 HER2 呈現陽性的轉移性腮腺癌,在腮腺切除術和術後之順鉑為基礎的放化療的輔助治療,疾病復發後歷經neratinib和 ado-trastuzumab emtansine (T-DM1)後,疾病仍然惡化。改用優赫得治療他的惡性腫瘤,竟出現完全緩解消失,且這種反應持續了已經有7 個月。所以優赫得似乎是 HER2 陽性唾液腺癌患者的一種耐受性良好的治療選擇,尤其在 ado-trastuzumab emtansine 和 HER2小分子標靶藥物治療失敗後,優赫得仍然顯示出抗腫瘤的活性。 詳細病史如下: 一名 67 歲的白人男性出現左側耳朵不適和顏面麻痺。  

優赫得(Enhertu)成功治療HER2基因擴增的轉移性腮腺癌 閱讀全文 »

—Pngtree—human organs red lungs 4758299 1

陳駿逸醫師帶你認識肺癌新型藥物 抗體-化療複合體藥物 (ADC)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第一線治療目前有很大的進展,主要歸功於免疫療法和標靶治療的出現,徹底改變了原本低迷的肺癌治療成績,提供了顯著的存活增加。 然而,大多數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免疫療法和標靶治療後,都可能會產生抗藥性,因此有必要找尋更多的肺癌治療方法。 而抗體-化療複合體藥物 (ADC)是一類新興崛起的癌症創新型之治療藥物,將單株抗體的標靶藥物之特異性打靶標的能力,與化療的細胞毒殺作用相結合,加以付合成ADC之創新型之治療藥物。過去ADC由於載荷之化療效力不足且有效的藥物穿膜與滲透性較差,再加上藥物代動力學特性並不一致,早期ADC毒性甚大,療效也差。 然而隨著ADC技術的進步,將人源化單株抗體、可以裂解/血漿高穩定的連接子技術,以及在微小範圍內具有細胞毒殺性作用的有效載荷化療結合技術,與”旁觀者效應”之旁殺機制,使ADC作為一種新興崛起的癌症創新型之治療藥物。 Enhertu就是其中一個耀眼的新星,而第一三共製藥所研發的抗體化療複合藥物(ADC)-Enhertu(fam-trastuzumab deruxtecan-nxki ,DS-8201,中文商品名為優赫得)。 優赫得是由抗HER2單株抗體-賀癌平(trastuzumab)與第一型拓撲異構酶的抑制劑deruxtecan(本身是化療藥物),透過四胜肽的可裂解連接子將兩者相互結合,形成ADC,優赫得的抗體化療藥物比例(DAR)為8。 值得強調,優赫得的特點是具有高細胞膜的滲透性,和高比例之DAR以及可裂解的連接子,讓優赫得有更大的旁觀者效應,從而具有更強的抗腫瘤活性,所以儘管癌細胞上HER2抗原密度較低,也能發揮不錯的ADC抗癌效果。 於2022年8月11日,美國FDA加速核准Enhertu的新適應症,可以使用於先前接已經受過系統治療的無法切除或轉移性的HER2基因有突變之成人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這是美國FDA批准的第一個用於HER2突變陽性非小細胞肺癌的藥物。 自此開展了新的紀元,讓Enhertu從乳癌最佳新藥,正式獲得官方認證得以首度跨足HER2基因突變肺癌患者的治療,正式成為時下人人稱羨的斜槓青年,像足了美國職棒的大谷翔平,二刀流傳奇讓運動迷如癡如醉。 讓Enhertu之所以晉身為二刀流,主要是根據一項重要的多中心、隨機、雙盲、劑量優化的臨床試驗,名為DESTINY-Lung02的研究結果。對於過去已然接受過全身

陳駿逸醫師帶你認識肺癌新型藥物 抗體-化療複合體藥物 (ADC) 閱讀全文 »

