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護理

20231019 1

華佗精準醫療論壇 第005集:補充維他命D在對的人 有望提高大腸直腸癌存活率1.5倍

華佗精準醫療論壇 第005集YouTube首播公告: 題目: 補充維他命D在對的人 有望提高大腸直腸癌存活率1.5倍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GQSlq7SfDwU 2023年10月19日晚上12:00 開始 在具有抗癌免疫系統的患者中,補充維他命D能使消化道癌(包括大腸直腸癌)患者的生存率提高1.5倍以上,但這一作用在有抗癌基因p53突變患者才會看到。因此,在這群對的人身上,透過補充維他命D改善本身的維他命D狀態,可能是提高癌症尤其是消化道癌包括結直腸癌存活率的有效策略。     Urashima 等人於2019 年發表了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性的臨床試驗的結果,該試驗探討了每天補充維他命D3 2000 IU 長達 8 年的時間,是否可以改善消化道癌症患者無復發存活率;但根據這項臨床試驗的結果,作者得出以下的結論,補充補充維他命D3並不會提高消化道癌症患者的 5 年無復發生存率。   而在2023年的 JAMA Network Open 期刊上,Kanno 等學者報告了該項臨床試驗的事後亞組分析。 他們評估具備有抗癌基因p53突變的亞組患者,該亞組定義為病患血清中抗p53 抗體呈陽性,並且透過免疫組織化學在超過99% 的癌細胞上有p53 的核積聚,這被認為是p53 錯義突變的生物標誌物。 與安慰劑組相比,具有可檢測到的血清抗 p53 抗體患者如果每天接受維他命D3 2000 IU 治療的患者,其癌症復發或死亡率可以顯著改善2.5 倍以上,並且可以因此降低 27% 的癌症復發或死亡率絕對風險。對於那些沒有 抗癌基因p53突變的的患者,每天服用維他命D3 2000 IU 對 5 年的無復發存活率上則沒有任何顯著的幫忙。     第一項研究,發表於1916 年,首度發現陽光照射(維他命D狀態改善的替代指標)與癌症風險降低之間存在著關聯性。之後大量的其他研究也發現,生活在高緯度地區(日照時間較短),反而與癌症死亡風險增加有關。   在20 世紀90 年代,在美國也觀察到大腸直腸癌的死亡率與平均每日太陽照射量呈現顯著的負相關。 隨後,一項為期 8 年的前瞻性的病例對照研究也觀察到,血清 25-羥基維他命D 或 25(OH)D 的水平高於 20 ng/mL 的人,其罹患大腸直腸癌的風險會降低 3 倍。   多項流行病學研究和其他臨床研究也觀察到,維

華佗精準醫療論壇 第005集:補充維他命D在對的人 有望提高大腸直腸癌存活率1.5倍 閱讀全文 »

20230422 1

知癌防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第41集 首播公告:抗癌期間 如何組建抗發炎的飲食大軍?

”知癌抗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 第41集 陳駿逸醫師YouTube首播公告: 抗癌期間 如何組建抗發炎的飲食大軍?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igO1qx-yPT0  

知癌防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第41集 首播公告:抗癌期間 如何組建抗發炎的飲食大軍? 閱讀全文 »

008 1

抗癌有精準營養御守 生命向前走

文:癌症新觀點/話聊俱樂部 陳駿逸醫師 癌症療程順利與否 營養和體力是關鍵。抗癌作戰中,有決心雖然很重要,不過本身也要有耐力、有體力,也才會越來越有信心,來完成一連串的比賽。 老祖宗的抗癌策略:”扶正才能祛邪”。 扶正,培養好自身的體力,持續地維持良好的營養,體力、免疫力、生活品質才會有最佳狀態。如此才能達到   祛除癌症 的最終目的。癌症病患出現營養不良的時候,會造成手術之後的併發症增加,增加感染等併發症,增加住院的天數,造成病患沒有辦法忍受化學治療以及放射線治療的副作用,降低癌症治療的反應,降低生活品質,增加死亡率等等。

抗癌有精準營養御守 生命向前走 閱讀全文 »

—Pngtree—healthy eating creative self cultivation 727345

癌症患者該如何安排飲食?

