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

32025021802 1

RET標靶藥物Selpercatinib與pralsetinib的簡介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Selpercatinib (商品名:Retsevmo ; 中文名:銳癌寧)Selpercatinib和pralsetinib (商品名:Gavreto® )開啟了針對RET基因突變患者之癌症標靶治療的新時代。根據兩個臨床試驗LIBRETTO-001 study和ARROW study的結果顯示,selpercatinib和pralsetinib皆為有效的RET標靶藥物。     在名為LIBRETTO-001 臨床試驗的研究,對於先前沒有治療患者Selpercatinib的治療反應率為83%,對於先前有過治療患者的治療反應率為62%;對於先前沒有治療患者的治療反應率為主要的副作用為水腫、疲倦、口乾及肝臟酵素增加。   而在名為ARROW 臨床試驗的研究中,對於先前沒有治療患者pralsetinib的治療反應率為72%,對於先前有過治療的患者pralsetinib的治療反應率為59%;pralsetinib的副作用主要為血液學檢查結果異常、腸胃道症狀及肝臟酵素增加。此外,selpercatinib是目前唯一有3期臨床試驗結果,在名為LIBRETTO-431研究結果,顯示selpercatinib具有較化學免疫治療藥物更為優越的療效和安全性。   而LIBRETTO-431臨床試驗中關於東亞次族群分析的結果:

RET標靶藥物Selpercatinib與pralsetinib的簡介 閱讀全文 »

2024090801

關於健保給付精準醫療的癌症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NGS) 癌友應該知道的事

陳駿逸醫師將透過華佗精準醫療論壇 第94、95、96集,對於2024年5月1日起健保開始給付精準醫療「實體癌/血癌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NGS)」 陳駿逸醫師要告訴癌友你應該知道的事。這次就實體癌症部分做解說。               次世代基因定序(NGS)能協助癌症病人選擇最適合的治療,讓抗癌之路多一份希望,NGS檢測的健保給付原則,以檢測結果有對應”具有藥證的標靶藥物”且”效果明確之癌別及檢測基因”為優先。因為基因檢測的方法、檢測的基因位點多寡,以及病患的需求也有所差異,所以健保採取定額給付,民眾需要自付差額的方式。而基因檢測的結果需要上傳至健保署,未來有新的標靶藥物納入健保給付,則不需要重新檢測,可直接對比資料庫,把握治療黃金期,提升治療效益,降低民眾的經濟負擔。   2024年5月將19種癌別納入NGS部分健保給付,有哪些癌症?

關於健保給付精準醫療的癌症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NGS) 癌友應該知道的事 閱讀全文 »

2024082101

認識肺癌的基因檢測與肺癌的精準醫療

陳駿逸醫師參考與整理了台灣肺癌研究學會的資料,將透過華佗精準醫療論壇 第86、87、88與89集,跟各位介紹肺癌的基因檢測與肺癌的精準醫療。   透過肺癌的基因檢測,可以找肺癌的致癌密碼,但因為標靶治療藥物的相繼問世,現在肺癌的基因檢測,主要是幫助找出肺癌標靶治療的靶點。   而肺癌的基因檢測 有哪些方式?? 單一基因的檢測:包括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分析、單基因聚合酶鍊反應(也就是PCR檢測) 多個基因的檢測:包括多基因組合(MGT)、次世代基因定序(也就是NGS) 次世代基因定序(NGS)能協助癌症病人選擇最適合的治療,讓抗癌之路多一份希望,目前於2024年公告之NGS檢測的健保給付原則,以檢測結果有對應”具有藥證的標靶藥物”且”效果明確之癌別及檢測基因”為優先。因為基因檢測的方法、檢測的基因位點多寡,以及病患的需求也有所差異,所以健保採取定額給付,民眾需要自付差額的方式。而NGS檢測的健保給付惠要求基因檢測的結果需要上傳至健保署,未來有新的標靶藥物納入健保給付,則不需要重新檢測,可直接對比資料庫,把握治療黃金期,提升治療效益,降低民眾的經濟負擔。   至於次世代基因檢驗(NGS)的優勢是什麼? 快速高效:與傳統的基因檢測方法相比,次世代基因檢驗具有更高的通量和更快的速度,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大量檢測。   高靈敏度:次世代基因檢驗能夠檢測到非常低水平的基因變異,具有更高的靈敏度和準確性。舊有的基因檢驗技術,可能會無法檢測到一些真實帶有癌症基因的病患,次世代基因檢驗能大幅減少誤差。   多樣性:次世代基因檢驗可以同時檢測多種基因的異常,為醫生提供更豐富的訊息,有助於制定更全面的治療方案。

認識肺癌的基因檢測與肺癌的精準醫療 閱讀全文 »