—Pngtree—human organs lungs hand drawn 4499604 1

陳駿逸醫師帶你認識肺癌新藥物 Enhertu(DS-8201,優赫得)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第一線治療目前有很大的進展,主要歸功於免疫療法和標靶治療的出現,徹底改變了原本低迷的肺癌治療成績,提供了顯著的存活增加。 然而,大多數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免疫療法和標靶治療後,都可能會產生抗藥性,因此有必要找尋更多的肺癌治療方法。 而抗體-化療複合體藥物 (ADC)是一類新興崛起的癌症創新型之治療藥物,將單株抗體的標靶藥物之特異性打靶標的能力,與化療的細胞毒殺作用相結合,加以付合成ADC之創新型之治療藥物。過去ADC由於載荷之化療效力不足且有效的藥物穿膜與滲透性較差,再加上藥物代動力學特性並不一致,早期ADC毒性甚大,療效也差。 然而隨著ADC技術的進步,將人源化單株抗體、可以裂解/血漿高穩定的連接子技術,以及在微小範圍內具有細胞毒殺性作用的有效載荷化療結合技術,與”旁觀者效應”之旁殺機制,使ADC作為一種新興崛起的癌症創新型之治療藥物。 非小細胞肺癌部分患者具備有HER2基因擴增、HER2蛋白過度表達和基因突變的表現。目前已在近20%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觀察到HER2蛋白過表達,在2~4%的非小細胞肺癌中觀察到HER2突變。

陳駿逸醫師帶你認識肺癌新藥物 Enhertu(DS-8201,優赫得) 閱讀全文 »

2022110301

知癌防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第17集 首播公告:認識癌症治療魔法子彈-抗體化療複合體藥物(ADC)

這是陳駿逸醫師的”知癌抗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 第17集內容 抗體化療複合體藥物(ADC)是目前發展最成熟的魔法子彈,ADC大多是從靜脈輸注 的方式給與進入人體內, 透過特異性抗體所媒介的途徑和非特異性的胞飲作用進入細胞 。 融媒體的酸性和環境和蛋白質水解沒會導致抗體偶聯藥物的 降解,釋放的效應分子會隨後以DNA插入或抑制微小管合成等方式來誘導癌細胞的死亡 另外部分抗體化療複合體藥物還可以發揮”旁觀者效應”, 使得抗體化療複合體藥物所攜帶的細胞毒殺性化療可以依靠其高度穿透細胞膜的特性,可以因此進入周遭鄰近癌細胞 發生殺傷的作用。 本次節目會以下列的藥物分別做一個介紹,以此更淺白地闡述抗體化療複合體藥物的作用機制。 T-DM1是trastuzumab與細胞毒殺姓性藥物DM- 1,通過不可裂解的硫醚連接物區偶聯而成,是最早 研發出來的抗HER2的抗體化療複合體藥物。 目前可以用於術前輔助治療後未達病理完全緩解的HER2陽性乳癌的術後強化輔助治療以及轉移性HER-2乳癌。 T-Dxd(Enhertu) 是繼T-DM1之後的新一代抗體化療複合體藥物。主要是由 trastuzumab 與拓樸異構梅抑制劑 deruxtecan所組成, 及藥物抗體比高達8比1, 遠遠高於T-DM1。 獨特的胜肽聯接子的設計,可讓該藥物在腫瘤細胞中原本就表達上調的溶酶體進行選擇性的破壞裂解,導致有效載荷藥物優先釋放於標的上的癌細胞, 不只保證了這個藥物在循環中的穩定性,也保證了在癌細胞中的特異性殺傷性。另外它具有相當高的藥物膜滲透性,能夠 讓釋出的有效載荷藥物 也能夠釋放到細胞間隙當中,有助於發揮旁觀效益, 產生旁殺的效應這,讓其可以在HER2 蛋白低表達的肺癌、胃癌與乳癌當中產生有效的治療奠定了確切的基礎。 #陳駿逸醫師 #與你癌歸於好 #知癌抗癌翻轉人生小學堂 #癌症治療 更多陳駿逸醫師的癌症衛教影片請連接 https://mycancerfree.com/videos/ 更多腫瘤治療相關資訊請連接陳駿逸醫師 與你癌歸於好https://mycancerfree.com https://www.cancerinfotw.org/index.php

知癌防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第17集 首播公告:認識癌症治療魔法子彈-抗體化療複合體藥物(ADC) 閱讀全文 »