腫瘤病人容易因代謝及荷爾蒙上的改變使得人體蛋白耗損率提高,因此吃到足量的蛋、豆、魚、肉類,在癌症治療期間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體型的病友一天需要攝取的蛋、豆、魚、肉類大約在4 ∼ 6 份, 一份量是生重一兩重(37.5 公克)或熟重30 公克。 癌症患者該如何安排飲食呢?

癌症患者該如何安排飲食? 閱讀全文 »

20221226 1

益生菌Miyarisan( 宮入菌) 有助癌症患者免疫治療療效的提升

文:中西醫腫瘤專科 陳駿逸醫師 這是一篇2022年發表於腫瘤免疫學期刊的研究報告。 先告訴各位結論: 目前新的研究數據表明,常使用的胃藥之一的質子幫浦抑制劑(醫學上簡稱PPI),使用該類藥物會讓口腔微生物轉移到腸道,如此會讓癌症患者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免疫治療療效產生負面的影響。然而,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可以恢復因此所造成免疫治療的療效降低。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日本熊本大學的研究團隊回顧性分析了 118 名接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之免疫治療的晚期或複發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並通過 16S 巨觀基因組學得測序分析了其中 80 名肺癌患者的糞便樣本。 發現使用益生菌MIYARISAN (活性的益生菌,其成份為宮入菌-Clostridium butyricum, MIYAIRI 588,CBM588)的丁酸梭菌療法,證明了MIYARISAN確實可以提高免疫治療在肺癌的療效。 而日本熊本大學的研究團隊更進一步探討了MIYARISAN 到底是如何影響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治療療效,以及如何去影響接受 PPI 治療的肺癌患者其體內的腸道微生物群。 研究團隊發現PPI 治療確實會顯著降低了肺癌免疫治療的療效,然而,服用益生菌Miyarisan卻可以顯著恢復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被PPI藥物所降低的療效,並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此外,使用益生菌Miyarisan後反而會延長了同時接受 PPI 和抗生素治療的患者的總體生存期,因為過去該團隊也發現抗生素的使用也會降低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治療療效。 而肺癌患者的糞便分析表明,PPI 使用者其體內有害的口腔相關致病菌的豐度會比較高,而對於免疫治療有益的腸道細菌其豐度反而比較低。 相較之下,使用益生菌Miyarisan患者的腸道內潛在有害的口腔相關細菌其相對豐度因而會減少。 日本熊本大學研究團隊的研究表明,透過益生菌Miyarisan的定植可以增加共生的微生物群,可能能夠提高需要使用PPI 藥物的癌症患者的免疫治療的效果,突顯出了腸道內的口腔相關微生物群,似乎可以作為癌症免疫療法新治療靶點的潛力。 酪酸菌為人體腸道正常菌群之一,約有700多株,其中安全性高且具有治療效果的菌株編號為第588株,稱為宮入菌(CBM 588),也稱之為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丁酸梭菌是一種梭狀芽孢桿菌,也稱丁酸菌,在細菌學分類上歸屬於梭菌屬。

益生菌Miyarisan( 宮入菌) 有助癌症患者免疫治療療效的提升 閱讀全文 »

2022120615 1

陳駿逸醫師談益生菌 (基礎篇)