2024050102 1

19種癌症基因檢測 2024年5月開始部分健保給付 讓陳駿逸醫師告訴你

次世代基因定序(NGS)能協助癌症病人選擇最適合的治療,讓抗癌之路多一份希望,NGS檢測的健保給付原則,以檢測結果有對應”具有藥證的標靶藥物”且”效果明確之癌別及檢測基因”為優先。因為基因檢測的方法、檢測的基因位點多寡,以及病患的需求也有所差異,所以健保採取定額給付,民眾需要自付差額的方式。而基因檢測的結果需要上傳至健保署,未來有新的標靶藥物納入健保給付,則不需要重新檢測,可直接對比資料庫,把握治療黃金期,提升治療效益,降低民眾的經濟負擔。 2024年5月將19種癌別納入NGS部分健保給付,有哪些癌症? 哪些癌別納入給付? 實體癌症14種,實體癌症做NGS的目的有3個:用於診斷。 評估有無對應的藥物治療,這是最主要的目的。預後的預測,例如有些基因代表比較惡性、病程進展快,有的基因代表對某些藥物會有抗藥性。: 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且EGFR和ALK都是陰性 三陰性乳癌(TNBC) 卵巢癌/輸卵管癌/原發性腹膜癌 大腸直腸癌 攝護腺癌 泌尿道上皮癌 肝內膽管癌 黑色素瘤(Melanoma) 腸胃道間質瘤(GIST) 甲狀腺癌 甲狀腺髓質癌 胰臟癌 胃癌 NTRK實體腫瘤 關於實體腫瘤次世代基因定序(Solid tumor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 給付方案有3種,視需求可併用。每人每種癌別一生都有1次NGS給付機會。如果先後得到不同癌種,每個癌別都有一次給付機會。 30301B-BRCA1/2基因檢測 BRCA testing (germline or somatic) 30302B-小套組(≦100個基因) Small panel(≦100 genes) 30303B-大套組(>100個基因) Large panel(>100 genes) 註: 1.適應症:如以下所述。 2.支付規範: (1)醫院資格須符合下列各項條件: A.限區域級以上醫院或主管機關公告通過「癌症診療品質認證醫院」者。 B.需要於院內設立或跨院聯合組成分子腫瘤委員會(Molecular Tumor Board, MTB)。 C.限主管機關核定之實驗室開發檢測施行計畫表列醫療機構(檢測項目類別為「抗癌瘤藥物之伴隨檢測」及「癌症篩檢、診斷、治療及預後之基因檢測」)。 (2)核發檢測報告人員及報告簽署醫師:依「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

19種癌症基因檢測 2024年5月開始部分健保給付 讓陳駿逸醫師告訴你 閱讀全文 »

022 1 1

如何分期和風險評估致癌基因依賴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ESMO臨床的建議

ESMO對於分期和風險評估的臨床實務建議 必須有記錄完整的病史,包括準確的吸煙史和合併症、體重減輕、體能狀態和理學檢查。 需要進行標準的抽血檢驗,包括常規血液學、腎和肝功能以及骨生化測試。 其他測試,例如:血脂肪和肌酸激酶水平,此乃取決於將要使用的靶向治療的毒性。 如果標靶治療可能導致心臟的不良反應,包括節律改變(例如長 QT),則需要進行心電圖檢查。 診斷時應進行胸部和上腹部(包括肝臟和腎上腺)進行顯影劑增的電腦斷層掃描 。 所有轉移性疾病患者的診斷,都應考慮中樞神經系統 (CNS) 影像學,並且對於有神經系統症狀或體徵的患者更是必需的。 如果可行,應考慮對所有患者進行中樞神經系統成像和腦部磁振造影。 如果臨床上懷疑骨轉移,則需要骨掃瞄檢查。 骨掃瞄檢查與電腦斷層掃描結合,可用於檢測骨轉移。正子攝影是檢測骨轉移最敏感的方法。 對於有疑似寡轉移性疾病的患者,推薦使用正子攝影和腦部磁振造影。 在影像學研究中存在孤立轉移部位時,應努力獲得4期疾病的細胞學或組織學確認 。 對於寡轉移性疾病,如果縱隔疾病可能會影響治療計劃,則應進行病理學證實。 分期根據美國癌症聯合委員會 (AJCC)/國際癌症控制聯盟 (UICC) TNM(腫瘤-淋巴結-轉移)第 8 版分期手冊進行分期。 建議在治療 8-12 週後進行治療反應的評估,使用與最初證明腫瘤病變相同的放射學檢查。 不推薦常規進行正子攝影的追蹤,因為儘管敏感性高,但特異性相對較低。 測量和反應評估應遵循實體瘤反應評估標準 (RECIST) 。  

如何分期和風險評估致癌基因依賴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ESMO臨床的建議 閱讀全文 »