非小细胞肺癌第四代EGFR靶向药物 BLU-945与BLU-701

非小細胞肺癌第四代EGFR標靶藥物 BLU-945與BLU-701初秀肌肉

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醫學簡稱EGFR)是台灣非小細胞肺癌最常見的驅動基因突變,突變的位置通常發生在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的外顯子(exon 20)18至21。其中以外顯子19的缺失性突變(醫學簡稱EGFR 19del)以及外顯子20的點突變(醫學簡稱EGFR L858R)最為常見。 而EGFR 19del與L858R的突變,堪稱是經典的EGFR突變,患者使用第一代、第二代或第三代EGFR 標靶藥物治療時,臨床上都會有顯著改善。也就是說,這兩個類型的患者以第一代、第二代或第三代EGFR 標靶藥物治療,可以獲得較好的疾病緩解和治療預後。 有第一代、第二代或第三代EGFR 標靶藥物治療,現在有無第三代EGFR 肺癌標靶藥物呢?效果如何? 肺癌EGFR標靶藥物的出現,使得非小細胞肺癌治療進入了精準標靶治療時代。自2002年第一代EGFR 標靶藥物gefinitib上市以來,短短二十年時間,EGFR 標靶藥物已經到了第三代,發展速度雖然遠不如iphone,但患者的生存時間因而得到了延長,EGFR 標靶藥物治療的範圍也從晚期肺癌前移至早期肺癌術後的輔助和術前新輔助治療,但晚期肺癌使用EGFR 標靶藥物治療會有抗藥性的問題一直是個無可避免的臨床年提。目前,EGFR 標靶藥物治療有抗藥性後,特別是第三代標靶藥物osimertinib,此時患者接受的後續治療大多只能使用含鉑雙藥地化療,但控制有效的時間是有限的,僅有4~5個月。如何進一步延長這部分患者的控制有效的時間和總生存期,是臨床醫師和科學家們高度關注的焦點。 近幾年來,包括BLU-945在內的多款第四代EGFR 標靶藥物陸續開發,爲EGFR 標靶藥物治療抗藥性問題的解决帶來了新希望。鑒于臨床前的研究數據顯示四代EGFR 標靶藥物BLU-945具有良好的抗腫瘤活性,開發藥廠Blueprint公司相繼地進行了一系列BLU-945的臨床研究,於AACR2022年年大會上公布了BLU-945最早開起的臨床研究,SYMPHONY臨床試驗的研究結果,顯示出這個新的四代EGFR 標靶藥物對於解決EGFR 標靶藥物治療抗藥性問有著令人振奮的療效。 臨床試驗SYMPHONY是一項針對過去已經接受過EGFR 標靶藥物治療的轉移性EGFR突變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早期研究,該研究目的在評估BLU-945單藥以及BLU-945合併第三代標靶藥物osimertin

非小細胞肺癌第四代EGFR標靶藥物 BLU-945與BLU-701初秀肌肉 閱讀全文 »

—Pngtree—doctor s safet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5362335

癌症醫療界的”類”周董 優赫得Enhertu的斜槓人生 Part 2

「斜槓(Slash)」一詞興起於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源自於美國紐約專欄作家Marci Alboher在著作中提出的一種工作形式。意指一個人不再只從事單一職業,而是根據自身的其他專業或興趣,發展出2份或以上的工作模式,因而享有多重職業與身份的生活。舉例來說,許多演藝人員,除了擔任演員、主持人或編導,也會經營手搖飲、乾拌麵品牌等副業,使自己同時具備演員/編劇/老闆等身分,而如此身兼數職的工作型態,就是一種斜槓生活。 多重職業,亦稱斜槓族、斜棟族、斜槓青年、Slash族、彈性就業人士,其實斜槓是一種工作態度,具體意指人可以不再滿足於專一職業的工作模式,而選擇有多重職業及身份的生活。事實上,斜槓原本目的,不是為了擁有兩種以上的收入,而是透過工作以外的身分體現你是誰、重視什麼、有哪些興趣專長,過更豐富、立體的人生。像演藝圈中、我個人非常推寵景仰的周杰倫,就是這種台灣斜槓青年的典範。 周董在2000年,周杰倫發行了他的首張專輯《Jay》,從屬於唱片公司阿爾發音樂。從此以後,他的音樂獲得了遍及亞洲的榮譽,尤其在臺灣、中國大陸、馬來西亞、香港、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韓國、日本和西方國家—例如美國和澳大利亞的亞裔社群中。周杰倫是華語流行音樂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音樂人之一,其在臺灣本土共有247萬張專輯的銷量並獲得了許多針對他的音樂工作的獎項,包括15座臺灣金曲獎,2座MTV亞洲大獎。周杰倫也為其他藝術家寫歌。在2003年,他是《時代》雜誌(亞洲版)的封面故事。他其後開展了六個世界巡演。 周杰倫在電影《頭文字D》(2005)中開始了他的電影事業;他從此涉足許多其他的電影企劃。周杰倫也管理他自己的唱片和經紀公司杰威爾音樂。2011年首度進入好萊塢,飾演《青蜂俠》之助理Kato;而後在2016年,他再次進入了好萊塢,在電影《出神入化2》中扮演小李。 歌而優則演,演而優則導。2007年,周杰倫第一部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不能說的·秘密》上映,電影裡大部分的音樂也由周杰倫創作。2008年1月10日在韓國上映。2013年7月11日在臺灣、中國大陸、新加坡同步上映的《天台》,是周杰倫繼2007年《不能說的·秘密》後,構思整整六年後的第二部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作品。