文:中西醫腫瘤專科 陳駿逸醫師 什麼是益生菌? 益生菌就是許多人所說的“友善的細菌”或“好的細菌”。它們生活在人體內並幫助人體生理機能正常工作的細菌。   通常,益生菌有助於保護身體免於受到不友好細菌或其他細菌所引起的身體傷害。   一般益生菌經常會自行從外界進入您的身體,特別是飲食均衡的情況下。因此大多數的時候,您無需採取任何措施或服用任何額外益生菌,即可獲得益生菌的益處。但有些人服用含有益生菌的藥丸,因為他們認為這些號稱含有豐富的益生菌藥丸有助於保持健康。有些人甚至會服用“益生元”,益生元是一種含有益生菌喜歡的食物的藥丸形式。問題是,即使有很好的證據表明益生菌對人的身體有幫助,但仍然沒有很好的證據證明服用益生菌的補充物一定有好處。

陳駿逸醫師談益生菌 (基礎篇) 閱讀全文 »

2022120613 1

陳駿逸醫師談腸道微生物群變化與新世代癌症治療的關係 (觀念篇)

文:中西醫腫瘤專科 陳駿逸醫師 腸道微生物群變化與許多人類的病理性疾病有關,過去 5 年,癌友體內腸道微生物群的變化與疾病發生、治療介入的關係中已成為當今腫瘤學研究的重點。 正常的腸道微生物群在人體內的營養代謝、異生物質和藥物的代謝、維持腸道粘膜屏障結構的完整性、與免疫調節和抵禦病原體各個方面都具有特定功能。

陳駿逸醫師談腸道微生物群變化與新世代癌症治療的關係 (觀念篇) 閱讀全文 »

2022120611 1

扶正氣祛癌邪 酵母來源的葡聚多醣體有法度來抗癌嗎?

 文:癌症新觀點/話聊俱樂部/中西醫腫瘤專科 陳駿逸醫師 人體的免疫系統包括先天免疫和適應性免疫。  當細菌、病毒等病原體入侵時,先天免疫系統擔任第一道的防綫,快速提供了重要的初始反應,並且透過檢測與病原體相關的特定抗原,動員適應性的免疫系統對其展開防禦。而適應性免疫系統的成員,例如B細胞、T細胞,除了協助先天免疫系統外,做重要的是會對病原體産生持久性的“免疫記憶”,因此下次遇到同樣的病原體,就可以迅速作用,反應速度就更快。   相較於適應性免疫,先天免疫系統過去一直被認爲是缺乏記憶性的。然而這一觀念正在逐漸被改變,怎麼說呢?例如:卡介苗,這種疫苗原本用來讓適應性免疫系統記住結核桿菌,但現在發現,它也會讓先天免疫系統得到“訓練”,進而持續增强免疫反應,從而對其他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等有預防作用。這也是為何去年有接種卡介苗的國家,似乎新冠病的疫情比較趨緩的一項說法。   仔細再來認識先天免疫系統(innate immune system)是甚麼? 先天免疫系統又稱為固有免疫,包括一系列的細胞及相關機制,可以以非特異性的方式抵禦外來的感染。先天免疫系統的細胞會非特異性地去辨識、並且作用於病原體。與適應性免疫不同,先天免疫系統並不會提供持久的保護性免疫,而是作為一種迅速反應的抗感染作用,目前知道先天免疫系統存在於所有的動物和植物之中。   而人體的先天免疫系統的細胞,主要組成是白血球,是游離於特定的組織器官之外的獨立的細胞。它們的功能更類似於獨立的單細胞生物,白血球可以自由地移動並捕捉細胞碎片、外源顆粒或入侵微生物。與許多其他體細胞不同,白血球沒有自行分裂來達到增殖的能力,而是由骨髓中的多能造血幹細胞產生。  

扶正氣祛癌邪 酵母來源的葡聚多醣體有法度來抗癌嗎? 閱讀全文 »

