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生物調節療法(Photobiomodulation)可以防治癌症治療引起的副作用嗎? PART 2:口腔黏膜發炎與口乾症和唾液分泌不足
血液腫瘤科 陳駿逸醫師 接續光生物調節療法(Photobiomodulation)可以防治癌症治療引起的副作用嗎? PART1 https://mycancerfree.com/totally-6/pbm1-photobiomodulation-t-2024-12-03/ 急性口腔黏膜發炎 口腔黏膜炎是接受放射治療、化療或是同步化學放射治療所導致的口腔黏膜內層損傷。在接受頭頸部放射治療的口腔或口咽癌患者中,口腔黏膜發炎的發生率為 59-100%,在接受清骨髓性化療和高劑量預處理方案與造血幹細胞移植的血液癌症患者中,大約 80% 的患者發生口腔黏膜發炎。近年來,在接受某些類型的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的患者中,口腔黏膜發炎也是常見的副作用。考慮到口腔黏膜發炎 的發病機制和病程取決於臨床情況,因此需要針對每種癌症類型和治療所引起口腔黏膜發炎分別討論PBM的治療成績。 口腔黏膜發炎的潛在病理生理學與多種因素有關,它們可能是同時發生的、相互影響,口腔黏膜發炎發生的關鍵因素是過量的活性氧 (ROS) 之產生,與NFκB 的活化,之後微血管損傷、促發炎細胞激素的產生,而宿主-微生物組相互作用以及細胞外基質的改變都與口腔黏膜發炎的發病機制有關。口腔黏膜發炎的臨床特徵是黏膜紅斑改變,可以發展為口腔潰瘍,會顯著損害患者的生活品質和功能狀態,並干擾癌症治療方案的進行。此外,口腔黏膜發炎可能會讓這群免疫受到抑制的癌症患者,增加發生菌血症和敗血症的風險,並且與血液癌症患者之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後 00 天死亡率增加有關。有趣的是,急性口腔黏膜發炎可能會增加患者慢性黏膜發炎的風險。 自從 1963 年 Endre Mester 博士發現 PBM 具有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根據薈萃 16 項的研究證實PBM 可以顯著降低兒科癌症患者嚴重口腔黏膜發炎的發生率。 對於使用PBM之口腔內裝置來預防口腔黏膜炎,目前建議在癌症治療前30 至120 分鐘內進行PBM,每個治療區域總劑量為 1.2 Einstein的(650 nm 處的光子注量= 5.7 p.J/cm2),使用可見光波長 (630-680 nm) LED/雷射裝置,功率密度(治療表面照射度)為 10-50 mW/cm2。也可以使用其他波長(400-1100 nm)並適當調整劑量,但必須嚴密監控處理以確保過程中的溫度< 45
光生物調節療法(Photobiomodulation)可以防治癌症治療引起的副作用嗎? PART 2:口腔黏膜發炎與口乾症和唾液分泌不足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