癌症醫療界的”類”周董 優赫得Enhertu的斜槓人生 Part 2 閱讀全文 »

—Pngtree—hand painted illustrations of taiwanese cuisine 4141424

讓台灣新國病肺癌遠離台灣以及翻轉肺癌5年存活率吧!

雖然肺癌的治療這些年年來一直在進步,但仍有大量尚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目前研究指出,大約有27%的肺癌患者確診時為肺癌1期,但第四期肺癌患者也高達37%比例。 有個概念,大家一定要知道。肺癌的存活率會隨著腫瘤的分期的升高而降低,肺癌1期的5年存活率將近8成,但第四期肺癌則只有6%。 要如何在未來5年翻轉肺癌存活率,來個翻倍呢? 自1990年代起,隨著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的導入,肺癌篩查的研究因而進入LDCT時代。2011年,美國國家肺癌篩查臨床試驗(NLST)的隨機對照性研究結果公布,與胸部X光相比,對肺癌高危險族群進行篩查,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可以使肺癌的死亡率降低20%。 歐洲大型的肺癌篩查( NELSON)臨床試驗之研究結果證實,肺癌高危人高危險族群接受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的篩檢,可以顯著降低肺癌的病死率,男女均可以從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的篩查中獲益。而多中心的義大利肺部檢測(MILD) 臨床試驗也證實之研究結果證實,使用胸部的低劑量電腦斷層進行肺癌檢篩,可降低10年的肺癌死亡率。 所以低劑量電腦斷層進行肺癌檢篩,是發現早期肺癌最有效的手段,如此可能將原本肺癌從晚期不可治癒的疾病階段,因提早發現轉變為早期可治癒的疾病階段。 在由低劑量電腦斷層進行肺癌檢篩的確診病例中,大部分患者為1A-1B期肺癌。這些絕大部分早期肺癌患者,可以透過手術等局部治療手段根治疾病。根據美國癌症聯合協會(AJCC)第八版的肺癌分期,肺癌1期的整體預後絕對遠遠優於晚期患者,5年存活率達到68%-92%。在國際 ELCAP 研究中,73% 在診斷後 1 個月內即接受手術切除的肺癌1期患者,其 10 年存活率有 92%。再次證實早期肺癌檢篩,能夠大幅改善患者的預後。 最後建議肺癌檢篩應該從即刻做起,因為肺癌檢篩可以早期發現肺癌,降低肺癌死亡率;且需要與專業醫師討論如何量身裁制你的肺癌檢篩方案,以涵蓋被忽略的高風險族群;國家也應該將肺癌檢篩全面納入醫療保健系統。如此,才能讓未來五年內的肺癌存活率翻倍,讓台灣新國病-肺癌,遠離台灣。 相關肺癌資訊請至: https://www.cancerinfotw.org/ 更多肺癌資訊 請至: https://mycancerfree.com/cancer-5/

讓台灣新國病肺癌遠離台灣以及翻轉肺癌5年存活率吧!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