2022120605 1

胃癌手術後免疫力要恢復 複合式益生菌的補充不可少

文:中西醫腫瘤專科 陳駿逸醫師 胃切除手術是目前胃癌的主要外科治療方法。手術可以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但術後如果缺乏有效的併發症治療措施,會嚴重影響病患身體的恢復。 發表在2021年的醫學期刊Food Function中的一項研究,對胃切除術後患者使用益生菌補充物,包括乳酸桿菌 MH-301、鼠李糖乳酸桿菌 LGG-18、嗜酸乳酸桿菌和雙歧乳酸桿菌的亞種 LPL-RH,該研究通過臨床和動物模型驗證,試圖探討這種複合式的益生菌補充物是否可以作為胃癌切除術後的有效輔助治療措施,並探討其潛在機制。 該臨床研究的結果發現,這種複合式的益生菌補充物治療可以顯著降低術後的發炎反應、增強免疫力、恢復腸道菌群的組成,進而促進術後的身體恢復。而在大鼠的研究模型中的試驗結,發現胃造口術會導致發炎反應更加重,造成免疫系統和腸道屏障的受損,進而會造成體內腸道微生物群的紊亂。

胃癌手術後免疫力要恢復 複合式益生菌的補充不可少 閱讀全文 »

2022113021 1

癌友要怎麼吃 才可以強化抗癌戰力?陳駿逸醫師告訴你科學上最新的發現

癌症患者要進行合理的營養治療,首先需要正確地評估每位癌症患者的個體營養狀况,篩選出需要營養支持治療的患者,及時給予治療; 爲了客觀評價營養治療的療效,還需要在治療過程中不斷進行再評估,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評估癌症患者的營養狀况,需要有兩項基本觀念: 營養不良,包括營養不足和肥 胖( 超重) ,營養不足主要以患者體重指數( BMI) < 5 kg /m2 ,且需要結合臨床情况作爲判定; 營養失衡的風險,是指因為疾病、手術和營養因素等對患者的臨床結果( 如感染相關併發症、費用和住院天數等) 發生不利影響的風險,並不適只有發生營養不良的風險。 營養失衡的風險具有兩方面內涵: ( 1) 有營養風險的患者發生不良臨床結果的可能性大; ( 2) 有營養風險的患者有更多比例會從營養治療中受益。 首先進行惡性腫瘤患者的營養狀况的初步篩檢,然後進行綜合評估。二者是持續的過程,不能混爲一談。 前者的主要目的是發現已經發生的營養不良或存在營養失衡的風險的患者,尤其是發現存在營養失衡的風險,但尚未出現營養不足的患者,結合臨床情况,制定營養治療支持計劃,這一步驟在癌症患者就診時後就應該完成; 且在任何需要時對營養狀態進行多種指標進行綜合評估,積極發現營養不良引起的併發症, 估計營養的需要量,微調所制定的營養治療計劃,並且再次評估營養治療療效等。 #癌症#營養支持#營養治療#陳駿逸醫師的話聊俱樂部#標靶藥物的副作用 #免疫治療副作用 #陳駿逸醫師 #中西醫癌症治療 #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 #腫瘤治療 #台中市全方位癌症關懷協會 #陳駿逸醫師的話聊俱樂部 #癌症新觀點醫學教育頻道 #抗癌營養禦守 #擊退癌疲憊 #中西醫結合 #癌症治療 #精准癌症營養 #中國醫藥大學 #臺北榮民總醫院 #血液腫瘤科 #國家衛生研究院 #個體化治療 #精准醫療 #基因檢測 #化療 #免疫治療 #細胞治療 #標靶治療 #癌症溫熱療法 #第二意見諮詢 #癌症營養治療 #遺傳性癌症基因 #癌症副作用處理 #防癌 #中西整合治療 #安寧療護 #癌症中醫治療 #腫瘤傷口照護 癌症營養支持的觀念更多陳駿逸醫師的癌症衛教影片請連接 https://mycancerfree.com/videos/ 更多腫瘤治療相關資訊 請連接”陳駿逸醫師 與你癌歸於好” https://mycanc

癌友要怎麼吃 才可以強化抗癌戰力?陳駿逸醫師告訴你科學上最新的發現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