019 1 1

如何診斷致癌基因依賴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ESMO臨床實務的建議

病理學和分子生物學 生物標誌物的檢測,識別出具有可治療目標的致癌驅動因子的非小細胞肺癌亞型,是至關重要的。而這些驅動因子主要存在於肺腺癌當中。 確實是有必要證明特定的分子基因的改變,方可採用適當的靶向治療來定制治療。 非小細胞肺癌中臨床相關的 EGFR 基因突變,包括了:外顯子 18-21 中的取代、缺失和插入,這些突變激活酪氨酸激酶的活性,並可且賦予其對可用 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劑 (TKI) 或其他藥物的敏感性或抗藥性。 最常見的的 EGFR 基因突變是外顯子 21 出現L858R 替換和,以及外顯子 19 缺失性突變,如此賦予第一代至第三代EGFR標靶藥物的敏感性。建議即使在臨床資源或材料有限時,至少應對是否有這些常見的ERGFR基因突變進行評估。 下一個最常見的EGFR 基因突變是外顯子 20 的插入,主要因為當前EGFR標靶藥物的抗藥性所導致,但對某些新興藥物敏感。其他的常見的EGFR 基因突變,包括外顯子 18 中的突變,具有不同的敏感性。

如何診斷致癌基因依賴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ESMO臨床實務的建議 閱讀全文 »

017 1 1

如何治療致癌基因依賴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ESMO臨床實務建議的整理

關於EGFR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 所有具有敏感性EGFR 突變的患者,第一線都應接受EGFR標靶治療,而且不論臨床參數包括: 體能狀態、性別、煙草暴露、組織學。 osimertinib是常見EGFR 突變(外顯子 19 缺失或外顯子 21 L858R)患者的首選第一線治療上的優質選擇,尤其是腦部轉移患者。 Erlotinib, gefitinib, afatinib與 dacomitinib是其他EGFR 突變的患者的第一線單藥治療選擇 另一個一線選擇是gefitinib聯合化療(卡鉑-pemtrexed)。 EGFR標靶治療聯合抗血管新生治療是另外EGFR 突變的患者第一線治療選擇。 考慮到毒性、增加額外治療的成本增加和患者的不便, EGFR標靶治療單藥 仍然是標準的EGFR 突變患者的第一線標準治療。 afatinib或osimertinib是具有不常見、非外顯子 20 的插入、致敏性 EGFR 突變患者的推薦治療選擇。 具有中度的放射學進展、但卻是持續有臨床獲益的患者可以繼續使用 EGFR 標靶藥物。 在對一線第一代或第二代 EGFR標靶治療產生抗藥性後,應該透過血漿 cfDNA 和/或腫瘤再切片的組織檢測,看看患者是否存在有 EGFR 外顯子 20 的T790M 突變。 具有抗藥基因T790M 陽性的肺癌患者,應接受osimertinib 作為二線治療。 應對osimertinib產生抗藥性的患者提供透過 NGS 進行的基因組分析。 含鉑類雙藥物化療是osimertinib治療後病情又惡化的患者的治療選項。 也可鼓勵參加臨床試驗,特別是如果有確定了可靶向的抗藥機制。 對於 EGFR標靶治療 失敗、體能狀況加、且無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禁忌證的患者,太平洋紫杉醇-卡鉑-atezolizumab-bevacizumab 四藥物聯合治療可被視為一種治療選擇。 只有在 EGFR標靶治療和化療治療出現抗藥後,單藥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治療才可被視為一種治療選擇。 ALK基因重排的非小細胞肺癌 一線患者應接受alectinib, brigatinib,或lorlatinib治療。 對於crizotinib治療出現抗藥或不耐受的患者,推薦使用alectinib。 Brigatinib 和 ceritinib 代表crizotinib治療出現抗藥性後的額外治療選擇。 在第二代 A

如何治療致癌基因依賴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ESMO臨床實務建議的整理 閱讀全文 »

—Pngtree—airplane clipart plane taking off 5564333

RET基因融合陽性的非小細胞肺癌之新標靶藥物-selpercatinib(銳癌寧)

2022年9月21日,美國FDA常規核准口服RET標靶藥物-selpercatinib(LOXO-292、銳癌寧、塞爾帕替尼,Retevmo)治療RET融合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成年患者;同時還核准了Oncomine Dx Target(ODxT)Test(Thermo Fisher Scientific)作為selpercatinib的伴隨診斷試劑。 銳癌寧(selpercatinib)建議口服使用劑量為: 體重<50kg:早晚口服120mg ; 體重≥50 kg:早晚口服160 mg bid,。 目前台灣核准的適應症為: 1.RET 基因融合陽性非小細胞肺癌 銳癌寧(selpercatinib)適用於治療晚期或轉移性 RET 基因融合陽性非小細胞肺 癌的成人病人。本適應症係依據整體反應率及反應持續時間獲得加速核准。此適應症仍須執行確認性試驗以證實其臨床效益。註:2022年9月21日,美國FDA已經常規核准銳癌寧(selpercatinib) 用於治療晚期或轉移性 RET 基因融合陽性非小細胞肺癌的成人病人。 2.RET 基因突變甲狀腺髓質癌 銳癌寧適用於治療需要接受全身性療法之晚期或轉移性 RET 基因突變甲狀腺髓質癌(MTC)的成人病人。本適應症係依據整體反應率及反應持續時間獲得加速核准。此適應症仍須執行確認性試驗以證實其臨 床效益。 3.RET 基因融合陽性甲狀腺癌 銳癌寧(selpercatinib)適用於治療需要接受全身性療法且以放射性碘治療無效 (若適合接受放射性碘)之晚期或轉移性 RET 基因融合陽性甲狀腺癌的成人病人。本適應症係依據整體反應率及反應持續時間獲得加速核准。此適應症仍須執行確認性試驗以證實其臨床效益。 此前,美國FDA根據多中心、開放標籤、多隊列的臨床試驗LIBRETTO-001(NCT03157128),研究收錄了144例患者,銳癌寧(selpercatinib)的初始總體反應率(ORR)和反應持續時間(DoR)結果,於2020年5月8日加速核准了selpercatinib 用於肺癌的適應症;此次改為常規核准銳癌寧(selpercatinib),則是根據另外172例患者18個月的持續追蹤治療反應的資料。 LIBRETTO-001的研究,總計收錄了316例RET融合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療

RET基因融合陽性的非小細胞肺癌之新標靶藥物-selpercatinib(銳癌寧) 閱讀全文 »

—Pngtree—thyroid icon for your project 4892507 1

RET標靶藥物讓甲狀腺癌也登上了精準醫療的殿堂

甲狀腺癌是頭頸部最爲常見的惡性腫瘤。甲狀腺癌其中有95%爲分化型甲狀腺癌(DTC),經治療後長期的預後極佳,20年存活率超過9成。 關於甲狀腺癌的分類: 原發性甲狀腺癌: 轉移性癌:轉移到甲狀腺的癌症主要來自腎臟癌、乳癌、或肺癌 茲就原發性甲狀腺癌各分型做介紹: 乳突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是最常見的甲狀腺癌,大約佔>80%,常盛行於「碘充足」的地區。 乳突癌起源於濾泡細胞,腫瘤常合併鈣化的纖維化,乳突癌通常腫瘤生長緩慢,但診斷時有高達30%的乳突癌在甲狀腺發現有多個病灶,約30~40%病人有頸部淋巴結轉移。超過70%的乳突癌可以攝取放射碘,因此,放射碘的掃描是治療策略的一大重要部分。 濾泡癌(Follicular Carcinoma): 濾泡癌佔原發性甲狀腺癌的10~20%,通常為單一顆腫瘤,發現時其癌症的進展程度通常比乳突癌高,濾泡癌更常浸潤到週邊的肌肉和血管構造。約1/3的濾泡癌病人在診斷是已有遠處的器官轉移,例如肺部、骨頭。但僅有約10%的濾泡癌病人有淋巴結轉移。超過80%的濾泡癌可以攝取放射碘。 Hurthle細胞癌(Hurthle Cell Carcinoma): 佔原發性甲狀腺癌約5%,其惡性度比乳突癌和濾泡癌還要高,更常會有淋巴結和遠處的轉移。僅僅約10%的Hurthle細胞癌會攝取放射碘,因此,完全的手術切除對Hurthle細胞癌尤顯重要。 髓質癌(Medullary Carcinoma): 髓質癌是由濾泡旁的C細胞癌變產生,佔所有甲狀腺癌的5~7%,其中20~25%的髓質癌病人有家族病史,含有RET致癌基因突變,屬於多發性內分泌瘤,髓質癌的惡性度較其它分化型甲狀腺癌高,髓質癌有時會轉移至肝、肺和骨頭。髓質癌會分泌降鈣素(calcitonin)及癌胚抗原(CEA),因此這兩者可作為腫瘤追踪的標記。髓質癌標準的手術方式為甲狀腺全切除術搭配頸部中間分區的淋巴結廓清術。髓質癌不攝取碘,對放射線和化學藥物治療的反應不良。 未分化癌(Anaplastic Carcinoma): 僅佔原發性甲狀腺癌的1~2%,較常發生於長期有甲腺腫(goiter)的老年人,甲狀腺未分化癌為最快速惡化、致命的癌症之一,導致了甲狀腺未分化癌被發現時經常已無法做根除性的手術。出現呼吸道窘迫的病患,則需兼做氣管造口術以保護呼吸道。化學藥

RET標靶藥物讓甲狀腺癌也登上了精準醫療的殿堂 閱讀全文 »